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做官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10:0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临川发布 | 评论: 次 | 点击:

古代做官的名言

1.关于“做官”的诗句有哪些

1.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2. 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3. 当官以暴怒为戒,居家以谦和自持。明代官员 吴亮

4. 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唐代政治家 姚崇

5. 当官者能洁身修己,然后在公之节乃全。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6. 居官不难,听言为难;听言不难,明察为难。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7. 官省则事省,事省则人清;官烦则事烦,事烦则人浊。唐·李延寿《北史·苏倬传》。

2.古代 廉政 格言

古代廉政警句选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岳飞

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战国]《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注解: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宋]苏轼《范增论》

注解: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

注解: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

古代廉政警句选(二)

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

注解: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唐]皮日休《六箴序》

注解: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腾文公上》

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汉]刘向《说苑·至公》

注解: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注解: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春秋]管仲

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

贤人志士之于子孙也……贻之以言,弗贻以财。[汉]王符《潜夫论·遏利》

注解:贤明者与有志之士对于子孙……留给他们有教益的话,而不是留给他们财产。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汉]《礼记·大学》

注解: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注解:人老了,应当更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想法打算?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

3.古代清官名言

翻翻二十四史,人们就会明白,有名有姓并且货真价实的清官,不过几十位。

明末清初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所著《夜航船》卷七“清廉类”中,扳着指头数了很久,也不过找出40位清官。物以稀为贵,况人乎!这些清官的相关事迹,大部分都很感人。

如北齐彭城王高攸自沧州召还,老百姓纷纷拿着食物欢送他,说:“您在沧州,只饮这里的水,从未尝过百姓的饭菜,今天我们谨献上粗茶淡饭。”高攸很感动,但也仅吃一口,不愿占百姓的便宜。

又如隋朝赵轨在齐州做官,后入京,父老送别,说:“公清如水,请饮一杯水,以代替我们献钱。”赵轨愉快地一饮而尽。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出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后拍成电影,轰动一时。徐九经是确有其人的。

他在江南句容当县令,任满后调走,百姓恋恋不舍,说:“公幸训我!”徐九经答道: “唯俭与勤及忍这三个大字。”他曾经在大堂上画了一棵菜,上题“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

徐九经走后,百姓将他画的菜刻在石上,并写下“俭、勤、忍”三字,称为“徐公三字经”。这三个字,在中国政治史上实在是可圈可点的。

不能甘于清贫淡泊,就当不了清官。

4.形容做官的诗句有哪些

1. 《醉太平·堂堂大元》

年代: 元 作者: 元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2. 《沁园春·看做官来》

年代: 宋 作者: 赵必?

看做官来,只似儿时,掷选官图。如琼崖儋岸,浑么便去,翰林给舍,喝采曾除。都一掷间,许多般样,输了还赢赢了输。回头看,这浮云富贵,到底花虚。吾生谁毁谁誉。任荆棘丛丛满仕途。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何怨何尤,自歌自笑,天要吾侪更读书。归去也,向竹松深处,结个茅庐。

3. 《桐庐县》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富春山下桐庐县,江水萦回千万峰。

县宰何人真解事,做官来向画图中。

4.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黻

甘友渔樵懒做官,静占时事转艰难。

近来地气如南瘴,腊月梅花不识寒。

5. 《赠道士阮太虚何存斋》

6. 年代: 宋 作者: 谢枋得

7.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天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道。

8. 《上众官》

年代: 宋 作者: 郑广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9. 《渔妇词》

年代: 明 作者: 秋江湛公

阿侬住在太湖边,出没烟波二十年。

不愿郎身做官去,愿郎撒网妾摇船。

5.古代 廉政 格言

古代廉政警句选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注解: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 注解: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 注解: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

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 古代廉政警句选(二) 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 注解: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唐]皮日休《六箴序》 注解: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腾文公上》 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汉]刘向《说苑·至公》 注解: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注解: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春秋]管仲 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

贤人志士之于子孙也……贻之以言,弗贻以财。[汉]王符《潜夫论·遏利》 注解:贤明者与有志之士对于子孙……留给他们有教益的话,而不是留给他们财产。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汉]《礼记·大学》 注解: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注解:人老了,应当更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想法打算?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

古代做官的名言

临川文化之勤廉篇|汤显祖的做官格言

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寻求人生出路的最大希望是“学而优则仕”,即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戏剧家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期望能“饱读圣贤书,售与帝王家”。他在明隆庆四年(1570年)以江西省第八名的成绩中举后,因忤逆首辅张居正,连续参加了4次京都会试都未能及第,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死后,才在礼部会试中取得第六十五名,殿试为三甲第二百一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简称“进士”,留在礼部观政(实习做官)。但汤显祖的仕途开始后,他对做官的态度有异于常人,即为自己制定了正直从政、清廉为民的格言。

汤显祖的做官格言大致就是“一因为二不三宜四戒”,汤显祖不仅为自己制定了以上要求,而且身体力行,践行了这些要求。

《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五有一篇题为《答吴四明》的文章,文中有“仆又不善为政,因百姓所欲去留,时为陈说天性大义”的做官格言。吴四明是宁波知府吴安国,得知汤显祖在遂昌知县任上有政绩,故欲见面交谈。汤显祖在信中说自己官阶低,不敢劳烦上司,于是谈了自己当遂昌知县的体会。这个格言简称为“一因为”,“因”是说做官要按照老百姓的意愿办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为”是说做官要经常向百姓宣讲“天地大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政治思想工作。所谓“天地大义”即他一贯主张的“贵生”“明复”“保童心”三个哲学观点。所谓“贵生”就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所谓“明复”就是多学知识、恪守道德;所谓“保童心”就是纯洁天真,从容自然,这就是做官的方法。

《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七有一篇题为《答门人时君可》的文章,其中引用古人“天下太平,必须不要钱不怕死”的话作为自己的做官信条,此格言为“二不”。汤显祖在文中自豪地说自己“不愧此文官也”。如世间形成“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要钱”的社会风气,天下就一定能太平,老百姓就一定能安乐,这是做清官好官的不二法门。

《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九中有一篇题为《寄李孺德》的文章,文中,汤显祖先祝贺学生李儒德成进士,接着说:“吾辈初入仕途,眼宜大、骨宜劲,心宜平。勿乘一时意兴,便轻落足,后费洗袚也。顾仆一生拙宦,而教人宦乎。然亦以拙教也。文中的“三宜”就是汤显祖的做官格言。虽然他回忆自己按“三宜”做官没有做成大官,但他认为这“三宜”格言还是有用的。做官切不可得意忘形,轻率办事,而必须按“三宜”去做,方可免除灾祸。其中,“眼亦大”是说做官要放眼全局,总揽全局,干出政绩;“骨宜劲”是说做官要刚正不阿,耿介正直,保持节操;“心宜平”是说做官要淡泊名利,不摆架子,平等待人。这是做官的根本宗旨。

《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九有一篇题为《与无去上人》的文章,其中有“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常奉四香戒,于世得安乐”,此格言简称“四戒”。无去上人是汤显祖结识的一位高僧,这个做官格言主要是从人品修养上而论,不但是做官者的金科玉律,也是普通人的道德底线。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