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变化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16 07: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湘潭理工学院 | 评论: 次 | 点击:

描写家乡变化的优美句子

1. 【描写家乡变化大的古诗词句,现代的优美的句子也行

毛泽东的:旧貌换新颜!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现代的: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 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 现代文明是那样遥远、渺茫. 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 烟雾里阿妈煮饭在灶旁, 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滚, 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 呵,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 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祖国边陲的这座村庄, 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 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 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厂房幢幢. 儿童乐园充满着欢声笑语, 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 人们呢?我熟悉的乡亲们呢? 难道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方? 不,他们没有离开故土, 在特区,到处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庞. 他们开看卡车,运送水泥、钢材, 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 伴着灯光,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放声歌唱. 再不是只求三餐眼看脚下, 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射向四方. 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就像那彩色的特区新城一样. 这就是昔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改革开放给他们插上翅膀, 似春燕在田野上飞起, 传递着新的信息,描画着美好春光.希望能帮到你。

2. 描写家乡变化很大的诗句有哪些

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白话文释义: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2,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出自唐代:孙元晏《宋。乌衣巷》

白话文释义:当年王、谢等大家族居住的乌衣巷还在,但不知是谁在居住呢,回首历史忆起当年的谢家。

3,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出自五代: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

白话文释义:江南江北是我的旧家乡,三十年来像梦一般,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广陵台也变得荒废无比了。

4,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出自宋代:蔡伸《卜算子》

白话文释义:在回到原来的地方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人已不是所认识的人,不免会心中有所伤感,回过头来像是做了一个美丽的梦。

5,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出自唐代:杜甫《无家别》

白话文释义:家乡如今既然都荡然无存了,怎么说远还是近都无所谓了。

3. 急

少时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然却鬓毛已衰,

相见却已不相识,何处的来客?日高人渴慢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陆游的词 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 家乡的变化

“媛媛,回家乡看看吧?”爸爸再一次问我。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永远也不!”这时,勾起了我以前在家乡的事:我们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家乡‘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坐着汽车回家乡了。

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家具也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房子很大很大,他们再也不用灶头煮东西了,都换成煤气炉,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间仙境。叔叔带我走进一个房间,掀开一块花布,呀,这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电脑。叔叔熟练地操纵着电脑,犹如在谈钢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电脑,她也挺会打电脑。以前那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观念现在也没了。我想不到家乡人的素质提高得那么快!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犁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的都有了。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一个说:“还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轻女了。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孩儿也是那么棒!”“我的女儿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政府的功劳哇!我想:假若到了未来,这里一定变得更美好!

“媛媛,回家乡看看吧?”爸爸再一次问我。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永远也不!”这时,勾起了我以前在家乡的事:我们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家乡‘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坐着汽车回家乡了。

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家具也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房子很大很大,他们再也不用灶头煮东西了,都换成煤气炉,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间仙境。叔叔带我走进一个房间,掀开一块花布,呀,这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电脑。叔叔熟练地操纵着电脑,犹如在谈钢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电脑,她也挺会打电脑。以前那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观念现在也没了。我想不到家乡人的素质提高得那么快!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犁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的都有了。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一个说:“还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轻女了。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孩儿也是那么棒!”“我的女儿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政府的功劳哇!我想:假若到了未来,这里一定变得更美好!

少时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然却鬓毛已衰, 相见却已不相识,何处的来客? 和日高人渴慢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陆游的词

4. 描写“家乡变化”的句子有哪些

1、走进小楼房,我真不敢相信这是我的老家,推开那大门,只见那地板是用鹅卵石铺成的,脱掉鞋子,走在上面可舒服了!走到房间里,房间宽敞明亮,雪白的墙壁贴上了褐黄色的墙纸,优雅精致。

厅前还摆放着一台25英寸的液晶电视,那茶具是用玻璃做的,美丽极了! 2、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你知道我们村边上那片很大的仿古建筑群是什么吗?我告诉你,那是我们村建起的中国第一家姓氏博物馆,我们村上的老人在里面管理和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也丰富了我们这里的地方特色文化。

傍晚,在那灿亮的路灯下,一群人在跳健身操,没有教练,教他们的是一台大彩电和影碟机,听说是大家集资买的。如果你到每一村去转转,你会发现都有一套健身器材竖一立在村中的空地上,老人孩子在那玩得开心极了。

这样的变化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人们最多的活动就是看电视,而且是看不到几个台的电视。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啊!3、如今,天空变得格外湛蓝,空气变得格外清新,阳光变得格外灿烂,想想10年前,环境被污染,空气被破坏,可现在却是另一番景象,看看现在家乡的公路,十分宽阔,再也不会发生车祸的惨案。

今天的公路时10年前的4倍,不会再堵车了,两遍有蓝色的能吸收废气的护栏,汽车的引擎不会再排除尾气,能量来自于太阳能,速度提高了近百倍,有的汽车还是锋利发电呢!现在,人们都利用自然能发电,比如说:太阳能,风能……可有人会问了,冬天既没有太高的温度,也不常起风,那怎么发电呢?没关系,我可以利用温差发电。 4、这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人们的生活习惯却还是那样,喜欢乱丢垃圾,使环境严重污染。

原来美丽的平头岩上树木葱郁,绿草茂盛,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到平头岩上去开展各种活动,吃了的食品、剩下的垃圾,全都丢在山上,原来美丽的平头岩渐渐变成了"垃圾山",而且垃圾种类繁多,要什么垃圾有什么垃圾;在平头岩旁边有一个半环山的湖,以前湖水清澈美丽,走在湖边,清水倒影,湖里的鱼也不时的向你问好打招呼,可后来许多人向湖里倒垃圾,清澈的水湖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湖",当你行走在小湖边,恶臭便一阵阵的向你迎面扑来;沱江河流水库的上游,人们不断的往河里倾倒垃圾,垃圾随着河水一直漂到水库,被水库大坝扣在了上面,时间久了,水库的水面上也建起了一坐结实的塑料袋"浮桥";在居民区附近堆着的垃圾山,散发着大股的恶臭,这可成了成千上万的蚊虫的乐园,居民们深受其害。一但大风一吹,满天飞舞着塑料袋,又形成了一个"空中垃圾园"。

5、泥泞的小路变成弯曲的高速公路,贫穷的村庄变成了繁华的都市。邓一小一平爷爷的改革带放的政策为我家带来里变化。

6、与以往相比,变化最大的是路。记忆中以前的路坑坑洼洼,虽然四通八达,但感觉一点也不好走,特别是下雨天,路上到处是水坑和稀泥,走路变得很困难,一出门,鞋子、裤子都弄得很脏。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你看,村村通上了宽敞的水泥路,路边上也种上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花草,人们再也不会因为出行发愁了。

傍晚,在路上溜达的人非常非常多,到处听到的是人们爽朗的笑声。7、假期里,我和爸爸准备回趟老家。

在我来之前,老家在我的印象里还是一副破落的样子:房子是用土柸建的,墙壁凹凸不你一平,认真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蚂蚁洞和虫子洞呢。家里只不过是有一张红木桌子和五六把早已过时的椅子。

晚上睡觉时,要好几个人挤在一张小床,如果你一翻身,睡床边的人可就倒打霉了!正当你睡得很香时,蚊子就会山洪奔泻似的向你扑过来,而且还在你的身边嗡嗡地叫。我一想到这里,我就怕得全身发一抖。

8、以前人多车少。现在是路宽车多了,想起我刚才看过的照片,我对照眼前的街道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整齐的排列在街道两旁,人行通道上一排排四季长青的树,给来往的行人遮挡着太阳,不知不觉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几百上千个品种的蔬菜,看得我们不知买什么菜好。

听奶奶说:"以前什么季节就只能吃什么季节的菜,特别是冬天,就是以大白菜和萝卜做'当家菜'。"现在好了无论什么时候想吃什么菜,就可以买到什么菜。

特别是冬天,就是以大白菜和萝卜做'当家菜'。"现在好了无论什么时候想吃什么菜,就可以买到什么菜。

9、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我便约了儿时的伙伴骑车前往我一日夜思念的白洋淀。一路上,林木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柏油路宽阔笔直。

来到白洋淀大闸,哦,这里万头攒动,人声鼎沸。这里有农民,也有城里人,有卖食品的,有租游船的。

我惊奇地问:"这里怎么变得这么热闹了?"伙伴们告诉我:"咱这里已开辟为新的旅游点了!"我站在大闸上往淀里望去,只见水面上停泊着排排龙舟,十分壮观。伙伴搞来一条小划艇,我们向淀中心划去。

白洋淀水清见底,成群的鱼虾在水中穿梭,五颜六色的水草浮在水中。远处大片大片的芦苇向水天相接处伸展着。

伙伴告诉我,如今,芦苇塘承包以后,长势非常好。芦苇成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10、以。

5. 求关于家乡变化的一篇800字的作文,多优美的句子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我回了一趟家乡,发现家乡变了,变得越来越美了!过去,通往家乡的小路凹凸不平,处处尘土飞扬,旁边就是田野。现在,小路变得宽阔平坦,两旁还栽下了许多花草呢!

过去,家乡附近没有超市,只有一两个小商店,人们要买东西都必须走好远的路,上街赶集。现在变了,家乡的小镇上开了几个超市,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买东西方便多了。

过去,人们住的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时还不断的漏雨;有些瓦房上的瓦片都要碎了。房子的墙是用泥砖做成的,屋里的光线很差……而现在,变成了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有些楼房前还种上了四季常绿的风景树。高树底树相互映衬,加上各色盛开的鲜花,真是仙境一般。人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站在阳台上晒着暖和的阳光。他们呀,都喜上眉梢呢!

过去,道路两旁没有路灯,人们只能用手电筒,马灯来照明。现在,路边挂有形式各异的路灯。每到晚上,路灯绽放出花一样的光,那光温和又明亮,照着夜行的人、夜走的车辆,在静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与周围人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又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静夜图。

过去,村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可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车呢!更不用说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了。村里人变富了,村里人不再贫穷了,这是多好的事啊!

坐上回家的车子,我满心的欢喜、满怀的愉快。家乡的路、家乡的楼房、家乡的人们都在夕阳的余辉中渐渐地离我远去,而我不舍地回头说:“家乡,您真美丽!我还会回来的!”

6. 家乡的变化有高一水平的写出家乡的变化,语句要优美

我的家乡——东台,她坐落在苏北平原,濒临黄海.我是喝家乡水,吃家乡粮长大的,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印象深刻.随着家乡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的周围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得小的时候,人们都住瓦房,生活条件好的才住得起楼房.平时我对瓦房没啥意见,但是一遇下雨天,就没那么好过了,因地势低洼,雨水直往家里钻,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特别是夏天,让人很难睡个安稳觉.过去,我们走的大多是泥路,最好也就是砂石路,如果有车子开过,就会扬起满天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现在呢,马路全是柏油铺面,汽车、摩托车在街道上快速行驶,多威风啊!旧城改造后,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的楼房,再也不怕风吹雨打了.商业步行街灯火辉煌,一派热闹景象.马路上都陆续装上了红绿灯、电子警察,不用交警叔叔指挥,人们也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了.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可爱的,然而,家乡的人民更加可爱.我的家乡流传着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故事,2004年,国家邮政局在我的家乡还举办了董永和七仙女特殊邮票首发式,盛况空前,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不久,我92岁的老太太因病住进了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尽力抢救和家人的精心照料,老太太终于脱离了危险,当她苏醒过来时,还以为自己住进了宾馆呢!因为医院的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老太太笑着说:“我还希望多活几年,看着我的重孙女健康成长,我的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家乡变了,变得更美了,家乡是祖国的一小部分,家乡的变化是祖国发展的缩影,我身边的巨大变化反映了祖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196篇稿件!颂家乡巨变

凝聚青春力量,书写时代华章。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寒假期间,湘潭理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面向全校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新成就——家乡巨变”主题征文大赛,鼓励全校同学以发展眼光捕捉家乡变化、以细腻笔触重现温暖记忆。

大赛累计收到稿件196篇,经过11位评委老师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15名。受疫情防控影响,3月16日在线上举行了颁奖仪式。

196篇稿件!颂家乡巨变

一等奖获奖作品中,中文2028班何璇同学以《赶集喽》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赶集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村民们赶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首往昔,新时代我们的家乡正享受着政策扶持和科技发展的红利,线下集市大整改,线上集市已普及,老百姓们对赶集有更深层次的向往,得益于他们心里有谱,兜里有闲钱,乐于为了满足美好生活需求而买单。”

中文2025班欧阳冰同学以小说的形式构建了小山村的大变化,从刘家两父子的对话展开,筑出了一条《修往阳光的路》。中文2028班杨蕙毓同学主要从家乡细微之处的变化入手,以小衬大,从灯、树、人三个方面的变化,展现了《家乡“微”变》。

196篇稿件!颂家乡巨变

一等奖获奖学生合影

数载耕耘展壮志,浓墨重彩绘新景。本次征文大赛,同学们通过书写家乡之变,展现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百年历史图景,充分体现了湘潭理工学院学子践行初心使命、喜迎二十大的良好风貌。

赶集喽

中文2028班 何璇

“赶集喽,赶集喽——”

印象中,每逢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常有熟客在我家门前,拖着长长的乡音吆喝,约着一起去赶集。

去往集市的路上,有垮着空背篓的,有提着大布袋的,甚至还有乡里汉挑着扁担,打算去集市上售卖自家的时蔬和新磨的豆腐块。路上行人三五成群,念叨着家常里短,算量着柴米油盐,顽童们则没那么多思虑,跟在大人身侧蹦蹦跳跳,兴致勃勃地祸害路边的花花草草,洒满一路的欢声笑语。

说是集市,其实环境相当简陋,只是在金灿灿的稻田旁,人流量较大的主干道上,胡乱搭着些红色的遮雨棚子,沿路支起两排小摊位。热衷于讲价的顾客穿梭在集市里,摊主们热情地吆喝贩卖商品,这边摊位上在热气腾腾地蒸包子,那边烙饼滋滋作响香气扑鼻,隔壁挂满了深受老年人喜欢的花花绿绿衣裳,各式崭新农具在水泥路摆放得整整齐齐,摊主戴着草帽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这样一番热闹的场景若是艳阳天还好,遇上雨天,没伞的人在遮雨棚里摩肩接踵,或淋雨做着买卖,带了伞的也好不了多少,既得拿着大包小包,又要手忙脚乱的撑伞,只能磨磨牙,暗骂几句“天公不作美”,而后继续忙活,不忙活可不行,我们这边离附近的镇上较远,想买货得走上一个多小时。即便选择搭公交,也要走一段距离,再到主路路口等半小时一趟的乡间巴士。去镇上的超市不仅仅是买东西不方便,价格还比较贵,勤俭质朴的农家人总要多考虑几分。所以无论天气如何,赶集是必然要进行的,它作为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遗留下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以独特的方式,惠及了我们周边好几个村落,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赶集喽,去赶集喽——”

熟悉的声音再度响起,邻居婶子热情邀请母亲一起去赶集,我也被拽去作伴,听着她们一路上絮絮叨叨,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噫,这条道怎么没人赶集了啊?”我疑惑地望着空荡荡的水泥路,曾经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集市,现在只剩三三两两的行人和偶尔路过的车辆,面对这萧条的场景,我还来不及感叹,就被邻居婶子打断了。

“你这孩子!还不知道吧,这集市早搬到前边村的大坪地了。”

“为什么呀?”我好奇集市迁地的原因,不由问道。

“现在可不比从前,私家车多了起来,还在路边摆摊那是会堵住路的,再说那么多人啊车啊的挤一起多危险呐。”母亲解答了我的疑惑,并顺着这个话题和邻居婶子继续攀谈。

而我急着去看新集市,一路小跑过去。到了集市,发现它依旧热闹非凡,赶集的氛围一如既往,许是临近年节,赶集的规模还有所壮大,相比以前可以说是井井有条、整洁有序,而且赶集的人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淋了。

此时,顾客和摊贩们正拉扯闲谈,孩童拽着大人的衣角闹着要买零食、玩具,而我的目光停留在卖糖葫芦的大爷身上,他穿着老旧深色中山装,说着湘味顺口溜,扛着插满糖葫芦的稻草把子在人群中穿梭,停留在我附近时,我忍不住买了两串。色泽鲜艳、颗颗饱满的山楂糖衣上泛着莹润的光泽,衬得大爷龟裂的手粗糙黯淡,我疑惑他为何如此大年纪出来做买卖,他笑着说:“退休了,闲不下来,总得琢磨点事来打发时间。”又指了指树下写春联的老爷爷,“喏,那是我老大哥,他也是出来凑热闹的,你要买对联的话可以找他。”

其实,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上来了,村民们有钱有闲,不再过度依赖一月三次的赶集,我们对于购物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甚至还涌现了许多物美价廉的电商平台,比如美团优选、兴盛优选,它们提货点的负责人,还会无偿帮助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代买商品,次日直接配送到家门口,方便快捷。

不知过了多久,我准备离开集市,回头看时,卖糖葫芦的大爷和写春联的老爷爷正坐在树旁的长椅上,他们和周围的村民热络地交谈着,不时起身做两笔交易,饱经风霜的脸上笑出了深深的皱纹。

看着人来人往的集市,我忽然理解了“赶集”二字新的意义所在,它就像一张大网,把附近几个村落的人联系起来,它是一种独特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社交活动,更是一件由乡亲们共同参与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在我们日复一日平凡的日子里泛起几朵水花。

回首往昔,新时代我们的家乡正享受着政策扶持和科技发展的红利,线下集市大整改,线上集市已普及,老百姓们对赶集有更深层次的向往,得益于他们心里有谱,兜里有闲钱,乐于为了满足美好生活需求而买单。

“赶集喽,赶集去喽——”

吆喝声还在继续,赶集的氛围依旧热火朝天,村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修往阳光的路

中文2025班 欧阳冰

“嘿,老刘,听村委会说通往牛角山的泥巴路要修了,不晓得是铺成石头路还是水泥路啊!”山脚下,刚刚牵着牛来的老吴满头大汗,脖子上挂着条毛巾,兴冲冲地对正在锄地的老刘说着。

“唉”,老刘叹了一口气,停下挥着锄头的动作,“我也听说了,还听说今年的橘苗村里报销六成的买苗费用呢,但是啊听说只是听说,三年前就说要修路,结果呢,修确实是修了,修那么一小截是什么意思啊,这日子,还有得苦哦!”说完在两手心“呸”了几口,搓搓手又继续锄地。

听到老刘的话,老吴一边栓牛一边对着在另一边锄地的老刘儿子小刘说:“小刘啊,你可要好好念书啊,这年头,还是读书好啊,你看看我们这农活做的,这毒太阳,难哦!你看看这橘子地,别看它长的好,那可是你老爸辛辛苦苦除草浇肥换来的哟!”说完也不等小刘回答,就背着锄头往他家橘子地走去,小刘小声地回了句“晓得了”又继续埋头苦锄,不过今年的野草,好像比去年的少了点。

牛角山,是牛脉村最大的山头之一,之前因为这座山的归属范围,牛脉村的村民还和邻镇的居民发生了争斗,听说还因此死了几个人,最后还是上面做了决断,把牛角山划在了牛脉村。牛脉村靠种橘子发展,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吧下五十亩橘子地。

老刘家世代种地,至今就出了小刘一个大学生,大学生归大学生,放假回家还是要帮家里干活,这不,一锄地就是一天。其实除了锄地,最难的还是采摘橘子。老刘家只有一辆三轮车,每次到了采摘橘子的时候,三轮车就是最得力的工具,但是由于山路难走,好几次都差点发生翻车事故,去往牛角山的路,是从一片杂草里踏出来的路,后来大山里面翻了些地,走这条路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加上有了车进去,这条小路就宽了一些,也没有那么多草了,但是没有上面的政策,这条路一直就这样“吊”在那里,泥巴横生,下雨天更是“惨不忍睹”。

距离老吴跟老刘的谈话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小刘也在学校里待了一个多月,除了学习、吃饭睡觉和课余活动,他偶尔会抽一点点时间去想象村子里修好路的样子:车可以开的又快又稳,这样的话车上还可以多装点橘子,因为不用当心它会摇晃出来;假期在家锻炼时,甚至可以沿着这条路跑跑走走,并且不用担心会突然窜条蛇出来,毕竟窜蛇出来这种事发生过不止一次,饶是作为一个男孩子,也禁不起这种刺激……当然,修好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家里可以富裕一些,那么他的零花钱就可以多一点,那个他想了很久的美术培训班就可以报了。

“喂,爸!我18号就可以回家了!”

“票吗?票已经买好了!”

“对!18号!”

“好,我要吃卤猪耳!”

“嗯,先这样,拜拜!”

时间比梦来得短暂,一场秋雨盖过夏的蝉鸣,一场白雪,又压过秋雨呼吸的痕迹。是的没错,小刘放寒假了。下了火车,小刘又赶及赶忙地冲向汽车站,去搭那最后一趟回家的客车。下了车后,伴着行李箱的滚轮声,小刘走了二里路才走进家门,一路上,小刘发现,马路两边都安了护栏,有几个拐弯处还竖了警示牌。家里,老刘刚好跟老吴聊完天送老吴出门,不知道聊了什么,笑得两个人脸上的皱纹都多了起来。

“呀!小刘回来了?哈哈哈,那老刘可要多做点好吃的!”老吴拍了拍小刘的肩膀,吹着口哨往家走了。

第二天下午,小刘跟着老刘去牛角山翻土,在路上小刘才发现,那条修了一半的路,已经完全修好了,是平整的水泥路!匀速行驶的三轮车上,小刘激动的对老刘说“老爸!这条路就修好了?什么时候修好的?”

开车的老刘像是习惯了这种喜悦,开口说道:“修了好几个月了,之前还以为是说说而已,没想到,才听到的消息,他们立马就来修了路,现在咱地里的橘苗钱还是上面补贴了一大半呢,都是好品种的苗子哟!这日子,有盼头了,哈哈哈!”

去牛角山的路挺远的,一路上,虽然风有点冷,但是小刘觉得还好,不仅是因为水泥路修好后家里会方便许多,也不仅是因为或许再过不久他就可以报上培训班,还因为他觉得,黄泥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还有什么难的呢?

日子总是向着太阳追去的,已经大三了的小刘接到家里的电话:“小刘,咱家准备装修啦!哈哈哈!”一直以来,小刘都希望自己的房间能够装上瓷砖,夏天凉快,冬天铺上一层地毯,好不快活,短短两年,这些就都实现了?这恐怕做梦都要笑醒吧?

大三的暑假,小刘没有回家,再次回家,已经是大四上学期了,这一次,小刘没有跟着老刘去锄地,因为老刘请了一辆犁地机。而且小刘还去村子里的宗祠吃了喜酒,有人问是什么喜酒?当然是老吴搬新房啦!而且小刘接下来不止吃了一次喜酒,因为村子里接二连三地办喜事,老三家里娶媳妇儿、老五家里搬新房、小六家新房盖去了城里,请村子里喝喜酒……

美好如期而至,上了培训班的小刘画技又有所提高,已经有几幅画卖出了不错的价格。牛脉村的喜气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充斥在各个地方,幸福,在有条不紊地前进,好像阳光也没有了刺眼,只有暖。

家乡“微”变

中文2028 杨蕙毓

繁灯千户,散开来,存别样温柔;

草木葱荣,枝桠间,蕴万种风情;

形态各异,眉眼中,展从容笑颜。

家乡变化,细微处,现真情大爱。

——题记

家乡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变化,那是怎么都说道不完,给我感触的,不是城市经济数字上的增长,不是随眼可见的高楼大厦,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微处的改变。

最先发现有所改变的,是家乡的灯。

夜里往家赶时,入目便是路旁的灯,明亮的光打照在地面,清晰可见,就连一颗小石子也无处遁形,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便不知何时,家乡的灯趁我上学的时候悄悄变了。

记忆里的灯,昏黄、黯淡而又寂寥,稀稀落落地站着,无精打采的。一盏灯与另一盏灯的距离,看上去是那样的遥远,中间隔着仿佛无法跨越的黑暗。

所以每到夜晚,路上的人儿总是很少,这些灯便也越发的落寞起来,只余影子峭楞楞地站着,偶有的几声虫鸣,在这寂静夜里,对灯而言却弥足珍贵。

如今,家乡一盏盏灯在我这个返乡人眼里绽开了花儿,暖黄与亮白缠绵交织,每盏灯也迎来了一个伴儿——太阳能光板。

家乡的灯多了,四周都是亮堂堂的,一种不知名的生机充斥着这方土地,微风中夹杂人声和虫鸣,一扫以往回家路上的害怕和孤单。

到家门口的一个斜坡上,回头望着这些灯,内心不由感慨:这盏盏灯啊,聚在一起,构成人间烟火,散开来,蕴存别样温柔——它们有些坚守在那曾经黑暗的角落,就算无人问津,却也默默地为人们撑起一片光亮;这些易被人忽视的灯啊,虽然没有周围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惹人注目,可是它们却也是家乡巨变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坚守者。

之后发现有所改变的,是家乡的树。

红枫、银杏、香樟……家乡的树渐渐多了起来。

从前,家乡的路旁是一成不变的黄土和倔强生存的野草,光秃秃的水泥路毫无美感可言,实在让人产生不了欣赏欲,只想快点赶路离去。

如今,家乡路旁的树多了起来,树的种类,知识有限的我只能依稀认得二三。

白天夜里,与亲友散步玩耍时,看着这些树,心头止不住涌上一股莫名的喜悦:都说一座城市,放眼望去,若全是冰冷的高楼大厦,那么这座城只适合生存,不适合居住;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必然是刚与柔并济,快与慢交汇,年代的厚重感与现代的科技感相融,而树,在生活中不打眼的树,则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调和剂作用,也正因为多了这些树,我越发觉得家乡愈来愈有温度了。

闭眼想象,当清晨的新阳倾洒在那一大片一大片绿色中;当晚风吹起,绿叶摩擦发出一大片一大片“沙沙”声时;当鞋子从烫脚的路面踏入那一大片一大片阴凉里;当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飘落发间……这正是树的魅力——让整座城市生机勃勃,如嫩芽破土般充满力量和朝气。

不由得,内心对这些建设家乡的树肃然起敬,对不断建设自我,默默巨变,充满人文关怀的家乡肃然起敬!

最后发现有所改变的,是家乡的人。

每个人都随着家乡,悄然巨变,蓦然回首,人或惊呼,原来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然改变。

家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了一个文化公园,去了公园,那是我之前没见过的热闹场面,在公园里:有牵手的甜蜜小情侣,有欢快的一家三口,有慢悠悠走路的花白老人;还有逗鸟遛狗的,跳广场舞健身的,围坐在一起“你一兵我一炮”下象棋的;亦有大声朗读的学生,吹拉弹唱的卖艺者,挥摆扫帚的环卫工……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但大家嘴角扬起的微笑,组在一起构成的画面温馨而和谐,在这儿大家都卸下了一种看不见的防备——没有了现代社会特有的那种陌生感。

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亲戚的谈话也从以前谈论怎样赚钱、生活不易,变为怎样科学健康养生,还懂得了假期去旅游放松身心,这在之前他们看来完全是花“冤枉钱”。

道路设施的完善,特色的旅游景点开设,让我听见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南腔北调,让我再次感慨家乡的变化。

纵观家乡这些年的“微”变,有些藏于闹市,不被人察觉;有些遁于僻壤,被人所忽视,但如润物无声,似春风拂面,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