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对孔子和孟子某一名言的思考(写出你对孔子或孟子某一名言的思考)
时间:2022-04-17 14: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真言贞语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写出对孔子和孟子某一名言的思考(写出你对孔子或孟子某一名言的思考)
1.写出你对孔子(或孟子)某一名言的思考
多个人一起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和他们相似的缺点要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孟母三迁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
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甫礌颠啡郯独奠扫订激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
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子思想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
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
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
3.以孟子或孔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几天前,忘了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很简单,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则只能停滞不前。 相信任何人都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有多少人能切实体会到这两句话所包含的玄机呢?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就将学习方法的真谛明明白白地总结了出来。
一个人,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不深究读了书,学了习做什么用怎么用,只停留在读懂书,而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也就会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迷惘。
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是去思考自己要读什么样的书,要怎样读书,怎么才能取得书中的真经,等到真的面对书时却懒得去读,去学习。这样的人,也只能永远停在原地。
就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例子来说吧。有多少人能解释它的意思,又有多少人在自己实际学习的时候真正想到要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呢?恐怕任何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很少人曾经意识到,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
这就是学而不思。学了这句话,也知道它的意思,在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却想不到去运用。
这就是因为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句话还会有用处。更没有想过应该用在哪里,怎么去用。
而实际上,这12个字,确确实实概括了学习的最最正确的法则。 孔子的确是圣人啊,虽然他所主张的某些东西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但也有些东西,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群体中都正确的真理。
更重要的,他能用最最简洁朴实的语言来概括这些道理,让任何人都能弄懂它们。但悲哀的是,正因为这些东西太朴实了,反而让人们不太重视。
可只要你仔细去想一想,这是圣人的话啊!肯定是因为它有着足够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圣人才会说出来。宋朝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现在看来,孔子短短12个字就可以解决天下人的学习方法问题,那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何况,说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不是一部,本来就是主张把论语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忽视掉而只运用那些真理的)就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和观念来说,如果能做到让学生懂得这12字,懂得怎样去学习,也将会是一件相当重大的成就啊!不过我个人感觉,如今的教育效果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
试问,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就真的想到了这12个字并按照孔老夫子这12个字去学习的啊?不可能,因为考试的分量在学业中所占比重太大,为此,不得不为高分而学,这样就只能放弃思的时间。这不是学生的错。
我只假设,如果让学生能按照老夫子的方法去学习,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呢?但很明显,有些人还没有体会到这12个字的真正伟大价值,不会运用它们啊。 就是这样,中国出现过很多思想家,他们的成就,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去运用与借鉴的。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并非没有通向富强和崛起的条件,只不过,还没有人发现和学会运用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而已。
这只是我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一点。它只是中国古代许多圣人中的一个人的智慧的一小部分,但就这一小部分就完全可以让我们今天的一些不完善变得更加完善合理。
如果我们能充分运用祖先留下的智慧呢? 我只能说,条件并非不存在,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掘和运用罢了。
4.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写一篇600字作文
(一)、学与思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
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二)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片面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
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
“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
时代前进了,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在强调“忧患之中”求生的同时,也应当讲讲“在安乐之中求发展”。
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我们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钥匙。 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倒闭,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
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
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
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
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
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 “弱”则趋于“亡”。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张建华丨孟子对孔子几个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对孔子几个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文/张建华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最卓越的集大成者,对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特殊的历史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儒家思想创发上的影响仅次于“至圣”孔子,被世人称为“亚圣”。
孟子出生在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的战国时代,比孔子小179岁。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孟子出生和成长在那个时代,不可能不受那个时代的影响。所以,他和孔子比起来,其思想体系虽然是一致的,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是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创新、很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比孔子的思想更丰富、更实际、更深刻和更有社会价值。因此,研究儒家思想,就不能不深入研究孟子思想。
孟子思想极其丰富,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备的儒家思想创新体系。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孟子》一书中,也就是《孟子》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篇阐述的内容十分浩繁,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概括起来,从对孔子思想创新发展的层面讲,我感到特别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仁”而来的“仁政”主张
施“仁政”,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也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其根本的要义,就是强调君主应该对人民施行仁慈的政治措施,要求统治者要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争取民心;反对欺压百姓、残害群众,反对暴政。强调只有施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并还告诫统治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认为能施“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这也和老子强调的“人之患在于有为、国之患在于重刑”的道理是一致的。施“仁政”的观点,其思想来源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仁”。孔子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强调“仁者爱人”。实际倡导的是道德个人主义,就是要爱人,而这种爱人并不是爱一两个人,而是要爱所有的人。而孟子的“仁政”思想,则是把孔子强调的“仁”所处的个人层面,上升为了群体层面、国家层面,把“仁”作为了一种治国理念、治国之道。所以,这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一个最重大的发展。当然,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动荡不安,他的“仁政”观点在当时没能实行、也不可能实行,但他为后人治国还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秦二世而亡,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法苛暴,失去民心。后来,很多朝代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在政权稳固后都是采取了施“仁政”的治国之策,如汉文帝、汉景帝都是采取了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国内政策,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也由此带来了“文景之治”。当然,后来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也无不与广施“仁政”有很大的关系。
二、挑战皇权的“民本”思想
这是孟子最鲜明的历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其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奠定了他以民为本的爱民思想。这句话的重要意义,首先,他突破了孔子一贯强调的上尊下卑、尊卑有序、君君臣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愚民政策、愚民思想,打破了君臣常规,是对孔子这些思想的重大突破和有力扬弃。其次,他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强调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没有人民就没有君主。第三,为后世治国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引领。特别是在宋太祖时期,人们都可以在大街小巷上公开谈论“民贵君轻”而不受追究,因而,宋太祖时期也是一个政治特别清明的时期。以至到后来,毛泽东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句话就是“以人为本”。现在,习近平同志又明确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所有这些,都应当是来自于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这一观点,对历代明君治国、对推动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三、独树一帜的“性善”理论
“性本善”是孟子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他认识论的基础和重要的世界观。他强调“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他认为性善是由“四心”所证明了的。关于恻隐之心,其中说到,人们看见小孩爬到井边,不用谁说就会自动地去救他,这就是心善的本性;羞恶之心,人们会自动地用衣服遮蔽身体,羞恶感与生就有;恭敬之心,尊老爱幼,孝敬老人与生即来,就是野兽都是如此,虎不食子,人就更不用说了;是非之心。对待事物人们总有一个生来就有的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所以,孟子始终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当然,他也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正是因为他有了“性善论”这个认识基础,认为人本质上都是好的、善良的,所以,他才主张要施“仁政”、要以民为本,这些政治主张皆来源于此。性善论是对孔子“性近习远”的继承和发展。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承认有人性,但并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围绕性恶和性善的问题,历来都有两种不同认识的争论,最典型的就是法家,如韩非子就始终主张性本恶,强调人一生下来就是恶的,比如小孩生下来吃母亲的奶,吃不出水就咬母亲一口等;人都有欲望,比如食欲、情欲、贪欲等等,是很难靠自己控制的。所以,他强调必须要用法规来限制和遏控人们的欲望。这也就是强调法治。性恶论是法家严刑峻法的基础。我个人认为性本善、性本恶都有道理,也都有偏颇的一面,更主要的还是要靠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等。在性恶、性善谁为本源上,我感到还是性善要多一点,因为人类经过了上亿年的进化,他们自然的、原始的本性已经得到改造,人已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高级动物了,他体现出来的作为人的属性,善良的东西还是要多一些,邪恶的东西要少一些。所以,我更多地赞成孟子的观点。
四、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点
重义轻利是孟子所奉行的重要价值观。他曾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孟子·告子上》一文中还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明确地表明了孟子的义利观。这种义利观概况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义利并重、以义为先。他在与梁惠王的交谈中就已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就是“义”与“利”相比较,应把“义”摆在前面。二是义利矛盾,以义为重。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若不符合道义,应当是虽利不受,始终以“义”为重。三是义利冲突,舍利取义。当“利”和“义”相冲突时,要保持自我尊严,不惜牺牲生命来换取“义”。孟子的义利观源于孔子的义利观。孔子不反对“利”,但强调“利”要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义”要大于“利”,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的人是君子,重“利”的人是小人。孟子则强调的是舍身求“义”,所以更高于孔子的义利观,孟子是真正的大君子。孟子的义利观激励了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舍其小家为大家,像霍去病就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南宋宰相文天祥,抵制了金人高官厚禄的诱惑,誓死不投降,英勇就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我们党新四军军长叶挺,皖南事变被捕后,蒋介石以高官厚禄一再劝降,叶挺将军丝毫不为所动,在狱中写下了《囚歌》,一下坐了5年牢,体现了一个坚定革命者的高尚情怀。这些都是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典范。所以,孟子的义利观对后人思想的引导塑造,所给予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
五、刚直磊落的独立人格
儒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柔”的学问,强调的是柔和、中庸,和为贵,特别是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上一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如孔子一生都强调要“克己复礼”,恢复周朝的礼仪典章。但孟子这方面就与孔子有很大不同。一是睥睨王者、踔厉风发。面对君王总是意气昂扬、刚直不阿、磊落恢弘。如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体现着这种性格和胆魄,一般人是不敢这样说的。他还指出:“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认为不必屈于权势,君臣之间地位上有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尚志自立、不媚权贵。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强调人要有志气,不迁就、不迎合、不献媚。同时还强调,即便是在逆境中也要做到不失志,经得住艰难的磨砺。指出:“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认为只有经受得住艰难困苦,才能担当大任。三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这也是孟子最著名的独立人格精神,他指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强调在诱惑面前守住节操,不因贫贱改变志向,不向武力低头屈服。认为大丈夫要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刚强不屈的人格形象。孟子强调的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特别是直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像方志敏、江竹筠、赵一曼、杨靖宇等,都是坚守气节的典范。孟子强调的这种人格精神,在新的时代仍然是需要的,我们应当自觉地坚守,认真地践行,不断把中华民族的这种高尚的精神发扬光大。
六、教以人伦的教育理念
孟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40岁以后,游说各国,到过宋、鲁、滕、梁等国,最后又回到齐国,被齐宣王聘为客卿,也就是不任职而论国事。因齐宣王不肯实行孟子的建议,孟子遂告老还家,专意讲学。孟子的教育思想在继承孔子“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拓展,特别是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有独特的创造,形成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孟子的教育:一是在教育对象上,由普通百姓发展到君主。他特别注重对君主的教育,如《孟子》七篇,有两篇讲到对君主的教育,即对梁惠王、滕文公的教育。二是在教育方式上,由一般的讲解到思辩教育。孟子是伟大的思辩家,很善于雄辩,把思辩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注重说理、逻辑性强、语言犀利,极大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三是在教育目的上,由教授知识到明确提出“明人伦”。孟子提出:学校要“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办学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使学生懂得并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自觉服从封建统治秩序的君子、圣贤,从而大大增强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为封建社会政治服务的作用更为明显。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教育影响也是深远的。如我们党就特别注重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各级都有党校,特别是中央党校,就是教育封疆大吏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这些教育思想,很多都能从孟子教育思想中找到渊源。
【作者简介】张建华(男),山东邹城人,军人,曾在团、旅、师、集团军、军区、战区陆军都任过职。国防大学基本系毕业,研究生学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