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和感悟
时间:2022-04-16 13: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诗词世界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孟子的名言和感悟
1.有关孟子的名言的感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这样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今天我们国家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爱护。安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折而犯罪以至自杀。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2.对荀子、孟子名句中的某一句的感受和体会
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荀子•天论》)。
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
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心”(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段,“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解蔽》)。
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荀子•解蔽》)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 (《荀子•解蔽》)。
如做到了“虚壹而静”,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以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实” (《荀子•正名》)的观点。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
“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礼论》)。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4、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提出, “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荀子•礼论》) 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
3.孟子的名言有哪些,谈谈感受和启迪
食色,性也。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食:食欲。色:性欲。本句大意是:食欲和性欲,这是人的本性。食欲和性欲,是人的生理需求,谁也不可避免,所以说是人的本性。虽然有时人为了更高的道德追求和事业追求,可以从意志上压抑和控制食欲和性欲,但这并不说明人本身没有这种需求。我们可以用这两句阐述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性,还可以用来引申说明社会应该创造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满足人的这种本性要求,还可以用来引申表明人的意志坚强,能够为了更高的道德和理想,抑制和克服这种本性的需求。
国人皆曰可杀。
战国·孟轲《孟子·粱惠王下》。本句大意是:全国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该杀。这句多用于斥责,诅咒那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危害,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叛徒、内奸以及那些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犯罪分子。
居移气,养移体。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这两句天意是:所处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度,所受的奉养可“改变人的体质。作者认为:安居可以改变人奋斗不息的气质,使人变得懒惰,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养尊处优更会使人变得娇贵,经不起风攻雨淋。因而人应不断地奋斗,有所追求,这样才能精力旺盛,自强不息。这两句说明优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人们应当善于利用优越条件,而克服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4.有关孟子的名言的感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意是奴隶。
后世社会与经济得到了发展,生活内容丰富起来,孟子把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4]劳力者就是前面所说的民,但是这里的民指的是劳力者,也被孟子称为黎民、百姓和丘民。
对于这样的劳力者,孟子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一)首先是“与民同之”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从物质需求到精神追求,孟子都强调百姓的意愿,君主可以从民众角度出发与民同之,这不同于孔子所说的君民关系。
孟子虽然不否认君主的政治主体的地位,但是他要求君主所行符合民众的意志,国家不是君主的私有财产,不能只贪图个人享受,国家应是与百姓共同拥有,与劳苦大众共同享有。 (二)既然国家并不是君主的私有财产,那么君主在制定与实施国家政策之时就要征求百姓的想法,民意在决策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6]选用贤才和罢免不才之人,君主需要谨慎处理,在左右侍臣、诸大夫、国人的意见中,不可听他们的一面之词,而国人曰可,然后考察确实如此,然后任用之。
民本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加深。 来源:锦绣·下旬刊。
5.谁有关于孟子名言名句的读后感
孟子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太多的故事、成语、熟语、常用词、寓言、典故来源于他。《孟子》一书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千百年后,人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孟子的个性、情感和精神,看到一个大思想家的鲜活形象,这正是《孟子》千百年来一直具有无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书从这部儒家经典里挑选了100句精彩名言,详细介绍其出处和内容,传递圣人的智慧,进而腾越时空,以发人深省的相关历史人物故事印证这些名言的涵义。
“中华经典名言系列”是兼具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汇编”,可以使读者朋友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古典名著的精髓。编者在编写时既注重资料的准确性,更兼顾阅读的趣味性,使大家在理解名言的基础上,能会心一笑,并充分感受智慧升华的快感。本书为“中华经典名言系列”中的一册,从经典著作《孟子》中严格挑选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言,献给大家,使大家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名句,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编写体例上,围绕每一句名言,按照“名言何来”、“名言解读”、“名言故事”和“名言史例”四项作全面分析和解读。本书是古代人的智慧和现代人的幽默完美相遇的成果。读懂这100句,就等于你读懂了这部名著。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历代注释亚圣思想的著作不计其数,但是适合当代人读的几乎没有。经过文革“批林批孔”、“儒法斗争”各种理论的影响,当代人几乎对孟子的思想毫无所知。本书不像传统学者的传注那样过于重视训诂,而只是对广征博引地对孟子的思想进行阐述。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原文链接:
6.选孔子孟子的名言各一句,并写出你的感悟要短点的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7.孟子的名言10个
好货财,私妻子。
——孟子 父子有亲,俯不怍于人,不可以为子,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孰为大;从耳目之欲。——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 孝子之至。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孰不为事?事亲,三乐也,一乐也,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守,二乐也,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仰不愧于天,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莫大乎尊亲,四不孝也;好勇斗狠。——孟子 无父无君;博奕好饮酒,事之本也;孰不为守,以为父母戮。
君子有三乐长幼有序。
8.孟子的哲理名言有哪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孟子中名句的的后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可回顾我国近年来在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诸方面的情况,这种博爱思想在那些握有制订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各项事关国计民生政策大权的公仆们心中缺失,实在令人齿寒心寒。
10.谁有关于孟子名言名句的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一个先觉者的导善之路 《孟子·万章下》“……伊尹曰: : ‘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 知,使先觉觉后觉。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其 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誉伊尹为“圣之任者” ,而他自己又 何尝不是把百姓的苦难忧愁看成是自己的苦难忧愁,于战国乱世,奔 走在一个又一个诸侯国之间。
虽然他的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很 难被采用并且确实也并未被采用, 但他的才能仍旧让许多君主为之想 方设法地留住孟子,最后著书立言,系统地发扬了儒家学派的精髓, 实质名归地被尊为亚圣。孟子又怎能不算是那个时代的“圣之任者” , 整个社会的“先觉者”呢?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 “义”与“道” ,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 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 上, 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 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 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 始达” ,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 , 善矣” 。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 又何来的恶人呢?这正是孟子要解释 的第二个问题。 有些人何以做不到 “乃若其情” 呢?孟子在 《告子上》 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 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 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 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 《告子上》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 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 “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 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 坚持,孟子也在《告子上》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 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 子, “枉己而不能直人” ,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 善; “仁者无敌” ,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 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 但是要想导 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
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 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 《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 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 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就是这位被傅佩荣先生称为 “思想与辩才的神奇组合” 的先觉者, 仍旧凭借着这三万字的《孟子》 ,几千年来,走着他的导善之路。
《孟子》名言35则,有多少曾经激励过你的成长
《孟子》是四书之一。《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1.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22.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2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27.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28.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29.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0.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3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3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33.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34.以五十步笑百步。
35.仁人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