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丽褒曼名言
时间:2022-04-14 14:2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李子迟到了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英格丽褒曼名言
1.英格丽.褒曼
oh 我乱喜欢的姓名:英格丽·褒曼 英文名称:IngridBergman 籍贯:瑞典 生日:1915年8月29日 卒日:1982年8月29日 星座:处女座 身高:175cm 学历:瑞典皇家戏剧学院 婚姻状况:有三次婚姻,四个子女 最向往的事:戏剧的新奇生活 最反感的事:让我改名。
如果有人不会读我的名字,他应该从现在开始学发音。 最喜欢的样子:自然 离婚的理由:我不能与一个自以为不会犯错误的人在一起生活。
对待不幸的态度:只有尝过悲哀的人才会懂得幸福 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位伟大的演员,直到她生活的最后一刻,她还在演戏。英格丽·褒曼,这位被众多影迷深深热爱着的,四十年代好莱坞的“第一夫人”1915年8月29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
高中毕业考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并于中途退学。1936年在瑞典主演的《插曲》引起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的注意,邀请她到好莱坞拍了同名电影的美国版,引起轰动。
于是塞尔兹尼克和她签订了七年的合同。 英格丽·褒曼来到好莱坞以后,很快成为当时知名度甚高的明星。
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本色出现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纯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种真实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
在好莱坞其间,英格丽·褒曼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等。这些影片如今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十年代的好莱坞,英格丽·褒曼的价值相当于诺克斯堡的黄金,那时曾流行一句笑谈: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居然看了一部没有英格丽·褒曼的影片! 她本人也因此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
起初,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渐蒙生爱意,她和彼得·林德斯特罗姆仍有婚姻关系,却替罗伯托·罗塞里尼生了个儿子,这使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媒体和公众对她辱骂唾弃,好莱坞排斥了她。
与罗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败。1957年,终于云开雾散,褒曼以《真假公主》一片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这表明美国人最终还是原谅并接纳了这位真正的艺术家。
六十年代以后,英格丽·褒曼仍然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并享有极高的声誉。《轻举妄动》、《六福客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她后期的代表作。
七十年代中期,英格丽·褒曼不幸患乳腺癌,但这并没有挫败她的精神和精力。不论她病得有多厉害,她都宛尔笑到:“舞台就是良医”,一幕起时她永远精神饱满地站在台上。
晚年的她以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秋天奏鸣曲》和《一个叫戈尔达的女人》的拍摄,并得到了影评界和观众的一致褒扬。 1982年8月29日,这位伟大的女演员逝世于伦敦寓所,终年六十七岁。
但对许多热爱她的影迷来说,英格丽·褒曼永远活着---和贾利·古柏一起在积雪的西班牙山头,或者和加利·格兰特一起在间谍充斥的里约热内卢。不过,也许最让人觉得她音容宛在的还是《卡萨布兰卡》中的伊尔莎。
在那部片子里,英格丽坐在钢琴边喃喃地说: “山姆,看在老朋友份上请再弹一遍‘时光流逝’”,在亨弗莱·鲍加举杯时盈盈浅笑,在薄雾机场上黯然送别。
影片介绍 五朔节之夜 (Walpurgis Night) 导演:古斯塔夫·埃德格林 主要演员:英格丽·褒曼,拉斯·汉森,卡林·卡尔森,维克多·西斯特洛姆 注:五朔节(又称:May Day)之夜,即五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是瑞典人庆祝冬去春来的一个节日。影片用这一节日象征爱情的到来。
这部1935的年的片子,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情节略显牵强,人物个性不鲜明,英格丽在其中的表演也显稚嫩。可在当时,这部影片因它的真实和温馨受到观众的欢迎,也得到评论界的认可。
六月之夜(June Night) 导演:佩尔·林德堡 主要演员:英格丽·褒曼,玛丽安妮·洛夫格林,利尔·托利·泽尔曼,玛丽安妮·阿米诺夫 这部影片是英格丽·褒曼在去好莱坞发展之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瑞典影片。 天堂怒火(Rage in Heaven) 导演:W·S·范·代克二世 主要演员:英格丽·褒曼,罗伯特·蒙哥马利,乔治·桑德尔,露西里·沃森 当时评论界对这部影片的赞扬都集中在英格丽·褒曼身上,甚至认为“米高梅公司既然有这么一位才华出众的演员,为什么还要为乖僻的嘉宝而伤脑筋呢?”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 主要演员:英格丽·褒曼,亨弗莱·鲍嘉,保罗·亨利德,克劳德·雷恩斯 《卡萨布兰卡》拍摄于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白热化阶段。
当时,对同盟国来说,胜利似乎还渺茫,失败的影子还隐约可见。制片人和导演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拍摄了一部。
2.用事例表现英格丽褒曼的“本色”
她出生和逝世都在8月29日 英格丽·褒曼与萧伯纳:《艺术世界》1987.6 艺汀 在英格丽·褒曼毕生的演艺生涯中,她演得最多的一个角色,就是法兰西圣女贞德,先是舞台剧,最后拍成电影。
在欧洲五六个国家和美国各地,褒曼先后用五种语言饰演贞德一角。后来,当她到贞德的故乡多列姆访问并沿着贞德的足迹旅行时,人们不是来看明星,而是把她当作圣女贞德的复生来欢迎,那炽热的民族情感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的荣誉。
为了演好贞德,褒曼翻阅了几乎所有文献资料,遍读了有关贞德的著作和剧本。在美国演出时,萧伯纳曾把自己的剧本《圣女贞德》寄给褒曼,但她没有采纳。
她认为萧伯纳把贞德写成了一个机警的、好斗的女子,像个政治鼓动家。而她要表现的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真实的贞德、那个初涉社会不久因目睹战争惨象而哭泣的小姑娘。
一天,英格丽·褒曼接到过一个电话,说萧伯纳先生想请她到寓所来吃茶点。 褒曼开始感到意外,她久仰这位英国剧坛巨匠的英名,却不曾有过来往。
后来她想到了《圣女贞德》和《康蒂妲》(萧氏名剧,褒曼亦曾拒演)的事来,便欣然地答应了。 当她和同伴驱车来到萧伯纳在农村的寓所时,发现这位92岁的老寿星居然站在大门口翘首迎客。
褒曼的到来令他十分快慰,可是门还没给客人打开,劈头就问:你为什么不演我的剧本?”褒曼礼貌地先致问候,然后俏皮地说:“能让我先进去吗? 当然你可以进去,我们要在一起吃茶点。为什么你不演我的剧本? 多固执的老头儿。
褒曼只好回答:“我不演你的剧本是因为我不喜欢它。” 萧伯纳完全惊呆了,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对他这样讲过话。
褒曼暗付自己闯了祸。萧伯纳瞪着眼睛看着她,说:“你说什么?难道那不是一部杰作吗?” 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褒曼,她既没有语塞,也没有惧怕,直言道:“我肯定它是一部杰作,但这个圣女贞德不是那个真正的法国姑娘。
你把她写得太聪明了。你重新写了她的讲话(指贞德在法庭上的答辩——笔者)。
你让她说了很多真正圣女贞德怎么也说不出来的话。” 对话依然在门外,褒曼担心萧伯纳会马上下逐客令,茶点怕是吃不成了。
不料,萧伯纳却突然哈哈大笑地把客人让进房间,待之以茶点,并且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剧作、表演等问题来,其中自然也涉及到了贞德。褒曼丝毫也没有减弱对萧伯纳《圣女贞德》的批评,她说:“据我所知,贞德是一个单纯的农村姑娘。
你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但是它们是萧伯纳的文字,而不是贞德的语言。”“她没有受过教育,是本性自尊和觉悟给她带来的勇气。
她蔑视那些曾经指教过她而后来又把她置于法庭上受审的那些人。”“你让她说,‘我爱和男人们在一起,我不愿穿着裙子坐在家里纺线’而事实上,这正是她所需要的:在家里看守她的羊群,纺她的纱和织她的布。
她本不想要到战场上身先士卒……”一场关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讨论认真而热烈地进行着。他们以对艺术的无私和忠诚深深地打动了对方;他们以率真和正直的品格吸引了对方。
两个年龄相隔半个世纪的艺术家编织了一曲艺坛轶事。 1949年3月正当褒曼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侯,她遇到意大利的新锐导演罗伯托 罗西里尼,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新浪潮主义电影的典范,令他名扬世界,也令褒曼为之倾倒。
尽管这时的褒曼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孩子。但是35岁的褒曼无法控制自己对罗西里尼的爱慕之情。
她不顾世人的反对,只身来到了意大利,投入了罗西里尼的怀抱。这期间褒曼受到来自各界最强烈的攻击。
她在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不复存在。 在与罗西里尼生活的日子里,褒曼与罗西里尼合作了数部影片,然而这些影片并不成功,而且由于人们对于褒曼“叛逆”行为的抵制,这些影片甚至未能与观众见面。
艺术上的失败带来生活上的裂痕,褒曼渴望观众,而罗西里尼却禁止褒曼拍其导演的戏,褒曼与罗西里尼的关系走到了尽头。这时褒曼已经度过了她人生中黄金时光的七年。
已经步入中年的褒曼以《真假公主》(安娜丝塔西娅)重回好莱坞,凭借此片她赢得了1957年的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也重新赢回了观众。不久她淡出影坛回到了故乡瑞典。
《北京青年报》 2001年8月28日。
3.一篇关于英格丽褒曼的文章,英文的
Ingrid Bergman (29 August 1915 – 29 August 1982) was a Swedish actress who starred in a variet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films.[1] She won three Academy Awards, two Emmy Awards, and the Tony Award for Best Actress. She is ranked as the fourth greatest female star of American cinema of all time by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he is best remembered for her roles as Ilsa Lund in Casablanca (1942), a World War II drama co-starring Humphrey Bogart and as Alicia Huberman in Notorious (1946), an Alfred Hitchcock thriller co-starring Cary Grant.[2]Before becoming a star in American films, she had already been a leading actress in Swedish films. Her first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audiences came with her starring role in the English remake of Intermezzo in 1939. In America, she brought to the screen a "Nordic freshness and vitality", along with exceptional beauty and intellig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St. James Encyclopedia of Popular Culture, she quickly became "the ideal of American womanhood" and one of Hollywood's greatest leading actresses.[3]Her producer David O. Selznick, who called her "the most completely conscientious actress" he had ever worked with, gave her a seven-year acting contract, thereby supporting her continued success. A few of her other starring roles, besides Casablanca, included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3), Gaslight (1944), The Bells of St. Mary's (1945), Alfred Hitchcock's Spellbound (1945), Notorious (1946), and Under Capricorn (1949), and the independent production, Joan of Arc (1948).In 1950, after a decade of stardom in American films, she starred in the Italian film Stromboli, which led to a love affair with director Roberto Rossellini while they were both already married. The affair created a scandal that forced her to return to Europe until 1956, when she made a successful Hollywood comeback in Anastasia, for which she won her second Academy Award, as well as the forgiveness of her fans. Many of her personal and film documents can be seen in the Wesleyan University Cinema Archives.[4]。
4.谁知道有关人生美好的名言名句
★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拿破伦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幸福就是健康,加上坏记性。—— 英格丽?褒曼
★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了六十秒种幸福。—— 爱默生
★一个人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信念。—— 罗曼?罗兰
★只要你相信自己,你的幸福就完全在你自己的心中。—— 西奥多?德莱塞
★即使断了一根弦,其余的三根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 爱默生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把脸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海伦?凯勒
★生命可以是一座玫瑰花园,或尘世的地狱,这都看你的心灵而决定。—— 斯宾塞?约翰逊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 富兰克林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牛顿
★休息吧!休耕过的农田才有丰富的收获。—— 欧维德
★一个多雾的早晨,仍可能有一个晴朗的白天。—— 剀利
★忍耐与坚持,痛苦将转化成你的快乐。—— 欧维德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5.关于自信的演讲词
艾默生有句名言名: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不自信和猜疑会使一个人的精神陷入绝望的境地。因为,有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著名的瑞典籍电影女演员英格丽•褒曼18岁时,梦想在戏剧界成名,可是她的监护人想要她当一个售货员或秘书,但褒曼非常固执。于是,监护人员给她一次机会,去参加皇家戏剧学校的考试。
褒曼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考试那天,褒曼出台了,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正中,欢乐地大笑,跟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这时她很快地瞥了评判员一眼,使她惊心的是评判员正在聊天,他们大声谈论着,并且比划着。褒曼非常绝望,连台词也忘了,她听到评判员主席说:“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吧。”
褒曼在台上呆了30秒钟就下台了,她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她只知道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投河自杀。她来到河边,看看河面,水是黑色的,发着油光,肮脏得很。她想,等她死了别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身上会沾满脏东西。“唔!这不行,等等看吧。”第二天,有人告诉她考取了。
若干年后,英格丽•褒曼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初试时,你们并不喜欢我,我差点去自杀。”那评判员瞪大眼睛说:“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当你跳到舞台的那一瞬间,我们就转身互相说:‘好了,她被选中了,看她多么自信,不要再浪费时间,叫下一个吧。”
心思中的猜疑有如鸟中的蝙蝠,他们永远是在黄昏里飞的。不自信的人,伤害他的就是他自己。朋友,你是否也经常担心别人在背后议论你?从英格丽•褒曼的“自信”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6.英格丽·褒曼的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1937年7月10日,英格丽·褒曼与牙医Petter Lindstrom结为夫妻;1938年9月20日他们的女儿Pia Lindstrom出生。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二人由合作伙伴逐渐发展成了情侣。1949年英格丽·褒曼因与罗伯托·罗塞里尼发生婚外情而遭到舆论谴责 。
1950年,Petter Lindstrom与英格丽·褒曼离婚;同年5月24日,褒曼与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在墨西哥举行婚礼。1952年英格丽·褒曼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伊莎贝拉·罗塞里尼与伊斯塔·英格丽·罗塞里尼。
1958年褒曼和罗伯托·罗塞里尼正式离婚;同年12月21日,英格丽·褒曼与从事戏剧演出事业的瑞典人拉尔斯·施密特结婚 。
身患癌症
1973年11月英格丽·褒曼发现自己患有癌症。截止1980年,褒曼已动了两次手术,割去了左右乳房。但两次手术并没有根除病灶,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
去世过程
1982年8月29日英格丽·褒曼在英国伦敦去世,死因是乳癌手术后产生的淋巴瘤并发症。褒曼去世的那一天,亦是她67岁的生日。她的遗体在瑞典火葬,大部分的骨灰被洒向大海,其余的骨灰则与她的双亲一起埋在斯德哥尔摩的公墓 。
史上最伟大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与影后英格丽褒曼的爱情传奇
罗伯特·卡帕: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他憎恨战争,揭露战争,最后亡于战争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得还不够近。”——罗伯特·卡帕
“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罗伯特·卡帕
“我憎恨战争,所以要(用镜头与笔)揭露战争。”——罗伯特·卡帕
罗伯特·卡帕是“一个有趣的、穿大兵服装的拍照片的人”。——英格丽·褒曼(美国好莱坞著名影星,曾是罗伯特·卡帕的恋人)
“罗伯特·卡帕不仅留下一部战争编年史,更留下一种精神。”——约翰·斯坦贝克(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曾是一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好友)
罗伯特·卡帕简介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战地摄影师,被誉为“战地之神”、“战地摄影的鼻祖”。古往今来,无数拿相机、对镜头的人当中,没有谁的相机比他更简陋的,却没有谁的成就比得上他了。在全球战地记者里,数他的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在人们心目中,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尽管他已去世多年,但正因为他的地位崇高、影响巨大,本书不得不要给他单辟一章,而且是放在开篇第一章。
有人这么说:“一个普通人,如果不知道罗伯特·卡帕,那叫做‘遗憾’;一个摄影工作者,如果不知道罗伯特·卡帕,那叫做‘无知’;一个战地摄影记者,如果不知道罗伯特·卡帕,那叫做‘羞耻’。因为,他是摄影记者中极少数被‘伟大’一词所修饰的人。”这番话想必并非言过其实。
卡帕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只手有6个手指,原名安德烈·弗莱德曼,卡帕是他的笔名。卡帕早在17岁少年时代就立志要当摄影家。他在德国柏林大学政治系求学毕业后,先在柏林一家通讯社做暗房工作,不久后在纳粹主义驱赶下,无奈到法国巴黎当摄影记者,曾一度穷困潦倒、一文不名。后来,由于一些摄影作品受到一家摄影杂志社重视,他便被委派到战地进行现场采访,从此背着他那部小小的徕卡相机,开始战地记者生涯,不时穿梭于枪林弹雨当中,与死神较劲。在短短的41年人生历程中,他竟采访过5次重大战争!
1936年西班牙内战,卡帕亲往战场,9月5日拍摄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这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具有悲剧英雄色彩的作品,以《共和国战士之死》、《西班牙战士》、《战场的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标题发表,立刻震动了当时的全球摄影界,成了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了卡帕的传世之作。
和卡帕一起到西班牙采访的,还有他的年青女友、德藉女摄影家葛尔德·达娜,他们共同奋不顾身地出没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后来达娜不幸死于坦克履带下,悲伤的卡帕只好流泪告别西班牙,但从此永远凝视关注着战场。他一生的摄影创作多取材战争,他把照相机作为揭露战争的武器。卡帕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我憎恨战争,所以要(用镜头与笔)揭露战争。”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1938年卡帕作为盟军(主要是美英,后来还有苏中等国)战地记者,与《西行漫记》的作者、中国人民的朋友斯诺等人一同来华,并约定赴圣地延安采访。但到了西安后,因受到国民党当局阻挠,卡帕未能成行。当时他是抗日战争期间唯一能在中国战区采访的盟军记者。他在上海等地拍摄了许多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的新闻照片,及时公之于世,反响甚大。
卡帕其后又去了英国、北非、意大利等地战场进行摄影采访。1944年他随联合国部队开辟第二战场,参加了在法国北部诺曼第的登陆战,拍摄了大量极为精彩的报道照片。
1946年卡帕与波兰籍的西摩和法国籍的布勒松在美国纽约相聚,他们组成了“梅根摄影通讯社”(也被译为马格南图片社),在巴黎和纽约分设办事机构,卡帕被选为第一任主席;后来陆续加入了一些其它著名摄影家,如美国的罗嘉、瑞士的比索夫等。在“梅根社”成立后的30余年中,凡西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了大事,都有他们的摄影记者在场。他们以忘我的热情,甚至不惜以鲜血和生命深入到第一线拍摄,为新闻摄影的形式和内容树立了新的典范。有人称其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摄影组织,摄影顶尖高手的云集地”。
二战之后,卡帕接着拍摄战争和废墟,和废墟上的人们。他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得还不够近。”所以他要奔赴战地,亲临一线。
1954年卡帕不顾亲友劝阻,悄悄来到印度支那越南战场,他用照相机反映了《越南的悲剧》(其最后一幅作品题名),5月25日不幸误踏地雷身亡,时年仅41岁。而也是他不久前拍摄的《在亲人的葬礼上》,后来荣获1955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因此他成了第一个、且是最著名的一个死于越战的美国记者。在50年代开始、70年代结束的印度支那战争中,在越南的土地上共有135位新闻摄影记者殉职。
1954年6月25日美国各大报刊都登出了卡帕的死讯。第二天著名的《每日新闻》用大标题报道“关于卡帕之死”,纽约各地电视台、电台、时报也以极大篇幅刊登报道,一致赞扬他是一个最勇敢的战地摄影家。为纪念他,此后世界上曾举办13次以上卡帕个人作品展览,许多有世界影响的摄影书刊都介绍过他。卡帕的作品在美国、英国、法国出版过专集。1955年美国《生活》杂志和“海外记者俱乐部”设立了“罗伯特·卡帕金质奖”,用以鼓励在新闻摄影上有成就的摄影记者。1966年美国成立“关心人的摄影基金会”,以纪念卡帕及“梅根社”其他已牺牲了的优秀摄影家们。
堪称人类摄影史上最杰出战地摄影家的罗伯特·卡帕,以裸露的真实向人们展示了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二战、越南战争的历史画卷;而他同美国好莱坞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的爱情悲剧,更为其记者生涯增添了几抹绚丽的色彩。
2003年海南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作家阿列克斯·凯尔肖撰写的《战地记者卡帕传》。中国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为该书作了篇有趣的《序言》。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了罗伯特·卡帕著的《失焦:一个战地记者的反战遗言》。
“战地之神”的战地生涯
他生在匈牙利,在德国受教育,在法国谋生,在西班牙内战中成名,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媒体工作,到过中国、英国、北非、意大利等地,后来被派驻日本,最终死在越南……这就是他的曲折人生。他活得真实、自我,虽不乏粗糙,却非常可爱。他贪杯好色、嗜赌成性,但关心人类命运,对不同国籍、种族、性别、贫富的人一视同仁。
唐师曾说,罗伯特·卡帕是在“用生命拍照”。看卡帕的照片,不会让人觉得技巧的重要性,而是显露出一股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这种大勇的精神使他的照片被任何派别的人都奉为经典。没有人会批评他表现得够不够精致,传达得够不够有力,裁切得够不够紧凑,快门机会够不够恰到好处,调子够不够丰富。他最出名的照片《共和国战士之死》品质相当差,而另一帧《诺曼底登陆》甚至模糊不清,焦距、光圈、快门在他的照片里都是无用的名词。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不是用机器,因此卡帕是被一般人称作“伟人”的唯一摄影家。
这位浑身散发着迷人魅力的男子,他的作品却丝毫没有诗意和摄影者心知肚明的形式美感。这位马格南的创始者,因为作品的朴素和直率而不朽。这些素面朝天的作品,却远远胜过他的许多后继者颇具匠心之作,他让我们面对的是时间、空间、事件的真实,而不是一幅人文主义的、感人的摄影作品。那是一种将你拽进一个场景的力量;你没有旁观的余地,马上就置身其中,而且通常是惶惶然地置身其中。
卡帕最初成名于1936年法西斯主义在许多国家相继抬头,佛朗哥西班牙内战期间,与当时许多著名人士一样,他参加了人民战线的情报部;他所拍摄的《共和国战士之死》,捕捉到一个战士跳出战壕,准备向敌人发起冲击,却突然身体停住,被对方子弹击中头部,中枪倒下的瞬间状态。卡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条件反射地迅速按下快门。此作被形容为有史以来最具戏剧性的战争照片,堪称一幅经典之作,他的国际声誉也由此获得。
二战期间卡帕深入欧洲战区各个前线,在他亲历的欧洲战场摄影手记《失焦》中,卡帕用镜头,用心灵,用生命历险目击、记录、诠释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他憎恨战争,决心终生将战争作为采访题材,不是为了追求刺激,而是为了揭露战争的残酷。
1942年夏卡帕接受美国杂志《科利尔》战地摄影任务前往英国。他在船上便遭遇到一场英德战舰的近距离激战,当即为《科利尔》完成了“北大西洋战役”的图片报道。然后他在伦敦入伍,作为美国战地记者奔赴北非报道战事。1943年春他跟随进攻西西里岛的美军空降兵一起跳伞降落,最先报道了这场战事,并成为其他战地记者的采访对象。其时他已转到美国《生活》杂志工作。
西西里攻势宣告了盟军即将展开对欧洲大陆的进攻,卡帕随首批部队奔赴前线。1944年6月6日他和美军士兵乘驳船在离法国西岸10英里处抢滩登陆。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扭转欧洲战局的关键一役,彻底挫败了法西斯西线牢不可破的神话。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长达数十分钟的开场里,展现过这次抢滩登陆的惨烈。但卡帕为我们现场拍出了最为珍贵的历史照片:
奥马哈海滩上烟雾弥漫,戳满了张牙舞爪的铁架障碍和铁丝网,缭乱得恍若一处超现实主义境地,迎面而来的是德国机枪的轰狂扫射。士兵们下了驳船,趟水前进强行登陆,尸体随着海潮翻腾。美军的两栖坦克被烧坏、驳船被击沉。在此背景下,在死亡的恐惧中,卡帕浑身发抖,疯狂“乱拍”出一组“失焦”照片。这些照片焦点偏废,焦距不准,曝光不成功,画面模糊,并且缺乏构图,但却无限逼真地记录了战况,是对这场艰苦卓绝登陆的最好报道。而其他同行记者只是躲在运送驳船的母船里,根本没有下海。
他拍摄下了盟军第116步兵师K连爱德华·雷根的面孔,这张照片已成为不朽的历史见证。这名战士18岁,登陆时周围到处是血乎乎的海水和战友的尸体。第一批登陆的美军士兵,他们中大部分都在几分钟后就牺牲了。他是少数幸存者之一。他母亲从《生活》杂志上剪下他的照片,一脸喜忧参半的泪水。
有人评价:“与其说卡帕是个战地记者,倒不如说他是个冒险家,或者说他是手持照相机而非枪械的冲锋陷阵的另一类士兵。”(马策)卡帕曾说过:“战地记者的赌注(他的生命)就在他自己手里,他可以把它押在这匹马或那匹马上,也可以在最后一刻把赌注放回口袋里。我是个赌徒。”卡帕坚持奔走在战事核心地带,他目睹了太多死亡,他所拍的士兵照片往往就成了他们的遗像,因此他痛恨自己的职业。“这些照片是给丧事承办者们用的,而我并不想成为其中一员。如果我要参加那些阵亡士兵的葬礼,我发誓一定要和他们一起在战场上战斗。”卡帕和士兵一起,把生命押在了炮火中。在战斗中,他总是跟随着将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进行拍摄。为拍到优秀照片,他不惜冒生命危险。
卡帕的战地照片是对战争的冷静诅咒。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他在诺曼底登陆现场的摄影行动,为战地记者塑造了行业精神典范。他的“失焦”并不能掩盖其作品的伟大,相反隐喻了一个简朴的道理:战争就是和平、安宁、文明的“失焦”。卡帕一生追求的就是让历史永远记住那些西班牙内战中冲锋陷阵、饮弹身亡的普通战士,记住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时在莱比锡阳台上中弹倒地的美军大兵……
美国摄影家阿瑟·罗思坦的《纪实摄影》中有一段关于“罗伯特·卡帕的英勇事迹”的文字:“二战后,卡帕原本希望成为‘失业的战地摄影师’,但1948年他又跑到以色列去记录那个新成立国家的斗争。”1954年德高望重的他又进了在越南红河三角洲热带丛林中的法国作战部队,结果被地雷炸死。
卡帕在18年间拍摄了5次战争,遗留给后世一项人性的勇气——他个人的和永远保存在他照片中的那些人的勇气。他的作家好友约翰·斯坦贝克说:“罗伯特·卡帕不仅留下一部战争编年史,更留下一种精神。”他的另一位作家好友海明威写道:“他是个很好的朋友,也是个伟大而非常勇敢的摄影家。命运如此捉弄他,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幸。那对卡帕真是特别不幸,他精力这么充沛,想到他死了,令人终日难过。卡帕创作了一份反战的遗言,也为它付出了性命。”当然他自己也很清楚:“那些在胜利到来之前壮烈牺牲的人们是最杰出的,可活着的人却马上忘了他们。”
大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
1938年3月罗伯特·卡帕辗转来到中国报道采访,拍摄了一大批反映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照片,成为真切记载中国历史的珍贵文献。
“那是同一种性质的战争:西班牙人民针对侵略者的战争和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人的战争。”于是卡帕同意随另一位战地记者约里斯·伊文斯前来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四亿人》,也便与中国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他拍过宋美玲。宋美玲是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她决定让《四亿人》成为自己亲自过问的项目。只有得到她的批准,伊文斯和他的摄制小组才能拍摄抗击日本人的情形。在他们到达汉口6个星期后,她让摄制人员限制在汉口范围内,并派她的间谍人员跟踪他们。伊文斯在回忆录《我与摄像机》中说,他希望拍摄到毛泽东武装力量的情况,但“蒋夫人”不允许。
在国军卫队的严密保护下,卡帕和伊文思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拍摄和采访。
目睹日寇对中国的侵略,他拍下了许多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的新闻照片。
他拍过一张后来闻名于世的中国士兵肖像,并成为当年《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让美国及全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随着抗战全面爆发,国军在正面战场的作战愈加激烈,卡帕和伊文思一路上都看到大量中国军队,他拍下了。
他去过徐州前线,那里台儿庄战役血战犹酣,他拍下了。
跟蒋介石政府有着很深交情的德国,碍于盟友日本的强烈要求,撤出中国;而由德国武装起来的德装师,在日后的淞沪会战和远征缅甸中打出了威名。他拍下了。
蒋介石为阻挡日军进攻,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大堤决口造成惊人效果,但日军进攻仅停顿了几个星期,而数百万中国人却因此无家可归。他拍下了。
采访沿途是络绎不绝的倾家荡产、背井离乡的难民,他拍下了……
是战争使这个古老而伟大的东方国度山河破败;是战争使这个国度里勤劳而热爱生活的人民妻离子别;是战争让这个上帝的信使带着照相机远涉重洋来到东土;是战争让这个血性男儿悲痛有力地举起相机;是战争让这个和平卫士把一副副灰暗的底片当成控诉侵略者的利器;是战争……
卡帕镜头里的中国千疮百孔,一片废墟。
卡帕镜头里的中国让我们羞于忘却,让我们勇敢前行。
罗伯特·卡帕的爱情传奇
罗伯特·卡帕不但是一个号称“战争摄影之神”的著名记者,还是一个男人味十足、魅力四射的中欧匈牙利人。他在动荡而短暂的一生中,赢得了两位杰出女性的真挚爱情。不过,感情丰富、个性特别的他,一生结交过的各种女子可不计其数。他那带着孩子式的调皮和顽劣的、富有魅力的微笑,曾激起过无数女性的爱怜和倾慕,“它能轻而易举地攻破所有女人矜持的自闭与防范”。
1935年前后卡帕在法国巴黎和德国姑娘“小红狐”葛尔德·达娜相识相恋。达娜娇小美丽、善解人意,她不仅在生活中给卡帕以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是他事业上的伙伴,帮他打开了作品的销售门路。她可也是个摄影家呢!“罗伯特·卡帕”这个名字最初也是她杜撰的,所以卡帕称她是他的“发明人”。达娜天性乐观,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依然能开怀大笑。这段他们用爱情照亮的岁月,是两人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时期。正在他俩为爱情炽热燃烧时,达娜意识到自由对新闻记者的重要性,婚姻会成为束缚,含泪拒绝了卡帕的求婚。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们双双奔赴战场,协同从事新闻报道。卡帕因拍摄《共和国战士之死》一举成名。但是,1937年7月26日对他来说是最不幸、最悲痛的,达娜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被共和军方面的坦克履带残酷轧死。卡帕感情上遭受了沉重打击,竟拒绝相信这是真的,且非常内疚,此后自责、酗酒、馁落长达4个月;于是后来更加痛恨战争,要献身战地报道。
相信大家对饰演《卡萨布兰卡》(另译《北非谍影》)女主角的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还记忆犹新吧。褒曼天生丽质、惊艳一时,号称“全世界的情人”。1945年卡帕和褒曼初识于浪漫之都巴黎,他们一见如故,非常投缘。褒曼戏称他是“一个有趣的、穿大兵服装的拍照片的人”。此后,在巴黎、柏林、好莱坞,两人感情不断深化,达到如胶似漆的地步。但就在褒曼和他正式要谈婚论嫁时,他却断然拒绝。战地记者卡帕深知自己这种将生命付诸冒险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常人婚姻,他无法承担起对褒曼的责任,只能抽身离去。1954年卡帕在越南采访时误踩地雷,炸得血肉模糊,尸骨不存,魂归天外,而此段悲情传奇也便划上句号。
莫非卡帕是上帝造人时蓄意开的玩笑?他就像一阵旋风,迅疾地刮过我们的心田。就在我们感到阵阵痛楚、准备伸手把他抓住的瞬间,他早已逝远了。他将感叹和惋惜带给每一个男人和女人。
[本文收入我的《战地记者》一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台湾版书名《穿越火线》。]
罗伯特·卡帕本人照片
罗伯特·卡帕拍摄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共和国战士之死》
罗伯特·卡帕拍摄宋美龄
罗伯特·卡帕拍摄中国士兵肖像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仁者无敌关于仁的名言
- 下一篇:繁琐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