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20

时间:2022-04-13 11:0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遥山书雁 | 评论: 次 | 点击:

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20

1. 描写月光的句子优美20字

1、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

2、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露出娇容,散发梦幻般的银灰色。

3、月亮的美真是难以形容,也许是皎洁的,也许是明亮的。

4、月亮的美真是难以形容,也许是皎洁的,也许是明亮的

5、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

2. 关于以月亮描写的优美句子

★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 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 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 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 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 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 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 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 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 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 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 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 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 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 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 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 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 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 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 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

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 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 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3. 描写月光的优美句子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语句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语句

.

1、皓月像银盘一般高悬在万里无云的夜空里,带着一丝寒意的月光把秋江照得闪闪发光。

2、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 描写月亮的故事【20字左右】

晚上,闲来无事,实在无聊,于是一个人就漫步学校后面的小树林中,独自去享受那夜色之美。抬头望着寂静的夜空,可爱的月亮从树梢后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圆润,像一块玉琢的盘子。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曲悦耳的琴声。

置身于如此美好的月色之中,我不由得想起了古诗中很多关于月的描写。

《诗经》里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句子。皎洁的月光成了妆扮美人最好的饰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灵月是美好爱情的见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如顽童,惊碎了鸟儿的好梦。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我们寂寞时,月是我们忠实的伙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我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是我们对人类起源的遥遥揣测。

当月出现在夜空时,它总能牵引我们的目光,激发我们的思维,绽放我们的情感。使我们为它痴,为它狂,为它欢呼,为它感伤。它是那样光彩夺目,它是那样令人神往。然而,当我们仰望明月时,有谁会关注它身后那默默给予它光明支持的太阳呢?

夜渐深沉,明月依旧当空照着,只是更圆更亮了,而我的眼睛却穿过耀眼的光芒,望向那“明月”背后遥远的夜空。

5. 关于月亮美好的句子

1.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2.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3.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4.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5.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6.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7.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8.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9.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10.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大全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大全。11.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12.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13.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14.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15.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16.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17.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18.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19.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20.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21.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22.月亮出海了。

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23.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24.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25.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26.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27.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28.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29.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30.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6. 写月亮的好句子

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

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月亮出海了。

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7. 关于描写月亮的句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中秋节到了,桂花又开了。

在姥爷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龄还要大的桂花林,妈妈常带我去闻那桂花的香味。她说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

它小小的花瓣却会散发出迷人的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

桂花便成了妈妈最喜爱的花了,然而我却不以为然。 最近,我读了女作家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作者对桂花香味的“魂牵梦索”,让我对桂花有了种好奇。

带着这种好奇,我又找来了《桂花香飘云天外》、《杭州:飘落一身桂花雨》等有关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们为什么对桂花如此喜爱。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

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

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 好美的语句,好美的花,文章对桂花的描写是那样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话色彩,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仙乐飘飘的梦境里,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气息。慢慢地,我对桂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桂花分金桂、木樨、银桂、丹桂……”我装着老道的样子对妈妈说着,牵着妈妈的手,在中秋月下,走进老爷楼下的那片桂花林。 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

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

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原来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桂花,曾经并未使我心动,也未使我心欢,可是当我走进它,聆听漫天花之语时,它的无言,早已胜过了有声。

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间,它告诉了我它所有的美丽,同时,它也向我倾诉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诉我它的香气怡人,它对我诉说它的舞姿缤纷……这怎不让人兴奋,我沐浴了一场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梦里全是它。

月亮圆了,桂花开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 今夜中秋 今天月亮圆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

虽然在妈妈的嘴里,已经知道了故乡的名字,可是故乡毕竟好远,就如天上的月亮,还是吃一口月饼才是最真的感觉。 随年龄的逐渐长大,故乡的概念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是清辉凝碧的优美物象,而且是通脱淡泊的文化象征。它凝聚着汉民族深刻的精神底蕴,温柔地流转在诗人多情的心田。

一、月是美的象征

月是美的象征,她皎洁,明净,柔和,可亲,犹如一位温柔美丽而且冰清玉洁的女性,永远那么可人地高悬于夜空之中,风情万种。 远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诗意地发现了月亮之美,并以月光之美映衬人物之美,唱出了“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周祗则形象地描述了月亮的动人之美,并赋予月以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高歌“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 而谢庄则巧妙地将秋月的纯净之美与山水结合,汇成了更加清美的景致:“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秋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月亮朦胧柔和的清辉还能赋予山水景物独特的神韵,具有化景的作用。

张先在《木兰花》“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之句中,通过清明月色中飘过的无数淡若无痕的杨花,将自己内心微微荡漾的前尘旧梦,融入这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中,从而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而作为冲淡派大师的王维,其诗作《竹里馆》中所描写的明月更具优美的意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不仅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

诗人在描写周围景色时,选择了竹林和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相一致。“明月来相照”在诗中不仅与“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 闲、静、淡、远的风格,加之优的美意境,让人顿生“余音绕梁”之感。

总之,在诗人的笔下,不管是烟月迷蒙的轻忧淡愁,还是花月披离的典雅艳丽;不管是皓月当空的雄浑高古,还是月光笼佳人的恬淡婉约的宁静,月亮,都是美的象征。

二、月是情的载体

月亮是人类情感的载体,纵观古代与月相关的诗词,借月抒情的作品不胜枚举。闺情、乡思、送别,均是咏月诗的基本主题。

(一)月亮常常寄托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男女相思离别,少妇闺阁之怨,是古诗文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而月夜则是相思主题最常见的背景。“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主人公独守空帏,寂寞凄凉。

在这么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明月的流光,便引出了她内心积郁的无穷愁思。曹植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徐陵说:“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沈俭期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李白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再如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词中怨妇夜不能寐,独立江边楼上,遥望当空明月,寄情远方丈夫,表达怨愤之情。

你看那轮明月,多像一位忠实的伴侣,日日相随依依不舍,而我的丈夫却总是别家他去,让我独守空房。 这里的月亮显得温情脉脉,反衬出那位夫君的薄情寡义。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杜甫则在此类诗中渗入了独特的人生体验,意境沉郁,更为感人。他在《月夜》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的开头,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不写长安的月夜,却突然写起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

这种写法超越常规,但仔细品味,却很有一番深意。 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 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表露无遗。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则逼真地表现了相恋中的男女心态:二人相隔很远,心中爱的语言不能直接地向对方倾诉,只能望着月亮,排遣相思之情。

欧阳修的《生查子》也是抒发男女离情别恨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多么浪漫温馨,富有情趣!但“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只是“不见去年人”,再面对此情此景,多么令人肝肠欲断。 终于,女主人公不堪忍受相思之苦而“泪湿春衫袖”。

又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诗人伫立西楼,推窗望月,想象着大雁飞回时,丈夫赵明诚或许会托雁传书,带来平安的信息。清澈的月光、飘浮的云影、轻飞的大雁,组合成一种朦胧的境界。李清照用她独有的女性视角和人生体验感知月象,倾诉闺阁幽怨,情感显得特别地细腻和婉约。

至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吟咏离别之情的千古绝唱。夹岸杨柳,参差拂动于凄凉的晨风之中;天涯孤客,唯有一钩“残月”相伴。烟水迷离的凄美中,透出的是百般的思念和无奈。杨柳、晓风、残月,映衬出漂泊无依的行客绵绵不尽的愁思。

宦游的士子、迁谪的官员、羁旅的商人,去国思乡,愁肠百结,都可能因之引发恋家思亲的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看到由“月亮”这一意象引发的怀人思家的这种共鸣效应。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二)月亮常常寄托怀才不遇、贬谪流放之悲

《淮南子》 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这一神话原形,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逐渐成为失意的情感象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怀才不遇,或仕途潦倒,或孤独无依,或屡遭苦难,尤其是古代那些为官清正廉洁、敢于直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文人,往往逃脱不掉被贬官流放的命运。

于是,诗人就将这种种情感寄托于月,而月亮也就在这些失意者的笔下,成了孤月、冷月、寒月。而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也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古诗中这种表达贬谪的悲凉、怀才不遇的感慨的作品,随处可见。浔阳江头,荻花之侧,朦胧的月色之下,琵琶内结的哀怨与外发的沉肃,在弦弦咽抑中,结合着人心的孤寒冷落之感,流荡复流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心倒映的秋月以一种清清冷冷的素白,见证着漂泊的旅人在人间道上辗转的清冷。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苏轼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黄州之时,是一首咏物词,咏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词的开头,便用缺月、疏桐等景物渲染了一幅凄清、幽冷的气氛,为下文孤鸿的出现设置了特定的场景。作者借对这只离群失伴、形单影只孤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在遭受政治迫害后孤独的处境和悲伤的心情。

这首词和他同一时期的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 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的发问,正是这种处境和心情的真实写照。李商隐也写道:“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是作者借嫦娥曾偷食仙药飞升月宫的传说,来暗示自己也曾想“蟾宫折桂”,后因不幸被牵入牛李党争,不但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且落魄终身,后悔之情,溢于言外。

诗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置身于月光下,遥想月宫中失意的嫦娥,自然倍感与自己的人生失意相契合。但中国的诗人是善于逃避现实的,当他们政治上受打击,生活上变得困顿时,有的人颓唐厌世,极其消沉,而有的人则泰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苏东坡就是其中特别超然的一位。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成为士大夫们逃避现实的好去处,此时的月亮已不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象,它成为诗人自身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了。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三)月亮常常寄托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愁

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漂泊在外的游子常常仰望夜空那一轮明月,思念故土、亲友。 他们往往把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寄托于明月,倾注于笔端,于是,月亮便成了诗人乡愁的无言见证。

李白是咏月的高手,他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沦落天涯、眷恋故土的深情,文字朴素无华,内涵却异常丰富,表达了久离故乡之人的共同情感,能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让人倍感亲切和真实。

夜深人静之时,四海漂泊的游子,唯见江心一轮秋月,恍然忆起家乡的一草一木,顿觉一片悯然,油然感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由于战乱,诗人卢纶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 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 身为逃避战乱的流亡者,诗人无赏异地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故乡之念。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诗人被秋风吹白了双鬓,人虽往三湘去,心却挂念着遥距万里的故乡,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也许此别即为永诀。

秋鬓偏逢秋色,思归又见明月,只有雪上加霜,愁更愁。“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月亮寄托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愁,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这便是边塞诗里的月下家园之思。 戍边的将士在寥落凄清的边关,更加想念家乡和亲人。 可“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片思念之情无法让亲人知晓,于是,他们只能把这充满悲凉凄苦的情愫寄托于明月和胡笳箫管。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作为写边塞诗高手的李益,他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道:“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泛着瑟缩的寒意。 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心头。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又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四)月亮常常寄托黍离之悲、亡国之痛

六朝繁华,金陵王气,曾是一场热闹而浪漫的梦,一如夜夜东升的月色,迷恋地抚触过重阁叠榭的宫殿,照临过画舫笙歌不绝的秦淮。梦后,景物依旧,山河故我。江水依然有潮汐涨落,水边明月依然以浪漫温柔的光色,照临金陵城墙,投映秦淮河中,秦淮河的水月遂经历着金陵王城的繁华与倾颓。刘梦得以天上明月见证历史的悲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寂静的群山,冰凉的潮水,荒废的空城,诗人描摹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让人想起的却是秦淮旧月,是南朝近三百年的沧桑岁月。 六朝国祚短促,骤兴骤亡。

《石头城》无一句写到六朝繁华的过去,但读者无一例外地会从拍击“空城”的潮声中触摸到历史的沧桑巨变。 诗人巧妙地以“旧时月”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成功地组接了历史时态和现实时态,传达的是诗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姜夔也以维扬冷月,烘托扬州城劫后的荒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唐代扬州,何其繁华阜盛。而今,维扬名桥静卧水上,但已不见了昔日的欢声笑语、玉人笙歌。 只有一轮“冷月”悄无声息投影清波,随波荡漾。 这是“胡马窥江去后”出现的残破景象。 月,本无所谓冷热。 月之“冷”是客观物象作用于词人心灵的感觉,似乎月也懂得人间的苦难。 残桥、冷月、清音,构成了一种清远空灵的凄清境界。

这里,词人以灵动之笔写出了扬州城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表达亡国之痛的作品,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词人用如钩的残月渲染了一种凄惨、暗淡的意境,烘托他国破家亡的悲伤心情。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那冷冷的月光,既照见了愁人“无言独上西楼”,也照见了作者心中已经失去了的三千里地山河。 这一切在冰凉澄澈的月光下没有任何遮掩地呈现在作者的心头,不容他不正视这严酷的现实人生。从皇帝一下子变为囚徒,这种生活和地位的巨变,使李煜经历了巨大的侮辱和难以言状的痛楚。于是,他后期的词作,或感叹身世,或眷恋往昔,或托物言情,或直抒胸臆,把一个亡国之君的思乡情、 亡国恨表现得哀婉凄美而极富感染力。

他的这种词风在《相见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孑然一身,满腹忧愁,步履沉重,缓缓登上西楼,词人倚栏而望,一弯如钩的残月,让人遐思,让他回忆。残破的故国,残破的家,还有这颗破碎的心。人愁月也愁,仿佛月知人心,月懂人情,象征团圆、完美的月亮也不作美,使词人愁上加愁。月亮还是旧时的月亮,但如今物是人非,山河沦落,这弯新月也便成了历史盛衰兴亡的见证,让人不得不生亡国之痛、悲苦之情。

三、月是哲理的寄寓

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一直是诗人的宠儿,在他们的眼中,那朦胧的月光、淡雅的月色、多变的月形,无不富含哲学的思辨意味,它唤起了诗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从而引发了他们的哲理思考, 让诗人们产生一种寻求生命真谛的哲人式的感悟。

李白在《把酒问月》一诗中,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宇宙的哲理思考寄托在问月之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一开篇,李白就将明月放在无边无际的宇宙大时空中,提出了一个千古之谜,气势恢宏。 接着,诗人又说,月亮虽有吞吐宇宙的气势,却是孤独寂寞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这里,诗人借嫦娥的孤独和悔恨表达自己的情怀。 他虽然和嫦娥一样追求高洁,企望摆脱尘世,但却只能忍受着寂寞和孤独。诗人的目光随着月华的流动,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作者以自我的有限生命形式和月所代表的无限生命源流的对照方式,写尽了人世的短暂和宇宙的无穷,突出了人生的悲剧性,同时也提示了人生的真趣和价值——人生是短暂的,其间有无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寂寞,但沉浮交替,幽寂虚静又正是宇宙万物的真谛,何须让有限的人生去承担那些无益的忧虑呢?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人类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 于是,诗人的心情复归宁静。“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生命既然如此短暂,那就只能对酒当歌,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了。 诗人企图摆脱现实、获得自由的愿望,这种超脱、无欲无争的心态,对宁静平和温馨世界的追寻,都使《把酒问月》一诗从厚重的哲理之中闪烁出妩媚的柔美之光。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赤壁祭奠江月,既有伤悼“千古风流人物”的吊古之情,更有感喟“早生华发”一事无成的个人忧伤。贬官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不幸,“酹江月”的确反映出一种“人生如梦”的空漠情绪。 但是,苏轼的过人之处正在于实现了精神的自我完善。 磨难中,东坡备受侮辱,身心俱伤,但他不因一己之祸福,而改忧国忧民之赤心。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以旷达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境,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苏东坡这种随遇而安的达观精神和云行风流而自适的超然意气,在《赤壁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风明月,主客“共适”。高贵卑贱,莫能变其规律;贩夫走卒,共享人生之趣。 大江滚滚东流,一去不返,是为变;然滔滔江水,流之不尽,是为不变。 月亮月半盈满,月初空损,是为变;然风月无边,你我共适,是为不变。人生百年,何其短促,是为变;然千万年来,人类繁衍,绵绵不绝,物我同一,化作永恒,是为不变。人从自然而生,复归自然而灭,自然生生不息,人即生死同一。

苏东坡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留恋人生、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正是得之于月亮的深刻启示。即使是在抒写思乡怀人的《水调歌头》里,他笔下的月亮也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一方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一方面也抒发了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自许的旷远境界,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情绪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了浓厚的哲理意味,并在词的结尾把对亲人的思念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表达出对天下有情人深深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的心里弥漫着永恒的感动。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再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诗一开始,作者就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既柔美宁静,又壮丽开阔的春江月夜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是主体,是诗中情景兼容之物,它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纽带,贯穿上下,触处生神。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汇成了缥缈深邃的意境,充满了优雅的韵味,构成了一幅满溢着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动人画卷。 它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宁静,优美,高远,柔和,纯净。

诗人从静态描摹到动态抒写,由远及近,由面到点,天上地下,写尽了月光、月色的柔美和神秘。 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视觉欣赏的层面上,面对春江上空的一轮明月,诗人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可以想象,此时的月亮已经升到中天了,于是诗人昂首问月,在这江畔是谁第一次见到了月亮?江水上空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把她的光亮初次洒向大地?

为什么人生一代又一代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而高悬于天宇的月亮却亘古不变? 不知月的永恒是不是出自于一种我们无法感知的期待?这一连串的问月,是诗人在感叹人生之短暂和宇宙之无穷,在时空交替的坐标中探索生命的本源。不由得令人产生一些幽远凄幻的遐想冥思。

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经常产生的对于人生思考的哲理表达,带来淡淡的哀伤和无奈,恰似月光的清幽与朦胧。 但接着作者又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舒解:个人生命短暂,人类却是“代代”流传,与“年年”不变的明月共存千古。 这也让我们感到了安慰。 到这里,诗情与哲理已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精华之所在。

月下诗情知多少——解读古诗词中那些唯美的月亮意象

但诗人在问月之后,就把目光转向了人间的游子和思妇,由月的期待转向了思妇的期待。 一轮明月在没有一丝云彩的夜空高悬着,月光照向思妇的妆楼,射进帘中,映入镜台,撒满砧上,擦不掉,卷不去,拂还来,始终陪伴着思妇。至此,月已经成为思妇情感的载体了。最后,月渐西斜,在江水的余波中,我们感到了诗人徘徊的、低婉的、拂之不去的天地忧思,无穷无尽。

全诗生发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理。这样,忠于爱情、充溢着人格之美的思妇,就和充溢着自然之美的月融合为一了。

且看,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它的空明、澄澈、高洁的品性令无数诗人为之倾倒。 于是,它成了一种审美意趣,一种情感媒介,一种文化符号,最终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