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过心中的那道坎名言(迈过那道坎名人事例)

时间:2022-04-17 11: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洞见 | 评论: 次 | 点击:

迈过心中的那道坎名言(迈过那道坎名人事例)

1.迈过那道坎名人事例

人的一生,犹如登山远足,前行探索中充满艰辛与磨难、坎坷。

旅人只有翻过那座山,越过那条河,才能享受战胜困难后的“一览众山小”的欢乐,撷取胜利的果实,品尝成功之喜悦。断臂钢琴师刘伟在10岁的时候因触电失去了自己的双臂,面对生活的残酷,刘伟从未选择胆怯退缩,12岁学习游泳,19岁自学钢琴,再到2012年荣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宝座,刘伟终于苦尽甘来,用一路的拼搏成就自己。

“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身处逆境之时,我们要学会以顽强的毅力与挫折磨难搏斗,跨过那道坎,磨砺生命的意志,最终才能迎来希望的曙光。跨过那道坎,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还记得《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吗?这个老渔夫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没有人相信这个老头会再有什么收获。可是他再一次出海了,他要用自己去证明自己。

于是他找到了大鱼,忍着饥饿、伤痛,竭尽全力与马林鱼、鲨鱼搏斗。尽管桑提亚哥最终只是带回了一具鱼骨架,但是他顽强地与人生的困难角斗证明了自己。

还有什么比他在面对绝境时所激发出的斗志更让人钦佩的呢?所以,在面对看似无法克服的绝境时,我们爆发出潜在的斗志,扭转危难处境,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跨过那道坎,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名人传》里的米开朗琪罗、贝多芬、托尔斯泰他们都是敢于同人生角斗的勇士,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们都遇到了绝境的拷问,但是绝境却成了他们艺术人生的一种伟大力量。米开朗琪罗的困苦绝望成就他艺术的灵感,贝多芬的多舛命运创造了他的《命运》,托尔斯泰对生命的惶惶不安诞生了《安娜·卡列尼那》。

绝境是激发希望的源动力,在绝境中攫取希望,品位人生角斗的况味,自然就会在跨过那道坎之时,沐浴成功之光。米歇潘说:“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新中国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历经波折和坎坷,然而中国人民从未被它们打倒,反而将其一个个克服,最后以强势的姿态,登上世界强国的宝座!跨过一道道坎,昭示着成长的足迹,也是我们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请让我用一句话为我自己宣言:“生命就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战斗,跨过那道坎,荣耀与我同在。

2.作文跨过心中的那道坎儿

重重的,冷冷的,硬硬的,默无声息,但我分明感觉到了它对我的蔑视。

一道坎,横在我的眼前。

我原本以为这次确实是已经跨过了它,但一番得意地快马奔驰之后又沮丧地发现,它还在那儿。

莫非这竟是我今生难逃的宿命?窗外冰冷的月光,外面那棵老樟飒飒的叹息,都提醒着我刚刚梦中的又一次的落败。为什么每次都跨不过它?是不够坚强,还是缺少智慧?或许坚强本身就是智慧的孪生兄弟?难道一次次的徒劳的咀嚼苦恼的往事,就不能为我那原本并不是愚不可及的心魂带来些启迪和警示?难道一次次充满悔恨的假设之后的自我责怪,就不能让自己充满理性地撇开永不可重复的昨日,释却重负地笑对此刻?

必须跨过这道坎。否则,战前的任何一丝冠冕堂皇的自我说服,都将成为明天逃避的借口,都将成为此生永远的羞辱。

收拾残余,重整旗鼓,抖擞精神,鼓足勇气,凝神屏息。

冲--没有怒吼和呐喊,只有鲜血奔突在管壁上发出的嗤嗤的暗响;没有前番失败带来的惭愧和畏缩,只有必死的决心和信念。

冲,只有冲。如果说没有谁愿意忍受来自众人的流言蜚语,那么一个真正诚实认真生活的人又怎能忍受来自自己心底的冷嘲热讽呢?悟不到这一层倒也罢了,充其量只是没有开化的愚昧;悟到了,却不能义无反顾的做到,愚昧之外竟还要蒙受一个懦夫的罪名。

冲,冲!奔驰到它的面前。疾停。怒目,冷笑,用刀一般的目光将它的嘲笑劈退,将它的狂妄斩碎,逼出它隐藏在深处的懦弱和卑怯。

必须跨过这道坎--这是获得自我救赎的唯一方式。跨不过,永远在阴暗的囚牢里叹息,永远忍受心魔的作践和奴役。跨过它,灵魂也就获得了新生,重新回到自由光明的人间。

活了这许多年,跨不过,也就不必非要苟活了。咬紧牙关,不再有任何迟疑。冲--

……

跨过这道坎,我感受到了两种深深的战栗。一向不可一世的它竟瑟瑟地发抖,向我发出了伴随着绝望的疯吼和哀吟;还有,从我的身体深处传出的,隐隐的,渐渐的,终竟轰轰然,如千里之外奔涌而来的狂涛巨澜,震颤着天地间的一切,冲溃了路途上所有的堤坝和壁垒。

啊!我终于跨过了这道坎--啊,不可言说的美!!

……

3.作文 迈过那道坎

越过心中的那道坎

“莲莲,去练二胡吧!记住,是练1小时。”妈妈又在催我了,哎!讨厌的二胡好像时时刻刻都在与我作对,成了我心中的一道坎。

每天都坐在小板凳上,面对歌谱拉一首再熟悉不过的曲子,可真把我烦死了。

起初,刚学这曲子的时候,感到很新鲜,面对琴谱我都有点儿幸奋,似乎每一个音符都能够愉悦我的心情。可过了几天,新鲜感没了,拉着那首熟悉的曲子,就像喝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这下我有些厌倦。但在妈妈严厉的目光下,我又不敢放弃,只能耐心拉下去,可听着听着每一个音符都像一只蚊子,在我耳边“嗡嗡嗡”,是我浮躁起来。

这样下去,心中的那道坎,越堆越高,那天,我终于爆发了。

“哎呀!”我生气的跺了跺脚,本想好好发泄一番,却被妈妈逮了个正着。“这下完蛋了!”我心想。准备好接受一顿暴风骤雨,没想到妈妈语重心长的说:“孩子,面对每天不变的曲子是很难忍,但是,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你要坚持到底,越过心中的那一道坎,才能登上一层新的台阶。”

妈妈的话,给了我鼓励,给了我信心,就好像阳光的种子播撒在我的心田。我知道,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调整好心态,慢慢地再拉下去。呀!一种愉悦感再一次涌上了心头。

去学二胡的时候,我受到了表扬,老师说我进步很快,只要努力就能超越别人。

我进步了!我越过了心中的那道坎。原来,人只要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就能越过一道又一道坎,就能登上人生一个又有一个新的台阶。

而那台阶的背后,告诉要坚持不放弃,就能进步一次又一次。

迈过心中的那道坎名言

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作者:洞见·燕穿杨

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苏轼曾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的确,人生就是一段旅程,道阻且长,坎坷不断。

其中最难过的三道坎,就是得失,名利和生死。

得失原上马,名利水中鱼,生死云中电,纵然我们尽心竭力,也多半难以掌控。

唯一能掌控的,是我们的心态。

01

得失:得固欣然,失亦无憾。

《菜根谭》上说:“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太在乎得失的人,容易被欲念困住内心,患得患失。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在得与失之间兜兜转转,历尽半生,才把得失看淡。

任密州太守的三年,是他颇感苦闷的一个时期,因为和之前他在杭州时相比,环境有天壤之别。

杭州风景秀美,物产丰饶,人文浓郁,治安稳定;而密州,风景单调,缺衣少食,人文寥落,盗贼满山。

苏轼怀念杭州,心情低落,对家人也没什么好脸色。

直到有一次家人劝他:为什么不能开心点?

他这才意识到,对“失去”的耿耿于怀,已然阻碍了他对新生活的体验。

于是,他放下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执念,开始重新审视密州生活。

境随心转后,他霍然发现密州也有独特的魅力——地域辽阔,民风雄壮。

他一扫往日阴郁,与朋友村店喝酒,和同事平冈围猎,快意豪放,雄心万丈。

那个快乐的苏轼,又回来了。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人生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这种心态帮他在数次贬谪中,重新审视生活,收获异乡的美好。

贬谪湖北黄州,他躬耕于东坡,觉得做个黄州人挺好;

贬谪广东惠州,他惊喜地发现“罗浮山下四时春”,发誓要做岭南人;

贬谪海南儋州,他觉得和海鱼、海鸟特别亲切,认为自己是寄生在四川的海南人。

后半生,得失于苏轼,早已淡如轻烟。

他欣然接受现实,以“我心安处是吾乡”的心态,把别人眼中的苦日子过得生机盎然,妙趣横生。

对得失的参悟不仅让苏轼四海皆能为家,也让他得以窥见友谊的真谛。

苏轼每次遭受贬谪,都有很多朋友离他而去。

但他也惊喜地发现,那些真正的友谊,反而在时间的试炼下,历久弥新。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这一生,都活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得之固欣然,失之亦无憾。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只有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能真正活得自在安然。

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02

名利:浮名劳神,不如天真。

天下熙熙,皆为名利,苏轼也难以免俗。

20岁高中进士,被宋仁宗认为是留给皇子皇孙的宰相人选。

不久后,他又考中难度非常大的制科三等,为北宋立国百年来第二人。

自认为名满天下的他,在陕西凤翔做签判时,便有些得意扬扬,对别人称呼他“苏贤良”欣然笑纳。

还仰仗着自己的名气,当面批评新法的总领导者宋神宗。

当时宋神宗不但没有生气,还嘱咐他继续“为朕深思治乱”。

这让苏轼更加得意,逢人就说宋神宗的这句话,搞得人尽皆知。

他的上司陈知府见他如此,特意对他严格挑剔,想压一压他的名利心。

因为锋芒太盛总要吃亏的,只是苏轼当时还体会不到。

后来,出尽风头的苏轼,果然引起了小人的嫉妒,被诬陷入狱。

那时,他才体会到陈知府的良苦用心,发出“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的感叹。

经此一役,他渐渐对名利不萦于心。

后来,宋神宗去世后,苏轼被起用,短时间骤升高位,各种名誉、赏赐无数,名流学子们也纷纷聚集在他的周围。

苏轼不仅不为此骄傲,反倒深感负担,几次请求辞职外任。

他深谙名利即负累的道理,后来哪怕被赶出京城,一连遭贬谪,也能淡然处之。

不仅自己心态平和,还劝家人“努力加餐饭”。

从海南被召回时,朝野上下都希望他回京后主持政局,他却说自己“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相反,那些因争名逐利曾经陷害过苏轼的人,反倒是活在忧惧之中。

每次苏轼被起用,他们都心惊胆战。

名利之于人,恰似鸟笼之于金丝雀。

看上去很美很豪华,实际上很压抑,很费神。

正如古语所说: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若没有名缰利锁的羁绊,身心便飘然如不系之舟。

往东,是美景;往西,亦是胜境。

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03

生死:参得透死,方才懂生。

相对于得失和名利,生死这道坎可能是最难跨越的。

境况难时,不免怀疑生之意义何在。

境况顺时,又遗憾人生青春太短。

苏轼对于生死的参悟,比一般人来得惨烈,也来得深刻。

他曾经有过误认为自己必死无疑的经历。

当年他因批评新法,被变法派中的小人陷害入狱,与儿子约定,如果有死讯,送饭时就送鱼。

一次儿子有事,拜托朋友给苏轼送饭,但忘了告诉朋友这个约定。

结果,朋友恰好送去了鱼。

苏轼以为死期将至,写下绝命诗,诗中念念不忘的是家人。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经过这一番生死考验,苏轼终于体悟出家人的可亲,生命的可贵。

正因为如此,他出狱后对待家人格外珍爱,对待生活格外用心。

入狱前在密州时,他曾因心情不好训斥过孩子。

但出狱后,他对孩子经常大加赞扬,甚至承认自己有“誉儿癖”。

入狱前,他曾遗憾妻子缺乏文采,但出狱后他常用上好的纸张抄诗送给妻子,还在大量诗文中赞美她。

苏轼不仅爱护家人,也热爱着当下那些细微的人与物。

在黄州,他把富人不屑吃、穷人不会煮的猪肉,小火慢炖,熬煮成千年美食“东坡肉”。

在儋州,他教授海南人民认字读书,培养出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位举人姜唐佐。

环境越恶劣,他越热爱生活。

他梳头、泡脚、睡足觉,以壮身体;他读书、煮茶、观风景,以养心灵。

他参透了生死,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如此热烈,所以当他面对忽然而至的死亡时,毫不畏惧。

从海南被召回的路上,他生了重病,大限将至。

别人叹息他回京要做宰相的,没想到却要告别人世,他却淡然说道:

“死生亦细故耳,无足道者。”

生死都是小事,何足挂齿。

临终前,僧人朋友嘱咐他不要忘了西方极乐世界,他却说:顺其自然,不必刻意追求。

是的,与其重视死后,不如放眼生前。

人终有一死,我们很难决定自己怎么死,但能决定自己怎么活。

也正因为终有一死,所以生命的每一天都弥足珍贵。

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意,活好当下,不负光阴。

苏轼:人生三道坎,迈过去你就赢了

古诗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一个人若在百年时光里整天忧愁郁闷,那么就算活上一千年也未必能潇洒开心。

若能放下得失,看淡名利,悟透生死,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从此,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