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知的名言和名人事例
时间:2022-04-15 01: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书海夜航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求知的名言和名人事例
1. 关于求知的名言和名人事例
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行是知之始;知是形之成。 ——陶行知(近代教育家)引自《陶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
——蔡元培(近代教育家) 知识是引导人生的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李大钊引自《李大钊选集》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 引自《鲁迅全集》第3卷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 引自《八位顾问》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引自《游太湖蠡园为游人题词》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石乞石乞复考之,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转引自《大学生》1981年第2期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引自《谢觉哉杂文集》 不广泛地吸收,是谈不到博大精深的。 一条大河总得容纳无数的小溪、小涧的流水,一座几千米的高山总得以一个高原作为它的基座。
小小的水源,最多只能形成一个湖泊;荡荡平川,也不会有什么戴着冰雪帽子的高峰。 ——秦牧 转引自《艺海拾贝》 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
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 ——邓拓 引自《燕山夜话》 自然界、机器和一切工作,对待没有知识的人,对待怯弱的人是很不客气的,甚至常常是粗暴和残酷的;但是它们对待具有丰富知识的人,对待健壮的和勇敢的人,则是非常驯服的,承认你是主人,情愿为你服务。
——宋庆龄(现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宋庆龄选集》 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 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
——宋庆龄引自《宋庆龄选集》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悔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茅 盾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 转引自1978年6月28日《光明日报》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鲁迅 引自《名人和名言》 唯对于书,不能忘情。 我之于书,爱护备至。
污者净之,折者。
2. 求知的典型事例和名言 急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
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
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
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3. 求知的典型事例和名言 急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4. 关于求知与思考的名人故事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 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
父亲和叔父在那里合办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继续在慕尼黑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学校窒息自由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自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身去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
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两年后才找到固定职业。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
1902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
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
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H.A.洛伦兹和P.埃伦菲斯特(即P.厄任费斯脱)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
回德国不到四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
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A.S.爱丁顿等人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1933年1月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
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任新建的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
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 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5. 有关话题兼收并蓄 实践求知的名人名言,典型事例 范文什么的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名丘,使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但是他自己却认为:“余非生而知之者(我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论语 ?八佾》载: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知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
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
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十里西邹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一个名叫孔圉的大夫,死后諡文,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对于这件事情,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凭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答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所载的原文。
孔子说的是:孔圉聪敏而勤学,肯向地位在他之下的人求教而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諡号。 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儿来的。
现在我们形容谦虚、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群众提问请教,这就叫“不耻下问”。
6. 求知的论据和名言
1、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 托尔斯泰 2、知是一种快乐,好奇心知识的萌芽。——培根 3、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识。
——培根 4、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 5、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汪·王夫之 6、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
有了生命力了。——华罗庚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9、书,要算是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高尔基。
7. 关于求知的中国名人小故事
凿壁偷光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墨池东晋 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海伦·凯勒 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
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
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
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文章不厌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七次。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于身后。
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 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
福楼拜笑了笑说:“这是我的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8. 想要几则关于名人求知的故事
1、焦耳求知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76635,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2、爱迪生:电报迷与看报迷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
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
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
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
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
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
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
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
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3、诸葛亮在跟从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知识期间,因为非常努力,而且善于思考,所以成绩非常优异,深得先生喜爱。可是诸葛亮太爱学习了,他的问题太多,先生的知识又太渊博,一时间,诸葛亮恨不得天天不下课,一直能听老师讲课。
好学的诸葛亮为了多学些知识,总是想办法让先生把课往后延长些,可是先生只要听到鸡叫立马下课,绝不拖延。急得诸葛亮真想去求求大公鸡,希望它每天不要叫得那么准时。
绝不轻言放弃的诸葛亮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先生的小书童喂鸡的时间很固定,于是他偷偷地带了些粮食,上课前就偷偷喂一些给公鸡。这招还真管用,公鸡可能吃得太饱了,就偷懒不叫了,水镜先生的课也就延长了很多,这让诸葛亮的心里乐得开了花。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天后,水镜先生发现问题了,他把自己的小书童叫到跟前,盘问他是否按时定量喂公鸡了。小书童一脸无辜地回答道:“我一直是按照先生的嘱咐去喂鸡的呀。”
水镜先生摸着自己的胡子陷入了沉思。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他一脸严肃地问道:“我们读的都是圣贤书,学的是仁义诚信,现在,谁能告诉我,公鸡为什么不准时鸣叫了呢?”学生们都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只有诸葛亮心底打了鼓。最后,他站起来坦诚地承认了错误,说是自己为了多听课才偷偷喂了鸡。
气得老先生当众呵斥道:“你不配在这里读书了,回家去吧。”诸葛亮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能多听先生教诲,竟然把事情弄到了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
他知道先生现在在气头上,自己说什么先生都不会听的,反复思量后,他觉得还是师母好说话,于是来到先生家,恳请师母为自己多说点儿好话。夫人恳切地说:“他年纪尚小,虽然欺骗了你,但出发点只是为了多听一会儿你的课,和一般世俗之人所求的截然不同,这么长时间的共处,你难道还看不出这孩子的心地怎么样吗?”夫人恳切地说:“他年纪尚小,虽然欺骗了你,但出发点只是为了多听一会儿你的课,和一般世俗之人所求的截然不同,这么长时间的共处,你难道还。
中外哲理名言集锦:论学问、学习、读书、求知、好学
学问
学问并不是命运赐给某些个别人的“福分”。
——米·嗄当
学者是和平的人,他们并没有佩戴武器,但他们的舌头比剃刀更锋利,他们的笔比雷声更喧闹。
——托马斯·布朗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莎士比亚
真正的学者知道怎样从已知引出未知,并且逐步接近于大师。
——歌德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者的眼睛是明灯,文盲的眼睛是黑洞。
——瓦鲁瓦尔
学问越多越可看出人们知识之匮乏,财富越多越可看出大千世界之贫穷。
——爱·所格
学问使人心和仁厚,易于治理,而愚昧则只使人粗野蛮横,易于叛乱。
——培根
学问如宝剑,要用率直的心去挥使,否则,反而会成为破坏人类幸福的根源。
—松下幸之助
人的装饰要靠智慧和学问,华美的衣裳不会带来荣耀。炫耀外表的阔绰才叫愚蠢,实际上败絮其中,金玉其表。
——巴哈尔
学习
学习不仅是明智,它也是自由。知识比任何东西更能给人自由。
——屠格涅夫
做学问要在细小处求甚解,永远不人云亦云,决不沽名钓誉。……总之,安于贫贱而不妄,勤于解难而不惑。
——费雪
要学习,甚至从自己的敌人那里去学习怎样做到明智、真实、谦逊,学习怎样避免自视过高,这总不会为时太晚的。
——卢梭
蠢人常说他们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的。我却认为利用别人的经验更加好些。
——俾斯麦
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它获致的方法的。
——赫尔岑
无师自通或自学成才的人毕竟很少,因为光靠自己学的人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力气往往用不到点子上。
——本·琼森
从传闻出发,人们不可能学好科学,正如从格言出发,不可能获得智慧一样。
——萧伯纳
对于聪明的人和有素养的人来说,求知欲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转变得愈加强烈的。
——西塞罗
我活着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了活着。
——培根
向所有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
——苏联
必须学习再学习。可学的东西真是包罗万象,人们为你们积累的知识真是浩如烟海。
——高尔基
读书
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可以造成一个准确的人。
——培根
天下无论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满足,惟有两件事不得满足:一是读书,二是爱情。
——阿尔瓦尔·古尔斯特兰德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书不是工具,它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一种手段,它所献身的目的就是读者的自由。
——萨特
即使到了最文明的时代,读书仍将是最大的乐趣。书能使受益者逢凶化吉。
——爱默生
读好书的前提条件在于不读坏书,因为光阴似箭,生命短促。
——叔本华
读书意味着借贷,利用所学的来创造就是偿还自己的债务。
——利希腾伯格
爱读书是一种十全十美的享受;别的享受都有尽头,而读书给人的享受却是长久的。
——安·特罗洛普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培根
爱读书,就是以人生无法回避的寂寞时光,换取美妙的时光。
——孟德斯鸠
一个人成名的最可靠方式,就是去写那些外表重要而明智者又不愿花时间亲自调查的事情。
——利希腾伯格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求知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培根
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
——布鲁诺
勇于求知的人决不至于空闲无事……我以观察为生,白天所见、所闻、所注意的一切,晚上一一记录下来,什么都引起我的兴趣,什么都使我惊讶。
——孟德斯鸠
一个热衷于追求知识的人和一个已厌倦一切、而想找一本书来消遣的人,两者之间有极大的差异存在。
——切斯特顿
趁年轻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就年老时不致空虚。
——达·芬奇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培根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时代里,如果我们及我们的子孙不加速求知,怎能赶上时代的剧变呢?
——库特·阿尔德
好学
能够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的人,在某一方面一定能成为超群的佼佼者。
——武者小路实笃
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
——佐藤一斋
花很长时间学会的东西,是不会轻易忘记的。
——塞内加
读书的深刻含义,不是用甜言蜜语催你昏昏入睡,而是让你历尽艰辛并奉献出无数不眠之夜。
——梭罗
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学习,是绝不会有成效的。
——武者小路实笃
自学成才的人具有百折不挠的特点。
——艾·迪斯勒里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勤奋刻苦的名言和诗句
- 下一篇:海陆空大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