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名言名句

时间:2022-04-12 12:1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杨柳堤岸 | 评论: 次 | 点击:

《大学》名言名句

1.《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大学》中的经典句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选自《大学》第一章。

道:宗旨,纲领。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

德:德行。亲:更新。

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

定,心志的定向。本:原指树根,末:原指树梢。

【译文】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

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赏析】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

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

“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齐:管理。修:修养。

正:端正。致:推极,获取。

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赏析】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修身的问题。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志向夹杂着私情物欲。

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诚,心灵自然能够体现在各种行为事物之中,心志不为物欲所诱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

其实道德的修养前提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掌握做人道理。由此再推到这段话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最终归结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

3.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译文】对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识就能丰富,知识丰富以后,诚意就能证实,诚意证实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养,身心修养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赏析】这段话是对上一段话相对的复述。

上一段话说明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而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两段话在说理逻辑上只是修辞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阐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4.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止:达到。

敬:恭敬。慈:慈爱。

信:信义,诚信。【译文】作为君主,就要达到仁爱;作为臣下,就要达到恭敬;作为儿子,就要达到孝顺;作为父亲,就要达到慈爱;与国民交往,就要达到诚信。

【赏析】《大学》在首章就阐述了明明德、亲民与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强调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知识,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修养品德,建立自己理想的道德人格。

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为仁行善之途上前进。所以至善之地表现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事事物物中,像君主的仁,臣子的恭,儿子的孝、父亲的慈,国民之交的信等都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永远不止息。

要想“止于至善”,就需要发挥知、情、意,全力以赴,不可懈怠,然后会有较好的成效。5.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毋:不要。恶:前一个厌恶,后一个污浊。

好:前一个喜欢,后一个美丽。【译文】所说的证实自己的诚意,就是不要自我欺骗,如同厌恶奇异的臭味,如同喜欢美好的色彩,这叫做自我满足。

【赏析】这段话主要是对诚意的含义论述。《朱子语类》卷。

2.《大学》各章节中的经典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即“灾”)必逮夫身。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 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3.出自《大学》的格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在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 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 子必诚其意。

4.比较短的一百则《大学》名言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於至善。

【译文】在大学中学习的原则,在于彰明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光明的德性,在于让民众革旧布新,在于达到最完善的境界。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天下的万事都有开端和结局,知道了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也就接近于做学问的方法了。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在古代,要想将人固有的美好品德彰显于全社会,就必须先从治理国家入手;要想将国家治理好,就必须先治理、整顿各位士大夫家庭的秩序;要想搞好家政,就必须先提高自身品德的修养;要想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态,使无邪念;要想使心态端正,就必须先使意念诚实;要做到意念诚实,就必须先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探索并且获得知识的关键,在于推究事物的本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研究学问的八个条目)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推究事物的本源然后才能获得各种知识,获得知识之后意念就诚实,意念诚实了,心态便端正,没有邪念,心态端正,则品德修养可提高,提高品德修养之后,家政自然能治理好,家政治理得好,一国也能治理好,各个诸候国安定富庶,整个社会便太平无事。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假使能每天洗涤自身的污秽,从而焕然一新,那么就该天天这样清洗,天天有新的面貌,常年保持,从不间断,便能一天又一天地革新下去。

6、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作国君时,他施行了仁政;作人臣时,他做到了恭敬;作儿子时,他尽到了孝道;作父亲时,他体现了慈爱;与国人交往时,他坚守诚信。

7、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译文】有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他对道德修养如同切磋骨象、琢磨玉石一般精益求精。

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舒适安泰),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屋宇,使其堂皇富丽,品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变得高尚,心胸开阔,身体安康,所以君子务必使自己意念诚实。

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译文】如果心态不端正、不安定,精力不集中,那么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东西吃到嘴巴里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1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译文】溺爱自己子女的人看不到孩子的缺点,贪心不足的农夫看不到自己禾苗的茁壮。

5.高尔基《我的大学》中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高尔基《我的大学》中的名言名句示例如下:

1、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

2、身体的痛苦尚能忍受,但精神的痛苦更加折磨人。

3、我开始意识到,生活和思考生活同样令人痛苦。

4、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下去。

5、远处草原上的云层呈现出粉红色光辉,朝阳女神已经拉开了大门,展示着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

6、上帝从不对人们严加惩处,只有魔鬼才喜欢伤害无辜!

7、一个人需要的东西愈少,他的幸福就愈大,一个人的愿望愈多,他的自由就愈少。

8、伏尔加河寂静无边,给人的感觉不些阴森可怕,河面上那种温润的夜色仿佛无休无止地绵延。

9、乌云总算走出黑暗,又是一个雾昭昭不见天日的惨淡日子,隐没在黑暗之中的景物依稀可见:河岸上的树林、农舍、农民的身影构成一幅黎明风景画。

10、我明知道这是谎言,但还是信以为真!理智上我清楚明白,情感上又总是不愿相信他在说谎!

11、我并不盼望他人的救济和从天而降的好运,我的意志反而被锤炼得跟加刚毅;苦难的生活,使我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聪明。我很早就知道,人会在艰苦环境的斗争中成长起来。

12、瞧,她来了,轻盈,飘逸,像玫瑰色的彩云迎着旭日飘拂,可是,从她的眼神里却流露出内心深处虚伪的情愫。

13、用个恰当的比喻:他们干活就像孩子们热爱游戏一样,他们那个幸福劲儿,看来除了和女人拥抱,再没什么事儿可以和它媲美了。

14、我是不大明白大学生们在争辩什么,不过我倒以为真理已经被他们汹涌的空话冲淡,就像穷人家菜汤里的油星一样很少了。

15、这时有一种奇异的幻觉袭上心头,我感觉脚下的土地仿佛被永无休止的河水倾覆了,我身不由已地滑落无天日的深潭里去了。

16、我站在轮船的船尾,望着她在码头栏板的旁边,一只手画十字,另一只手用一条破旧披肩擦脸,乌黑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了对人们无法遏止的爱。

17、整个世界一片漆黑,黑的河水、黑的云彩、黑的夜色,对岸青草丛生的草原也淹没在一片黑暗之中了,只有波浪温柔地冲洗着河岸的沙子和我的一双赤脚,脉脉的河水呀。莫非你要带我进入那无边的黑暗之中吗?

6.求大学里的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7.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8.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9.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0.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12.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14.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7.有关大学的名句

1、上了大学后,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能学得不错,都能保持平均分数以上的成绩,而且也能对所学内容领会透彻。

课程并非很艰难,因为标不是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自学,也不是拿你完全不理解的测验考你。只要获得了中学文凭或同等学历,凡是对上大学有兴趣的学生都应该能获得成功。

2、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的延伸,在这里还得继续高中的那种拼命苦学;又有人说,跨进大学校门,前途和事业便有了保障,可以痛痛快快玩四年了。我认为,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等着你用智慧和双手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青春。

那个夏天,带着那句“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誓言,我跨进了大学校门。 3、当我有幸迈入大学的门槛,却发现与其说大学是一片圣土,不如说是一个熔炉。

大学校园融入了天南地北与社会方圆,其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有形形色色、丰富多采的活动,形成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融入了中学时代的纯真,更包罗了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无论是社会上常见的琐事俗事,还是学校独有的趣闻逸事,都会时常呈现在你面前,关键就要看你怎样去感悟与理解。

于是,有些人步入大学后成了“神雕侠侣”,有些人却“笑傲江湖”,而另一些人只能“侠客行”了。 4、在大学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座“象牙塔”是有棱有角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撞上。

在中学时代,我们大多习惯于问老师该怎么做;但在大学,老师不会给你明确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选择。举个例子,当你同时面临观摩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世界着名交响乐团的演奏时,你如何选择呢?对于我来说,我会选择去听演讲,因为我认为观摩演讲比赛带给我的收益更多。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的问题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实,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在两难中取舍也应被视作大学课程之一,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锻炼。

5、不如大学,是我们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是真正意义的大学,是每个幸运的大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旅程,这一路由三个宽阔的台阶和无数的细砖碎瓦组成我们年轻的凛冽和青春岁月!然而,该怎么应对大学的第一个台阶。大一是现在每个刚进入大学的同学所思考的,所怅惘的。

6、大一,是开始的良端,也是完结的预兆。大一和我们的许多境遇一样,只有一次,而这个开始是有着制胜的影响甚至决定意义! 7、在无限的憧憬和遐想中,大学生活开始了。

时间总是从你身后悄无声息的溜走,从你的脚底下滑过,从你的视野里飞过……不知不觉中,大学生活都快一年啦!还记得刚进大学时,每每独自走在偌大一个校园里望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内心是那么的孤寂,就在那一瞬间,感觉到自己竟是如此的渺小。然而,我对自己依旧那么自信,其实有时候人真的很无奈,那也成为我振作起来的唯一动力。

8、我的大学生涯即将过半,而我也渐渐明白大学其实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舞台。在这里你既是导演又是主角,只要你敢于尝试,那么所有的聚光灯都会向你打来。

而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演好你的角色,无论发生什么,相信自己,没错的! 9、当我第一步踏进校园时,就被大学自由自在的生活吸引,我像一匹断了缰绳的野马,摆脱一切的束缚,主导自己的生活。 10、大学是每个学子心目中的“象牙塔”。

在读高中期间,我也曾对大学有过幻想与憧憬,想象着我将要进入的大学是怎样的,想象着大学中会发生的事。大学,成为了我心中的一片圣土。

11、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为了不使这个梦在毕业时落空:那我们就要用一种认终为始的心态去规划与度过大学生活。大学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集中的可以扬长避短的时期,早可以尽情折腾的时期,所以如果谁的大学默默无闻了,平平淡淡了,那他就没有真正的理解大学的含义与作用。

因为一旦失去青春的激情,便永远也找不到了,所以大学一定要且行且惜! 12、大一是大学的开端,是影响大学其他三年的重要一年,所以这进入大学的第一步要走好,这样才可以为其他的三年打下基础,我时刻坚信只要做到了步步为营,就能步步升高,就能步步为赢。一切只因“当梦想扬帆起航。

8.《大学》各章节中的经典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即“灾”)必逮夫身。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 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名言名句

《大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并不是我们现在所上的那样的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礼记》中的一篇。据说是曾子所作。它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因此南宋时期朱熹将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又重新编排整理《大学》,将它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现如今《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种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种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不过朱熹的《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明明德,讲的是弘扬人的自性光明、美好品德;自性光明,人皆有之。但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容易遭遇后天熏染,即使如此,我们可以去接触一些传统文化就像《大学》,它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也许你觉得我是过分的推崇这本书,其实过体会的人就会知道,它确实有这种功效。

《大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亲民,不仅要主动亲民,同时修好自身品德,修得一身喜悦从容自在之功夫,能够吸引大家逐渐靠近亲近,这样自然就了人。正所谓“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在止于至善,不仅人前善,慎独时也善,心心念念为善,此乃修心修身的真正定静功夫。为人君,止于仁。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就要懂得止于纵观全局、与时俱进、做好规划、总体布局、为大家谋幸福的状态中。止于仁,作为人,要知道为天下苍生百姓谋幸福!

《大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实为害人。总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