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著名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0 21:18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天下枭人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认知税 经典语录,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天下枭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金刚经著名经典语录1
水木然
第一,年龄越大,就越觉得那些心理阴暗,一肚子心计,满脑子阴谋论的人,是因为智力不够。
这和我小时候的认识是大致相反的。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整体上,足够聪明的,进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公平、正义,更容易具有坦诚、善良的品质。
第二,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真正开悟的人,都在内求,求人不如求己。 我酝酿出一份巨大的悲哀,却流不出几行眼泪。我无数遍讲诉自己的孤独,又讲诉千万人的孤独。越讲越尴尬,独自站在地球上,无法收场。 现在的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车子,旅行,你想要高品质的生活。你如此稚嫩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看透生活。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认真读一篇文章。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 第三,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维度太低, 人生最好的突破口:提升自己的维度。
爱因斯坦说: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
也就是说:这一个维度的问题,要上升到上一个维度里才能找到答案。
“答案”永远比“问题”高一个维度。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升维思考。
比如,当我们想学习“营销”的时候,如果去买各种关于营销的书籍去学习,这就用错方法了。这时应该去学习“战略”,因为“战略”比“营销”高一个维度,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看营销,才能真正把营销搞懂。
比如,做“产品”的人往往只会思考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好,其实应该考虑“品牌”的问题,而做“品牌”更应该考虑“文化”的问题。因为“品牌”比“产品”高一个维度,“文化”比“品牌”高一个维度,而“文明”又比“文化”高一个维度。
因此,做“产品”要有“品牌”思维,做“品牌”要有“文化”思维,做“文化”要有“文明”思维。
再比如,“价值”比“感情”高一个维度。恋爱的本质是一种“感情交换”,而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价值交换”,很多人谈恋爱的时候挺好,一旦结婚了就出问题,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东西。
谈恋爱时候只需要凭感觉就好了,互相让对方开心就可以,但是一旦结婚,决定婚姻能否长远的,就看两个人能否彼此成全,能否形成价值组合。
我们经常提到一个传奇的词“降维打击”,什么叫降维打击?就是将自己提升一个维度再去跟对手抗衡,那是战无不胜的。
这个逻辑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第四,我见过最无耻的事情,就是让穷人放弃读书。 中国社会最公平的地方之一,就是永远都给穷人留了机会,让他们实现人生的逆袭,而读书就是这个机会之一。 比如高考,就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公平的制度之一。高考是只认“分数”的,无论你家穷还是富,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你都得努力拼搏,然后用分数作为进入大学层次的唯一参考标准。 高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社会阶层的打乱重组,这给了底层人们逆袭的可能,底层人们最需要的就是一条上升通道,所以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越重视高考是有很大道理的。 如果没有了高考的制度,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现在西方的教育制度,学校只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看似让大家自由平等地成长,但是越自由的条件之下,由于物质条件的差异,富人的孩子显然只能和富人的孩子一起玩,穷人的孩子只能和穷人的孩子在一起,于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最后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就自然被淘汰了。 读书是一种权力,无论一个孩子的出身条件如何,他们都有平等地去学习的权力,如果教育需要依靠视野开阔,依靠见识和经历,这对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我曾看到一张表格,上面是某个班级里学生的家长联系方式。 这份表格除了电话号码之外,还记录着这些家长的身份和职位,比如某某公司总经理,总监,当然也有普通职务之类的。 大家想一下,一旦学生不再以分数为参考标准的时候,那么学生的家庭背景因素就会凸显出来,这时那些出身一般的学生必然受到歧视和排挤。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西方宽松自由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精英阶层维系整个社会阶层架构稳定的手段,因此西方社会阶级固化相当严重。 而中国的应试教育虽然看起来很酷,却让所有的孩子(无论出身如何),都平等地站在了一条线上,它是底层人们向上攀登的最好阶梯,只要你拼搏,就能考上名校,甚至改变命运。 虽然应试教育有一些弊端,但是他能够让很多贫困的孩子,拥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至少在学习考试方面是公平的。 那些说废掉高考制度的人,都是一群比较傻的人,深知是从中作乱的人。 中国的教育制度保证了中国阶层的流动性,奋斗就能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都能成立,这也是中国社会为什么始终充满活力的原因。 第五,信息越透明发达的时代,人们越两眼摸黑,什么都看不见。 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或者都是你内心最想看到的,但这两种都不是真相,都是假象。 就像现在的短视频、直播,以及一些杀猪盘,他们呈现出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而且这些都不是真相,都只是为了诱惑你,获取你的兴趣,进而收割你。 处处都是假象,这样造就的愚昧,无处不在。 人的愚昧分为两种: 第一种:因为看到的太少,因此不知道真相。 这是因为人们掌握的信息太少了,信息闭塞导致真相无从知晓。 第二种:因为看到的太多,反而不知道真相。 这是因为各种信息眼花缭乱,信息的爆炸导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反而糊涂了。 过去是大家什么信息都获取不到,所以真相无从知晓。现在是内容太多,传说太多,猜测太多,解读太多,反而混淆了真相。 所以,作为普通的我们,少接触眼花缭乱的信息,尤其是短视频、直播等,真正能够给你成长与进步的,只有你自己静下心来地读书,以及你自己的思考。 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个人思考习惯,你才能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新知达人, 《认知税》经典语录
第六,洗脑、传销、微商最喜欢用的5句话
1:成功不是先有钱,而是先有胆。你之所以很穷,是因为你怀疑一切。如果你什么都不敢尝试,那么你将一事无成。 2:商机就是:别人怀疑时,你已经行动了;别人行动时,你已经赚钱了;在别人赚钱时,你已经成功了。 3:不要问我能赚多少,当你问这句话的时候,你的思想还停留在给别人打工的阶段,能挣多少,得问你自己想挣多少! 4:我想创业但没钱,我想发朋友圈但怕朋友屏蔽我,我想拿货但我怕卖不出去,你什么都怕,注定你什么都不行,不尝试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多强 ! 5:三十岁的你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而我早已成为女王, 从来没有人瞧不起你,只有你自己瞧不起自己,有梦你就来! 切记:那些真正在赚大钱的人,都在闷声发大财,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在赚钱,他们从不声张。而那些到处宣传自己在赚大钱的人;往往都是打着带你赚钱的名义收割你。 那些在短视频和朋友圈里塑造得很成功的人,他们现实里从未成功过,她们唯有成功的地方,就是成功地忽悠了你。 第七,人的四次觉醒,你经历了几次? 1:发现多读书,多学习真的有用 长大后真的明白了别人嘴里的“后悔当初没好好学习”,其实从现在开始也不晚。 2:明白低谷时,需要吞下抱怨,咽下委屈 个人所跌落的谷底,往往也是他成功的起点。很多时候没有退路了,才会有出路。 3:明白所有侥幸,其实都在暗中标有价格 那些侥幸获得的东西,终将会在未来某天,让我们付出相应的代价。 4:有自知之明,真实的看清自己 自知之明,知足而择行,知不足而改善。只有方向正确了,才能越努力越幸运。 第八,社会秩序。
这个有两套秩序维持着它的运转,第一套秩序挂在嘴上,是仁义道德;是浮在表面的,人人都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号和嘴里,属于阳。
第二套秩序藏在心里,是利益得失。是潜在水下的,人人都只做不说,只应用于实际行动,属于阴。 第一套秩序是阳,第二套秩序是阴,两者相辅相成,谁都离不开谁。 也可以这样通俗的理解:有些事是只能做不能说的,有些事是只能说而不能做的。 举个实例,和孔子同一时代的鬼谷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培养的徒弟个个都是国之栋梁,但他为什么不能像孔子一样被后人传颂,成为万世师表呢? 因为孔子发现的是世界的第一套秩序,这套秩序是只适合“说”却不适合“做”的,“仁义道德”这种东西只适合挂着嘴上。而鬼谷子发现的是世界的第二套秩序,这套自秩序只适合“做”而不适合“说”的,只适合默默使用,千万不能说出来,一旦被说出来,要么惹是非,要么惹祸端! 所以孔子的思想被万世敬仰,被我们大声喊出来;而鬼谷子的思想只能被默默铭记,只适合悄悄流传。 经常有人说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潜规则,这个所谓的“潜规则”其实就是第二套秩序。 有句话叫:真正的成熟是看透而不说透。指的就是这第二套秩序,它只可被用于实战,但千万不能说。 也因此,如果一个人嘴上说的跟他做的一致,也就是言行一致,这种人在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 一个人整天挂在嘴上的事情,往往都是噱头,他正在干的事,往往不能说出来,一说就是祸,一说就是错。 因此这个社会有个特点:说话要反着说,也因此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也要反着听。学会反着表达,反着理解,你才是正常的。 数学上是“负负得正”,说话也是“反反得正”,大家都反着来,结果也是正常的,怕就怕在:人家都反着来,就你自己正着来,有啥就说啥,听啥就是啥,那你就是个傻Ⅹ。 正是有了两套秩序,所以很多东西我们明明都知道它是假的,但照样可以做到视而不见,把它假戏真做,这就是借假修真。 第九,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学习,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哪些思考?
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授你技能的只是教书匠; 启发你思考的才是你的老师。 好的老师从不给学生答案,只给学生启示,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好的家长从不命令学生去学习,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思考,一起学习。 最后:学习只能改变人的思维模式,训练才能改变人的行为模式。 第十,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 人生最大的悲哀,由于教育的先入为主,使我们过早的形成了“认知闭环”,并且被紧紧的禁锢在其中,视野也被锁住。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了那么一个人或事,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己认知闭环的局限,从而提升格局,领略人间更多风景,看到真相和本质。 思考一句话:如果你脑袋里的一切都是对的,为什么你的一切不是你想要的? 人们总是把自己视野的边界当成是世界的边界,因为自己感受不到/看不见,就当它们不存在,这就相当于把自己关在了一座牢笼里,这就是思维的牢笼,也是认知的监狱。 人们都被它牢牢地禁锢在其中,目光所到之处,皆是围墙,视野也会变得狭隘,判断力和行动力都深受影响,一辈子都走不出来,把自己终身囚禁。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开悟”,何为开悟?就是挣脱自己的思维牢笼!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为了翻越这个无形的认知监狱。 《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的眼睛、鼻子、舌头、耳朵等等组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把我们笼罩其中,屏蔽了真实的世界,欺骗了我们的大脑。 《心经》里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意思是当我们关闭自己的六根,再去感知世界的时候,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才能解除人生的痛苦。 《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当我们穿透各种事物表象而能窥探其本质的时候,就见如来了。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打开这个思维牢笼,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认知局限,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审视自己和世界,很多事情就豁然开朗了! 世界上最昂贵的税叫“认知税”,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金刚经著名经典语录2
佛学经典《金刚经》,想必大家即使没读过原文,也会在不同场合听说过书名。
这部五千多字的经文,与孔子教学语录《论语》,老子出关前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初识他们的不同因由,也大不同。
我第一次听说这部书名时,大约在五六岁时,是从哥哥姐姐的毛笔字练习字帖上看到它们。
记得大概是上一年级,开始学写毛笔字。出于好奇,找描红字帖,印象中有毛笔书写的“国际歌”歌词,古代碑帖主要是唐楷,有颜真卿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还有柳公权的《玄秘塔》和《金刚经》。
那时的字帖,是从碑文拓片上选的字,经过了修复。因为碑文是繁体字,编者会在碑帖的字下角用简体字注释。
我最先识得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因为“玄”字好认,“塔”字也与简体字差不多。“金刚经”中,只有金字是繁简一致,刚字的左偏旁“冈”,繁体字就显得复杂,至于“经”字的“绞丝旁”也比较复杂。
小孩描红,通常是描写单个字的点画,上下不会连成句子。字帖上的白字黑底,加上方格儿,很好看。我们很少关注语句的内涵。比如金刚经中经常出现的“如是我闻”“菩萨”等,就是练习单个的“如”字,是如何左右分布,“是”字是上下结构,最后一笔由细到粗的点画,是最难写的,至于“菩萨”两字的繁体字,点画多,交叉多,就更是眼花缭乱......
小孩练字,通常是没恒心。一时兴趣,挑自己喜欢的写写。
那时,父母们都忙着大人该干的事,小孩练字的事,通常不大上心管教。我觉得笔划多的好一些,既能体现高难度,又看起来像个字样儿。于是“应”字,“电”字,“露”字等等会着意练习。字景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更别说连成句理解经文的要义了。
渐渐,我会将单个的字连成句子。比如“佛在舍卫国”。当时,小孩没有国家的概念,也不晓得“佛“是什么,舍卫国会在哪里。问大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很遥远”在国家遥远的西部,现在叫新疆。
新疆,我是知道的,因为年画上有新疆群众载歌载舞的画面。那么,舍卫国的“佛”就像现在的新疆男人一样吗?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句尾的一段著名的话。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实在匪夷所思。什么是“法”呢?怎么会“如梦幻泡影”?做梦倒是有的,似乎与经文无关。
露,就是夜晚落在树叶上的雾吗。每每上学路上看到草地上的晨露,便会想到这句话。而夏天暴雨来临之前的闪电,也会伴随打雷,那便会偶尔想到这句莫名其妙的话。
我们终究是凡夫俗子。
那些被时代裹挟的各种杂念,使我们无法理解金刚经的要义。儿时机械记诵那些似懂非懂不知所云的句子,也许,不自觉地,它们已根植在深沉的记忆里。
我们没有刻意理解字帖上的语句,仅仅把他们当作描红的对象,一点一画,一撇一捺。
《金刚经》上的文字,就这样伴随着童年,走过一个个夏天的午后。
场景无非是这样:
天热,午后的树叶被强烈阳光晒得怂拉着脑袋。即使有风,也是热烘烘的。
知了在柳树上唱歌,高一声地一声的应和,小鸟卷缩在树叶浓密的地方乘凉;我在槐树下不置可否,胡乱的翻着花花绿绿的书页,或找出那布满墨渍的字帖,开始想象着毛笔在《大字本》上跳舞的样子。
有时,静静地写着字时,后背突然飘来屡屡清风,如饮甘露一般清爽,回头看,那是母亲摇着蒲扇在身后端详!
我不止一次梦见那种场景。
小院门前是开阔地?几棵硕大的槐树,或者是杨树,确切地说是枣树吧。迷蒙中,远处是朦胧的风景,如梦如幻。
母亲依然平静地站着,打量着风尘仆仆的儿子,向她飞奔而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是的,果真如此。
辛丑九月二十三日记
金刚经著名经典语录3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谱名南常泰,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
-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谈历史与人生》
-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论语别裁》
- 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论语别裁》
- 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历史的经验》
- 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庄子諵譁》
- 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 平常就是道。---《金刚经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