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12 03:0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致良知書院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知行统一的名言警句
1. 关于知行统一的名言
1、培养习惯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实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养成习惯才能把认知转化实际行动,成为真正的品质;第二,习惯培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既是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再认知的过程。——徐岫茹
2、知行合一是解决这个世界上难题的唯一办法。——连岳
3、道家说变通,佛家说自然,心学说知行合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应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于应用。拿到了钥匙,想用却不会使用才是最要命的。——高铭
4、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
5、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徐特立
6、知行合一,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明朝思想家王守仁
2. 关于知行合一的名句
1、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
2、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徐特立
3、知行合一,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王守仁
4、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
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王国维
5、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3. 以“知与行”为话题的材料和名言警句
关于知与行,或者说理论与实践,讲与做,读书与做事,知识与行动,是一对矛盾,如何将其统一起来,是我们一生很大的考验。
但非常有幸的是,我们生活在文明古国,我们的历史渊源流长,历代先贤曾经对此作了不少精辟的论述。我把先贤的格言抄写与此,与大家共赏。
“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三思而后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不如虎穴,不得虎子”“未知事实,不可虚行”“知无不言,言无不行”“山居者知山,村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方其知之,而行为及之,则知简浅”“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行,可以得知之效;知,未可以得行之效”“学而必习,习又必行”“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中国文学讲究简练,一针见血,上述格言,都是历代先贤关于知与行的总结。
短短数言,讲出精要之处,别看字数少,仔细体会,可以解决我们的大问题,够人一生去实践。
4. 国家统一名言警句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 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 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
5. 团结统一的名言警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年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他继续查索,终于在《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停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面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停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知行合一”的四句经典
《传习录》中卷,是由阳明弟子南大吉收集的八篇书信(后钱德洪移出两篇,再增加两篇,总数不变),于嘉靖年间增刻,名“续刻传习录”,其中第一篇《答顾东桥书》书,是阳明于嘉靖四年(1525)写的一封书信(又名《答人论学书》)。
这封书信,从130条至143条,共14条,在第133条中,阳明再次阐述了“知行合一”之教。
顾东桥问:“真正的知,是可以进行实践的,不能践行就不足以认为是真知,这是为学者的重要立论,必须要亲自躬行才可。但是反过来,如果认为践行就是真知,那么学者可能就为了专求本心,而遗忘了对事物天理的追求与探究,一定会导致糊涂而有不通达之处。这难道是圣学所说的知行并举的成功之道吗?”
按顾东桥的理解,知与行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知一定可以导致真行,但真行不一定达到真知,成为盲目求于本心而无法求得天理,所以知与行如何合一呢?
阳明回答:“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阳明的这句经典,与前面同徐爱讨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第5条)两句,再加上第226条中回答黄以方说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即构成以下四句:
1、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2、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3、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此四句,我认为是理解和应用“知行合一”最完整的哲学架构。
“一念发动处”,是本心一旦开始起心动念,说明在精神意识上已经开始了行动,比如,“我想成为一个亿万富翁”、“我要考上北大、清华”,“今天晚上吃火锅还是吃粤菜”、“明天会议的议程怎么安排比较好”、“公司如何度过疫情之下的艰难环境”,如此种种,不管结果如何,你的意念已经开始有了“行动”,此种精神意念即是“行”。
所以,精神意念的行动,随后会引发一系列的行动,比如,“我想成为一个亿万富翁”,按照这个方向,我可能会选择发愤图强,要去读名校、结交人脉、高效率经营人财物等资源,由精神意念的本体“知”主宰一切行为,直到目标达成,这个过程,就是功夫,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并进,主意主宰、功夫实践,直指个人的物质目标与精神目标。
而达到个人目标的起始源头,还是“知”,“行”则是“知”的具体成果,所以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阳明在这里有意将二者分为“开始和结果”,意在向人们展示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要么不去做,要做就要做好,决不半途而废。
以上节选自《江波讲传习录》
注:文中图片来源的于网络,侵权立删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描写小狗贪吃的优美句子
- 下一篇:秋天景色唯美的句子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