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国学经典名句 赞美国学的句子
时间:2022-04-15 06:0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明志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屈原国学经典名句 赞美国学的句子
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关于国学经典的名言有哪些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急求国学经典名句,类似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种是比较深奥的那种,谢谢大家,请帮我一下。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1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1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1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1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3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1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1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3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1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zhangshiyin
虽然是复制的,不过答案好就好啦···
形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名言有哪些?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亢奋的时代,“韩流”来袭,势不可挡,西方文化不断“抢滩登陆”,多元文化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时尚前卫。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一方面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传统文化的迷失。这是多么可怕!没有别具特色民族文化,必然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界的尊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先悟境界。孔子之美如一丝春风和煦而温暖,孟子之美如一阵夏雨热烈而强劲,庄子之美如一片秋叶淡泊而悠远,老子之美如一场冬雪晶莹而博大。
首先说传统文化中民俗的魅力。这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为普罗大众接受实践的层面。包括节日习俗,生活中婚丧嫁娶习俗,服饰习俗等。今天,婚丧嫁娶习俗和服饰习俗等随着时代变革发生变化了,这也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节日习俗有过春节的习俗,串门拜年放鞭炮庙会等等;元宵节灯会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七夕习俗,中秋节赏月,重阳节习俗,腊八喝杂米粥等。这些习俗中,除了如何过节、吃什么之外,当然还有尊重老人,注重家庭亲朋友爱,缅怀圣贤,欣赏大自然和谐美丽等元素在里面,而不是过春节了大家包饺子吧,到端午节了大家吃粽子吧,到中秋节了大家发月饼吧,不是这样的表面肤浅到吃的程度的文化。
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主要倡导政治统一、社会安定、道德规范,仁政以治、发展教育和生产等,这些思想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论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过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中国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韩国访问时信手拈来引用古诗,比喻中韩关系发展会有新机遇、新境界,阐释友邻之国应该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生动自然,又深刻有力,引发媒体聚焦解读。实际上,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此前习近平同志许多讲话都会融会经典、不落痕迹,不仅给人思考启迪、让人印象深刻,也以厚重的国学根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国领导人的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包粽子赛龙舟,则反映中国老百姓对忠臣、对善良灵魂的爱戴,是社会大众善良品德的自我发扬。中秋节万籁俱寂,明月当空,让满天清辉充满心际,其实是让大自然的美洗涤心灵,人身心重新充电,具有这样的意义。月饼,瓜果都是辅助这种审美需求的物质手段。如果心不能沉下来领略它文化的魅力,只是机械地吃点应景的食物,那么哪一天不能吃月饼,哪一天不能包饺子,哪一天不能包粽子,但谁能说那天就过年了,过中秋节或端午节了。所以,应该从传统民俗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心灵上体会到它,而不是用嘴、胃、肠子来体会。
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记得2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著名学者季羡林应邀为北大学生讲讲“国学”,一个在当时颇显冷僻的题目。季羡林劝同学们找一个小教室,以免人太少,“面子不好看”。出人意料的是,能容下400人的报告厅,连台阶上都挤满了人。在当时“商品经济”刚刚兴起的中国社会,这让季羡林热泪盈眶,认为大家对国学的热爱“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确,作为中华文明的观念载体,国学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花开满树,标示着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崛起之后的“精神还乡”。
李商隐的醒世恒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道出了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成与败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良传统,从《周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的“避难”之法、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宋史·范纯仁列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中“俭”对“廉”的养成、于谦“固执”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警训世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革命志士方志敏甘于清贫而无悔,还有建国后的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皆堪为廉正为民的表率。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才逐步走上振兴与富强。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中华文化就已是欧洲宫廷中的时尚,文化巨匠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出戏剧《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后轰动一时。时下“汉语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也展示着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这份宝贵的遗产,更应该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砥砺情操、促进人格修养的宝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弘扬民族文化,正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然而,在亢奋的社会时代,弘扬民族文化,可能曲高和寡,费力不讨好。不过,让人欣喜的是,一些有民族责任感的媒体扛起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近段时间,东北新闻网精心制作了四挡弘扬传统文化的视频节目,这四期节目分别为《解读千字文》、《精武辽宁》、《国乐之声》,《复礼》,这四档节目可谓是亦文奕武,奕乐奕礼,融合了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比较全面的诠释,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细细品味,虽然每期节目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钟,但却让传统文化不在的霉涩难懂,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这些沉睡千年古老语句被时代换唤醒,变得鲜活生动。这些古老的中国文字,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穿越时空,一个个叱咤风云了历史人物,荡气回肠的历史画面在脑海中不断的穿梭。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在西学东渐之过程中,在西方强盗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西夷东倭凌辱我族百年之后,国人痛定思痛,曾以为是传统文化的弊端带来了国家民族的衰弱,曾一度自轻,厚今薄古,重西轻东。但在社会文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时,又祭起传统文化的法宝,希冀能从中获得灵气、吉利和智慧,重塑文明发展模式,寻找人类发展希望和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悲剧式的喜事。但不管世局悲喜和命运跌宕,传统文化能重新回归人心,为人类文明带来希望,也还是合乎了传统文化的上合宇宙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新加坡是华人较多的国家,国家重视国民意识,重视教育。在强调国家意识,倡导东方文化的同时,新加坡还强调“八德”。这八个方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即:忠:爱国,忠于国家;孝:孝敬父母,尊财敬贤;仁、爱: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关心他人;礼、仪:指礼貌礼节,对外国不卑躬屈膝,对同胞一视同仁;廉:指为官德行,做官的基本道德规范;耻:指人们的羞耻之心。一所公办学校还将中国的“元素”,即京剧脸谱、象棋、古钱币、中药等图片挂在墙上,成为推崇东方文化的象征。就连新加坡几任总理的姓名,无不透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都使我们想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屈原的诗词及赏析
湘夫人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背景简介
《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起俗信鬼而好祠,起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一风谏。”大致言之成理。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心创,似有不妥。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至于湘君和湘夫人作为湘水神的来历,则多有争论。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柱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见《述异记》)。后世所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但传说就是传说,无所谓真假之辨。现在我们应当知道的是:这两首诗作中,有着丰厚的上古神话时代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由此给它增添了浓郁的神秘浪漫色彩。
内容述评
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诗中截取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全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
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从后文中“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这情景,就像《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目眇眇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就在心中升腾起来。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愁情。
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惚中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这是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相夫人最终没能出现,湘君的心境也由梦幻回到无可奈何的现实。于是,他将自身的衣物抛入江中,遗赠信物以及寄托真情相思。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
二、屈原的感情寄托和读者的连类出发
《湘夫人》的意境内涵是多层面的,上面的分析只是展开了其中神的爱情生活层面。另外还有三个层面也值得注意,那就是水神的祭祀仪式、屈原的情感寄托和读者的连类生发。关于水神的祭祀仪式,放到艺术特色中去谈,下面谈谈二、三两个层面。
《湘夫人》是屈原根据祭祀水神的乐歌加工而成的。加工祭祀乐歌必须适应祭祀仪式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感情宣泄和精神补偿的过程。当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这一切,都会在乐歌的加工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与湘君的处境、心情、追求发生同构共鸣和同频共振。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是否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相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是否有时会叠印着屈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相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是否寄托着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至死不渝?相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是否融进了屈原在人生偃蹇路途中的宽解自慰?文学作品中的作者情感渗透,一般不能说这里一定有什么,那里肯定是什么,但它确实处处有,时时在,须由读者在潜心体味中感悟得之。
《湘夫人》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因此,我们又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当时楚地民间的爱情诗来读。但这还不够,因为诗的水神祭祀底蕴不是爱情,屈原的情感寄托也不是爱情。而且读者的自由阅读,也总是要冲破题材的局限而进行更广泛的异质同构连类发生。这是必然的规律。当我们由湘君期约难遇的处境,联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时,当我们由湘君在沅、湘两岸到处追寻相夫人时,联想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帝子降兮北渚”,不就是“宛在水中央”吗?)的情景时,《湘夫人》的意境空间一下子就扩大得难以穷尽了:社会人生中,一切执著追求而始终虚幻难得的种种现实境况,一切由虽执著追求却始终虚幻难得所引发的忧愁、懊恼、惆怅、失望,似乎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同构感应和精神寄托。这就是《湘夫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意境空间,也是诗之所以为诗的真正魅力所在。
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一、《静夜思》
作者:唐代李白
1、全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二、《蜀相》
作者:唐代杜甫
1、全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翻译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作者:唐代韩愈
1、全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翻译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四、《溪居》
作者:唐代柳宗元
1、全诗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2、翻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仿佛是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哔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五、《陋室铭》
作者:唐代刘禹锡
1、全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翻译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国学经典,三字经,古诗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权阉肆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清世祖 应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人遗子 金满嬴 我教子
惟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9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1、雁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2、七夕
年代:【宋】 作者:【晏殊】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
3、初见嵩山
年代:【宋】 作者:【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写山
咏水
年代:【唐】 作者:【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写水
山花
年代:【唐】 作者:【钱起】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写花
庭草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楚草经寒碧,逢春入眼浓。
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
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写草
于飞乐
年代:【宋】 作者:【毛滂】
水边山,云畔水,新出烟林。
送秋来、双桧寒阴。
桧堂寒,香雾碧,帘箔清深。
放衙隐几,谁知共、云水无心。
望西园,飞盖夜,月到清尊。
为诗翁、露冷风清。
退红裙,云碧袖,花草争春。
劝翁强饮,莫孤负、风月留人。
钟山即事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山水花草
爱国诗人屈原最让人动情的55句诗,敬请品读!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丨再读屈原,一个君子的悲愤丨
1、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九章·橘颂》
译:独立于世,保持清醒;横立水中,不随波逐流。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比喻高洁的节操。
2、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九歌·少司命》
译:可是她却入不言、出不语,乘旋风驾云旗,飘然离去。
3、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译:再也没有比生别离更加令人悲伤,没有比新相知更加令人欢欣的了。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译: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译:与天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荣誉想日月的光辉一样耀眼。形容某个人或者某个事非常的伟大,万人敬仰,青史留名。
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译: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 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译: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译:(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 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译: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初开的花瓣。
10、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九章·橘颂》
译: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1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译:沅水有芷,澧水有兰,而我对你的思念却是不敢说出来。
1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译:湘夫人降临到北沙洲,望而不见她使我发愁。万物不住摇,秋风吹拂,洞庭湖波涌,落叶纷飞。.
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译:尺,有它的短处,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够的地方,人的智慧有它不明的地方;占卜有它不到的地方,神灵有它不通晓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14、愁人兮奈何,原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疏离合兮可为。——《九歌·大司命》
译:令人忧愁的思绪摆脱不清,但愿像今天这样不失礼敬。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长短,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丨再读屈原,一个文人的悲情丨
1、愿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九歌·山鬼》
译:心里埋怨你为什么那么久都还不回来,你应该也因为思念我而没有空去做其他事才对。
2、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九歌·山鬼》
译:独自一人站在高耸入云的山顶上,云雾缭绕在脚下缥缈。
3、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楚辞·远游》
译: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春天的气息蓬勃奋发,万物繁荣急遽地生长。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译:即使我的身体被肢解了,也不会改变我的意志,怎么能违背我的心灵呢?
5、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译:时光飞逝,我将赶不上,担心年岁不待我。
6、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去归来兮,哀江南。——《楚辞·招魂》
译:水边高地兰草长满路,这条道已遮没不可寻。清澈的江水潺潺流,岸上有成片的枫树林。纵目望尽千里之地,春色多么引人伤心。魂啊回来吧,江南堪哀难以忘情!
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渔父》
译: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8、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楚辞·天问》
译:天地之始,远古之初,是谁将道传递到这个宇宙。天地宇宙都没有形成,更何况人了,那我们作为人类,用什么样的认知角度去考察传道的人是谁呢?已知道的宇宙对我们已经是无穷无尽,那诞生宇宙的环境更是无穷无尽了,谁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去考究呢?
9、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译:怎么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
1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楚辞·国殇》
译:腰间佩带长剑啊手持秦制的大弓,身首虽然分离啊壮心依然不变。
11、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君》
译:芳洲之上,我采摘杜若花,就把它给我那可爱的侍女吧;时光不能失而复得,唯有欢乐自在与共。
12、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九歌·东君》
译:我穿著青云做的上衣,白霓做的下裳,举起弓箭射向天狼星;拿著弧射天狼救太阳,太阳却从天边落下。用北斗盛著桂浆,拉著我的马韁在天空中飞翔,在黑夜中我又回到了东方。
13、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译:祭礼完成一齐击鸣鼓,传递鲜花轮番来跳舞,美女高唱歌声多安舒。春兰秋菊常供奉,祭礼不绝传千古。
14、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译: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
丨再读屈原,一个志士的悲壮丨
1、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楚辞·招魂》
译:“魂啊回来吧!东方不可以寄居停顿。那里长人身高千丈,只等着搜你的魂。
2、朱明承夜兮,时不可淹。 ——《楚辞·招魂》
译:黑夜之后红日放光明,时光迅速流逝不肯停。
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离骚》
译: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老窝,狐狸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
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译:(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5、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渔父》
译:江水如果干净,可以洗我的帽带;江水如果脏了,可以洗我的脚。
6、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离骚》
译:为什么往日的这些香草, 到今天直成了荒蒿野艾?
7、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译: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
译: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誓死不屈的精神。肉体的消亡不代表他们精神的泯灭,即使成为魂魄也是魂魄的中的英雄。
9、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渔父》
译: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10、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九歌·云中君》
译:思念神君声叹息,忧心忡忡黯神伤。
1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译:世间的复杂我能看的清清楚楚,唯独人心猜不透。
12、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
译: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13、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夫人》
译: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14、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渔父》
译: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
丨再读屈原,一个政治家的悲苦丨
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楚辞·国殇》
译:战气萧杀苍天含怒,被残杀的将士散弃荒原。既已出征就没想过要回返,家山邈远去路漫漫。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译: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3、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离骚》
译:心里犹豫不定,担心怀疑(对方)心思不定,想要自己向前发展吧,情况又不允许。
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离骚》
译:指九天以为正兮, 上指苍天请他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楚王你的缘故。分明约好了在黄昏(结婚),为什么中途改变了心意?(屈原将美人喻为君王)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译:骑着千里马万里驰骋,我愿意为君王开启圣贤之路。
6、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离骚》
译:兰与芷都消失了芬芳,荃与蕙都化为了草蔓。
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涉江》
译:我要毫不动摇地守住正道,宁可毕生处于黑暗之中。
8、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译:时局纷纷扰扰、动荡不宁、瞬息万变,我又怎么可以久久的滞留(在这里)呢?
9、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译: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10、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楚辞·国殇》
译:旌旗蔽日呵敌寇蜂拥如云,箭雨纷坠呵将士奋勇向前。敌寇凌犯我军阵呵践踏队列,左骖倒毙呵右骖伤于刀剑。
11、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楚辞·招魂》
译:“魂啊回来吧!”何必离开你的躯体,往四方乱走乱跑?舍弃你安乐的住处,遇上凶险实在很糟。
12、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橘颂》
译: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 何重来没有什么罪愆或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恰可与天地比德。
13、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故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九歌·大司命》
译:令人忧愁的思绪摆脱不清,但愿像今天这样不失礼敬。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长短,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