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写景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18 11:0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为天地立文心 | 评论: 次 | 点击:

《边城》中写景的优美句子

1. 《边城》中描写景物的语句有哪些

1. 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

2.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3. 黄昏那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这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4.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5.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6.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7.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8. 秋天来溪水清个透亮,活活地流,许多小虾子脚攀着一根草,在浅水里游荡,有时又躬着个身子一弹,远远地弹去,好像很快乐。

9. 天是渐渐夜了。野猪山包围在紫雾中如今日黄昏景致一样。天上剩一些起花的红云,送太阳回地下,太阳告别了。到这时打柴人都应归家,看牛羊人应当送牛羊归栏,一天已完了。过着平静日子的人,在生命上翻过一页,也不必问第二页上面所载的是些什么,他们这时应当从山上,或从水边,或从田坝,回到家中吃饭时候了。

10. 门前已成为一个水沟,一股水便从塔后哗哗的流来,从前面悬崖直堕而下。并且各处都是那么一种临时的水道。屋旁菜园地已为山水冲乱了,菜秧皆掩在粗砂泥里了。再走过前面去看看溪里,才知道溪中也涨了大水,已漫过了码头,水脚快到茶缸边了。下到码头去的那条路,正同一条小河一样,哗哗的泄着黄泥水。过渡的那一条横溪牵定的缆绳,也被水淹没了,泊在崖下的渡船,已不见了。

11.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

12. 一切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皆各在分定的一份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

13. 从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14. 雨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

15. 这并不是人的罪过。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参考资料

句子迷:

2. 摘抄边城中描写景物的语句

文章开篇就有一段环境描写: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这段环境描写,再现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远离世俗的尘嚣. 后面还陆续的写道了一些: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quot;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 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 这些景物写出了边城的清幽、秀丽和宁静,是一个原始的纯净的大自然的再现.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边城清丽明净的自然美.沈从文如此着力于边城的自然景物,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以自然的明净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 于是,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构成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3. 《边城》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1、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2、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

3、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

4、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

5、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1、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2、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边城》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3、《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4、《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崇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4. 边城中的精彩语句、语段赏析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 、“船夫” 、“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 。“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 ,“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5. 《边城》中的好句好段

1、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我翻阅纸张的指间滑落;记不清有多少支蜡烛,在我的凝视中化为灰烬.逝者如斯,我时时刻刻会听见自己对生命承诺的余音,感到岁月的流转在渐渐稀释我的年少无知,我愿自己是一只上足了发条的时钟,在昼夜不停的流转中留下自己充实的每一刻.

2 、如果人类不好好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终有一天,风沙的肆虐与垃圾的堆积会吞没我们美丽的家园.我向全世界的人们呼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手挽手,肩并肩共同保护建设我们的家园吧!

3、正所谓“学海无涯”.我们正像一群群鱼儿在茫茫的知识之海中跳跃、嬉戏,在知识之海中出生、成长、生活.我们离不开这维持生活的“海水”,如果跳出这个“海洋”,到“陆地”上去生活,我们就会被无情的“太阳”晒死.

4、岭上娇艳的鲜花,怎敌她美丽的容颜?山间清澈的小溪,怎比她纯洁的心灵?

5、我拽着春姑娘的衣裙,春姑娘把我带到了绿色的世界里.

6、我把卷子摊在课桌上,恨不得敲一阵锣,叫大家都来看看我这光彩的分数.

7、“上下五千年,龙的看火不灭;古有愚公志,而今从头越……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的追求就是让祖国灿烂的喜悦飞扬在美好的明天……

8、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9、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智慧与情感的枝叶招展在蓝天下.无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滚滚尘埃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静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心是一棵树,一个个故事被年轮携载;一回回驿动与飞鸟相约;一次次碰撞使它绵密柔韧;一幕幕经历造就了它博广的胸怀.心是一棵树,独木不成林.因此,树与树既独立又相联,心与心既相异又相亲.

10、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

11、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只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失败与成功之间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把这个过程比作桥梁.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座桥梁,才走向成功的.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不怕失败,最后战胜了吴国;居里夫妇不怕失败,终于发现了镭,孙中山愈挫愈奋,最终推翻清王朝;中国***人不怕 失败,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挫折都看作新

24、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手表,但买不来宝贵的时间;金钱可以买来美味的食品,但买不好的胃口.

6. 求沈从文《边城》中对凤凰的具体风景或人文风情描写的句子

“两岸泊舟无数,宿醉未醒的船夫从晨曦中的吊脚楼边匆匆跳到船头,妖冶泼辣的女子在楼头挽留相好的船夫,被山匪抢了媳妇的小裁缝垂着泪锁纽扣。”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五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脚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自家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等待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7. 【求《边城》中的好词好句,最好能有赏析的,】

1.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赏析:这段话描绘了边城淡淡的风景,凝练的文字清清淡淡,却似水墨画般清晰入目,让人能感受到这方水土的洁净美好.2.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赏析:这段话描写翠翠和祖父日常的生活,闲适淡然的日子,让人跟着作者的笔触走近了这座小镇的深处,祖孙俩的善良、美好,让人不忍心破坏.3.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赏析:好的写景就该是简洁而富有刻画力的,在沈从文笔下找不到华丽的辞藻,但你却可以清晰得从这样的笔触中感受到景物的轮廓,“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说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气氛相得益彰.4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赏析:同是写景,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湖滨的四季风光:游鱼竹林,桃花杏林,夏日花衣,秋冬瓦房,风光秀丽,平静水光,塑造了一个平和美好的环境.。

《边城》中写景的优美句子

重读《边城》:“音景”探析

重读《边城》:“音景”探析

摘要:音景即声音风景或声音背景,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启迪读者联想功能,达到对作品主题的烘托,增强作品的内部张力,唤醒内心深处的感觉与感动。沈从文是一个从部落中走出的作家,他尝试“用人心人事作曲”的方式进行文本创作。他小说中有些音景直接与人事相联,如端午节的鼓声,它不仅表现人事,传达意义,还推动情节的发展。音景又是具有象征性的,看似平常的音景,体现作者对现实的思考。特别是《边城》中的音景在特定场合运用,提升了小说自身的艺术价值,对凸显小说多重意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音景;叙事功能

音景(soundscape)因由“声音”(sound)“景观”(scape)合成,既可以称为“声音景观”,也可以称为“音景”“声景”或“声境”。由加拿大艺术家默雷·夏弗在《为世界调音》中首次提出,其直接的理解是“用声音界定空间属性”。[1](p27)夏弗认为,世界之始即有声音诞生,人类始终生活在声音环境中,大海的涛声、山谷的鸟鸣声、风吹树叶声、工厂的机器声等自然界千千万万声音都是人类生活的音景。声音不仅让世界充满生机,声音也占领空间甚至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艾米丽·汤普森在《现代性的声音景观》中认为声音景观是物质层与感知层的统一,它不仅是外在与人的声音性存在,也内在于人的感觉感知性存在。[2](p2)与夏弗相比,汤普森拓展了声音景观的范围,并将声音景观限定在了“现代性”视域中考察。傅修延的《论音景》一文,将夏弗的观点率先引入到叙事研究中,他将“音景”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认为音景像舞台的幕布一样,将作品情景中不可见不可闻的意义,甚至情景之外可能具有的意义,包括其中,它可以启迪读者联想功能,达到对作品主题的烘托,增强作品的内部张力。更重要的是,叙事作品中的音景能“激活陷于麻木状态中的听觉想象,唤醒与原始记忆有千丝万缕的感觉与感动”[3] 音景的发展表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声音,不只是振动产生的物理现象而已,其所代表的深层意义可以成为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标志,各个地区都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有趣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来说,音景可以记录和再现历史。这也提醒我们,阅读作品不仅仅是视觉效应,对于对某些文学作品,我们不妨从听觉入手进行聆察。听觉渠道通往人的意识深处,因此,聆察相对于观察而言,它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是人类常态下的安静倾听,也是一种心听,一种全面的感知。因此,解读文本中的音景,不在声音自身,而在于选择性聆听、塑造声音变迁的听觉性感知与思维,从另个一角度感知音景背后所包含的强烈的地方意识和象征意蕴。

沈从文从远离现代性的偏远湘西走来,他自称是一个“乡下人”,一切打算、思想、行为、习惯性情,都属内地乡村型,不易改变。虽混迹于大都市上层文化体系中,但本质还是乡下人。他说:“坐在房间里,耳朵里永远响的是拉船的声音、狗叫声和以及牛角声音”。[4](p33)他当过兵,在湘、鄂、川三省交界的多民族地区驻扎过多年,读了一部生活丰富的大书,这就使他与长年在都市生活或已习惯于都市生活的作家不一样,他是一个从部落中走出的作家。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在部落文化中,经验由占主导地位的听觉生活来安排,听觉生活压制着视觉价值。听觉与低清晰度的、中性的视觉不同,它具有高度的审美功能,它是精微细腻、无所不包的。”[5](p107)沈从文身上流淌着楚人的血液。我们知道,楚人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拜祭时,信众以歌舞娱神,因此湘西巫傩文化发达。因为很多民族没有文字,所以它主要是口口相授传承,以口诀、民歌传唱为主。在湘西居住的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均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资源非常丰富,尤以情歌、哭嫁歌、酒歌享有盛名。沈从文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在这种文化之中,对音乐极感兴趣,艺术细胞发达,艺术感觉细腻,与同时代作家如茅盾、老舍等相比,他的小说感性色彩强烈,抒情意味浓郁,听觉叙事丰富。他说:“把自然景物的沉静与人事的动结合起来,成功是必然的。照我个人的意思,这一切其实即是一种凝固了的大乐章,只等待作曲家用音符翻译出来。”[6](p194)他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乐曲来写,等待理想读者来聆察。如《边城》中经常出现的端午节的鼓声,它不仅表现人事,传达意义,还推动情节的发展。音景又是具有象征性的,看似平常的音景,体现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一、音景与环境营构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从地域来分可为两大类,一是乡土文学,二是都市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如何来区别乡村与城市两个不同的场域呢?一般来说,作家与读者往往会关注图景的描述,田野、土屋、树林、阡陌是乡土文学的家常景色,摩天大厦、夜总会、汽车、霓虹灯是都市小说必备要点。其实这只是表象的描绘,如何展现宁静与喧嚣等本质的区别呢?音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根据体现的内容来看,音景包括自然音景与和社会音景。自然音景是指非人为的存在于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涛声、冰裂、鸟啼等。社会音景是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出现的声音,是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相应也留下人的痕迹的声音。而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声音(日常生活中或出行时可以听到的声音)属于社会音景的范畴。因此,音景是大千世界的调音师,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社会阶段,它的音景是不同的。夏弗将各社会阶段的音景分为高保真和低保真,即农业社会阶段无多少噪音,被称为是高保真;工业社会承受着机器、汽车等轰鸣声的干扰,为低保真。沈从文在《边城》中,构建了二个音景世界即高保真世界和高向低的过渡世界。小说一开始就用非常简约的文字介绍了碧溪岨的概况,这里的画面感很强,由远及近,最后特写镜头定格在“一户单独的人家”。这里可谓是中国最小的社区之一,人口不多,只有一位老人,一个女孩子外加一条黄狗,尽管这段文字像刘西渭所说的“他不分析,他画画”,但接受者感知更为强烈的是这是一个安静的场域。虽然没有声音的描写,但无声胜有声,这是一种“缺席的在场”,这种寂静之声,无声之声,我们可以透过文字去倾听。接下来,又有一段文字写出了祖孙二人悠然自在的生活。没有世俗的噪音,只有祖孙俩的人声、笛声、歌声,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从后面的叙述中我们还听到风吹山林的声音,山中黄鸟、杜鹃的叫声,河边纺织娘娘和一切虫类的声音。自然之声与犬吠声、竹管声、歌声组成乡村交响乐,这是最原汁原味的乡村音景。

离碧溪岨一里远的是茶峒城,茶峒傍山临水,风景秀美,人与自然合一。这里屋角隅各处有大小鸡叫玩着,间或有男子锯树或劈柴声,几个妇人在日光下一面做事一面说话的声音。“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或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其实现实中的乡村音景,偶尔也会有噪音,如邻里之间的吵架声,村庄之间的械斗或战争的声音。二三十代的中国,时局动荡,湘西土匪占山为王,大小战争时有发生,但沈从文将噪音或杂音全部过滤,在这里 “一营兵士驻扎在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余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湘西无战事,意欲告诉读者这是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一个高保真的世界,也是湘西世界“常”的状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宁静美好的环境下,人们安之若素,民风淳朴,重义轻利,守信自约,人性皆善,尤其是主人公翠翠在绿水青山养育下,聆听自然之声长大的自然之子,眼眸清亮,心地纯洁,没有心机,不多话,很安静。作者设置一个高保真的世界,意欲对理想世界与美好人物的构建。

另一个世界是城外小小河街。这是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情形与城中却有不同,这里人员流动性大,商业气氛浓郁。乡村到城镇,生活发生了变化,音景也随之变化。白天,有饭店老板与客人调侃声,有水手“联欢”时的谈论声……这是一个生动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通过声音传递出来。从音景来分析,嘈杂声不断出现,乡村的原型音渐渐淡出,这种原型音一旦消失,生活就会若有所失,高保真向低保真过渡,诗意生活正走向世俗化,作品的挽歌情愫渐露端倪。作者一方面构筑理想世界,另一方面又暗示这一本真世界随着现代商业文明的渗入而逐渐崩塌,现实世界开始为物所蔽。

从音景不仅可以考察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还可以领略独特的文化环境,如果说高保真的乡村原型音是边城社会的主调音,那么,《边城》中的歌声,就是边城文化的标志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有的靠文字记录,有的通过图像流传。一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声音是主要传播方式。口口相传的史诗、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和生活习性。在西南,对歌是许多少数民族表现生活万事的神话式的手段和表达乡土观念的共同方式,山歌成了民族的文化符码,会唱歌的人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沈从文于1928年创作的一篇重叙民间传说的小说《龙朱》也有类似的描述,歌声让人感觉到自己真正扎根于此地,歌声造就了集体,造就了各集体的感官文化,歌声成了湘西社会的标志音。

刘西渭曾评价“《边城》是一首诗 ,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7](p210)在《边城》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理想的生命形态,不仅风景优美,生活宁静,民风淳朴,人性皆善,而且要有诗性品格,这是作者及至民族浪漫的地方。他的许多作品如《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月下小景》都有男女对歌生情的浪漫情节,对歌有效地拉开了故事场景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意欲展示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

二、音景与人事叙述

音景是研究人、听觉、声音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个环节。音景与图景一样有“底”和“图”的景深层次,有些声音蛰伏在背景深处,有些声音突出在前景位置,像信号音。信号音,是传递消息的声音,当我们说话做事时,将声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的意图,如夜里打更的声音,过节放鞭炮的声音,中国文学中“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寺院的晨钟暮鼓声,均属信号音。信号音因个性特征鲜明在整幅音景中特别引人注意,《边城》中的鼓声就是乡土生活中引人注意的信号音。“人不是生活在一个自然世界中,而是生活于一个人创造的意义世界中”。同样,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一旦描写图景或音景,一定有创作的目的,或者说有一定的意义。《边城》中有些音景直接与人事相联,通过音景表现人事,传达意义。

《边城》中的爷爷会唱歌,会吹笛子,很多年前,翠翠父亲是当地唱歌的第一手,翠翠的母亲也爱唱歌并引领潮流,后来俩人在白日对歌,然后相爱有了翠翠。用歌声传情定情,这是一个浪漫诗性的文化场域。大老与二老都很优秀,但大家为什么更喜欢二老呢?是否会唱歌是衡量一个男子优秀的重要标准。在茶峒,对女孩爱慕求婚的表达方式有二种,一是走车路,即媒人上门作媒;二是走马路,为心爱的女孩唱情歌。走车路代表社会传统规范的求亲方式,走马路代表自主自为的求爱方法;走车路是务实高效的表现,走马路是诗性浪漫的象征。作者安排了俩兄弟同时爱上翠翠,但大老不会唱歌,二老很会唱歌,于是约定去对面的山崖为翠翠唱情歌,两人轮流唱,谁得到回答,谁便服侍那划渡船的外孙女。那天晚上,对面山崖上的情歌浸入了翠翠的灵魂,翠翠梦中听到歌声,灵魂浮起来了,飞到对面山崖上采了一把虎耳草。虎耳草是象征爱情的物象,翠翠蕴藏在心中的爱情,通过她的灵听,通过歌声与梦含蓄地表达出来。虽然作者没有具体展现唱歌内容,但多情动人歌声盈荡在边城,形成一个重要的音景。这些情节不仅写出了湘西浪漫的文化情调和文化特色,也表明沈从文对民歌的提倡与肯定。他认为民歌虽然粗野鄙陋,但朴实的描写,单纯的想,天真的唱,却自有真情实感,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以音景来写文化环境 ,寻找文学中自己的位置。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谈到:“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8](p9)茶峒地处内陆,是乡土中国的典型代表,世代定居,安土重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粘着土地,与农为生。既不象游牧民族,打猎放牧,飘忽不定;也不像海洋文化下的民族,出海打鱼,与大海抗衡,长年生活在动态之中。高保真状态下的茶峒生活,主调是平静的,像沅水辰河一样缓慢的流动,然而平静的生活有时也渴望激情,需要某种刺激,这是人之常情和生活的需要,因此节日成了乡土中国最热切的期盼。端午、中秋、春节是中国传统中最大的节日,端午节又是冬去春来的第一大节日,南方各地流行赛龙舟,沈从文在散文《箱子岩》中对赛龙舟也进行过描述。声音是茶峒端午节最大的听觉事件,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声、鞭炮声,声响大作,群情激昂,热闹非凡,连平常寂静的军营中人也会加入其中,与民同乐。作者重点描写端午的鼓声。在中国文化里,鼓声与西方教堂的钟声一样,有号令功能,也具有“克里斯玛”特质,即神圣性,它敲起中国文化的韵律。原始社会,人们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后来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万物生长的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鼓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辛勤的劳作。鼓声也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擂鼓进攻,鸣金收兵,是前进、进攻的信号,象征永往直前。现实生活中的鼓声也会让人震撼,一下又一下的鼓点仿佛在敲击着人们的心灵,有着让人热血沸腾的感觉,就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到的“部落鼓”,“这种部落鼓使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造成人人尝试介入的局面”[5](p340)。端午的鼓声,不仅增加了节日热闹的气氛,也让读者体会到茶峒军民的团结、和睦以及奋力向前的精神。

鼓声虽响,且可以轻易占据前景位置,但也可以垫“底”,作为底音与人声呼应,暗示情节发展的趋向。小说的第8节,端午节来了,爷爷到河街采购过节的东西,翠翠想着之前两次端午节所见所闻的一切,心里很快乐。后来来了一对母女过渡,她们像是员外财主家的妻女,女孩估计只有十三四岁,穿得很好,相比之下,翠翠心中有些落寞,在无人过渡时,轻轻地“无所谓”地哼唱一首民谣,明显感觉到翠翠的自怜,从后面的情节可以知晓,那个女孩就是王乡绅的女儿,顺顺希望她做二老的媳妇,那个女孩家财力雄厚,有碾坊做陪嫁,尽管翠翠当时并不知道那个女孩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但看似无所谓地哼唱,内心深处的自卑与不安感已经感染到读者。

翠翠的喃喃之音,是与自己心灵对话,远处的鼓声作为背景,一方面增强了少女孤寂之感,另一方面暗示即将来临的端午节,翠翠将要面临的爱情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三、音景的暗示与象征

音景可以通过声音引发读者产生视觉联想,从而在视觉上增添新内容,达到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效果。因此,音景也具有暗示与象征性。上文提到的高保真、低保真、歌声、鼓声等,其实都具有暗示或象征意蕴。当然,在《边城》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声象的暗示与象征。

小说第4节写到两年前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接她回家,听到吊脚楼上妓女唱曲以及两位水手谈论妓女的丑事后,误会傩送。“大鱼咬你”,本是少年调侃话语,但在以后的文本中多次出现,例如,端午节鼓声蓬蓬作响,当翠翠见到在船头摇动小旗进行指挥的二老时,心中便印着两年前的旧事“大鱼吃掉你”,尤其是后面当爷爷知道翠翠的心事时,总爱用“大鱼咬你”来调侃翠翠,这句话成了翠翠与傩送关系的一个背景音。“鱼”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历史久远,因为鱼的生天殖力极强,古代就成为配偶的象征,闻一多在《说鱼》中,也通过对民歌民谣的大量分析,指出“鱼”是配偶或情侣隐语,打鱼或钓鱼喻指男向女求偶,烹鱼或吃鱼喻指合欢和结配。《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相识在水边,“大鱼咬你”正如《敦煌曲子词·送征衣》所云:“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暗示两人的爱情。

借助自然声象渲染气氛,传达心声是文人常用的手段之一。如中国古诗词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的”蝉声;“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的“马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雨声”,都是传情达意的重要音景,具有象征意蕴。沈从文是1930年代京派小说代表性作家,崇尚古典,追求浪漫。他自称与废名小说风格一致,废名喜用唐人写绝句的手法来写小说,用写景叙事抒情朴素的手法表明自己的审美态度。借景抒情,景不仅是图景,当然有音景。

小说第11节写到今年端午,翠翠被二老邀请到家里吊脚楼上看赛龙舟,无意中听到两位妇人在谈论二老的婚事,得知有一个王乡绅看上了二老,想同顺顺结亲家,还以大河边上的一座崭新的碾坊给女儿陪嫁,翠翠听到后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明的东西,有些生气了。随后几天,船总顺顺家又请人来做媒,而做媒的却是大老。翠翠心里很乱,于是作者有一段描写:“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㗩㗩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已渐渐洪大。两山深翠逼人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交递鸣叫。”

在小说的下一节,做媒的来探口气,可是老船夫从翠翠处得不到结果,隐隐约约感觉翠翠一切全像她的母亲,感觉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于是一个人跑出门外,“到那临溪高崖上去,望着天上的星辰,听河边纺织娘娘和一切虫类如雨的声音,许久许久还不睡觉。”

两幅画面都有声音作背景,借助嘈杂的鸟声、虫声将人物内心的烦乱烘托出来,同时暗示这个原本宁静的世界开始不平静,人心开始被外物扰乱。

《边城》前半部分在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中展开故事,写作其间,因母亲重病,沈从文回故乡一趟,故乡人事已不是记忆中和想象中那般美好,故事情调由乐转忧。当小说写到大老溺水茨滩,故事情节陡然转变,团总顺顺不愿将间接导致自己大儿子死亡的翠翠做自己二儿子的媳妇,老船夫过于热心,导致两家有些误会。有一天中寨人路过渡口,故意歪曲二老的本意,老船夫不愿相信,闷闷地立在船头,痴了很久,第二天又亲自到团总家探得顺顺口风,果真不如所愿。作者这时有一段描写与小说开头营造的宁静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訇然的雷声将翠翠吓得发抖,祖孙俩尽管躺在床上默然无声,但内心是不平静甚至是恐惧的。在雷声暴雨声中,老船夫溘然长逝,山上的白塔坍塌了,渡船被冲走了。

沈从文在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写的《边城》题记中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首当其冲的是农民,他们被时代大力所压,失去了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变得穷困和懒惰。因此他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读者认识到我们民族过去的伟大处与目前的堕落处,给从事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一点勇气与同情,重振民族品格。崇尚自然,注重表现人生形式的沈从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尚保留古朴之风的美好世界,但美总是令人忧伤的。如果将老船夫看作是边城品格的化身,白塔是边城古老文化的象征,渡船是边城古老生活方式的象征,那么,訇然的雷声就是现代社会的侵扰声。古老的乡土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否直面风雨,并在风雷声中得以重生呢?这是作品带给读者忧虑和深思的问题。

四、重视聆察——《边城》阅读反思

《边城》在1930年代发表之初,就引起了许多批评家的关注。有论者赞誉这是一首诗,一部具有牧歌情调的作品,一部浪漫主义杰作;也不乏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胆小而知足且善逃避现实者最大的成就,将热情注入故事,使他人得到满足,而自己得到安全,并且从一种友谊的回声中证实生命的意义。”[7](p86)对于形形色色的评论,沈从文都不太满意,认为许多看似知识丰富、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的文本讨论会弄得读者晕头转向。他曾在《看虹摘星录·后记》中提到,最好的读者是批评家刘西渭和音乐家马思聪,因为“他们能超越世俗所要求的伦理道德价值,从篇章中看到了“用人心人事作曲”的大胆尝试”[7](p63);至1949年,他依然认为《边城》最好的读者是刘西渭,因为刘西渭从中看到《边城》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四面八方烘染出来的,“作者全叫读者去感觉,他不破口道出,却无微不至写出,他连读者也放在作品所需要的一种空气里,在这里读者不仅用眼睛,而且五官一齐用——灵魂微微一颤,好像水面粼粼一动,于是读者打进作品,成为一团无间隔的谐和,或者,随便你,一种吸引作用。”[7](p200)沈从文一再强调他的作品没有诸如含有人生莫测的命定论等高深寓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企图从试探中完成一个作品,他最担心的是批评家从他的习作中找寻“人生观”和“世界观”。1976年,沈从文在给许杰的信中还提到:一般的批评要么赞美要么谴责,缺少“欣赏”作基础,只用世俗作文章的道德习惯与政治要求去判断,与作品不免会隔一层。这种缺少欣赏的“隔”,实际上也是我们缺乏艺术感知,没有用心倾听的结果。追踪其因,不仅有时代与社会的干扰,也有中国传统阅读方式的影响。

20世纪肇始,工业革命的声音扫荡城乡,凝滞的乡土中国开始流动,报刊杂志的兴起,现代性一步步渗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变。相应而来,中国的文学如诗歌、散文、小说均开始了全面的革新。以晚清黄遵宪提出的诗界革命,梁启超的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为先导,至1917年,胡适、陈独秀等提倡的“五四文学革命”,将中国文学从文言推向白话。中国古代文学一向对听觉情有独钟,如诗文中对平仄、音尺、韵脚的讲究,叙事中对“无”“简”“散”的崇尚,以及小说“缀断式”结构的运用,均与听觉传统有着紧密联系。在五四文学革命中,倡导者们提出废文言而用白话作诗作文,这个“白话”不是古已有之的“白话”,而是从口语中提炼,吸收西方语法、句法、章法的欧化的白话。傅斯年曾经将“理想的白话“归纳为三点:逻辑的白话、哲学的白话和美术的白话。若从感官的倚重程度来考察文学,视觉优先在西方文学中更为明显,麦克卢汉在《理解的媒介》中提到西方使用的拼音文字书写的词汇牺牲了意义与知觉,将人的听觉经验与视觉经验分裂,让使用者用眼睛代替了耳朵。西方艺术世界是采用连接的方式按视觉形象组织的,“在东方艺术中,观赏人自己就成了艺术,因为他必须靠自己去提供一切使艺术连成一体的细节”。[5](p10)这里明确地指出,东方读者需要调动自身的全部感知与想象去理解作品。五四白话文学以学习和模仿西方的文学表达开始,五四文学革命实际上是一场由听觉走向视觉的革命。文学革命的影响,让中国文学改天换地,与世界接轨,但也造成了文本中的视听失衡,甚至“听觉缺位”。

其次,在现代社会,各种声音糅杂,当音景到了俗不可耐的顶端,人们普遍失聪。现代人最为缺失的可能就是倾听的能力。汪伟在《读<边城>》中指出:“近代人的粗糙麻木了的心,要想一口看下牧歌风的《边城》,大约难免隔雾看花之憾的”[7](p180)。沈从文也直斥现代社会是造成我们感官麻木不仁的元凶。现代文化,在工业文明左右下,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导致碎片化与平面化,人们听觉功能下降。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中国现代读者更多地注意文本中的“看”而忽视了“听”,尤其在 “图像主义至上”状态下,听觉更加边缘化,文学研究中的“失聪”现象凸现。

三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方式的影响。中国早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读书方式,但长期以来受“诗言志”的影响,一个作品往往被理解为具有社会和政治的后果,重视文本的思想意义而忽略感官之美。中国文学批评与理论表明,阅读并非一个简单、被动的过程 ,而是一个读者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过程。作品的阅读需要想象,需要用心去感知。文字没有声音,需要调动我们的感官想象去感知文章之美。耿幼壮在《倾听》一书中对尼采的哲学观进行了分析,按尼采的说法,一个文本必须被当作一个文本来阅读,而不能再如同传统形而上学那样当作一个话语来对待。它首先是一种阅读和一种倾听。尼采式阅读,不是像现代人那样用眼睛读,而是像古代人那样用耳朵读。这种阅读是一种基于身体和感觉之上,试图通过对文本音乐性的关注而打断形而上学性的概念垄断,在捕获声音的同时去听出另外一种声音。[9](p12)沈从文阅读观与尼采式的阅读不谋而合。他也反对以思想去衡定一个作品,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寸与分量来证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讨厌一般标准,尤其是“伪思想家”扭曲压扁人性而定下的庸俗乡愿标准。他以追求美为最高宗旨,他说:“文学艺术只有美不美,不能说真不真,道德的成见,更无从羼杂其间。”[7](p80)还需要提到的是,中国早期小说以传奇为主,被排除于主流语域,在长期民间流传过程中,形成了民间“传奇化”的阅读习惯,受民间传奇故事影响,“小说就是讲故事”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阅读小说主要关注故事是否传奇好看、情节是否波澜起伏,细节的是否生动真实。即使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家有意进行叙事模式的革新,传统阅读习惯难以改变。多年来对《边城》的研究,多集中在“情爱—乡情说”“现实批判说”“文化—哲理—喻言说”“双重悲剧说”等故事层面,忽略其话语层面,尤其对其中的音景及其意义没有聆察意识。

音景给文本带来了声音。这种声音有物理的声音,也有想象的声音或心灵的声音,它能唤起人们深处的感觉与感动。读者张开视听两翼,把自身的记忆与情感融入进去,于是作品的解读更加丰富而有温度。自1990年代以来,有些研究者开始重新关注《边城》的牧歌情调,并视之为作品最重要的特色。“牧歌”本是孤独的放牧人在旷野吟唱的歌谣,后来演变成具有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文体,这也是一种与听觉密切相关的文体。聆察整个《边城》,碧溪咀的静谧、远处的鼓声、山崖上的情歌、翠翠浅浅的低喃以及山间的虫鸣鸟啼是“牧歌情调”生成的重要因素,“牧歌”就是《边城》的主要音景。如果没有音景,从故事情节来看,这就是发生在乡镇的一女二男的三角恋情故事,这一类故事若让言情小说家来叙述,可以写得缠绵悱恻、跌宕起伏,但沈从文是用人心人事作曲,不仅仅要写爱情,更是想表现一个“优美、健康、自然、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理想的人生形式一定有美丽的风景、动人的音景、和谐的人际关系,加上两情相悦的恋情,可谓至善至美。如果没有音景,文本与人物将失去灵动、丰满、立体的一面;正因为有了音景,文本中的浪漫诗性的品格、优美的意境、清新的牧歌情调等特质得以彰显,从而使作品走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Raymond Murray Schafer.The Tuning of the World.New York:Random House,1977.

[2] Emily Thompson.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rning in America 1900-1933.The MIT Press,2004.

[3] 傅修延.论音景[J].外国文学研究,2015,(5).

[4]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M].广州:花城出版,1984.

[5]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9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7] 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8]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 耿幼壮.倾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文/陈莤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