洪深名言

时间:2022-04-11 20:4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贵阳孔学堂 | 评论: 次 | 点击:

洪深名言

1.小国寡民中有哪些名句至今还在使用

1、小国寡民——例:何谓小国寡民心态?这是一种最落后的自我意识。

2、结绳而用——现代成语中有“结绳而治”。例:此前,人类结绳而治,此后,汉语言文字成为全球人类共同使用的语言文字。

3、甘食美服——也作“甘食美衣”。例:瞿秋白 《饿乡纪程·绪言》:“乌沉沉甘食美衣的所在--是黑甜乡。”

4、安居乐俗——也作“安居乐业”。例: 洪深 《劫后桃花》一:“ 青岛 ,即胶州湾 ,山富果树,海有鱼盐,人民安居乐业。”

5、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例:楼上楼下形同陌路,彼此不知姓名,简直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洪深的人物经历

洪深在戏剧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成绩卓著,是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戏剧理论家。他强调戏剧为人民,表现时代精神,提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能从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心理习惯出发,从戏剧创作实践出发,不断发展和充实自己的理论论述,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主要论著有《洪深戏剧论文集》、《编剧二十八问》、《电影戏剧表演术》、《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现代戏剧导论》(即《〈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等,内容包括编剧理论、导演、表演、发声学、朗诵学、灯光布景、舞台美术、世界戏剧史、中国话剧运动史以及剧作评论等各个领域,不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而且包蕴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是我国现代戏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深1924年写的《申屠氏》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飞将军》是话剧史上第一次将中国空军搬上舞台的剧本,又创作了《冯大少爷》、《早生贵子》、《爱情与黄金》、《歌女红牡丹》、《旧时京华》、《劫后桃花》、《新旧上海》、《女权》、《社会之花》、《夜长梦多》、《乱世美人》、《风雨同舟》、《鸡鸣早看天》(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等30余部电影剧本,为电影文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3.关于君子的古训古语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 高诱 注:“君子,国君。”

2. 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宋 王安石 《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时神庙方静摄,章奏不报,极言君子小人之辩,总揆噎之。”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昔年居南邨,卜隣近君子。”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我想世界上的人,也不能就分做两群:说这群是好,那群是坏;这群君子,那群小人。”

3. 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 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清 孙枝蔚 《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4. 指 春秋 越国 的君子军。

《国语·吴语》:“﹝ 越王 ﹞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 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 吴 所谓贤良, 齐 所谓士。”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 越王 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 太湖 。”参见“ 君子军 ”。

5. 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朝威 《异闻录·柳毅》:“夫人泣谓 毅 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媿戴,遂至睽别。’”《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姜尚 问曰:‘君子,尔何姓?’”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君子,你这等一个人,可被那厮欺负,我好是不平也。”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姊妹出来已久,恐家慈见疑,如今要返深闺,君子,请回去罢。”

6. 美酒。

《类说》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7. 竹之雅号。

宋 苏辙 《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 君子竹 ”。

4.按要求填成语

1、(知己知彼 )2、(温故)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补对联:1、(和谐发展)2、(北京现站世界颠)

无计可施的意思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对付了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表示成语:举一反三

洪深名言

送别大师,兼议古典表演样式的价值

去岁,秋叶静美的北京,常宝华、单田芳、朱旭、师胜杰等表演艺术家先后作古。密集的讣告,奔涌的哀思,绵长的祭文,笙箫皆默,遗韵悠然。对相声、评书和话剧而言,一代名家相继逝去再度提醒我们,话剧、曲艺表演的古典时代正渐行渐远。

人们感叹,随着70后一代渐入中年,每一次的失去,倒逼着我们重温大师以及他们所代表艺术的价值;我们感叹经典是不可复制的,一招一式间的精致,嬉笑怒骂后的风雅,那些教科书般的表演,塑造了大众对剧场艺术的记忆,由此构成的经典想象远超剧场,衍生为对童年、乡愁和族群的认同,成为终生无法摆脱的结;我们感悟舞台是需要有标杆的,无论何时,人的精神消费是超越世俗的,对艺术的敬仰需要引领者。风华绝代的艺术家永远是稀缺的,在做戏和为人方面,他们具有艺术和道德等多重示范意义,一朝风月,万古长空。

借改革开放带来的文艺复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堪称舞台艺术的鼎盛年代。那时,剧场是话剧、评书和相声的天堂。所谓古典,用北京人艺的话来说,就是信奉“戏比天大”,讲究“人神合一”,追求“体验生活”,老艺术家们终身践行现实主义的表演美学,即浓厚的生活基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忧患的家国意识。人们追忆“老爷子”朱旭的无痕迹表演、“沙哑嗓”单田芳平爆兼收的幽默、“大蔓儿”常宝华的常氏相声清脆味,都离不开那个时代语境。

话剧、戏曲、曲艺、相声和评书作为市民社会的产物,伴随着城市文化勃兴,形成了舞台的古典审美传统,包括以程式为中心的表演流派、以世家为特征的艺术传承和以场域为辐射的观演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舞台艺术面临着种种外部挑战:艺术风格流派丧失或者趋同带来的表演退化、传统社会结构瓦解带来的传承断裂、城市变迁改变市井文化导致的观众流失。最可惜的是,我们再也看不到的风华绝代,老艺术家们的表演,传递着民族审美,打通着民间情感,联结着地域文化,每每回首,总是令人唏嘘。

流派之神:“老戏骨”少而坚

“会演戏的演人,不会演戏的演戏。”朱旭始终将这两句话作为自己从艺的座右铭。出自话剧大师洪深的名言,多次被人引用,赞美朱旭近似“出神入化”的演技。如今的人们往往都是通过电影和电视领教“老戏骨”厉害的,朱旭的《变脸》《心香》和《末代皇帝》,把一个个老爷子的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其实,他长达60年的艺术生涯中,一大半是在舞台度过的。他的表演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北京人艺传统的深厚积淀。

北京人艺对中国话剧舞台影响深远。1958年3月29日,北京人艺《茶馆》首演,焦菊隐先生所确立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为“北京人艺演艺学派”的核心理念,为古典表演树立了标杆。焦菊隐认为,具体而鲜明的外在形象、富有语言性的行动、诗意是舞台三要素,不可一览无余,没有诗意。这三个要素,都和演员有关。

人们为朱旭在话剧《哗变》中无声的表演所叹服,其实,“没有表演的表演”是北京人艺舞台表演艺术的精髓。那个年代,艺术家信奉“身体即传统”。全能的身体,身体即创造,“舞台上没有不能表演的东西”(林兆华语)。1982年,谢添执导的电影《茶馆》里,朱旭饰演一龙套,戏份少到只有一句台词,一个具有正义感的茶客,但仅有一句话,也能手术刀般刻划出角色的性格,小枝小节尽见功力。

演员创造了舞台表演的经典程式,举手投足,人物形象都入木三分。那个年代,大批话剧艺人都经过正统的科班训练,他们的表演争奇斗艳,含蓄中透着风骨,张扬里不乏婉转。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童超、胡宗温、黄宗洛、林连昆、牛星丽……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景,都是刻意经营的范本。在今天看来,简直是舞台奇观。

古典美讲究程式。经典的不可复制性从技术上说,是表演观念上的差异。当年,在以舞台为中心的美学法则下,老艺术家的表演几乎是意象式的聚焦,他们接着了旧都的地气,反复体验生活,甚至借鉴了戏曲技巧,传袭了北京城的神韵,对小市民的描摹刻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今天,以镜头为核心的时代,无可避免地使演员的表演法则发生重大改变,不求神似,但求形似,甚至连形似都不要,只要颜值。

如今的舞台,恐怕很少讲风格了,人们不明白何谓演技,分不清为何流派,一部《人民的名义》红了吴刚和张志坚,才发现这些戏骨都是源自人艺的底子,所谓成就全在舞台,成全却靠影视。

送别老爷子,是对古典舞台的祭奠。逝者只活在我们身上(让·端木松语)。怀念不如相见,珍惜还在台上的每一位老艺术家,他们的表演深入骨髓,是沧海遗珠,大漠孤泉。

世家凋零:传承基因何所依

“创作不到点儿,表演不起眼儿,混了大半辈儿,弄个半熟脸儿。”晚年登台时,常宝华常拿这句话总结自己的舞台生涯,说百年之后,希望把这几句话刻为自己的墓志铭。

在相声界,常家与侯家、马家被称作“中国三大相声世家”。相声家族传袭,不如梨园行久远,京剧世家最多有六、七代,相声世家传至四代已属罕见。比起侯宝林和马三立,常氏家族的艺术成就不算巅峰,但常氏相声艺术传续却最久,一门四代,出了12位相声演员。在常连安的儿孙们中,四子常宝华不是最有天赋的。但他和侄子常贵田合作的《“帽子”工厂》,与姜昆、李文华创演的《如此照相》,当年轰动一时,叔侄相声档也成为世家传续的佳话。晚年,他投身相声事业,多提携后辈,界内威望很高,这一切离不开相声家族的熏陶。

世家,对于曲艺至关重要。首先,中国戏曲和曲艺的生产方式依旧是古典式的,自古口传心授,依赖肉体传承,家族有天然的传承基因;其次,传统家族信奉多子多福,治家有方,教子甚严,训子成才,在传、帮、带方面,自有一套成熟办法,比起非血缘关系的拜师学艺,更有文化自觉;第三,世家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上,有特殊的引领责任,精神气质上敢于作为和担当。1961年,常连安率常氏祖孙三代举办相声专场,开创一个家族的相声大会,至今已成传统,更是业界绝响。

怀念侯宝林,他带观众入“大雅”之堂。他的相声讲究文辞之雅,语言之美,紧扣新旧社会转型的矛盾,化丑为美,表演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意高味浓的学,清新华丽的唱,守传统中出新,独领舞台风骚。目前,侯耀文后,侯门第三代仅有侯震一人在从事相声行业。怀念马三立,他带观众进“大俗”之境。他的艺术尽显朴拙本色,常寄寓荒诞中,描摹小人物的卑微情怀,善于自我嘲讽,刻画底层市民的灵魂。他的单口堪称精品,性格化的表演把每个人物活脱脱演成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如今,马志明后,马家第三代尚有马六甲、马小川在从事相声。怀念常宝华,他带观众看“大家”之风。常氏相声世家开创的“启明茶社”堪称中国相声大本营,半世纪里,有60多位相声艺人在此献艺,倡导“文明相声”,提升相声的品与格,常老先生坚守家族传统,培养新人,常氏第四代中,已有常远、常亮和杨凯等新人传续。

总体上,相声世家已成珍稀,直系传人日渐凋零,毕竟,舞台往日的辉煌不复存在。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指出,在机械复制的时代,低级趣味的大众审美会破坏更高层次的审美品位。从这个角度说,相声越往前走,我们越是怀念世家。相声永远是口口相传的讲故事,这种古典的表演中,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对原始讲故事的“不可复制方式”的深深致敬。

场域消散:市井土壤不复存

单田芳、刘兰芳和袁阔成,作为评书的三面旗帜,是儿时收听广播的理由。上世纪80年代,全国共有400家电台开辟了“单田芳评书”专场,每天约有1.2亿人听他说评书,一时,“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而如今,儿子却问我,单田芳是谁?

评书的勃兴,早年和书场的繁荣唇齿相依。北方评书,南方弹词,上世纪30年代,伴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曾经风靡一时,在上海是仅次于电影的第二大娱乐项目,至四五十年代,最多时上海有近600家书场。7年前,上海市中心唯一尚存的雅庐书场告别了91年历史,从顺昌路拆迁离去。如今,90后一代已经不知“书场”为何物了,在苏浙沪一带仅存的一些书场里,听客都已年过古稀。偶见评弹艺人被请进酒楼宾馆,大堂内开设雅座,成为酒宴助兴的盆景。

评书、戏曲和滑稽,这些根植民间的表演艺术,如今都面临被连根拔起的困境,在城市向现代化狂奔的路上,被撞得人仰马翻。美国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比喻,城市是一座舞台,是社会活动的剧场。在许多城市,古典艺术的没落和弄巷文化的消逝是成正比的,这里面是城市文化的变迁所致。作为移民的大码头,1843年以来,上海包容吸纳了数百万的国内外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自己的乡土文化,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落和观演空间。1949年以前,占纺织女工一半以上的苏北女工并不看越剧,基本只看家乡的淮剧和扬剧。以中国戏院为代表的苏北淮剧剧场,表演者和观看者皆为苏北籍移民,他们有共同的祖辈,共同的生活史记忆和最初家园的想象,他们从剧场所构建的情境中,感受着家园和乡愁,稳固了族群意识,剧场是观演场所,也是社交空间。如今,随着城市更新,居民动迁,观众换代,老剧场的空间消失,地方戏的根基终不复存在。这是剧种的生命场域、依以生存的市井文化消散了。正如,滑稽戏的孕育离不开“72家房客式”的传统里弄人家的生活方式;沪剧的传播离不开沪语作为城市地方母语文化的坚实传承;评书的繁荣离不开茶楼、老虎灶这类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存在一样。场域,就是剧种赖以生存的市井文化土壤。

不由又想起复排的《茶馆》对市井生活形态的雕琢。为展现旧京风俗,新版《茶馆》在台上铺陈了许多民俗符号,原来八张桌子三面墙的经典格局,被开放的茶棚、店铺和街道所取代,大幕两边都搭起了当铺和雅座。各种老北京的叫卖声,拉洋车、剃头挑子、卖烤白薯的,在台上卖力穿梭。其实,老舍为我们营造的《茶馆》,民俗符号是化入演员角色之中,是通过言谈举止体现于活的载体,给人文化上的视听满足,是天然物化。而实景堆砌,则是刻意营造,犹如《清明上河图》般庞杂,淹没了人物。《茶馆》在文学价值上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东方艺术特有的意境:蓄势待发,含而不露。老舍笔下那种“三幕戏五十年”的大写意,“透过茶馆看中国,一句话说世界”的机巧,恰恰是根植于市井文化的真谛,镇定自若,却又深刻入味。

茶馆,象征着市井车马;书场,代表了吴侬软语。真正告别的不是老艺术家,而是他们身上所代表的民间文化。一桌二椅,断垣残壁,所构筑起的场景,融化着每一个城市人对祖先和原乡的情怀,蕴藏着古典艺术的生命密码,这是我们缅怀之真正所在。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