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外因的名言
时间:2022-04-13 19:3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文梦工场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内因外因的名言
1.关于凡事先找内因的名言警句
因为无能,才变得无用(巴尔扎克)
酒香不怕巷子深 酒好客自来(英国)
肉不臭不会招苍蝇没有家腥,引不来野猫
无缝的石头流不出水来
好舵手能使八面风神射手之所以神,并不是因为他的箭好,而是因为他瞄得准----(托·富)
高贵的出身是一种凑巧的事情,并不是一种德行。白手起家才算是真本事(维尔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不患位之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知之不博----(后汉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韩诗外)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一个巴掌拍不响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2.哲学内因与外因的例子
1 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功或者失败,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要分析内因和外因,最明显的内因就是当事人的个人素质或努力的原因,这就是最简单的内因,外因可以有很多,周围环境的作用,周围人的作用,都可以视作外因。
2 一种现象的出现也有内外因,事物本身的内部因素是内因,工厂经营好坏,国家稳定繁荣与否,也可以找到内因,如工厂的机器是否老化,工人是否有劳动积极性,领导层的决策是否正确,管理水平如何都可是内因,其他工厂的竞争增强,外部工人工资的上调等都可视作外因。对国家来说内因就是阶级矛盾的缓和,经济建设的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外因就是比如对外关系政策如何,国际环境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经济的变化等等都是外因。
3.结合自身谈论内因和外因作文
世界虽大,万物繁多,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认识事物如果还是停留在单纯的一个方面,我们只能得到一个偏执的结果。要想拥有一个全方面的结果,我们必须从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去分析事物。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外因对事物的作用往往比内因来的快,来的明显,所以人们时常只重视外因的发展而忽略了内因。建国以后,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到东部沿海而忽略西南地区。如今为了平衡东西部经济差异,国家每年都要向西南部调拨粮食,衣物等救济物品及财政补贴,通过“输血”维持西南部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水准,授人以鱼而不以渔,这种扶贫方式只能救急不能治穷,反而成了一些贫困地区的依赖,坐等救济而不事劳务。的确,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莫大的作用,然而只偏重于外因的话,只会像如今的中国经济头重脚轻,东西两地难于平衡。
然而,人们如果反其道而行,只注重内因的话,那结局也一定会是不尽人意的。青少年网瘾成灾,大人们往往只追究我们的责任,认为是我们自制力差,没有上进心。但他们却忘记了他们应尽的责任,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对我们同样影响巨大。由此说来,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正确对待内因外因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方仲永和李尊省的事例,能够比较好地说明内因和外因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富有教育意义。李尊省是个早熟的人才,最终却变成了阶下囚。怪谁呢?怪这个社会不识才吗?不是。怪领导和同事排挤他吗?也不是。关键是他不能善待“贫穷”二字。其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很低。他多疑,气量小,心胸狭窄,性格脆弱,经不住一点挫折,缺乏明确的、一贯的奋斗方向。
4.内因和外因的通俗事例
一只蚂蚁的故事:
那是公元14世纪时一只普通的蚂蚁。一位将军被强大的敌人打败了,他的军队溃不成军,将军也被迫躺进一个废弃不用的马槽里躲避敌人的追捕。我们说的那只蚂蚁恰好也在马槽里忙着自己的营生,它在努力地扛着玉米粒,试图爬上一堵垂直的墙,蚂蚁当然不知道将军的一些事情,但将军的目光和心智却被它吸引了。
那粒玉米的重量不知是蚂蚁体重的多少倍,也许不亚于人去扛一头大象吧!第一次玉米粒被它稍稍顶起,很快又掉了下来,蚂蚁似乎连一丝犹豫也没有,接着开始再一次的努力。将军屏神静心地注视着蚂蚁的一切,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将军默默地数到了第69次,这次玉米粒被蚂蚁顶上去了,但又掉下来了。将军想,蚂蚁不可能成功了,69次的失败就是证明。但就在这时候,奇迹出现了,蚂蚁在尝试第70次的时候,把那玉米粒终于推出了墙头。将军被感动了,将军找回了失落的自信心。后来重整军队,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他的帝国版图从里海之滨一直伸展到恒河沿岸,这位将军就是14世纪的蒙古皇帝莫卧儿。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要取得事情的成功,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5.内因、外因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之间的矛盾。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需要,缺一不可。但两者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具体说: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它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能否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外因必须通过内容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但不管外因的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上述这一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
蕴含哲理格言警句集萃(第92辑)
第九讲 志 向
导 读
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既有平坦的大道,也有陡峭的山路;既有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与坎坷。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是,成功者往往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清晰的人生目标,即使身处逆境,也决不自甘沉沦,能够在“暗昧处,见光明世界”,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并朝着这个理想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涌现过无数高风亮节的志士仁人,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也留下了许多激励人心的格言警句。或许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如一股劲风,激励你正视挫折,不畏艰难,扬起理想的风帆破浪前行;或许一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会如和风细雨,启迪你的心智,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朝着理想迈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少年学生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都不应颓废丧志、自暴自弃,只要信心还在,心中就永远是一片希望的绿洲。
信心、勇气和希望,永远是青少年走出逆境、笑对人生的强大精神动力!
1【原文】
天将降①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②其身,行拂③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④益其所不能。
【出处】
《孟子·告子下》。
【注释】
①降:降临,给予。②空乏:使穷困、缺乏。③拂:违背。④曾:同“增”。
【译文】
上天准备将重要的任务交给某人,必定要先磨炼他的意志,锻炼他的体魄,使他经受物质生活的匮乏和身体饥饿的考验,让他的事业总不顺心如意,通过这些来启迪他的心智,磨炼他的性格,不断增强他的素质和才能。
【赏析与启迪】
孟子的这段经典名言,一直激励着无数意志坚强的人,在逆境中奋发图强,顽强拼搏。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定要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这种磨炼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但对于有志者来说,这些磨难最终都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纵观历史,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历经了各种挫折与苦难之后,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青少年来说,经历挫折和磨难未尝不是件好事,它不仅可以激励你自尊自爱,还可以培养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在挫折与困难面前,不要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把困难挫折转化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强劲动力。这既是读书求知的需要,也是你们将来成年后,立足于社会的需要。
2【原文】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出处】
《孟子·离娄上》。
【译文】
对自己作践自己的人,不值得和他深谈;对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共谋事业。
【赏析与启迪】
孟子在对自暴自弃的人充满蔑视的同时,又诚恳地告诫人们:自己作践自己,使人意志薄弱、丧失斗志;对前途失去信心的人,逃避现实、畏惧困难,不可能有所作为。
在困难面前,悲观消极或者怨天尤人都是懦夫的表现,既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还会受到别人的鄙视厌恶。只有敢于正视困难并努力克服困难的人,才是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最终才能获得成功,赢得别人的尊重。
自尊自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获得事业成功、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和爱惜的人,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又怎么可能向别人表达善意的举动呢?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平时多与家人、老师和同学沟通,及时排除不良情绪,加强自我调适心理的能力,从而避免自暴自弃的不良行为。
3【原文】
志不立,如无舵①之舟,无衔②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出处】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作者王阳明,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学说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著有《传习录》和《大学问》。
【注释】
①舵:船上控制方向的装置或设置,此处指舵手。②衔:马嚼子,连在缰绳上控制马匹行进的物器。
【译文】
人不确立志向,就像是没有舵手的船,或像是没有缰绳的马,飘荡奔跑,最终都不知道去哪里!
【赏析与启迪】
有志者,百事可成;无志者,万事俱废。
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志向或追求,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像一艘没有舵手的船,只会在江河上随波逐流、漂泊不定;或者像一匹没有缰绳控制的野马,即便是整天不停地奔跑,也只是漫无目的地白忙活一场。
可见,明确的志向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有志向的人,他的人生追求和目标是清晰的,他的心中永远涌动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志向的人,他的人生是盲目和暗淡的,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人生,毫无任何价值和意义。
志向,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是确立人生方向的坐标。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树立人生的志向和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志向,就不会迷茫困惑,更不会悲观沉沦,因为你们每一个坚实的脚印,最终都会连成通往成功的坦途。
4【原文】
不怨天,不尤①人,下学而上达②。
【出处】
《论语·宪问》。
【注释】
①尤:责怪,归罪。②下学而上达:向下学习人事,向上通达天命(命运)。
【译文】
不怨恨上天,不埋怨别人,下学人事,上达天命。
【赏析与启迪】
当一个人陷入生活或事业上的困境时,不要怨恨上天,也不要责怪他人。顺境由自己来创造,逆境也由自己来扭转,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进取心。
人的命运更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积极努力、不怕困难挫折,就一定能改变现状,拥有美好的未来。
有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总是怨天尤人,抱怨老师,责怪同学,把责任推给别人,却不肯主动查找自身的原因。这样做的后果,既不利于自身纠错改过,也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和谐,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
不怨天,不尤人,是一个人充满自信、敢于担当的表现。只有正视现实,经常查找和剖析自己的不足,并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趋于理性,成为知书识礼的好学生。
5【原文】
懈①意一生,便是自弃自暴。
【出处】
《二程遗书·卷六》。
【注释】
①懈:松懈,懈怠,沮丧。
【译文】
懈怠的意念和情绪只要一经产生,便近似于自暴自弃了。
【赏析与启迪】
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浪费生命的行为是最愚蠢的行为。
人生不过短短百年,做人应当珍惜光阴,勤奋进取,为社会作贡献,为家庭谋福利。那些消极懈怠、不思进取的行为,既是对自己生命也是对社会和家庭极不负责的行为。
古圣先贤历来劝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不管处在何种环境下,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哪怕困难再大,阻碍再多,也绝不能产生丝毫的松懈与懈怠。
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艰辛与坎坷。在困难面前,有的青少年以一个“混”字来对待学习;有的则自甘落后,不思进取,认为无力改变自己的状况。如能珍惜时间,珍惜学习机会,从思想上消除消极抵触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你们才能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最终品尝到丰收的硕果。
6【原文】
饥寒人所不甘①,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②,乃能任事③。
【出处】
《围炉夜话》。
【注释】
①甘:甘愿,乐意。②神紧骨坚:精神抖擞,骨气坚强。③任事:承担重任。
【译文】
人们都不甘心过着饥饿和寒冷的生活,然而正是寒冷和饥饿,更能激发人精神抖擞、骨气坚强的斗志,使人能够承担重任,成就事业。
【赏析与启迪】
每个人都希望能过上衣食富足、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人的天性,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但一个人如果长期都生活在温暖舒适的“温室”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精神和意志就会渐渐松懈,出现惰性,最后将无所作为。
反之,那些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才会更加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就会更加努力工作,更加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青少年学生要耐得住物质生活的清苦,不要畏惧求学路上的艰辛。要把寒窗苦读当做对自己身心的一种锤炼与考验——只有历经千锤百炼,意志才能如钢一般的坚韧。一如歌词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一个人,只要有高尚的追求和不渝的信念,就可以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活得充实而又有意义。
7【原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出处】
《孙子兵法·九地篇》,作者孙武,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是不朽的军事名著。
【译文】
士兵投身于危亡的境地,往往还有存活的机会;士兵陷身于死亡的境地,就会激发生存的勇气。
【赏析与启迪】
这里所说的“亡地”、“死地”,代表的都是一些极为艰苦的困境。人在恶劣的条件之下,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往往能激发自身的潜力,反而会获得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间,最终摆脱逆境,反败为胜。
反过来说,人处在条件优越的顺境中,但如果不思进取,麻痹松懈,反而有可能使安全转化成危险,使顺境变为逆境。
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些花季少年经历了生死考验,幸存了下来。尽管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肢体残缺,但透过报刊和荧屏,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他们当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已经在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更多的是继续在小学、中学努力学习,互帮互助……平凡的生活中,他们展示了生命的柔韧与刚强,昭示了人生的美好。天灾让他们遭遇了不幸,但他们没有惧怕任何身心的磨炼,反而迎来了如凤凰浴火般的重生,让世人充满感动与敬意。
青少年朋友,与大地震中幸存的同龄人相比,你的那些困难,还可以算做困难吗?
8【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
【译文】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的幼芽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的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路程,是一步接一步地走出来的。
【赏析与启迪】
老子这句话形象地解释了“量变与质变”的规律,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
一个人如果空有远大的志向,而不愿落实到行动中,他的理想就会变得空泛而不切实际,他的远大志向就会像海市蜃楼,永远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人们做事既要有计划和目标,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只有把远大的理想和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渴望早日成才、早日踏上社会建功立业,是很多青少年学生的共同心愿。但这一理想和目标,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那些还停留于纸上谈兵的人,希望你从今天开始,打消不切实际的幻想,端正思想态度,勤奋做事,踏实做人,通过点滴细微的小事积累,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完善,修养不断提升。
只有牢牢把握今天,才能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9【原文】
强行者①有志。
【出处】
《老子·第三十三章》。
【注释】
①强行者:坚持往前行的人。
【译文】
坚持向前走的人最有志向。
【赏析与启迪】
老子眼里的“强行者”,是一个有志向、有毅力的人,这种人无论在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不会气馁、妥协,更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困境之中,他们能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在困难面前,他们勇敢应对,从不逃避退让,最终摆脱逆境、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预定的目标。如果朝着错误的目标前行,就成了一意孤行,走入人生的死胡同。
想要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行者”,就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地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行。只有有志向、有毅力的人,才能最终走过风雨,跨过险滩,奔向大海!
10【原文】
天①劳我以形,吾逸②吾心以补之;天厄③我以遇,吾享吾道④以通之。
【出处】
《围炉夜话》。
【注释】
①天: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②逸:闲适,安乐。③厄:为难,迫害。④道:方式、方法和技能。
【译文】
假如上天用劳动来困乏和折磨我的躯体,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我疲惫的心灵;假如上天用困境来为难我,我就传承与运用我的生存方法和技能打通困境。
【赏析与启迪】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不断增多。有的人相信所谓的“天命”而不相信“人事”,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古人所说的“天”,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外部的条件和机遇。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事实上,一个人的成功或者失败,往往是由自己决定的。
上天其实是公平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天道酬勤,成功只会偏向那些自强不息、勤奋努力的人。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在春天辛勤播种,才会有秋天丰硕的收获;只有通过今天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明天可喜的成就。
青少年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坦然面对困难与挫折。劳动锻炼是艰辛的,但可以强健你们的体魄,磨炼你们的意志,让你们懂得劳动的光荣和不劳而获的可耻;学习任务是烦琐的,但正是通过持久的学习,才使得你们视野开阔,掌握知识和技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建树。
11【原文】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
【译文】
人们做事情,常常失败于差不多就要成功的时候。
【赏析与启迪】
许多人都曾有过理想,也曾经为之努力奋斗过,可最后的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不论失败者的能力和才智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缺少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恒心与精神,就如一个登山的人,当他感到筋疲力尽而选择放弃的时候,却没料到只要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可到达山顶!可惜的是,因为他的放弃,使得他前面所付出的一切毫无意义,更无缘领略到险峰上的无限风光。
可见,持之以恒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藏头缩尾的胆小鬼,三心二意的投机分子都与成功无缘。只有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始终如一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有一个成语叫“功败垂成”,充分说明了恒心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待学习和劳动,还是锻炼身体,都应该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有的同学在新学期刚开始时,尚能端正思想态度,认真参加学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却往往因为缺少恒心和毅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这样的人,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12【原文】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汇编。
【译文】
羊跑丢了之后再来补羊圈,也还不算晚。
【赏析与启迪】
这流传至今的名句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事只要诚心去做,从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根本没有先后早迟之说。哪怕失误、过错已经发生,但只要能够及时醒悟,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积极改正错误的行动,来弥补曾经的失误和过错。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错误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及时将错误纠正过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能正确面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要么沉溺于悔恨之中无力自拔,自暴自弃;要么一意孤行,不思进取,导致日后犯下更严重的错误。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只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你们的人生之路一定会顺畅得多,未来的生活也一定会幸福美好。
13【原文】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①,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②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出处】
《围炉夜话》。
【注释】
①潇洒襟怀:潇洒大度的胸怀。②暗昧:黑暗,不明。
【译文】
在忧愁和烦恼的困境中能具备潇洒大度的胸襟,心里就会有舒和温暖的春风在荡漾;在昏暗不明的境遇中如果能看到光明世界,心里就像在阳光普照的天地间那般明亮。
【赏析与启迪】
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那些心胸开阔的人,才能在忧愁和烦恼面前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也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在逆境之中看到幸福的所在,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改变人生的志向。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矢志不渝,灭吴国,雪国耻;身受宫刑,司马迁初衷未改,呕心沥血而成《史记》。正是他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中国无数有志向、有追求的人,能够在逆境之中奋发向上,重新站起来。
这句话至少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迪:
首先,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放宽胸襟,洒脱大度,及时化解自己内心的焦虑,以免给周围的人带来不良情绪。这样做不仅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使生活中始终荡漾着和谐的春风。
其次,当一个人处在困境之中时,一定要对前途和未来满怀希望。要善于从困境中寻找出路,寻求化解的办法。纵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要向往阳光,追求光明。
14【原文】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出处】
《新民说·论毅力》,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思想家,“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
【译文】
毅力坚强的人容易获得成功,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容易遭受失败。
【赏析与启迪】
从古到今,事业成败的原因各有差异。毅力坚强的人获得成功,意志薄弱的人必然失败。
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拥有坚忍顽强的毅力,敢于迎难而上,逆流勇进,不被困难吓倒,更不会在挫折面前退缩。事业失败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不是灰心丧气,就是自暴自弃,到头来注定一事无成。
青少年在面对学习和生活时,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发掘自己的潜能,激励自己的拼搏精神。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桥,也没有跨不过的坎。只要你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让生活翻开崭新的一页。
15【原文】
往①者不可谏②,来者犹可追③。
【出处】
《论语·微子》。
【注释】
①往:昔日,过去。②谏:匡正,挽回。③犹可追:尚可补救,还来得及改正。
【译文】
过去的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赏析与启迪】
时光无法倒流,过去的一切已经定格为历史,很多东西是无法追回和弥补的。人应该学会一切向前看,人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努力把握好今天,为开创未来而积极准备。如果总是沉湎于过去的失败,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除了销蚀自己的意志外,毫无益处,甚至会导致更大的失败。与此相反,如果能够从失败中奋起,总结经验教训,积极纠错改过,就能开拓一片新天地,到达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从往事中总结经验教训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付诸实际行动。
假如你以前学习成绩不如别人,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要下定决心,奋力追赶,力争改变落后的窘境。假如你以前身体素质比较差,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要积极锻炼身体,让自己茁壮成长。假如你以前有过违规行为,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要努力遵规守纪,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直至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6【原文】
丈夫①为志,穷当益坚②。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作者范晔,南朝宋时人。
【注释】
①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人。②益坚:更加坚韧、坚定。
【译文】
大丈夫立志,越是在困境的时候表现得愈加坚定。
【赏析与启迪】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有时候是物质上的贫穷,有时候是精神上的失落,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两者兼有的情形。但是,困境并非命中注定,也不是无法改变的。只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能改变这种窘迫的局面。
贫穷窘迫的逆境,愈能激发人的斗志,愈能体现出奋发向上的品质,愈能反映出对理想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持真理、固守气节情操的人,值得敬佩和尊重。
不论是物质上的清苦,还是精神上的困惑,你们不要因此而气馁,更不要为自己寻找任何懈怠的理由和借口。如果面对困境就畏缩不前,不仅使自己难以掌握真才实学,即使将来走入社会后,也难以有所作为。对于有志向的人来说,困难越大,就越能激发他的斗志,发挥他的潜能。只要你们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地朝着正确的目标奋力前行,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17【原文】
不积跬①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出处】
《荀子·劝学》。
【注释】
①跬,指半步,即一只脚迈出的距离。
【译文】
没有一步半步的积累,无法达到千里之外;没有涓涓细流的汇集,就不会成就大江大海。
【赏析与启迪】
荀子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告诉我们,人生的所有成绩和收获,是通过逐步积累才能形成的。“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怕千万事。”只有小的善行不断积累,才会让善念在心里扎根,最终结出善果来;只有经历思想上长期的修正和完善,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把生活中那些平凡的琐事做好,就可以超越平凡。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就很生活化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比方说,交朋结友,没有慢慢地了解与真情实感的积累,无法成为知心朋友;学习知识,没有“十年寒窗”将点滴的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就难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修房建屋,没有一砖一瓦的堆砌和积累,万丈高楼怎能拔地而起呢?
青少年要改变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必须坚持不懈地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与点滴的积累,不断矫正、提升与完善自我,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18【原文】
人生境遇无常①,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②日期。
【出处】
《围炉夜话》。
【注释】
①无常:佛语,指生灭变化不定。②成器:成为有用的人。
【译文】
人生的环境和遭遇变化难料,做人必须要具备一技之长作为谋生的本领;人生的时光很短且容易消逝,要尽早给自己定下成就事业的期限。
【赏析与启迪】
人生之路不是鲜花铺就的平坦大道,而是逆境与顺境交替相伴的。
身处逆境,不能消沉退缩,更不能逃避堕落。只有敢于正视困难、藐视困难,并努力克服困难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人生短短不过百年,所以应当趁早立下志向。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就会找不到人生的坐标,最终碌碌无为,虚度光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技之长。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同学把大好的光阴虚掷在网络游戏上,少数极端者甚至深陷于网瘾中无力自拔。对于你们来说,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一技甚至数技之长,为将来的谋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9【原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
《竹石》,作者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书法自成一家。
【译文】
(石头)经历千万次敲击和磨炼之后,才变得更加强劲坚韧,(竹子)任凭东西南北风的狂刮猛吹,依然昂首挺立。
【赏析与启迪】
这两句寓意深刻的题画诗,描绘了竹石无论是经受狂风侵袭,还是承受千锤百炼,都不屈不挠且愈加坚强的品格。同时,也是在隐喻做人的高风亮节和强劲风骨。
今天,这两句诗通常用来形容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固守信念、坚持理想的精神品格。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与磨难。但只要拥有竹石那样永不屈服的坚强品格,就能够正确看待、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即使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也绝不会惊慌失措,更不会妥协和退让。以乐观、坚强的心态,坦然应对生活中一切困难和考验。只要你心中装着一轮太阳,生活中永远都会充满阳光。
20【原文】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出处】
《围炉夜话》。
【译文】
困苦之中,拥有开阔的胸怀,就会心情愉悦;一帆风顺时,切勿骄纵狂妄,埋下痛苦和悲剧的根苗。
【赏析与启迪】
人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动摇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因一时的苦乐而放弃人生的奋斗。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悲喜可以转化,得失亦非永恒。况且,世上有许多东西是我们主观上无法改变的。每个人应当拥有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去坦然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这是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面临一个个困难。每克服一个困难,就会进步一点,成长一点,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啊!
无论我们生活在怎样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都应有开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性情,去发现和享受人生的美好和快乐;即便我们处于丰衣足食的顺境时,也不能得意忘形而骄纵狂妄,栽下祸患的种子,为日后带来失望与痛苦。
苦尽甘来、水到渠成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在经受过失败、品味过痛苦之后绽放的生命之花,定然闪耀着别样的美丽。
21【原文】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
【译文】
(事情)结束时仍然如同开始的时候那样慎重,就不会导致失败了。
【赏析与启迪】
善始善终是做事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所谓“慎终如始”,就是指在做事上,不能只有一个很好的开头,不能给人留下一种有始无终的印象,还要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做事虎头蛇尾的人,到头来也只能是前功尽弃,一无所获。
在读书求知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每一名同学反思:为什么同一班级、各方面条件都接近的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各自取得的成绩却大相径庭呢?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经受了挫折,便开始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即使当初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但终究无法付诸行动,也就不会有好成绩了。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习中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不悲观失望,更不退缩放弃,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自然就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22【原文】
行百里者半九十。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五》。
【译文】
走一百里路的人,走完九十里路时只相当于走了一半。
【赏析与启迪】
越是最后的行程,往往也是最难行进、最难跨越的。
做一件事情就好比行百里的路程,假如已经走了九十里,还差十里就到达终点了,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松懈,因为最难走的往往是最后十里路。
通常,一个人在历经艰辛的跋涉后,往往会感到疲惫。这时出现一个小小的变故或挫折,都有可能把他击倒。所以,越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候,越考验他是否拥有坚忍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更要有圆满的结局,切忌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很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会以一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善始善终、决不松劲的可贵精神,顽强拼搏到最后,直到获得成功。
23【原文】
长风破浪①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
《行路难》,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注释】
①长风破浪:本义航船在大海中借着风势、破浪前行,此处喻指施展抱负。
【译文】
相信自己一定会有那么一天,乘风破浪,挂上云帆横渡大海,达到理想的彼岸。
【赏析与启迪】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时任翰林的李白,因宦官高力士和杨贵妃等人的诋毁,被迫离开长安。失意的境遇,并未熄灭诗人心中的激情,反而坚定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他的诗中洋溢着乐观、豁达、自信和不屈的情怀,鼓舞着无数有志之士为了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上下求索。
今天,人们通常用此句来比喻人生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青少年学生平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来自学习上的,也有来自生活中的。出现这类情况时,你们不必惶恐焦虑,更不能自暴自弃。除了采取正当方式和途径,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外,你们更应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始终对前途充满信心,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你们就能驾乘理想的“长风”,扬起人生的“云帆”,克服重重困难,抵达光明的彼岸。
24【原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处】
《满江红》,作者岳飞,南宋人,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译文】
不要随便虚度少年光阴,等到了两鬓花白时,再白白地悲戚。
【赏析与启迪】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这奋勉自励的词句,掷地有声,被后来的人经久传诵,并激励着无数的后人为追求理想而奋斗不已,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去看待人生。
“莫等闲”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奉劝人们不要轻易地挥霍青春时光。如果一个人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和工作,到了年老的时候,再来为自己的一事无成而后悔悲伤,显然是毫无意义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青少年虽然正处在豆蔻年华,也不该挥霍时光,虚度年华。一天之中不可能有两个清晨,一生之中不可能有两个青少年时代。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勤奋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了理想,体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懒惰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毫无意义,对社会无所贡献,对亲人未尽责任。
这句词常常用来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要虚度光阴,白白浪费宝贵的生命。
25【原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
《老子·第六十三章》。
【译文】
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入手;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开始。
【赏析与启迪】
只有注重细节,简单的事情才能做得不简单,平凡的事情才能做得不平凡。不要忽视细节,也不要看不起平平常常的小事情。事实就是如此:天下再难的事情,也都是由各个容易的事情所构成的;再大的事情,也都是由无数细微的小事情所组成的。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步登天的事情。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实现美好的理想。
细节决定成败。当你们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之后,就会对学习和生活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就不会出现敷衍和懈怠的行为了。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学校里清扫教室卫生、浇灌校园植物、协助老师收发作业,还是在家里做家务,都要认真细心,不可马虎了事。因为正是这些细微琐碎的小事情,可以锻炼你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你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你们的责任心。也正是依靠这点点滴滴的积累,才会使你们有长足的进步。
26【原文】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出处】
《张载集·经学理窟》,作者张载,宋代理学家。
【译文】
人的志向小了就容易满足,容易满足的人就无法再进步。
【赏析与启迪】
志向,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一个人既要立足于现实,还要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实,就是正视客观环境,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确立一个短期内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堆砌起来,就可以支撑起一个长远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正确,才能使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既不迷失方向,又能走得更久更远。
志向远大的人,前进的动力就会更充沛,生命的境界就能更高远,一生中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目光短浅的人,往往满足于眼前的成绩,缺乏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一旦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便显得惊慌失措,只有接受失败的结局。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志向多高,人生就有多高。
着眼于未来,就是说同学们终究要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因此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人生方向,积极做好准备,为最终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27【原文】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出处】
《荀子》。
【译文】
埋怨别人的人时常会处于困境和被动之中,埋怨上天的人是没有志向的人。
【赏析与启迪】
人们在遭遇困难时,通常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知错即改。这类人能够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总结失败的原因,并努力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另一种是怨天尤人。这类人一味强调客观因素,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环境,或者归咎于别人,既没有改正错误的愿望和勇气,也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
怨天尤人其实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既不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还会消磨人们的意志,阻碍前进的步伐。
一个有志气的人,在自己的缺点与错误面前,能够做到勇于承认并坦然面对,绝不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借口。也只有这种人,才能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使自己少碰壁,少走弯路。
克服怨天尤人的思想,就能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妥善处理利弊得失,始终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就能正确对待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虚心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修正自身的言行,使自己不断进步。
28【原文】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出处】
《围炉夜话》。
【译文】
摆脱贫穷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会节俭;摆脱愚笨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努力。
【赏析与启迪】
这两句话从“贫”与“拙”两个角度,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前一句话说明,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在贫困面前不会丧失志气,而是积极寻求改变窘况的办法。通过勤俭节约,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控制贫穷的局面。后一句话说明,天才出于勤奋。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先天的条件固然很重要,但人们后天的努力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这对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青少年之间的贫富差别,其实是社会贫富差别的一个缩影,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要有炫富心态,因为那只是一种势利、轻狂的表现;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也不必有自卑仇富的心态,因为只要你凭借才华和勤奋,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事实上,不管你是贫是富,都需要提倡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优有劣,这也是一种客观现象。先天条件差的人,只要能正视自身的不足,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同样可以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9【原文】
坎坷不能易①其操②,喧哗不能乱其情。
【出处】
《神仙可学论》,作者吴筠,唐代著名道士。
【注释】
①易:改变。②操:品德,操守。
【译文】
即使历尽坎坷,也不能改变高尚的品德;面对无论多么繁杂喧闹的外界,也不能动摇人生的志向。
【赏析与启迪】
生命如一叶轻舟,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可能遭遇狂风暴雨、冰山暗礁,勇敢地闯过这些障碍,等待你的将是风和日丽的美好人生。
人的一生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比如金钱、财富、地位、情感等。不能因为满足个人的贪欲,不惜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更不能惟利是图,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随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如果你抵抗力不强,意志不够坚定,就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被引入歧途。培养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是抵御外部世界诱惑的最佳武器。在意志的结构中,决心、信心和恒心是三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和渗透,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只有不怕艰苦、意志坚定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才能最终战胜困难,走出逆境,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0【原文】
心稍怠荒①,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出处】
《围炉夜话》。
【注释】
①怠荒:精神萎靡不振,懒惰放纵。
【译文】
精神出现松懈时,就想想比我更强的人,那你的精神就自然会振作起来。
【赏析与启迪】
一个人春风得意、事事顺心的时候,思想上一定不能麻痹松懈,行为上更不能放纵随意。要不然,就会因得意忘形给自己带来失败,甚至触犯法律受到惩罚。
南朝才子江淹,天资聪颖,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远近闻名,被人称作“神童”。但江淹成年后开始松懈懒惰,整天躺在曾经的荣誉上不思进取,最后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了,被人们讥笑为“江郎才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懈意一生,便是自弃自暴”的道理,只有消除自满情绪,才能发扬再接再厉、不断向上的昂扬斗志,走向更加辉煌的人生。
常见到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稍稍取得一点点成绩,便开始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进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论自己曾经取得过怎样的学习成绩,获得过多少奖励,都应当时刻铭记“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时时戒骄戒躁,事事谦虚谨慎。这样,才能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球王贝利有句名言:“最好的进球,当然是下一次了!”愿这句充满激情的话语,能激励你向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冲刺!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内因与外因的名言
- 下一篇:关于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名言(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名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