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言

时间:2022-04-16 06: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有书一读 | 评论: 次 | 点击:

诸子百家名言

1. 诸子百家名言

有些不是诸子百家的,不好意思,只能你自己挑了。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

——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墨子名言选粹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

圆,一中同长也。 孟子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①这句话原文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善良的心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

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

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经》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刿,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耀)。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其未兆也易谋,其脆也易判,其微也易散。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

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

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

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3.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墨子名言选粹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

圆,一中同长也。 孟子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①这句话原文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善良的心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

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

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经》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刿,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耀)。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其未兆也易谋,其脆也易判,其微也易散。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

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

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

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

是。

4.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大全”有哪些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4、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5、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6、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5. 诸子百家名言10句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祸兮,福之所bai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du-------------孟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zhi之,而寒于水--------荀子dao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志不强者版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节俭则权昌,淫佚则亡。-----------墨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不满意请追问,望采纳O(∩_∩)O谢谢。

6. 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

4 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S226;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S226;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S226;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S226;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S226;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S226;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S226;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S226;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S226;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S226;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S226;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审 势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S226;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

——《论语&S226;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S226;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后句)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S226;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S226;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S226;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S226;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S226;经解》 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S226;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S226;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S226;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S226;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

——《汉书&S226;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S226;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87.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S226;审微》 18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S226;高祖本纪》 1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S226;蜀书&S226;先住传》 19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吴兢《贞观政要&S226;刑法》 19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S226;伶官传序》 求 新 19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周易&S226;乾&S226;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谓盛德。

——《周易&S226;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7. 诸子百家名句 要20句

1.孔子名言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老子的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知不知,上。不知知

3.墨子名言

兼相爱,交相利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5.荀子名言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韩非子名言

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7.庄子名言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8. 关于诸子百家的简介 和名言名句

儒家名言警句集锦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孟子)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4、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20、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2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2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 29、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孔子名言选录: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4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45、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孟子名言选录: 5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1、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5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5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4、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56、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57、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 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大学、中庸选句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61、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6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63、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6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6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66、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67、兴国之所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所本也在学校 68、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诸子百家简介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作品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

9. 诸子百家中的名句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

10. 【请提供一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名言名句,词汇浅显易懂,供小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3.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4.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5.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8.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1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1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1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16.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17.好学而不贰《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18.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19.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2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2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22.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1.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家语∙始诛》

【鉴赏】君子重内心修养,不为外物所役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成熟地应对着繁复的社会人生。正如后来人们所推崇的魏晋风度那样喜怒不形于色。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之后,人才能达到此种精神境界。

2.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

【注释】益:增加。

【鉴赏】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贵不能给他增加什么,贫贱也不能减少什么。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他们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孔子家语∙五仪解》

【注释】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善行,而不怂恿别人的恶行。

【鉴赏】大千世界,善善恶恶,谁也不能逃出善恶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心向善才能义正辞严地拒绝恶的侵入。

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

【鉴赏】树想要静静挺立,风却吹个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时,父母却早早死去了。这种人间憾事,谁也无法挽回。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

【注释】夸夸其谈的人华而不实,喜欢表现办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鉴赏】夸夸其谈的人显露于外的恰恰是他的无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浅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6.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孤愤》

【注释】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鉴赏】止语积福德,你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止语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7. 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注释】审:明察。对于是非治乱的实际情况,应该明察详审。

【鉴赏】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君主易被蒙蔽欺骗,缺乏调查研究,听信臣下虚妄之词,不辨是非,混淆黑白。而明君则会保持头脑清醒,察审是非之实,以求治理好国家。这对我们现代人也是一种启示,做事情应明察秋毫,才不至于做错事和蠢事。

8. 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韩非子∙观行》

【注释】势:形势。道:方法。凭借已有的形势,寻求易行的方法,就可以用力少而功名成。

【鉴赏】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考虑诸多因素,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9. 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

——《韩非子∙安危》

【注释】奔车、覆舟:指危乱之国。仲尼:孔子。伯夷:历史上的贤者。

【鉴赏】在狂奔的车上,即使圣人孔子也不会从容安闲;在倾翻的船下,即使隐士伯夷也不会恬然宁静。维持安定、防止危亡,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动荡,民心自然好利轻义,“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只有国家稳定,才会世风和谐。

10. 明主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韩非子∙六反》

【鉴赏】法家主张要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这一道理在礼崩乐坏战乱频发的战国时期有一定的市场。在当前语境下,依法治国必须坚定执行下去,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益,威吓的是违法乱纪者,而非百姓。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1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

【注释】第一个“道”表示人世间的道理;第二个“道”表示口述、说明、传达;第三个“道”不可拆开,词语“常道”表示真理。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可以口述的道理不是永恒的真理。句中第一、三两个“名”是“名称、概念”的意思;第二个“名”是“称呼、命名”的意思。

【鉴赏】这句话是老子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说出来的,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本原;各种事物的名称都能够称呼它(都能够叫出名称来),但它也不是永远不变的。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

【鉴赏】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加干预;圣人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预。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世间“好”与“不好”,“善”与“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相生相克,互为其根;没有绝对的“好”与“善”。

1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

【鉴赏】水,避高趋下有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1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

【注释】一是无极;二是阴阳;三是阴阳配合;万物是万事万物。

【鉴赏】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15.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

【注释】拙:笨拙。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鉴赏】老子的美学观点。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16.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染》

【注释】苍:青色。洁白的丝放在青色的染缸里就成青色,放在黄色染缸力就成黄色。

【注释】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正确地选择自己的朋友,“近贤人,远小人”,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好的熏陶,否则只能得到坏的影响。

17.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

【注释】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鉴赏】钓鱼的人那样谦卑地弯着腰,只是在没有钓到鱼儿之前,当钓到鱼的时刻,钓鱼者那种仰视而笑的神态才是本意。假若你想消灭它,捕获它,你一定会给老鼠最喜欢吃的东西作饵,精心地为它做,貌似爱它的样子为它作,你最终捕获了它,其实原本你是讨厌它的。可惜我们中的许多人,往往为谦卑的躬腰而感动,为精美的诱饵而动心。生活的、爱情的、事业的,在私欲面前,我们会少了判断力,进而没有了自我。

18.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墨子》

【注释】自难:严以律己,难为自己。易彼:宽以待人,放宽别人。众人:普通人,庸人。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鉴赏】君子常常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标准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他们对自己严格要求,从难从严;而对待别人却比较宽容,因而自己进步很大,“是故为其难者,必得其所欲焉”;而那些修养不高的人遇事却总爱责怪别人,所以自己老是止步不前,“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19.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墨子》

【鉴赏】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20.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

【注释】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也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就是君子,要身体力行地得到名副其实的荣誉。

【鉴赏】从古至今,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乃立人之本,处事之基。名誉不会凭空而来,亦无捷径可走,更不能弄虚作假,而是需要身体力行去取得。名誉的累积不易,故俯仰天地间,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不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名誉之重,由此略见一斑。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21.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鬼谷子》

【鉴赏】小人目光短浅只知道谋取自身的利益,只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行动。而君子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行动处事。大丈夫则是为了天下的利益处事行动,不拘于自己的小小利益,目光远大。

22. 天下时势。

——《鬼谷子》

【鉴赏】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风向是时,因风而动的潮流是势。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时用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23. 谋定而后动。

——《鬼谷子》

【鉴赏】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24. 审时度势。

——《鬼谷子》

【鉴赏】一个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定要做到“审时度势”,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2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季春纪∙诚廉》

【注释】石头可以击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颜色。

【鉴赏】这句话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每一句都蕴含处世哲学

26.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注释】势: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领。

【鉴赏】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做其他事情同样适合这个道理,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27.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

【鉴赏】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的将领在战争中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打胜仗。

28.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篇》

【注释】惰归:孙子把士气分为三种: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惰归是指士气疲惫衰落之师。

【鉴赏】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

29.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计篇》

【注释】诡:欺诈。道:学问,理论。示之:做给他看。

【鉴赏】战争是一种用假象来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学问。所以,本来自己强大,却要伪装成弱小;本来具有战斗力,却要伪装成不堪一击;本来已逼近敌人,却要伪装成相距甚远;本来要向远处,却伪装成要向近处。常言道:“兵不厌诈”。

30.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孙子兵法·计篇》

【注释】实:敌人力量充实。备:防备。

【鉴赏】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