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名言诸法由心造(佛教经典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时间:2022-04-13 08:2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乔木小小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佛陀名言诸法由心造(佛教经典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佛教经典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摘自《佛说造塔功德经》。
意思是一切事物皆由原因条件和合而生,我(佛陀)解说诸般道理也就是解说因缘;(虚幻、没有实体的)因缘终将离散,归于寂灭(此境界无法解说、不可解说),(对此终极的真相)我就如此解说(静默、不做解说)。全文(节选)如下:尔时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说,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
不审如来四句之义,惟愿为我分别演说!’尔时世尊说是偈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
若有众生解了如是因缘之义,当知是人即为见佛。’译文如下:这时观世音菩萨又禀告佛陀说言:“世尊!如前所说,安置舍利及如来法藏,我已信受奉持,但尚不明白如来四句偈的义理,惟愿如来为我分别演说。”
这时世尊就宣说是偈颂道:“诸法因缘所生,我说如是因缘,因缘尽故寂灭,我作如是宣说。善男子!如是偈的义理,是名为佛法身,你们应当书写置于塔内礼拜供养。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因缘及因缘所生的诸法体性,都是空寂的缘故,所以我说名为法身。如果有众生了解如是因缘法的义理,当知此人即为见佛。”
扩展资料:背景解读佛教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是佛教的重要理论——缘起论。缘起论,为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与‘实相论’相对称。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十二缘起共由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顺观系自‘苦’开始,探索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项具体条件;逆观则就逐一之条件,倒逆次第而审谛、彻悟,以灭除老、死、忧、悲、苦、恼等众苦。佛法四谛系根据上述之三法印与十二因缘之思想,而组成之教纲。
于诸经论中,属于缘起论系统者有华严、解深密、楞伽、胜鬘等经,及起信、宝性、瑜伽师地、唯识、俱舍等论;起论以诸法由因缘生起为其主旨,从而探索诸法开展之本源,故其研究方向为时间性(纵),而倾向于论理性之阐释态度;缘起论即‘有’论,主张‘真有俗空’,是为表德门之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说造塔功德经百度百科——缘起论。
2.佛教万物由心生观点是否错误
你的怀疑以及针对这个问题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要把这种错误的观点说成佛学观点,这不是佛陀说的观点,而是一些人说出来的,他们打着佛教的旗号而已。你可以去看佛经,佛没有说过类似的观点。至于你说的那个名言,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的,需要还原当时的场景再来看这一句话。任何一句话,失去了客观基础,都是没有立足的理由的。
有人告诉我,世间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心生的,还反问我,你会把梦当现实吗?如果想研究佛学,多去看看佛经吧,至于这些个人观点,我觉得你自己能够理解是错的就足够了。
3.求佛陀的格言
佛陀的格言 陈柏达居士选译 序 一、宁静 二、私欲 三、束缚 四、洞察 五、愿望 六、慈爱 七、烦恼 八、障碍 九、愁苦 十、待人 十一、心境 十二、行善 十三、实行 十四、省过 十五、言行 十六、学习 十七、教育 十八、快乐 十九、幸福 二十、智慧 二十一、容忍 二十二、知足 二十三、健康 二十四、施舍 二十五、友谊 二十六、财富 二十七、信心 二十八、解脱 二十九、精勤 喜悦与赞美 柏达的‘释迦金言集’即将出版问世。
这对于喜欢欣赏他作品的人来说,自然是令人兴奋的消息。 这一本书的英文部份,是柏达收集多年,细心挑选而来;中文部份则出自他的翻译,信达雅三者兼备,其中有不少令人赞叹的神来之笔。
我认为阅读本书,可以兼具不同的态度:可当作养性圣典看;可视为怡情小品读。 我喜爱这本书的小巧玲珑、义理丰富、精简流畅、格调高雅。
它蕴藏著无限的智慧,可以澄清人们内心的郁结焦虑;不但使人睁开他的眼,也能拓展人们的胸襟。 我常听说品茗的好处不少,柏达的书也经得起品尝,使人回味无穷;这些珠玑的字句、高尚的情操、隽永的趣味,含蓄著哲人的苦心、无声的启迪、以及一种超乎言说之外的空灵之美,这种美正是禅的宁静,睿智与解脱。
读一本好书,如坐春风,身心爽快,虽知道无声胜有声,却也难免不说上几句,一吐我心深处的喜悦与赞美。 林世敏序 佛陀的格言 一、宁静 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五、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二、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七、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八、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三、束缚 九、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一○、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一一、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一二、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一三、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著相当多的苦恼。
一五、沉溺在爱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为束缚和执著所缠绑,长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四、洞察 一七、不可只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 一八、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
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一九、以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以真实的事物为不真实,停留在不真实的思想中,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二一、不要被任何报导、传统、或流言所左右。
二二、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涂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二三、不要轻信你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二四、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五、愿望 二五、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 二六、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那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 二七、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
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二八、只要是醒著,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著这种慈悲的胸怀。 二九、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辜,品性良好,不起恶念。
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埋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三○、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宽容,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诺言。
三一、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
愿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著、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喜地服务别人。
三二、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而且愿他(它)们都能快乐地保护自己。 六、慈爱 三三、让我们本著无限的爱心,去对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
三四、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三五、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
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
佛说:世间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的亏欠
文:乔木
1.
佛经上说:“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
人与人之间,今生的久别重逢,今生的相遇相知,都不是无缘无故来的。
而是前世今生,就已经注定好的缘分,在这一辈子遇见,更是因为两个人,有着久别重逢的亏欠。
佛经上又说:这一世的因缘果报,皆是前世种下相遇的因,留下了两个人在今生,必然会相逢的缘分果报。
你今生生命中那些,你以为的偶然遇见,都是注定。其实,那些所谓注定的缘分,都是必然,无人可以推脱,无人可以逃避。
在两个人缘起时,会相遇、相知、相逢,偿还缘分里彼此的亏欠。
所以大家都说相遇不是偶然,其实真的是命定的缘分。这一辈子和你有交集的人,都是你上辈子注定缘分的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你,这一辈子都应该遇见,要偿还的人。
《造塔功德经》:“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这世界从来不会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所有的相逢,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2.
这世间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的亏欠。有些人这辈子来你生命,伤害你或者辜负你,是因为你上一辈子亏欠了他,所以这辈子由你来偿还。
而有的人,这一辈子对你好,不仅是无缘无故的好,甚至好得没话说,好得莫名其妙。是因为上一辈子他亏欠了你,所以这辈子由他来偿还。
佛说:因为相欠,才会遇见;佛又说:“这人世间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的亏欠。”
正因为前世结下的缘分,今生才有了相遇的缘分。有人说,这就是“前世的缘,需要今生来了结。”
不管是今生,在你生命中的他,让你偿还前世欠下的债;还是今生,你走入别人的生命,让别人偿还对你前世欠下的债。
每一次的遇见,每一次的亏欠和偿还,都是这世间累世情愿的牵引。
想起蒋勋老师分享《红楼梦》这本书时,讲过的故事。其实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一块石头和一棵草的报恩故事。
女娲补天之时,炼就了36501块石头,其中有一块石头,是没有作用的。
那块石头被扔在了大荒山下,当时的他,心里非常难过的。石头在想,为什么别人都有用?都能补天,单单就只有自己毫无用处。
经过几亿年,这块石头后来变成了人的形状。他看到自己身边,有一株草,就去舀很多水来浇灌它。
那株草长得很茂盛之后,这个由石头变成的男孩子,就觉得我应该去人间玩玩才好。
那个男孩,后来去了贾府做孩子,他变成了贾宝玉,在他一出生,他的嘴巴里就自带一块玉石,那块玉,就是他上辈子那颗石头的原型。
石头离开后,只剩这株孤零零的草在旁边。她很难过,因为她一直被石头保护和疼爱着,她就想着,我要怎么还他,还那个男孩子对自己倾注的恩情。
那株草也开始修行,后来变成了一个女子的模样。后来她成了林黛玉,她来人间不是为了和贾宝玉结婚,而是为了还贾宝玉,上辈子对自己的恩情和爱。
上辈子那个男孩为那株草舀的水,注定这辈子林黛玉要变成眼泪,还给贾宝玉。
这就注定了,化成人形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这一生相遇,注定会悲剧收场的结局。
她为贾宝玉流过的所有眼泪,都是贾宝玉在上一辈子为她浇灌的那些水,在这一世,她要变成眼泪还给贾宝玉。
等她的眼泪流干,再也还不动时,就是她和贾宝玉分别的时候。
微博上说:所以这世间的每一次相遇,其实都是在了结前世一场的心愿。
这一辈子,你遇到真正对你好的人,就好好珍惜;你遇到了你想不由自主对她好的人,你就好好的去付出。
不谈结果,不谈亏欠,你的所有,都是为了了结上一辈子,所有的亏欠。
3.
《阿含经》: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有时间限制的。就像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今生相遇,林黛玉在今世要还贾宝玉的眼泪。
他们的缘分注定,也只是一段时间,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后来林黛玉离开了这个世界,只剩下了贾宝玉在世间独活。
也许那个你曾经很爱的人,不能陪你走过人生的全部,但那个人,能陪你走一程,就要好好的感激和珍惜。
缘分来时,可遇而不可求,缘分走时,没办法强留,更没办法挽留。
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陪你走到最后,不是每个人,都能给你一个圆满的结果。
缘来时,你们会相遇,你们会相识,你们会相知,你们会有情感纠葛,这就是你们的缘分,牵引着你们在前行;
缘分散去时,他会离开你的人生,你也会有新的征程。你们会有各自的人生的使命。所以再相爱的人也会分开,最情深的人,最后还是要告别。
在遇见时好好珍惜,在分开后就不会后悔莫及。
感谢您的喜爱,我是乔木,百万爆文作者,专写婚姻情感、暖心故事。关注我,会给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古代军队名言(急求中国古代军事名言)
- 下一篇:有关恒心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