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名言
时间:2022-04-17 09: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乐艺会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安迪沃霍尔名言
1. 求安迪·沃霍尔的名语录
“我的画面就是它的全部含义,没有另一种含义在表面之下。”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只需看看的我绘画、电影和我的外表,没有什么东西隐藏其后。”
“我的作品完全没有未来,这我很清楚。只需几年时间,我的一切将全无意义。”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之后他又说,“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
“好的摄影就是把焦距对准名人。”
“我将去任何事儿的开幕式,包括一只马桶。”
“我不参加葬礼,同样地回避婚礼,我从来不喜欢节假日,我认为节假日是一种病,我不愿意旅行,除非是为了工作。”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一部机器,每个人都应该和另一个人一模一样。”
“我喜欢无聊的东西,我喜欢一样的可以被不断的重复的事。”
“我的画从来不是我所想要的那样,但是我已经习以为常。”
“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是美的,那就没有人是美的。”
“你仔细想想看,百货商店就是一个博物馆。”
“所有的我的电影都是人为的,我看所有的东西都有虚假的成分。我不知道虚假会在哪里停住,真实可以从哪里开始。”
“我从不阅读,我只看画面。”
“这个国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在美国开始了一个传统,在那里最有钱的人与最穷的人享受着基本相同的东西。你可以看电视喝可口可乐,你知道总统也喝可口可乐,丽斯•泰勒喝可乐,你想你也可以喝可乐。可乐就是可乐,没有更好更贵的可乐,你喝的与街角的叫花子喝的一样,所有的可口可乐都一样好。”
“我总是感觉到我说的话是言不由衷的,不是我要说的,采访者应该告诉我他想要我说什么,我会一句一句地重复他想要的。我想这样真是太好了,因为我是如此空洞,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任何要说的东西。”
“我从来没有不在状态,因为我从来没有状态。”
尽管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社交动物,在他去世后,许多事迹仍然让世人不能相信。他每天回到上东城的家中,和母亲住在一起,一只猫,两个菲律宾女佣,过着隐居的生活。在他的家中,没有现代的器物,没有当代艺术品,只有路易时期的古典家具和古典油画。他疯狂购买的巨多东西中,古旧手表、珠宝首饰、杜尚的小便池、化妆品、玩具……无奇不有,在他死后的苏富比为他举行的专场拍卖中,许多是第一次才打开包装;每年圣诞节他一定在哈林区的一家教堂为穷人赊粥;每天早晨9点半,无论在何地,他都打电话给秘书,口述记下前一天发生的每件小事,从不间断,成为了一部详尽和神奇的个人史。
那是人们不熟悉的世界,在那里空虚无聊但煞有介事。可是丢失了空虚和无聊的世界是怎样的空虚。1987年2月14日,在他去世前一周,他在日记中写道:“做琐碎的事,很短的一天过去了,没有什么发生,我上街购物,回家电话聊天,如此,真是很短的一天。”
2. 安迪·沃霍尔的艺术评论
按照安迪·沃霍尔自己的说法,他和文学家杜鲁门·卡波蒂秘密订婚十年,每日一封鱼雁频传,相互以裸照为信物。
他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处不在的偶像,他对性取向毫不掩饰、招摇过市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或许我们应该感谢安迪·沃霍尔,正因为1960年代席卷一时的波普运动,同性恋成为一种身份标示,连同披头士、滚石音乐、招贴艺术和吸毒场面,作为青年亚文化和地下文化的表现,获得了某种生存权利:波普成为了年轻一代追求新艺术和新生活、反抗艺术权威与社会规范、进入艺术市场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展、前卫展和双年展上,却到处都是安迪·沃霍尔。丝网印刷的四色头像年复一年复制着对安迪·沃霍尔的致敬;几个小时、缓慢的、时间停滞般的电影风格仿佛是安迪·沃霍尔《帝国大厦》风格的回声;还有更多依靠社会出镜率一夜钻营成社会名流者在努力实践着安迪·沃霍尔的生活哲学,他的一句名言被反复引用:“在未来社会,15分钟内,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安迪·沃霍尔曾说:“人生下来就像被绑架,然后被卖去当奴隶。”美国现代通俗艺术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1967年女同性恋者维米莉·苏莲娜刺杀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遇刺后一直没有康复,1987年死于外科手术,维米莉被判3年徒刑,她声称安迪·沃霍尔过多压制了她的生活。她曾经被安迪·沃霍尔拒绝发表的作品《泡沫声明》此后多次再版,成为女权主义经典作品。
此次刺杀事件被看作是对男权社会所谓最前卫观念的一次冲击与反抗,一次边缘面对主流的毁灭与自毁—看来,边缘并不永是边缘。安迪·沃霍尔作品的内容与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名人崇拜紧密相连,是针对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和传播媒介的产物。
在沃霍尔的作品创作中,由于他选用题材和创作内容的广泛,作品开始突破以往单一模式,体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式的复制,完全相同的主题元素或者不同色相的主题元素在同一个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
沃霍尔擅长绘画、印刷、摄影之间的跨越使用,不断利用传媒而重复传媒,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艺术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是艺术的生活。
艺术形式与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构性,安迪·沃霍尔用独到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当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背景下,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通过广泛的艺术探索改变了世人评价世界、生活和艺术的方式,并以此证明生活和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艺术不再是少数人享用,而属于普通大众,并逐渐以新的方式从为权贵服务转向为民众服务的民主化进程。
可以说安迪·沃霍尔在波普艺术中的开拓和革新对于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和互融性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 如何欣赏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作品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魅力和热度依旧没有消退。
他的名字和面容被人们记住;他的作品出现在各大博物馆的墙壁和时尚单品的表面;他的名言警句成为了追梦人的信条。可以说,在瞬息万变的艺术界,安迪·沃霍尔依然是现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偶像人物之一。
那么,应该如何去看他的作品?我想从名人效应和波普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很多人都做过了;那么,我想用“讽刺艺术”的角度来看看安迪·沃霍尔的艺术。=================================== 讽刺,也可以说反讽,英文irony,指的是一系列事件的实际结果与正常或预期结果之间的不协调。
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和视觉艺术中,都可以广泛地观察到这种讽刺的存在。而安迪·沃霍尔在他的艺术里,处处可以看到讽刺以及它对其艺术语言的影响。
他通过打破传统的游戏规则,融入流行文化和创造艺术的歧义,形成了波普艺术的讽刺意义。他的讽刺手段,不仅可以应用于艺术世界,而且适用于我们社会里的许多文化景观。
在20世纪50年代,安迪·沃霍尔成为了一名广告插画家,他给女鞋、香水、蛋糕设计过插画,(如上图)这段早期的职业生涯给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很快,沃霍尔就进入了纯艺术的圈子。
波普艺术于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出现。在当时,波普艺术是对争霸了美国近十年的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
包括沃霍尔在内的许多波普艺术家都认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者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太脱离观众,他们宣扬的艺术理念与普通公众过于疏远,似乎只有高级专业的艺术界人士才能理解。简单点说,波普艺术家认为50年代被学术界吹捧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脱离了群众,让艺术变成了小部分艺术精英的玩物。
所以,他们制造了另一种形式的艺术——波普艺术。从字面上理解,波普(pop)就是流行的意思,因此波普艺术也是如它的名字一般容易理解,是以流行文化的形象和消费主义的观念为基础,目的是向更广泛的观众提供平易近人的艺术。
因此,从发生的状态上来说,波普艺术整体上是一群艺术家对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讽刺。抽象艺术强调绘画的行动性,强调绘画行为和绘画结果的独一无二性,强调艺术家作为主体的绝对意志;而波普艺术则讽刺了这些自以为是的艺术语言,宣扬艺术的结果而非过程,赞美消费主义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大众传播,弱化艺术家的“天才式”的神秘感,而强调艺术的简单和愉悦。
沃霍尔无疑成为了波普艺术的代言人,他既懂得包装自己,也明白市场的喜好。他聪明地将广告的概念应用于他的艺术形式之中,利用消费品,名人,新闻故事和重复的图像来突出“大规模生产”的概念,与从前传统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追求的艺术品理念完全相反——艺术品不再是仅此一件,独一无二的了,艺术品也可以变成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总体上看,沃霍尔从艺术执行的角度,和艺术内容的角度,都在模糊高雅艺术与普通商品之间的界限。他在油画布上复制了各种象征美国商业产品的形象,如金宝汤罐头和可口可乐瓶。
他让不断出现在电视和公众视野里的流行人物变成了绘画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图像,如《金色的玛丽莲》(下图,左边,于MoMA),《12个猫王》,仿佛这些名人本身也是被大量生产出来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魅力和热度依旧没有消退。
他的名字和面容被人们记住;他的作品出现在各大博物馆的墙壁和时尚单品的表面;他的名言警句成为了追梦人的信条。可以说,在瞬息万变的艺术界,安迪·沃霍尔依然是现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偶像人物之一。
那么,应该如何去看他的作品?我想从名人效应和波普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很多人都做过了;那么,我想用“讽刺艺术”的角度来看看安迪·沃霍尔的艺术。=================================== 讽刺,也可以说反讽,英文irony,指的是一系列事件的实际结果与正常或预期结果之间的不协调。
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和视觉艺术中,都可以广泛地观察到这种讽刺的存在。而安迪·沃霍尔在他的艺术里,处处可以看到讽刺以及它对其艺术语言的影响。
他通过打破传统的游戏规则,融入流行文化和创造艺术的歧义,形成了波普艺术的讽刺意义。他的讽刺手段,不仅可以应用于艺术世界,而且适用于我们社会里的许多文化景观。
在20世纪50年代,安迪·沃霍尔成为了一名广告插画家,他给女鞋、香水、蛋糕设计过插画,(如上图)这段早期的职业生涯给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很快,沃霍尔就进入了纯艺术的圈子。
波普艺术于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出现。在当时,波普艺术是对争霸了美国近十年的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
包括沃霍尔在内的许多波普艺术家都认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者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太脱离观众,他们宣扬的艺术理念与普通公众过于疏远,似乎只有高级专业的艺术界人士才能理解。简单点说,波普艺术家认为50年代被学术界吹捧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脱离了群众,让艺术变成了小部分艺术精英的玩物。
所以,他们。
4.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思想是:
关于社会的:
1.“我敢确定我看着镜子时,什么也看不到。别人总说我是一面镜子,如果一面镜子看着一面镜子,里面能看到什么?”“当‘我’看着镜子,我只知道我看到的自己跟别人看到的不同。”
2.我不太用化妆品,但是我会买,而且常常想起它。化妆品营销如此成功让你无法全然忽视它。
3.人最好永远穿着同一套服装,这样就能知道大家喜欢你是因为真正的你,而不是衣着所造就的那个你。总而言之,看人住的地方比看他们穿的衣服刺激多了。
4.我们每天都会经过一座桥,桥下有用过的避孕用品。我总是大声地对所有人说出那些是什么东西,然后他们会笑。
5.泰格会到克莱因(Klein's)和梅丝(Mays)这种地方买一件两块钱的外套,拆掉上面的蝴蝶结和花饰,然后拿到她自己的店里卖四百块钱。
6.在60年代,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感到兴味盎然。在70年代,每一个人开始抛弃每一个人。60年代吵吵嚷嚷。70年代空空荡荡。
7.几分钟后我再次从钥匙孔偷看,而她会在誊写她的通讯簿——或是某个人的通讯簿,那不重要——或者她会拿着黄色的记事本坐着,列出所有跟她上过床的男人,将他们分为三类——“睡过”、“干过”,还有“抱过”。
8.我热爱世界上的每一种“解放”运动,因为在“解放”之后,那些一直以来是个神秘谜团的事情变得可理解且无趣,然后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自己被摒弃在外,就算他们不属于当今引领风潮的一员。
9.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属于第一群非常现代化的女性之一,她们视男人为爱情玩物,将他们买下,又将他们遗弃。我喜欢这样。
10.当今城里最时尚的女孩是那些属于夜晚的女孩。
11.一个人不化妆的时候,看起来最让人想亲吻。玛丽莲的双唇不属于令人想亲吻的唇,却非常适合拍照。
12.当你跟一个热恋中的人交谈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失礼,因为他们对什么东西都特别敏感。
13.每个人一生中总有某个时刻是美的。往往是在不同的阶段。有时候他们在婴孩时期相貌出众,而长大后没有什么特出之处,但当他们年纪稍长后,可能又好看起来。或者,他们可能比较胖,却有张美丽的脸庞。或者有罗圈腿,但有副美丽的躯体。或者是美女中的翘楚,却胸部平平。或者是美男子中的魁首,但是“你知道那个地方”比较小。
14.危险中的美会变得更美,但是泥泞中的美会变丑。
15.照片中的美人与现实中的美人不一样。身为一名模特儿必定很辛苦,因为你想成为照片中的你,然而你看起来永远不可能像照片中的模样。
16.有时候,那些有精神崩溃症状的人看起来可以很美,因为他们移动或走路的方式里面有一种脆弱的东西。他们显出一种让他们更美的情调。
17.我一向认为当有人在街上转身回头去看某个人的时候,大概是因为他们闻到那个人的体臭,那才是使他们转头的原因。
18.孩童永远很美。每个小孩一直到约莫八岁左右,都很好看。即便带着眼镜还是好看。他们永远有完美无暇的鼻子。我从未见过不讨人喜欢的婴儿。小小的五官和细致的肌肤。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动物身上——我从未见过难看的动物。婴儿借由美丽得到保护,因为人们比较不想伤害他们。这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动物。
19.在现实生活中,电影明星甚至达不到他们在电影里立下的标准。
20.我一直在想戴眼镜代表什么意义。当你习惯戴眼镜之后,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能看多远。我想到眼镜发明前的那些人。那一定很奇怪,因为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观看,取决于他们的视力有多糟糕。如今,眼镜使每个人的视力统一在、。这个例子显示人与人越来越相像。假如没有眼镜的话,每个人看见的程度会有差异。
关于人生的:
1、死亡:我不相信这件事,因为我不会在场确认它已经发生了。对于这件事我不能发言,因为我还没准备好。
2、跟死亡这么近距离接触,就彷佛和生命近距离接触一样,因为生命也是一场空。”
3、“你被枪杀过。你毕生所经历过最强的性高潮。”
5. 安迪·沃霍尔的相关消息
2013年4月29日起,亚洲最大规模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将登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400余件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作品跨越安迪·沃霍尔从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艺术生涯。此次展览是“安迪·沃霍尔回顾展”亚洲巡展的第三站,继登陆新加坡、香港之后,此后还将移师北京、东京。
2013年9月29日,“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这是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沃霍尔作品首次集体到北京展览。
本次展览是沃霍尔作品亚洲巡展的第四站,前三站分别是新加坡城、香港和上海,在北京的展览以沃霍尔的生平纪年为线索,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呈现出沃霍尔从上世纪40年代起各个创作时期的作品以及艺术创作档案共101组,包括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形式的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
2013年9月29日下午,“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以近乎“追星族”大聚会的方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原本可以容纳六七百人的大厅,被挤得想挪开脚步都变得困难,一些狂热的“粉丝”穿上印有沃霍尔头像的T恤,还有人举起写有沃霍尔名言的木制小牌。往常稍显严肃的艺术殿堂,一下子多出浓浓的追星味道。
安迪·沃霍尔身价超越张大千
近日,美国已故波普艺术家代表安迪·沃霍尔登上了2012艺术家拍卖成绩排行榜首的位置。这极大地反映了美国战后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持续的突出表现。沃霍尔去年的拍卖总成交额高达3.083亿美元,成功地超越了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
安迪·沃霍尔以把艺术和大众文化结合起来而闻名世界,而最近他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他的亚洲巡回展目前也在香港举办,而他逝世前5年所画的作品《粉红心》在近日准备拍卖,并于1月4日在香港举行预展。据拍卖行介绍,这幅画以亚克力、钻石粉等材料制作。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大多是版画,这幅《粉红心》是他比较罕见的原作。
业内人士介绍,《粉红心》是安迪·沃霍尔晚年的作品,包含了不少具有宗教意义的符号,具有代表性。目前,这幅作品目前由一位日本收藏家拥有,1月下旬将在新加坡拍卖,估价129万至288万港元。
此外,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收获了2012年度拍卖成绩最佳在世艺术家这一称誉。对此,美国花旗银行艺术咨询与金融部门的高级顾问乔纳森·宾斯托克认为:“拍卖市场的选择性是多样的,但焦点却常常集中在个别艺术家的作品上。正是由于市场对沃霍尔和里希特的认可,这两位艺术家才取得了如此不俗的成绩。” (华利)
6. 安迪沃霍尔对艺术史的作用
平等 安迪沃霍尔的民主与平等思想是彻底的,他与社会最上层的人社交,也与社会最底层的人来往。
正如他所描绘的:“这个国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在美国开始了一个传统,在那里最有钱的人与最穷的人享受着基本相同的东西。你可以看电视喝可口可乐,你知道总统也喝可口可乐,丽斯·泰勒喝可乐,你想你也可以喝可乐。
可乐就是可乐,没有更好更贵的可乐,你喝的与街角的叫花子喝的一样,所有的可口可乐都一样好。” 他的艺术作品也呈现出同样的“可口可乐”姿态: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能从那鲜明的色彩和明确的构图中获得快乐。
艺术品是让人想看且需要看的物品,而他采用丝网印刷技术保证了这些艺术品的大量可重复性、以及价格的低廉性。 换句话说,他认为可复制的商品品是在工业时代对自由与平等的最好馈赠。
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无界化是沃霍尔艺术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部分。他试图将平常物品搬上最高艺术殿堂,如他的汤罐系列,同时他又努力从中寻找变化和乐趣。
他将最反映时代精神的物品以直接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所有人都能看懂,而不同的人又会它们产生不同的理解。 重复性 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中强调重复性,这也许源于他在天主教会中所做的不断的祈祷。
他的画作中颜色与构图不断变换,造型却从未改变的明星获得了重点的重复,如梦露的红唇、猫王的臀部及毛泽东的脸部轮廓。沃霍尔认为重复可以让人发现新的乐趣,当无趣的主题被不断重复,美感应运而生。
我们可以从The velvet underground地下丝绒乐队的音乐中看出这一点。沃霍尔在1966-1967年成为这一乐队的经纪人,他们音乐中不断重复的简单和弦、歌词无疑受到了沃霍尔商业艺术思想的熏陶。
重复性是工业生产的特质,也是工业美的体现。 在沃霍尔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重复所能产生的韵律美。
不仅如此,他作品中的色彩与构图使得它们得以在重复中富于变化,这对于之后的工业产品艺术化有深远的影响。 商业性 沃霍尔以商业广告艺术家出名,然而在商业上的成功起初并不被艺术评论家们看好,他们批判沃霍尔仅仅是一个“商业艺术家”,指责他的肖像作品中展现的明星流于表象、缺乏深度。
他在《沃霍尔的哲学》中也说“赚钱是一种艺术、工作也是一种艺术、最赚钱的买卖是最佳的艺术。”而一些有远见的艺术评论家则认为沃霍尔的肤浅和商业性是“时代最伟大的镜子”,认为沃霍尔抓住了70年代美国文化中不可抗拒的时代精神。
在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艺术作品中的商业痕迹,如绘画作品的,也看到商业中的艺术痕迹,如电影般的广告。 商业、消费主义直至今天都仍是美国社会的主流观点,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沃霍尔将商业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是简单而直接的:丝网印刷带来的粗糙质感、重复的画面、没有内容只有形式的电影画面都表现出一种旁观的、冷淡的嘲讽态度,令我们得以冷静地思考时代的冷漠、空虚与个性的失去。
7. 沃霍尔对后现代主义有何影响
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另一巨头人物。
他的波普艺术品在中国的报刊已经介绍了不少。这位出生于1930年、去世于1987年的画家是一位成功的商业艺术家。
他一开始就将近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标准的商标和超级市场产品上,如可口可乐瓶子、坎贝尔的汤罐头、布里罗的纸板箱等。与其他波普艺术家相比,他似乎更为彻底,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的手式操作观念。
他的很多画是用制版印刷的方法把照相形象直接移到画布上。他的风格特色是重复,将可口可乐瓶子作无尽无休的排列。
我们知道,古典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都将重复视为大忌,可是沃霍尔却是将重复推向极致,由此也可看出后现代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不同。他的早期作品《绿色的可口可乐瓶子》使观众想起超级市场的货架,企图以此向人们说明一种对物体态度的改变。
在后工业社会,物体再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大多数商品是成千上万一模一样地制造出来,每一个东西与其他东西之间没有多少区别。 至60年代,沃霍尔一方面从事制作商品的艺术,一方面将注意力投向广告、连环画、电影宣传画以及美国当代电影明星。
系列画之一《玛丽莲·梦露》是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手法仍然是重复。
在沃霍尔看来,重复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再现,这里存在着一定的精神价值和思想内容。玛丽莲·梦露在五六十年代是美国紧时髦的电影明星,1962年8月的一天服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此事引起美国的震惊。
沃霍尔在梦露自杀后几天就迅速制作了她的系列画,以重复的形式进行悼念。到了70年代,沃霍尔利用宣传媒介将自己推向社会,他的题材逐渐啬了自己的形象和所处的环境,在新闻报刊上大量发表作品和自传。
他所创作的《玛丽莲·梦露》、《坎贝尔的汤罐头》》可口可乐瓶子》等到在美国家喻户晓,成为知名度最高的波普艺术家。
梅想到札记12-2:安迪·沃霍尔名言——人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钟
13、非职业化
《画家生涯》里论中国画家的非职业倾向,因为孔子说“君子不器”,好像以一项技能谋生是件很丢人的事,于是文人画家都要去当官,业余当个文人,这和西方人完全不同,和日本人也不同,从这个出发,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工匠精神”了。但和明朝同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波提切利等都是很小进入专门的绘画学校去学习这个技术,而中国好像直到民国才有了真正的美术学院。
关于交易,有的也是大量的私下交易,为了面子等原因,自己放任膺品流行。“几成真”?
14、公众号
当代乐团的公众号随便发篇文章的阅读量都在二千以上,主要还是因为秦文琛老师的影响力。
15、征信
去银行打印这玩意,第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东西,名目还是挺全的,看来以后各方面还是要留意一下,要不,有不良记录还是挺麻烦的。
17、人人成名
想起安迪·沃霍尔的两则名言:“人人都能在十五分钟内成名。”和“人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钟”。这是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预言。那一年和尔清在香港时看了他的那个“人人成名十五分钟”的巨大的展览,这是一个流行文化的集大成展览,令人震撼。
他还制作了许多纪录片和行为艺术,都是关于“名声”的。。。
各种名人的实录和变形。印象很深的他的那些时间宝盒,留下生命里的每个点滴,甚至一张碎纸片。
18、名流
由名声想起“名流”,但这个词给人的不是“真名士的风流”、而是“下流”,或是“不入流”的联想呢?名流本该是名声的汇聚,怎么这个名利场的侧影总没那么光鲜。
19、员外
从前的退休官员,但却总有种封建残余的感觉,自打有了祝员外,这便成了一个贬义词,专门从事破坏自由恋爱。
每个员外手里都拿着一根铁棍,专门棒打鸳鸯,像梁山伯与祝英台。
20、盛名之下
想起“程门立雪”。
想起“其实难付”的尴尬。
21、距离
距离和名声成正比,距离越近,名声越小;距离越大,名声越响。很多名人,只要一靠近,便会产生“不过尔尔”的感觉。
22、气场
如雷贯耳说的是一个人的气场,它与名声有关么?
23、宣传点
在之前其欣然的宣传中,从来不做公司的宣传,但是对公司的出品的作品都会有很多宣传,而每个作品的字幕中都会把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打进去,这样形成的格局是,公司名声不大,但是每个作品都还比较响亮,员工们共享这些资源,他们只要说,我曾经参与制作了***片子,这是一种资源共享的策略,对于员工的未来发展还是挺有用的。
24、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的撰写很早都被一些人抢注了,以至于本人都没有权利修改自己的条目,为了我自己的条目和百度直接交涉也没有修改成功,我已经不知道我的条目的修改权利在哪一家公司了。(他们先把所有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都抢注了)百度百科已经不是条目本人所能控制的了,真是悲催。
插画:老梅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观点不代表乐艺会观点。
特别鸣谢傻姑出山公微号
袁梅 作家、编剧,制片人兼影视投资人。著有《摩梭人》、《风车城堡》、《个人问题》、《好想好想谈恋爱》、《再高的云彩也有一把梯子》等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制作出品的电影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石的孩子》、《黄金时代》《第三个人》等,电视剧《德龄公主》、《奇妙女孩》等,同时投资制作了《神秘世界历险记》、《疯了桂宝》、《金龟子》、《快乐东西》等系列动画电影和动画剧集,其作品多次赢得国际国内各种大奖。2018年开始习画。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描写晋祠难老泉优美的句子
- 下一篇:秋枫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