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名言
时间:2022-04-15 09:0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作家沙金成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端木蕻良名言
1.端木蕻良的名言
端木蕻良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作家怀著忧郁的心情眷恋故乡的土地,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愤怒。爱与憎交织的思想基调﹐贯穿于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场面宏伟,笔调细致,有些细节描写十分突出﹔以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强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说,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后期某些长篇小说,过多地追求场景宏大,开掘不深,显得庞杂,但仍然保持著鲜明的地方色彩。
2.有关于端木蕻良的简要事迹,作品,名言和他人对他的评价
现代小说家。
原名曹汉文,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辽宁昌图人。
1912年 9月25日生。中学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 端木蕻良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作家怀著忧郁的心情眷恋故乡的土地,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愤怒。爱与憎交织的思想基调,贯穿於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
作品场面宏伟,笔调细致,有些细节描写十分突出;以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犟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说,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
后期某些长篇小说,过多地追求场景宏大,开掘不深,显得庞杂,但仍然保持著鲜明的地方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端木蕻良主要从事历史题材的戏曲和小说创作,曾在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1980年发表长篇小说《曹雪芹》(上卷)。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位置。
1938年5月,端木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1942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新品有长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端木蕻良主要著译书目】 [创作书目] 憎恨(短篇小说集) 1937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大地的海(长篇小说) 1938年5月,上海,生活书店 科尔泌旗草原(长篇小说) 1939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 风陵渡(短篇小说集) 1939年12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 江南风景(中篇小说集) 1940年5月,重庆,大时代公司 新都花絮(长篇小说) 1940年9月,上海,知识出版社 大江(长篇小说) 1944年4月,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罗汉堂(河北梆子剧本) 1952年2月,北京,宝文堂书店 梁祝、除三害、戚继光斩子(京剧剧本) 1952年10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此鹭洒湖的忧郁(短篇小说集) 1956年6月,香港,艺美图书公司 钢铁的凯歌(长篇小说,未完成) 1958年,北京,北京出版社 端木蕻良选集 1978年6月,香港,文学研究所 曹雪芹(上卷) 1980年4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火鸟之羽(散文集)1981年7月,香港,文学研究会 端木蕻良小说选取 1982年3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端木蕻良近作 198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曹雪芹(中卷,与钟耀群合著) 1985年5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端木蕻良 1988年11月,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友情的丝(散文集) 199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取 1996年11月,台湾,立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译著书目] 苹果树 1945年7月,重庆,建国书店。
3.端木蕻良的文学作品中好的句子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好句摘抄,好句赏析1、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3、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4、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5、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6、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叶之林﹑端木蕻良林﹑曹坪等。
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
辽宁昌图满族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中学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并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
端木蕻良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把中国折腾得千疮百孔。曹汉文(曹京平)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国民党迫害,在写完小说之后,突发奇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
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
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
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曹京平)的笔名。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几个突出的特点是: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
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
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
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4.端木蕻良的文学作品中好的句子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好句摘抄,好句赏析1、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3、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4、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5、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6、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叶之林﹑端木蕻良林﹑曹坪等。
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
辽宁昌图满族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中学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并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
端木蕻良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把中国折腾得千疮百孔。曹汉文(曹京平)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国民党迫害,在写完小说之后,突发奇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
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
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
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曹京平)的笔名。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几个突出的特点是: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
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
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
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5.萧红的名言有那些
1、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励志文章;萧红 《最末的一块木?》
2、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又怎样?人生本来就是苦多乐少 ——萧红 《呼兰河传》
3、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萧红 《呼兰河传》
4、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红照伊人处,我思伊人心,有如天边红。 他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 我就像他划过的一根火柴,转眼就成为灰烬,然后他当着我的面划另一根火柴。 ——萧红
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萧红 《呼兰河传》
一.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二. 词条概要
萧红,著名女作家。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代表作有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三.人物简介
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现代女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萧红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7年初归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萧红的中篇《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
萧红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
6.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的句子赏析是甚么
那么请你用一句五言古诗概括家乡在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无可替代,学生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祖国,原野,我的家乡。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所以用“埋藏”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谁埋藏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藏他们,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6)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在句中没有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教师总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好: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家乡永远是一个人灵寄宿之地,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这篇文章后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发奋图强,因为埋藏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用生命来热爱我们的家乡。
五、反思归纳
1参考例子如下,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
六、知识小结与拓展
1、作者端木蕻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
生答!让埋藏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藏侵略者的墓地!这正是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
2,才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共鸣,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
文中还有很多,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文章正是运用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人称的变化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须臾不可分割。
(4)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
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5)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谈谈学过本文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7.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
1泛滥”原指洪水四溢,这里用形容故土的热情,使故土多了几分野性,多了几分难以驾驭的力量.故土对“我”的深情召唤,怎不使“我”眷念着乡土.透过这种“泛滥”的热情,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作者那颗誓要解放故土,“回到她的身边”的跳动着的火热的爱国心.
2 埋葬 。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谁埋葬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墓地!这是不是使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呢?
3“她呼唤”“她召唤”运用了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无时无刻不”用了双重否定,使情感表达地更加强烈,反复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比思念.
书未半卷身先殉,流尽眼泪不成诗——漫谈端木蕻良续写《红楼梦》
端木1986年年参观萧红呼兰故居
1980年1月,老作家端木蕻良的新著《曹雪芹》上卷问世。与此同时,他透露出另起炉灶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消息。这个大胆的创作计划不但使一般读者大吃一惊,就连散文大家秦牧亦“相当震动了。”①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巨著,曹雪芹披阅十载,呕心沥血,只写出了前八十回就匆匆离开人世,使之成为未竟之作,乃成千古遗恨!此后,多少人企望接过曹雪芹的巨笔来完成她啊!于是,涌现出了《后红楼梦》(逍遥子撰)、《续红楼梦》(秦子忱撰)、《绮罗重梦》(兰皋居士撰)、《红楼复梦》(红香阁小和山樵南阳氏撰)、《续红楼梦》(海圃主人撰)、《红楼圆梦》(梦梦先生撰)、《红楼梦补(归锄予撰)、《补红楼梦》(螂娠山樵撰)、《增补红楼梦》(螂娠山樵撰)、《红楼幻梦》(花月痴人撰)、《红楼梦影》(云槎外史撰)、《续红楼梦》(张曜孙撰)、《太虚幻境》(惜花主人撰)、《新石头记》(吴沃尧撰)、《新石头记》(南武野蛮撰)、《红楼余梦》(昆陵绮缘撰)、《红楼真梦》(郭则法撰)、《红楼梦别本》(陶明溶撰)、《新续红楼梦》、《红楼三梦》(陶明溶猴)……然而,面对艺术大师建造的宏伟大厦,这些作者都是可望不可即,拊膺长叹。诸多版本都被岁月无情地淘汰,被读者公正地摒弃,就连现行流传最广的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也被很多人视为“狗尾续貂”呢!
前人续作《红楼梦》,毕竟与曹雪芹生活的时代相去不远,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竟无一人成功,而今距曹公作古两百年后,端木蕻良有成功的可能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追溯端木与《红楼梦》的始末因缘。
“红楼梦的作者,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和他接触了。我常常偷看我父亲皮箱里藏的红楼梦。我知道他和我同姓,我感到特别亲切。等到我看了汪原放评点的本子,我就更喜爱他了。”②这是端木蕻良在40年代初说的话。
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生长在辽宁省昌图县一个大地主家庭。他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逍遥在女儿群中,与曹雪芹的经历小有相似。因此,他爱读红楼成癖,后来甚至给自己取了“红楼内史”、“辽东公子”等名号。③
1938年3月端木与萧红在西安
1941年端木蕻良与萧红寓居香港,他在自己主编的期刊《时代文学》第三号上发表了《哀曹雪芹》一诗:
能哭黛玉哭到死,
荒唐谁解作者痴!
书未半卷身先殉,
流尽眼泪不成诗。
从诗中可看出他对曹雪芹的深刻理解与对高鹗续本的不满。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说得更明白:“高兰墅对于曹雪芹的政治观点的歪曲是基于他的市民阶级的市侩主义而作的,高兰墅的对于曹雪芹情节的没有理解,则是由于他的文学才能的低能。这可以从他对于小红的处理的失败上看出。”④
由于端木认为高鹗没有把握与歪曲了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始萌另起炉灶之心。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很快沦陷,萧红在枪炮声中抱恨病逝。端木冒险逃过日本占领军的封锁,辗转到了广西桂林。生活稍微稳定后,他开始了续写红楼的准备工作。他到处搜集有关曹雪芹与《红楼梦》的资料,甚至还请著名画家尹痩石作一幅黛玉像,悬之家中,仔细揣摩。1943年他完成了十余万言的五幕剧《红楼梦》(包括《林黛玉》、《晴雯》、《贾宝玉》、《探春》、《薛宝钗》,前两幕于1943年发表在桂林出版的《文学创作》上)。当时,有人给予很高的评价:“作者对于红楼梦小说是有特殊见解和研究的。他用了细腻委婉的笔法,选拔了小说的精华,使大观园中的人物活生生地表现于舞台,并以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为主干,对于后四十回的续文加以重新的发展和决定,使这故事更趋于合理化……”⑤由此观之,在五幕剧《红楼梦》中,端木拟续的后四十回的线索与基本情节已初具雏形了。
几十年光阴逝去,端木蕻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文艺春天到来之时,扶病重返文坛,准备实现他多年的愿望了。为了写好《红楼梦》后四十回,他慎重地决定,先塑造出作者曹雪芹的形象,“为以后续写《红楼梦》作准备”。⑥从1978年12月动笔,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28万字的《曹雪芹》上卷。
《曹雪芹》上卷的出版,立刻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广泛注意。作品文笔之俏丽,语言之流畅,辞彩之缤纷,令人赞叹不已。但这些是老读者早已熟悉的了。早在40多年前,他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即被巴人誉为“直立起来的”作品⑦。对端木要续写《红楼梦》略有耳闻之人更为欣喜的是,《曹雪芹》的风格简直太像《红楼梦》了!不论是自然景物描写之细腻,还是人物性格刻画之生动,都是那样接近,不由令人击节叫好。
大概是为了保持文体的一致,端木的《曹雪芹》亦采用了章回体。细读该书,还可以看出,其中人物多见《红楼梦》中人物的影子:曹雪芹很像宝玉,爱看杂书(只不过宝玉看的是《西厢记》,雪芹看的是《女仙外史》),对女孩温柔、亲近;双燕很像袭人,处处小心谨慎,想方设法规劝雪芹……其他人物性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由于作者设计的时代背景转换了,情节变化了,读来并无雷同之感。举凡种种,为端木续写《红楼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曹雪芹》也不是十全十美,疏漏之处还是存在的。我个人印象深刻的一处是:128页倒数第九行有“忽然,远处锣鼓喧天,人声、笑声、叫声、吆喝声……胜过决了堤的潮水,汹涌奔腾而来”之句。其中“人声”已包括了“笑声、叫声、吆喝声”,作者却把他们并列了。再说,“人声”这种很抽象的词,文学作品还是忌用为好。这虽然只是白璧微瑕,不过既然要续写《红楼梦》,就需要苛求作者,在遣词用句上更加审慎。
总体而言,《曹雪芹》无疑是成功之作,显示了作者极高的艺术才华,有力地证明:端木蕻良是堪当续写《红楼梦》这一重任的。
秦牧曾说:“以现代人而来续古代小说,这是别开生面的事。做得好,又为文学史创下一项崭新的纪录,并大大开拓当代人们的眼界。”⑧意义如此重大,关注者无不祈祝端木蕻良笔健,早日完成《曹雪芹》中、下卷,早日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
1985年5月,41万字的《曹雪芹》中卷出版,署名端木蕻良、钟耀群。钟耀群是端木的第二任妻子,1960年3月他们在北京结婚。此后,钟耀群陪伴丈夫遭遇了历次运动的冲击,特别是端木患重病后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端木重返文坛,诸多报刊约稿信纷至沓来,多数都是钟耀群处理代为回复,我就有好几封这样的信札。更重要的是,她不仅在生活上照料端木,还在写作上成为得力的助手,包括搜集资料、整理文稿,到后来直接参与写作。端木曾对我说:“这本书如果没有耀群,我是无法写下去的。”
1996年10月5日,端木蕻良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曹雪芹》也成为未竟之作,遑论续写《红楼梦》了!钟耀群不顾年高体衰,整理端木遗作,编辑了《端木蕻良文集》,还写了《端木与萧红》一书,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60年代初端木与钟耀群合影
2001年9月,我造访端木在北京最后的居所——和平门前门西大街“红楼”。望着墙上挂着的关山月画的端木像,钟耀群谈起端木未完成的《曹雪芹》,叹道:“如果不是应对太多的约稿,他是有时间完成这部小说的。可端木对别人的约稿,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分走了太多时间啊!”闻听此言,我也有些惭愧。因为,我也曾约端木为我供职的报纸写过稿。
虽然端木蕻良最终没能完成《曹雪芹》,也没有续写《红楼梦》,但是“文革”后的十几年,除了创作了《曹雪芹》上、中卷,他还写了大量的散文与回忆文章,结集出版的就有《端木蕻良近作》、《车轮草》、《友情的丝》、《花•石•宝》等。想来也算“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吧。
1989年作者与端木在其北京西坝河居所合影
①⑧秦牧《漫忆端木蕻良》,载《花城》总第七期
②④转引自刘以鬯《端木蕻良论》,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年版
③参见《记端木蕻良》,载《东北民报》1947年3月9日第四版
⑤见1943年《文学创作》第一卷第六期94页“出书预告”
⑥黄伟经《<曹雪芹>诞生记》,载《花城》总第七期
⑦见巴人《窄门集》,1941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