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
时间:2022-04-17 09:4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像十二只山羊在阳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
1.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1561—1626)的名言。
确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曾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一生竭力主张、提倡新方法,要人类充分树立驾驭自然的能力。他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以便征服自然。
他指出自然界是物质的、能动的,具有内在力量和内部张力。他还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可靠的。
科学在整理感性材料时,他主张用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科学地整理感性材料。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处在上升时期的英国对发展科学技术的要求。
培根的学说,同样存在科学的不彻底性。如他认为有不死的“理性灵魂”。
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等是举世闻名的著作。
2.“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是谁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的人,
名字叫法兰西斯·培根。
他是中古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1561年1月22日,出生在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剑桥大学一毕业,他就到英国大使处服务,后继任议员、掌玺大臣和大法官,并封为子爵。他对哲学很感兴趣,晚年辞去官职,专门从事哲学和科学的研究工作。
他把经院哲学比做偶像,认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偶像,直接观察、研究自然界,并通过实验和科学归纳,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马克思在概括培根的认识论时指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的方法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和重要条件。”培根提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检验真理、实践决定科学价值的思想,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培根是“二重真理论”者,他既认为真理来源于对客观实践的认识,也承认神的存在,因而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3.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哲学家培根坚信,以掌握自然界发展规律为内容的人的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相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培根的这一观点被后人表达为著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所说的人的知识是指自然知识,他指出科学技术的一切发明是“任何政权、任何教派、任何杰出人物对人类事业的影响都不能比拟的”,因为“发明的利益可以扩及于全人类,而政治的利益只限于特殊的地带.后者经不了几代,前者则永垂无穷。”
4.“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况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
——苏步青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
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
——吴晗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华罗庚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
——歌德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
——高尔基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培根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德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根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克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
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戈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
——斯宾塞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罗曼·罗兰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
——约翰生自然赐给了我们知识的种子,而不是知识的本身。——寒涅卡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
——爱默生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
——切斯特菲尔德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托马斯·富勒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
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学而不思则惘,。
5.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俗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况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
——苏步青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 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
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
——吴晗 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华罗庚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
——歌 德 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
——高尔基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知识就是力量。
——培 根 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培 根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 德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 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 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
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 戈 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
——斯宾塞 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罗曼·罗兰 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
——约翰生 自然赐给了我们知识的种子,而不是知识的本身。——寒涅卡 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
——爱默生 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
——切斯特菲尔德 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托马斯·富勒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培根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马克思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
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读书而不思考。
6."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是:
培根!
提起大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大家一定不陌生;但其中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他是科学史上第一个将物理与数学融会贯通的人,也是第一个将计算技巧与严格证明融为一体的人。他一生在数学为、物理学、天文学、机械等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阿基米德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当罗马帝国的军队侵犯他的家乡时,七十多岁高龄的阿基米德挺身而出,竭尽自己的心智,为保卫国家而战斗。传说阿基米德制作了一面巨大的抛物镜,把阳光聚焦后反射到罗马的战场上,燃起熊熊大火,罗马士兵无一生还。他发明了一种投石器,能迅速投出成批的石子,把逼近城墙的士兵打得头破血流。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尔沮丧地说:“我们是在同数学家打仗!他(阿基米德)安稳地呆在城里,却能焚烧我们的战场,一下子掷出铺天盖地的石子,真像神话中的百手巨人。”
后来,培根在回忆上述历史时,写下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这就是这句名言的由来,你知道了吗?
用知识教,而不是教知识——在泽州一中教研活动中的一些思考,以郝晶晶老师的课为例
(郝晶晶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韩山
用知识教,而不是教知识
——在泽州一中教研活动中的一些思考,以郝晶晶老师的课为例
2022年3月6—8日,晋城市第二轮普通高中教研活动在泽州县第一中学开展。活动中,我听了李豆豆、司彭彭、王佳丽、杨廷、郝晶晶、于志辉、冯婷婷、杨佞宁、王强等九位生物教师的课。九位老师就《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两节内容做了精彩的课堂展示。课后,我们就九节课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课、评课,大家各抒己见,获得了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
在交流过程中,我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希望能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学无止境,在九位老师的课堂上,我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做了一些简要的记录。下面,我将其中的一些思考归总梳理一下,以供更多的教育同行们批评指正。
——题记
古往今来,关于知识的名言警句层出不穷,其中以“知识就是力量”一句最广为人知。这句出自培根的经典名言,因其表述简短有力而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但培根所说的完整的话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很显然,后半句才是培根想表达的重点。也就是说,我们都知道知识很重要,它呈现出一种伟大的力量,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力量究竟是为什么服务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获得知识吗?毫无疑问。但人获得了知识之后要干什么呢?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于是乎,我们的教育只顾着给学生“补知识”,而不关心这些知识是否能真正变成一种力量。更有甚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高效性”的概念,片面地追求获取知识的速率,并将其作为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这种把培养人当作生产产品的做法显然是有悖于教育规律的,当然,也是有悖于人的发展。
在关于教育目的的一系列论述中,我比较欣赏杜威的观点。杜威说,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一些职业在淘汰,一些职业在兴起,知识的更新也是如此。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根本看不到,因而也无从准备。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教育也是这样。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学生专注于学习,而为其虚构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的做法,其实是很值得商榷的。这种做法意味着学生必须忍受当前的枯燥而寄希望于未来。换言之,就是以现在的不自由来换取将来的自由。这怎么可能呢?除了奴隶主给奴隶们画饼充饥不过是为了让奴隶们多干点活之外,我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比喻。
以兴趣而言,这种做法又意味着我们损失了学生当下的直接兴趣,而让学生去关注远处的不切合实际的间接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对我们当下讲的知识不感兴趣,却把兴趣寄托在好好学习之后将来能挣大钱之类的目标之上。我想,除非一个人有特别强大的自觉性和自明性,这种以间接兴趣为动机的学习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也难怪多数学生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以上论述,我不过是想说,我们不能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更不能把教育等同于未来。在我看来,把知识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教育作为未来的预备,都是不正确的,会使教育出现很大的偏差。
在泽州一中的教研活动中,我开诚布公地跟老师们说,一线教师最大的局限就在于把课堂教学简化为知识教学,以为课堂教学就是把教材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或许,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会下意识地采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对于这些方法和策略中的“好”很多时候都只保有一种模糊的感觉,至于为什么好,却说不上来。换句话说,教师对于什么是一节好课,心中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界限。这种“感觉主义”或许会让一节课成为好课,也会让一个教师变得优秀,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好”和“优秀”究竟是不能长久的。
也许,只有从知识的藩篱中挣脱出来,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利用好学生当下的兴趣,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之所在。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教育就是一个人在忘掉学校所学后剩下的东西。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是思维、观念、精神和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呼唤和提倡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事实上,也只有渗透了思维、观念和责任等素养的课堂才是真正的一节好课,上好这节课的老师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由此,判断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在于教师是否把课本上的知识教清楚了了,而在于教师是否用知识把学生都教会了,会意味着,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他们的思维和品质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老师们应该学会“用知识教”,而不仅仅是“教知识”。
“教知识”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时候只片面地关注知识而不关注学生,把知识作为一种目标去达成,而不关心学生达成知识的过程;而“用知识教”则强调教师应该用知识去支撑学生的发展,知识在这里只是工具,是脚手架,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在达成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得到发展,有没有形成相应的观念,有没有怀疑精神进而想要去一探究竟,有没有感受到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形成一种责任和义务……这些才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的,就是我们所谓的核心素养,也是爱因斯坦所谓的“一个人在忘掉学校所学后剩下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单单是以教师是否把知识教清楚了来衡量一节课的话,几乎所有的课都是好课。因为把知识讲清楚是对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倘若连课本上的知识都讲不清楚,就没有走上讲台的必要了。然而,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服务的。同理,课本上的知识也是为学生服务的,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用途。
在泽州一中开展的教研活动中,生物教研组长郝晶晶老师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节“用知识教”的好课。评课的时候,老师们一致认为郝晶晶老师的课讲得好。有的老师认为郝晶晶老师自带气场,也有的认为教师知识处理很条理,问题设计有深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还有的认为小组活动是亮点……我却认为,大家都觉得这节课好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很好地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导入提纲挈领总揽全局
从上海市疫情地图入手,到国家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再到前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常用的干扰素,随后展示有关干扰素的资料卡,介绍侯云德院士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最后引出问题:如何通过转基因技术制备重组人干扰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简单说出相关的操作流程吗?郝老师的导入一气呵成,非常精彩,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蕴藏着丰富而又意味深长的信息。我认为这个导入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 具有时效性,让人感同身受
教师以目前上海的疫情地图为起点,又谈到到前段时间晋城因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而封城两周做核酸数余次的经历,令学生感同身受。这种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很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2. 具有冲突性,让情感快速升华
教师引入干扰素之后,通过对比上世纪80年代干扰素的价格和人们的收入,以及介绍侯云德院士的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的贡献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唤起了要造福人民的担当和意识,从而自觉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3. 具有总括性,能引领整节课
关于课堂导入,我在之前的文章《课堂导入应该注意些什么——以晋城二中刘树苗、凤华学校高仙桃、矿区中学杨丹丹老师的课为例》已有论及。文章中第四点我谈到,导入最好能总领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一节好课,不仅要看这节课设计是否合理,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层次性,能否引起学生的深度学习,还要看这节课能否首尾呼应。我所谓的首尾呼应即是导入部分要涵盖整节课的意思,即一节课从导入开始提出问题,到最后上完这节课以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在郝晶晶老师的这节课中,教师从提出如何通过转基因技术制备重组人干扰素这个情境开始,到讲完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之后,指导学生从多个水平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就是一个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小组活动服务教学促进合作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步,其主要表现是,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多了起来。甚至可以说,在很多老师的观念里,判断一节课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就是看这节课是否开展了小组活动。老师们有这样的观念并不是偶然的。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而要达成这个目的,非得开展小组活动不可。其实,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要看到这个理念背后的历史性,即这个理念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鲁迅在杂文《无声的中国》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他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我想,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也是同样的原因。正是因为之前满堂灌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实在太单调和沉闷了,更严重的是,这样的教学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将知识同化成一种力量,用于批判和创新。新课改才迫切地、强势地推出了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提升学习的品质和创新的能力,以解钱学森之问。但我认为,新课改提倡开展小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不分学科、不分内容地每节课都得开展,而是说在需要开展小组活动的时候开展。毕竟,活动也是为课堂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从而将小组活动异化为一种形式主义。
当然,在多数课堂上,我们还是应该开展小组活动的。在泽州一中评课的时候,我就跟老师们说,在构建概念(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通过活动、实验、教具、视频、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的,就一定不要贪图省劲而用语言去建构。因为,试图用语言去描述一个概念是非常困难的。试想,如果你试图用语言描述一只大家都没有见过的鸟,让大家形成关于这只鸟的概念,肯定是徒劳的。但如果把这只鸟放在大家眼前,大家一看就马上形成了关于这只鸟的概念,就无须你再费一些口舌了。
当然,以上是关于具体概念的例子。假如是抽象概念呢?我认为,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遗传信息、遗传效应等,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才能讲清楚。于是,我在评课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供老师们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在讲授概念时不妨将重要概念层次化、将复杂概念简单化、将科学概念通俗化、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再将具体概念可视化,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概念的种类不止以上几种,还有很多,但不管什么类型的概念,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就可以上升一个新的台阶。但这不是我今天想要重点阐述的,且按下不表。
言归正传,郝晶晶老师的小组活动组织得好,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原因:
1. 学生是带着问题开展小组活动的
诚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任何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都是服务教学的,千万不能本末倒置。然而,在很多课堂上,我看到的却是,教师组织小组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展示一下就草草了事。譬如说,在生物课堂上,老师们常常会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生物模型。然而,在我看来,这些模型的制作实在是低智的、无意义的,其难度充其量是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手工课的水平。看起来教师是组织了小组活动,实际上这样的小组活动并不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目的,就更不用说一起去探究和合作了。
郝晶晶老师在讲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二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组织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去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问题依次为:①获取人干扰素基因后可否直接导入大肠杆菌?②在你们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酶?利用了什么原理?③将人干扰素基因转入受体细胞所需的载体需要具备哪些结构?推测这些结构的功能。
我观察到的是,自任务布置之后,每个小组的学生就教师提供的长条目的基因和环状质粒模型上的酶切位点(每个模型上都有好几种酶切位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然后通过动手剪切和连接,拼出了一个完整的重组DNA模型。拼出模型并不表示小组活动就结束了,教师又就着学生们拼出的重组DNA模型,讲解了单酶切和双酶切以及二者的区别等知识,解决了学生在拼接模型过程中的困惑。此外,教师还告诉学生,这个模型还可以留着用来解决以后与酶切有关的难题。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先是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动手构建相应的基因表达载体,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思考相关模型中与酶切有关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小组活动实在是有意义的。学生在思考和操作之后的理解远比只听老师讲要印象深刻的多。这也就是我所谓的能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的知识,就一定不要大讲特讲用语言构建的原因,也即是“用知识教”,而不是“教知识”。
2. 学生非得通过合作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我认为,在小组活动中,要促成组内学生之间的合作,势必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提出值得合作探究的问题;二是教师要提供非得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前一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且应该是需要小组内的学生都需要“跳一跳”才能触摸到的问题。也就是维果斯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稍有难度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其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
后一方面,教师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一定适合组内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很多课堂上,我观察到,教师提供的材料和用具并不适合开展小组活动,分析其原因,要不操作起来太浪费时间还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要不操作起来太简单一个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根本用不上合作。不得不说,要促使学生合作,教师着实需要动一番脑子,而且必须自己提前进行做“预实验”才行,不能只凭想象就可以把活动开展好。
在郝晶晶老师组织的小组活动中,除了提出的问题较好之外,我还看到,由于教师提供的模型大小和材料都合适,小组里的学生,有的标记酶切位点,有的稳定模型,有的连接黏性末端……非得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重组质粒。我觉得,这也是小组活动组织比较成功的关键之处。
三、教学思路主次分明重点清晰
新教材中,《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这一节的内容实在太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理清讲课的思路,做到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在郝晶晶老师的说课稿中,我看到关于这节课,她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本节内容设计3个课时。每个课时都有自己的主线。第1课时的主线是制备重组人干扰素;第2课时的主线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学习基因工程设计的其他技术和方法;第3课时是探究实践,讲DNA片段的扩增(PCR技术)及电泳鉴定。
我比较赞同这个设计思路。正如我在最近一篇文章《“给学生上课”,而不是“上课给学生”——浅谈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中写到的那样,当一节课中知识内容太多、太复杂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同一性、连续性和主干性。其中,主干性是指,我们一定要先带着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干”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其他细枝末节的部分。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不至于稀碎而杂乱无章。
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这节课为例,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以课本上的顺序来讲解,那么第1课时估计连基因工程的第一步(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都讲不完,因为这里面有一块非常难讲的内容——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教师如果在第1课时把重点放在了PCR上,势必会冲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这一主题,导致学生上完了这节课,只知道了PCR,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PCR。而在郝晶晶老师的设计思路里,教师在第1课时以制备重组人干扰素为情境,先先带着学生学习了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程序之后,在第3个课时再结合课本上“探究·实践”栏目里的相关内容讲解PCR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思路就比较符合我上面所谓的抓住了知识的“主干性”,即先从总体把握知识的框架,然后再从局部突破重难点。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亮点之外,郝晶晶老师的这节课的板书也设计得非常好。我认为板书贵不在多而在精。在这节课上,教师的板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讲课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生成的。这样的板书能够起到快速回顾的作用,即课后,学生看着板书,能快速想起课上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这样的板书才是有意义的板书。反观有的课堂,板书形同虚设,教师只是略写了几个标题而已,甚至,有的教师干脆没有设计板书。这些问题在年轻老师身上多有发生。大概是年轻教师讲课多注重课件而不注重板书的缘故。这充分说明,年轻教师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板书的价值,更遑论认识到引导学生学会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了。
还有,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非常好,大部分学生都带着一种积极的思考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之中,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忙着翻书记笔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想除了以上方面之外,教师富于节奏的语言以及恰当好处的比喻和例证等也发挥了直接的作用。
总而言之,郝晶晶老师的这节课虽然也是在教课本上的知识,但却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知识以外的许多东西。例如,导入部分重组人干扰素以及之后的抗虫棉等内容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小组活动真实地给予了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确得当、板书生成有序等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形成了关于基因重组的相关概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均达到了我所谓的“用知识教”的境界,可谓一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好课,能看到更多这样有想法的好老师。
附本次教研活动中郝晶晶老师的课件、教学设计、说课稿以及评课活动记录表,写得相对规范,供老师们参考和学习!
2022.04.10
-----More-----
韩山,教师,教研员,写作爱好者,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艺术。
- 上一篇:实践的名言警句大全
- 下一篇:夸小狗可爱的句子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