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为己任名言
时间:2022-04-16 03:5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蝉之羽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以天下为己任名言
1.古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名言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白话译文: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白话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话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4、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明末清初顾炎武
白话译文: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而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
白话译文: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从军行七首(其四)
2.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关诗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
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魂.____陆游<;书愤>
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____李白<;独漉篇>
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____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____陆游<;夜泊水村>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_____杜甫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1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
1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1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来
3.求几句抒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的古代名言
你要的是古代的名言,"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应该是近代的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____李白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____司马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杜甫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____陆游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上面的是比较著名的名言,应该够了吧,有些不出名的没放上去.
4.古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名言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白话译文: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白话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话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4、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明末清初顾炎武 白话译文: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而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 白话译文: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从军行七首(其四)。
5.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名言名句,标上作者名称,谢谢
1、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译文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2、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4、荆轲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5、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黄老之术,柔以胜刚,启开挂人生
咸丰七年二月的一天,曾国藩的父亲过逝,他不早不迟死在这个时刻,真可谓恰到好处。
当时曾国藩面临的局面,处处掣肘,硬着头皮顶下去,日后会更困难,无故撒手不管,上下又都会不许。父亲这个时候过逝,他正好趁此机会摆脱这个困境,把这副烂摊子扔给江西,给朝廷一个难堪。所以,曾国藩接到老父亲仙逝的消息之后,不等朝廷回复,便封印回家守孝,不再官场之事。
当的官至二品刚直不阿的他真的能放下吗?在家守父丧一年多,他忘不了这些年带兵打仗的往事,每一次回忆,都给他增加了一分痛苦,一年多里,他在痛苦中度过,并郁闷成疾。有一日得一丑道相助,曾国藩复活,这一次的复活,不仅仅是他的身体,还有他的人生。
曾国藩得的是他心病,治本才能奏效。丑道士说“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让曾国藩多读几遍《道德经》和《南华经》,深思反省,说的句句在理,句句入心。此后曾国藩重读《道德经》又读《庄子》,他仿佛真如陶渊明所说的“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对过去的一切已大悔大悟、大彻大明了,精神状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地,重启他开挂人生路。
《道德经》的精髓在于五字:柔弱胜刚强。这也是曾国藩以后成为“立德、立功、立言,千古第一完人”的基础,也是我们该学习的为人处事之根本。
守孝期间曾国藩经过一番痛苦锻炼,他学会圆熟的技巧、老到的功夫,他相信在东南这块充满血与火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一幕迥异往昔的精彩之剧来。事实上,之后的曾国藩确实在这个舞台上演得十分精彩,将清朝的历史都往后推移了50年。
与左宗棠秉弃前嫌,堪比自己为“雌”宗棠为“雄”。《道德经》只五千言,揭出人事中极奥极秘之要点,一句‘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曾国藩早在雁门师手里就读过《道德经》他从小便能够倒背如流。进翰林院后,在镜海师的指点下,他再次下工夫钻研过它。这是一部处处充满着哲理智慧的著作,它曾给予曾国藩以极大的教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他笃信之,谨奉之。对自身的修养,他遵奉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对社会,他遵奉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也正是靠的这种持身谨严,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意民情,使得他赢得了君王和同僚的信赖,在官场上春风得意、扶摇直上。再读,便是“柔弱胜刚”上道。
从读《曾国藩全集》——“进军皖中”感悟到:
1.古书能明智,史能明鉴。曾国藩再读《道德经》、《庄子》懂以柔克刚,从此官运渐强。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上也是一样的,凡事不一定争个高低,“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要懂得“柔弱胜刚强”。
2.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明确目标,不管道路是怎样的曲折,也要坚持。象曾国藩复出就遭三河之役的惨败,但他依然不改原计划,继续努力。我们学习也一样,象如今坚持写读书笔记,日前摸出了一点门道,相信不久的将来能写出象样的笔记来。
3.会审时度势,变通执行。象三河之役后哪怕知道六弟还活着,也制造他死亡的事实;为进皖中,釆纳李鸿章的计划:立即向皇上陈明入川之非和入皖之要,同时亦请官帅、胡帅代为说明不能离开东南的原因;为使朝廷明白此中道理,命令目前在徽州、宁国的鲍超之部暂且撤离皖南。长毛一定会乘虚而入,那样各方交章挽留,就免去入川之劳。解决事情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学会适时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