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名言
时间:2022-04-13 01:4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哲学诗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约翰杜威名言
1.john dewey的名言名句
人已经开始认为地方的一部分世界处于危险之中。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美国佛蒙特州,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等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1952年6月1日因病去世。
2.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经典名言
1。家是抵御一切可怕东西的庇护所
2.小小的自尊心乘机蠢蠢欲动
3.爱情与痛苦是远望前方而不是回顾以往
4.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爱人的坟墓
5.心的青春是奉献于太阳的祭礼
6.人生是场赌博,能赢的唯有聪明人,所以首先要看清敌人牌而不能暴露自己牌
7.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
8.灾难往往会令人特别孤独
9.幸福是灵魂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心的和声.而灵魂最美音乐是慈悲
10.要把阳光撒进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11.和煦的春天正在酝酿中
12.光明的盟友是苏醒的春天
13.人亡物在,故旧星散
14.他还是相信,两个相亲相爱的人,用一种深刻而虔敬的爱情相爱的人结合是人生旅途上最大的幸福
15.爱是上帝给你的一种恩德,最大恩德
3.与信念、意志有关的名言警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名言警句]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名言警句]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名言警句] 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晰的思想来支持。——爱因斯坦
[名言警句] 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名言警句]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有的信念。——爱因斯坦
[名言警句] 快乐,使生命得以延续。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来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 ——果戈理
[名言警句] 即使生活中最暗淡的时候,也一样找得到心灵的安慰……生活不会没有补偿,希望和信念放开心扉,更有那爱情和友谊,悄无声息的左右追随。——斯特朗
[名言警句] 要真正做到多思,我们必须甘心忍受并延续那种疑惑的状态,这是对彻底探究的动力,这样就不至于在示获充足理由之前接受某一设想或肯定某一信念。——约翰·杜威
【名言警句]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4.关于信念或意志的名言有什么
意志不可强迫。 —— 拉丁语
意志就是力量。 —— 拉丁美洲
意志引人入坦途,悲伤陷人于迷津。 —— 埃斯宾塞
意志的力量大于手的力量。 —— 索福克勒斯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 佚名
否定意志的自由,就无道德可言。 —— 弗劳德
没有力量的意志就如同假装士兵的孩子。 —— 坎宁
一旦有了意志,脚步也会轻松起来。 —— 欧洲
只要我们甘愿去做,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杰弗逊
艰苦能磨练人的意志。 —— 托布朗
5.关于信念的名言警句,短一点的(10个)
【关于信念的名言警句】
人生的途程是遥远的,只要双脚不息地前行,道路就会向远方延伸。
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的人,大都是人生的匆匆过客;
终于有一天,海水和泪都是甜的。
只要昂起头,就会把苦水变成美酒。
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
朴实敦厚的桥梁一生都乐于负重。
当你行走在阳关大道时,切勿忘记道路上还有泥泞。
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如果大海里没有风浪,海燕绝不会美名远扬。
事业的成功没有止境,它是一场无终点的追求。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不管多高的山,只要爬上去就比山高。
人长着大脑为的是思索人生;人长着双手为的是创造未来。
在人生的征途上,每一个行进的足印都伴着一个梦。
信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使人站起来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创造力。
希望在不悔的追求中。
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礁石永远迎着风浪站立。
追求光明的人,并不埋怨黑夜的存在。
如果是支真正的宝剑,迟早都会显示出锋芒。
6.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经典名言
1.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2.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
3.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
4.我是我自己痛苦的主
5.一个人的痛苦,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个性,另一个是个性太强
6.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7.对于成功,99%的努力和1%的天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200%的品德做保证
8.累累的创伤,就是上帝给与我们最好的礼物
9.人人都谈及幸福,但真正理解幸福的人少而又少
10.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11.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
1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13.人类的生活其实都是心理生活
14.人生不出售来日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兼教育学家——杜威
约翰·杜威
杜威
1859—1952,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哲学、美术和宗教。他的学术著作颇丰,仅目录就达125页,主要代表作有《民主与教育》《哲学的改造》《人类本性及行为》《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追求》《艺术即经验》《人的问题》等。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国讲学,在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演讲数十次,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胡适曾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
教育本身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及青少年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汲取”。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他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或接受,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和壮大。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对此,他特别反对把从外面或大人那里获取的强加性目的或先入为主的想法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思维的重要性及如何去正确的思维?
在《我们该如何思维》中,杜威给我们详细阐述了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首先——明确思维和思维训练的问题,说明什么是思维以及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了解逻辑探讨的意义,明白隶属逻辑上的概念判断、推理、具象与抽象思维、经验与科学思维等方法对人的大脑和心灵的帮助和作用。最后——要学会一种“思维训练”,包括如何从活动、语言、观察、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儿童及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以及如何认识世界的方法或视角。
思想的起始及存在的意义
杜威的伦理学理论认为,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不是从一些没有问题的绝对真理去作推论,而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与方法,用以解决疑难,用以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或疑惑。杜威说,思想总是起于一种疑惑与困难的情境;接着就是研究事实的真相,并提出种种可能的假定以解决起初的疑难;最后,用种种方法,证明或证实哪一种假定能够圆满地解决或应付原先激起我们想法的那个疑难问题或疑难的情境。
在此思想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两个系统化的结论。
第一个是,人和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积极地运用智慧以解决一些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是在这种实用工具或解决问题的大框架下慢慢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而不是什么主义或口号,问题得到解决才是最好的,最实用的。
第二个是,在合理的思想过程中,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学说,统统不能看作是绝对的真理,只能看作是有待考验的假设,有待于在实际运用中加以考验的假定;所有的理论或学说都只是帮助人类知识的工具和材料,不能看作是不成问题、不容考据的永远都对的僵硬教条,这样会窒息人类的思想进步和自由。
杜威名言: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取信念和知识。
信念的欺骗性
杜威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信念是假的或错的,是带有一定的欺骗性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对于这些假信念,我们往往是不假思索或没有依据的就加以接受。当我们说“人们曾经以为世界是平的”或说“我以为你曾从这房屋旁边走过”时,这都是表达一种信念,一种认知。信念是人们持有的、确认的、默认的、经过了证实或未经过证实的见解。信念的根据可能是充足的,也可能是不充足的。但人们有可能并未考虑信念的依据是否存在,未去真正验证这些信念的真假或对错,就接受了某种见解,使之成为自己的信念。
未曾想过信念是否正确、真假就接受下来,这样的思维是不自觉的,是从某种方面——我们自己也可能不知道是从什么方面——传递而来。它们从某些朦胧不清的方面,通过我们也许不曾注意到的渠道(比如亲朋、好友、同事,周围人群),不知不觉之间就被我们接受下来,成为我们的思想的一部分。形成这种见解的原因包括传统、教诲、外界所得或模仿——这些信念有些来自某种权威,有些则是来自投其所好、遂其心愿的心理,来自一种哗众取宠的虚荣,更多的是来自一种媒体的宣传或外界的道听途说。这些信念、见解往往带有先入为主的特征,是他人的偏见或主观臆断,而不是先弄清它有无实在根据再经过判断而形成的信念。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受到这种信念的毒害。
对人的经验的深化和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杜威在对待经验上,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他说,经验是一个单一、动态、而为完整的有机整体。经验并不是可以割裂的,经验是相关的,不仅与产生经验的情境相关,而且,经验自身就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发展历程。经验在发生的先后顺序上是相关的,不仅是相关,而且还是处于继续不断地成长的。
经验是具有扩张性、生长性、相关性与变动性的。比如一个人对“水”的经验或概念,是随着他接触水的各种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有的人对水的感觉是这样,有的人对水的感觉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刚开始他对水的感觉是这样,后来他对水的感觉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认识;同样是观照对象(即水),可能给当事者带来的感觉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水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水的概念,是从与水的各种交互行动中得知的,这些交互行动,有的是直接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有的是间接的获得(道听途说),这充分说明了经验的变动性和绵延性。
我们对生活日常中的概念的误差或理解上的偏颇
对于概念或语言理解上的误差,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传统上一般人说到一个词语,往往会误认为这个词语自身是固定的,殊不知从一个变动的历程上来看,实际上这种理解的过程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例如:“健康”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名词,而是具有发展与变动成分的名词。要健康,就得从事各种活动,比如健康检查,熟读有关健康的书籍,培养健康有关的各种习惯,实践各种健康的活动,摄取营养的食物,选购食物等等,这些都是活动,是一个历程,不只是一个静止的、认知的健康名词而已。它实际上是串连在一起的一个发展的历程,一个人对健康的认知与理解,实际上一直处于变动和发展的历程中,只有这样才更能得到落实而变得具体化、可操作化。
所有的知识或信息都只是一种工具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冲突、疑虑、不安、不确定的时空环境。个体处于这样的环境,自然有待于提高认知来袪除生活中所出现的不安、疑虑、冲突,进而促使自己的生活或时空环境趋向于确定与和谐。这就是提高个体认知的由来,及探究或困惑产生的根源。因此,知识或一切外在的信息仅是解决这些疑虑问题的一种工具而已。
想通过逻辑或现实考察获得知识或有用的信息,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知识——从逻辑思维过程而来的——首先是来自一个不确定的情境,即一个人的内心能够感觉出一种迫待解答的困惑,心情紧张,急欲知晓实际的情形的渴望。从困难情境或处境的感受上,这个人迫切需要确定出此困难情境或处境背后的原因,以便厘清和剔除与该困难问题不相连的各项事务,继而最终确立一个可作解释的假设。根据这一假设,再拟订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从这个可能的解决途径出发,决定出可以采取的方法或步骤。最后试验这些方法或步骤的可行性及其预期达到的结果。
我们所有的知识或信息都是一种获取再进步、无限接近真理的工具。知识不能被看成为一个预先建立好的绝对真理,因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的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情境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个体也会得出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因此,知识或外在的信息仅能作为一种参考,无法完全套用在任何一种现实情境之内。所以,在知识及经验这一范畴下所得出的所有观念、规则、结论或规范等,只能作为一种有限的条件的确定,而不能视作是一成不变的解决问题的固定方式。
一句话言之,问题在变,时空环境在变,我们的思维和认识也得跟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