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师道的古代名言(尊师重道的古代名言)
时间:2022-04-17 11:2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李老师讲管理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尊重师道的古代名言(尊师重道的古代名言)
1.尊师重道的古代名言
尊师重道方面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警语名言500句〉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出自《荀子•劝学》。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出自《礼记•学记》。
2.有哪些尊重教师的古诗、谚语或名言
尊敬教师的古诗: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5、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16、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7、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8、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19、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曰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20、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3.尊师重道的名言警句
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2、古之学者必有师。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3、疾学在于尊师。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4、君子隆师而亲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5、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6、师者,人之模范也。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7、师道立则善人多。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8、为学莫重于尊师。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4.尊师的名言有哪些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
5.尊师重道的名言有哪些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语 人之常尊,曰君,曰父,曰师,三者而已--古语 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白虎通义》 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后汉书·孔僖传》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 。
修身篇》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汉)王符《潜夫论 。
赞学》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愈《师说》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
若要好,问三老-- (明)唐海《中山狼》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汉)韩婴《韩词外传》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 师者,人之模范也--(汉)杨雄《法言•学行》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师道立则善人多--《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为学莫重于尊师--(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务学不如务求师--(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明)唐甄《潜书 。
讲学》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 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 。
劝学》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
学记》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
6.关于尊师的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 尊师则不伦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7.有没有关于尊师的名言警句啊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8.关于尊师的名言警句(至少1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
尊师则不伦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师恩难忘,最美的诗句送给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学者亦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每每念及恩师,心里总是满溢温暖和感激。感谢您用知识,丰盈我的内心;
感谢您的宽容和鼓励,伴我走过青涩;
感谢您的坚守,成就了我的飞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新竹》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唐·齐己《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
最后,让我们再读一遍《师说》,弘扬我华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