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名言
时间:2022-04-14 02:2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蒙学园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吕氏春秋名言
1.吕氏春秋名句加翻译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9石头可以被击碎,但不能改变其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原有的红色。引申指高贵的品德可以倍受考验而绝不改变。)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看自己可以揣摩他人,看现在可以读懂历史)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物极必反,否极泰)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得了天下也不能认为天下就是你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推翻你,所以,最重要的是得民心)
孰能无为,故能使众为(也就是少得瑟 说的通俗点,就是公开说这件事情谁也办不到,激起群众的反抗情绪,自然大家都会去证明这件事情很轻易就能办到。其实这样正满足了你的要求,因为你叫别人去做,别人不一定会去做。 )
2.《吕氏春秋》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出自《吕氏春秋·去尤》。
睹:看见。意思是:向东面看的见不到西面的墙,向南面看的望不见北方,这是因为心意有所集中啊。
比喻在实践过程中只局限于一隅。 【种麦得麦,种稷得稷】出自《吕氏春秋·用民》。
意思是:种麦子,收获的就是麦子;种谷子,收获的就是谷子。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思是:明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知道过去。
【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出自《吕氏春秋·内篇问下》。事:侍奉。
意思是:只要一心一意为国,不管更换多少个国君也能在朝中做事:三心二意,就是侍奉一个国君也不能至终。 【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出自《吕氏春秋·贵公》。
阿:庇护。意思是:万民的君主不应该偏袒庇护某一个人。
比喻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 【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出自《吕氏春秋·用众》。
意思是:依靠群众,这是治理国家的人的最重要的方法。 【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
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出自《吕氏春秋·圜道》。意思是:官员们都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以此对待君主,君主就安宁了。
以此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富强;以此防备灾祸,灾祸就会避而远之。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出自《吕氏春秋·先己》。
意思是: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己,想评论别人必须先评论自己,想了解别人必须先了解自己。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出自《吕氏春秋·用众》。
假:借助。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
【不知义理,生于不学】出自《吕氏春秋·劝学》。意思是:不懂得义理,根源在于不学习。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出自《吕氏春秋·谨听》。
意思是: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各种祸患的根源。 【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出自《吕氏春秋·士容》。
意思是:没有什么失败比愚蠢造成的失败更厉害的,因为愚蠢造成的灾祸,一定是因为自以为是。 【辨而不当理为伪,知而不当理则诈】出自《吕氏春秋·士容》。
辨:明察。伪:伪装。
意思是:明察而不在理就近乎取巧,聪明而不在理就近乎骗人。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脟:同“脔”,切成小块的肉。镬:古代的一种大锅。
意思是: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调和。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出自《吕氏春秋·赞能》。
意思是:得到十匹好马,也不如得到一个懂得相马的伯乐;得到十把好剑,也不如得到一位懂得铸剑的欧冶子。 【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出自《吕氏春秋·顺说》。
意思是:如果想着伤害别人,别人一定也在想着伤害他;如果想着危及别人,那么别人也一定想着危及他。 【疾万变,药亦万变】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意思是:疾病千变万化,使用的药物也要千变万化。 【败莫败于不自知】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意思是:人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自知之明。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出自《吕氏春秋·举难》。
意思是:尺长的木头必有节眼;寸大的玉块必有斑纹。比喻事物很难尽美尽善。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出自《吕氏春秋·察传》。
类:相似。经:理。
分:明。意思是:有的话像是错的,而实际却是对的;有的话像是对的,但实际却是错的。
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能不分清楚。 【得时之禾,长稠长穗】出自《吕氏春秋·审时》。
意思是:庄稼播种耕耘及时,就会有收获。比喻做事得其时,就会事半功倍。
【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出自《吕氏春秋·知士》。意思是:善于赶马驾车的人和好马是相辅相成的,赶车人技艺再高,若无好马,车也不会跑得快;纵有好马,但没有好的赶马人,它也无法发挥能力。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馍铘:我国古代名剑。
意思是:好剑在于它的锋利,是否能割断东西,并不在于它是否名叫“镆铘”。比喻用人应重才,不必讲究名气如何。
【良马期乎千里】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思是:好马的志向在于千里之外。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出自《吕氏春秋·博志》。极:顶点。
反:向反面转化。意思是:太全了就一定要缺,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出自《吕氏春秋·诬徒》。意思是:人之常情,不能乐意于他们所不安心的,不能满足于他们所不乐意的。
【任人者故逸】出自《吕氏春秋·察贤》。意思是:把事情交给贤能的人去做,就能事半功倍。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十而后足】出自《吕氏春秋·用众》。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齐王吃鸡一样,一定要吃到几十个鸡爪才满足。
比喻治学应当兼取众家之长。 【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出自《吕氏春秋·审己》。
走。
3.《吕氏春秋》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出自《吕氏春秋·去尤》。
睹:看见。意思是:向东面看的见不到西面的墙,向南面看的望不见北方,这是因为心意有所集中啊。
比喻在实践过程中只局限于一隅。【种麦得麦,种稷得稷】出自《吕氏春秋·用民》。
意思是:种麦子,收获的就是麦子;种谷子,收获的就是谷子。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思是:明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知道过去。
【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出自《吕氏春秋·内篇问下》。事:侍奉。
意思是:只要一心一意为国,不管更换多少个国君也能在朝中做事:三心二意,就是侍奉一个国君也不能至终。【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出自《吕氏春秋·贵公》。
阿:庇护。意思是:万民的君主不应该偏袒庇护某一个人。
比喻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出自《吕氏春秋·用众》。
意思是:依靠群众,这是治理国家的人的最重要的方法。【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
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出自《吕氏春秋·圜道》。意思是:官员们都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以此对待君主,君主就安宁了。
以此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富强;以此防备灾祸,灾祸就会避而远之。【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出自《吕氏春秋·先己》。
意思是: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己,想评论别人必须先评论自己,想了解别人必须先了解自己。【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出自《吕氏春秋·用众》。
假:借助。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
【不知义理,生于不学】出自《吕氏春秋·劝学》。意思是:不懂得义理,根源在于不学习。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出自《吕氏春秋·谨听》。
意思是: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各种祸患的根源。【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出自《吕氏春秋·士容》。
意思是:没有什么失败比愚蠢造成的失败更厉害的,因为愚蠢造成的灾祸,一定是因为自以为是。【辨而不当理为伪,知而不当理则诈】出自《吕氏春秋·士容》。
辨:明察。伪:伪装。
意思是:明察而不在理就近乎取巧,聪明而不在理就近乎骗人。【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脟:同“脔”,切成小块的肉。镬:古代的一种大锅。
意思是:品尝一小块肉就知道了一整锅肉的味道,进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调和。【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出自《吕氏春秋·赞能》。
意思是:得到十匹好马,也不如得到一个懂得相马的伯乐;得到十把好剑,也不如得到一位懂得铸剑的欧冶子。【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出自《吕氏春秋·顺说》。
意思是:如果想着伤害别人,别人一定也在想着伤害他;如果想着危及别人,那么别人也一定想着危及他。【疾万变,药亦万变】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意思是:疾病千变万化,使用的药物也要千变万化。【败莫败于不自知】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意思是:人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自知之明。【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出自《吕氏春秋·举难》。
意思是:尺长的木头必有节眼;寸大的玉块必有斑纹。比喻事物很难尽美尽善。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出自《吕氏春秋·察传》。
类:相似。经:理。
分:明。意思是:有的话像是错的,而实际却是对的;有的话像是对的,但实际却是错的。
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能不分清楚。【得时之禾,长稠长穗】出自《吕氏春秋·审时》。
意思是:庄稼播种耕耘及时,就会有收获。比喻做事得其时,就会事半功倍。
【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出自《吕氏春秋·知士》。意思是:善于赶马驾车的人和好马是相辅相成的,赶车人技艺再高,若无好马,车也不会跑得快;纵有好马,但没有好的赶马人,它也无法发挥能力。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馍铘:我国古代名剑。
意思是:好剑在于它的锋利,是否能割断东西,并不在于它是否名叫“镆铘”。比喻用人应重才,不必讲究名气如何。
【良马期乎千里】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思是:好马的志向在于千里之外。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出自《吕氏春秋·博志》。极:顶点。
反:向反面转化。意思是:太全了就一定要缺,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出自《吕氏春秋·诬徒》。意思是:人之常情,不能乐意于他们所不安心的,不能满足于他们所不乐意的。
【任人者故逸】出自《吕氏春秋·察贤》。意思是:把事情交给贤能的人去做,就能事半功倍。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十而后足】出自《吕氏春秋·用众》。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齐王吃鸡一样,一定要吃到几十个鸡爪才满足。
比喻治学应当兼取众家之长。【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出自《吕氏春秋·审己》。
走:归,倾注。然。
4.春秋时期有哪些名言警句
太多了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S226;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S226;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S226;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S226;外篇&S226;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S226;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S226;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S226;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S226;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S226;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S226;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S226;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S226;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S226;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S226;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S226;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S226;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S226;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S226;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S226;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S226;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S226;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S226;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S226;乾&S226;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S226;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S226;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S226;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S226;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S226;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S226;乾&S226;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S226;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S226;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S226;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S226;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S226;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S226;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S226;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S226;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S226;子。
5.求春秋中的名句
作者名言《吕氏春秋》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春秋)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荀子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吕氏春秋》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晏子春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吕氏春秋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晏子春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春秋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吕氏春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吕氏春秋孰能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6.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年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遴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为了慎重起见,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几遍,直到确实感到满意为止。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对十二世纪的论述也可见一斑:“凡十二世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百度百科里
7.谁知道关于吕不韦的名言
名人名言/(战国)吕不韦.18dao.net/%E5%90%8D%E4%BA%BA%E5%90%8D%E8%A8%80/%EF%BC%88%E6%88%98%E5%9B%BD%EF%BC%89%E5%90%95%E4%B8%8D%E9%9F%A6苦之,以验其志。
类别:失败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类别:读书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类别:修养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类别:学习 苦之,以验其志。
类别:成功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 类别:理想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类别:理想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 类别:真理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类别:真理。
49句《吕氏春秋》经典名句,言洞察世事,启人心智!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49句《吕氏春秋》经典名,言洞察世事,启人心智!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览·有始览》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言之易,行之难——《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此人之道也。——《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论·慎行论》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吕氏春秋·览·有始览》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败莫大于不自知。——《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吕氏春秋·览·恃君览》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氏春秋·论·慎行论》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吕氏春秋·论·贵直论》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吕氏春秋·纪·季夏纪》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吕氏春秋·论·开春论》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吕氏春秋·论·士容论》
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吕氏春秋·览·有始览》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吕氏春秋·纪·孟冬纪》
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力贵突,智贵卒。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为下。——《吕氏春秋·论·开春论》
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吕氏春秋·纪·季夏纪》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纪·仲春纪》
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吕氏春秋·纪·孟秋纪》
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吕氏春秋·览·先识览》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吕氏春秋·览·恃君览》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方悖。——《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苑】正版 春秋左传 左丘明著 吕氏春秋战国策左传国学经典书 ¥49 购买- 上一篇:人生名言警句大全
- 下一篇:人生理论名言警句(关于人生哲理的格言警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