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1 03:16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张丁歌看世界 | 评论: 次 | 点击:

莎士比亚的慢船到中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张丁歌看世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阿兰德波顿经典语录1

假如还有第五艘船,莎士比亚是否会让它驶向中国?就像他的那位后辈英国作家(葛文·杨 Gavin Young)一样,写一部莎翁版《慢船到中国》(Slow Boats to China)。


文|张丁歌

莎士比亚的研究者早就得出推论:莎翁极有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英格兰。当然他不像福克纳那样,怀守着“我那邮票般大小的故土”,“不论多长寿也不可能把它写完”。莎翁在戏剧创中,一直用想象力开拓着他的文化地理版图:《哈姆雷特》在北欧的丹麦,《仲夏夜之梦》在雅典,《威尼斯商人》、《暴风雨》、《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发生在意大利……而威尼斯、米兰、维罗纳甚至巴尔干半岛的伊里亚,在他笔下,都像在伦敦温莎镇一样熟悉。

可莎士比亚来过中国吗?“一艘大商船开往的黎波里,另一艘前往印度群岛,第三艘去墨西哥,第四艘去英国。”在《威尼斯商人》中,他借安东尼之身把想像力延展到南美大陆和印度次大陆——也许这是离中国最近的一次。假如,当时还有第五艘船,莎士比亚是否会让它驶向中国?就像他的那位后辈英国作家(葛文·杨 Gavin Young)一样,写一部《慢船到中国》(Slow Boats to China)。

当然,莎士比亚的“文学大船”早就驶入中国。从1856年的“舌克斯毕”先生(英国传教士慕维廉翻译《大英国志》,第一次提到莎士比亚时所用译名)的露面,到莎翁全集的历代中文译本,从学院派到文艺青年间的莎士比亚研究者,再到舞台上三十六变的“中国版莎翁”(有时似乎该庆幸莎翁一生只有37部戏),……莎士比亚在中国几乎比汤显祖还要高高地接着地气。

而一则关于“英国最伟大的文化象征”(英国文化协会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举办)的调查,则显示“莎士比亚在中国最出名”,在受访者中的被提名率远远高于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也许异胞青年们只是把注意力分了一些给了披头士、JK罗琳、阿黛尔……但这一结果,似乎更有理由先请莎士比亚来中国逛逛。

莎士比亚雕像

如过真有一部莎翁版《慢船去中国》,不等返程,这艘船便会载上更多的同道人。

莎士比亚生生死死都是大事,在伦敦是,在他的故乡斯特拉特福德是,在他的异乡东方的中国也是。从2014年莎翁诞辰450周年,到今年他辞世400周年,莎士比亚滚烫的名字就未在这股文艺热潮中降过温。如果今天,莎士比亚来到北京,穿过尚未褪尽的雾霾,他会看到这座昔日的东方皇城里,不但迎来了自己家乡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还有无数个中国的戏剧团体,中国面孔的导演和演员们,在排演着不同的经典“莎剧”,向莎翁和戏剧史致敬。

台湾学者彭镜禧描述莎士比亚在中国,也曾喻为“莎士比亚跨海而来”,——“先是有名字,然后有简单的故事,再开始有人翻译剧本,然后全集出现。有了这些作品,才有后来的莎士比亚研究,演出与发展也才有了基础。”

如果时间回放,莎士比亚早一些“乘慢船跨海来中国”,他会遇到青年朱生豪。1935年,24岁的朱生豪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10年时间,这位东方青年终以32岁短暂人生译出莎剧31部半,并打破了牛津版莎翁全集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四类编排。那时,朱曾与中央大学英文系的弟弟讨论莎剧的翻译,弟“欲试以元曲翻译莎剧”,他强调“莎剧并非阳春白雪,其精髓在雅俗共赏。”

李尔王雕像

倘若莎翁远远旁观这场对话,不知会上前站到兄弟两人哪一边。若穿越时间,他还会看到卞之琳、梁实秋、施咸荣等人的莎剧译本。他还会遇到一位现年95岁的翻译家许渊冲,终日把自己关在小书房,埋头与莎翁对话——打算在100岁生日前独立译完《莎士比亚全集》。如果莎士比亚能获悉中文的秘密,他或许会亲自选出 “最莎士比亚”的译本。

如果时间允许,这艘“慢船”或许会驶进一处水乡。一座1300百年历史的小镇上,他或许会遇到木心——把莎士比亚称为“仅次于上帝的人”的精神同道。他还会发现,自己的经典剧目被世界各地的剧团带到这座古镇上演,甚至连自己的“遗嘱”都被一位叫布鲁斯汀的“美国戏剧教父”搬上舞台。再晚一些摇桨调头的话,莎士比亚或许还会看到这里的一座美术馆,将展出自己的纪念文献展(嚯,处处在纪念自己辞世400年!),还是和一位叫列夫·托尔斯泰的俄国文豪比邻而展。

如过真有一部莎翁版《慢船去中国》,不等返程,这艘船便会载上更多的同道人。

莎士比亚或许会发现,他到达的这片土地上,有着让他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

除了来感受波涛般的关注热潮,莎士比亚或许会发现,他到达的这片土地上,有着让他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这里的很多人,对他在戏剧里百转千回的人性塑造丝毫不陌生,而他或许对这里新鲜刺激的现实环境也会充满惊喜。当年《哈姆雷特》落地中国,并几十年上演不衰(还有两部电影改编于它,冯小刚的《夜宴》和胡雪桦的藏语版《喜马拉雅王子》),外媒做了这样的评价——“作为一部描绘王室和腐败官员之间权力斗争的作品,《哈姆雷特》几乎立刻就融入了中国。”

《哈姆雷特》海报

如果莎士比亚在今天来到中国,他会在新闻上看到“全面二孩”四个字,或许他在诧异之后会写一部戏剧,以完成当年伍尔夫小姐为他所做的假设——《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善写历史君王的莎士比亚,会在中国的舞台上看到自己的《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的同时,也会看到一个饰演过乾隆、雍正的和康熙的“知识分子演员”在忙着“坐床”,他或许会就地取材写一部《中国皇阿玛》。

他还会抵达中国的南方,见识到一些异于文艺创作群体的精干的商人与更丰富的市井人生。他会听闻,自己的《威尼斯商人》在中国是仅次于《哈姆雷特》而备受追捧的(1927年,就有一部根据此剧改编的无声电影《女律师》在上海上映,蝴蝶主演)。在见识到浙商、徽商、闽商……几大商帮之后,他或许会写一部《温州商人》,因为在戏中擅长探讨犹太人命运的莎士比亚,会在中国听闻“温州商人被称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犹太商人比肩的群体”。或许,一部莎翁版《中国的犹太人》也会诞生。

莎士比亚还会遇到更多的荒诞,也会邂逅更多的真爱。比如,他会听说一位擅长炒作的“曾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年轻作家”,用尽全部积蓄整容成了“一生偶像”莎士比亚的样子。有人送上莎翁语录: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比如,莎士比亚也会听说,曾经有个女孩,因为宣告自己喜欢英雄双行体而泪洒舞台,并让这一“莎氏古典诗体”在中国达到了教科书式的普及。今天,莎翁或许会送她一句: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

莎士比亚的“慢船”,快点来吧。

莎士比亚的英国晚辈作家,阿兰德波顿曾在书著中发表观点,“如果新闻编辑室里坐着托尔斯泰、福楼拜和索福克勒斯,也许媒体就能多提供一点东西,说到底,《战争与和平》、《包法利夫人》、《安提戈涅》的故事原型,也是新闻事件。……或许可以要求新闻报道学习一下莎士比亚。”

确实,莎士比亚在戏剧界,有个“双关语小王子”的称号。这位语言大师,曾自创了1700个英文单词,而所有难搞的现实题材,到了他那都能巧妙地“化险为夷”。比如他讲一个公正严明的法官很怪很冷血,说“他能小便出冰柱子来”。比如,他用“I am too much in the sun.”来双关“ too much in the son”。评论家解读,“表面上是回答国王的话,却又同时精确地显露他内心的不悦。”

据说他的一些戏剧台词,被巧妙地用于广告。《麦克白》中,杀死了国王的麦克白夫人为摆脱罪恶感喊出“洗掉吧,这该死的污点!” 此句在很多国家都被争抢用于去污剂、痤疮膏、半导体清洁技术,甚至是遮瑕笔的广告中。——中国的洗衣粉们,还在等什么?

不过也有人担心,莎士比亚就算真得写了那些戏,在中国的舞台上也会感到徒劳。不过,他那位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艺术总监,借《亨利四世》为莎翁道出创作真谛——“我们必须记住,莎士比亚不是在写一部纪录片,他是在为他的时代写一部戏剧。”

莎士比亚的“慢船”,快点来吧。


(编辑:Cici)

阿兰德波顿经典语录2

我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与人甚于讲真话。为了讨好别人我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笑话大笑,就像家长对待学校肯亲会演出的开幕式一样。对待陌生人,我常采取饭店守门人对待有钱顾客那种奉承的态度-那是出于讨好所有人的欲望而表现出的过分殷勤。我从不对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公开表示怀疑。我努力博取大人物的赏识,每当同他们见过面后,总要久久心怀忐忑,担心他们是否看得上我。经过海关,或是在路上遇到与警车并行时,我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希望,想让穿制服的人对我有好印象。

阿兰德波顿的文字风格很像普鲁斯特,对一些琐碎事情分析的慢条斯理,就像咀嚼烤鸡翅一样,总要咂摸出点诱人的味道才算完。我欣赏这位作家,他分享哲学理念像是调侃自己,却适用于我们所有人。

阿兰德波顿经典语录3


原创:达令

心上人是我们失去很久的“另一半”,我们曾与其血肉相连。起初,人类都是雌雄同体,两背两胁,四只手,四条腿,一个脑袋上有两张脸,面对相反的方向。这些雌雄同体人威力强大、无比骄傲,以致宙斯不得不将他们一分为二,一半是男,一半是女——从那时起,每个男人和每个女人就一直在期盼与那本属于他们的另一半合二为一。

——柏拉图《对话录》

佛洛依德说幸福有两个重要元素:工作和爱情。

爱情的话题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视作品、小说中总是把爱情写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可是,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开始甜蜜的爱情,到最后总是会出现争吵、出轨,最后不欢而散?

阿兰德波顿的自传体小说《爱情笔记》,就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落笔。

阿兰德波顿是谁?书评人康纳利赞他是“英国文坛的奇葩”、更有书评人说他是“连扫把的传记都能写出来并且扫把在他笔下还能活灵活现”。他的写作范围很广,小说、散文、文学、艺术、哲学、评论,引经据典不流俗。他的小说更是开创了一种另类的写法,介于小说与随笔散文之间。

他的小说处女作《爱情笔记》一经问世,就得到高度评价。小说的灵感来自于阿兰德波顿草草收场的一段恋情,他试图用哲学和心理学分析弄清楚爱情中的难题。这本小说跳脱了爱情小说的传统写作手法,不偏重于离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选择从男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对爱情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哲学和心理学分析。

诚如阿兰德波顿在一次演讲中所说:“ 你们从我这里几乎什么也学不到,你们离开的时候肯定会感到失望,你们的生活并不会得到改善。”

看完这本小说,我们依然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借助哲学和心理学分析,最后仍旧无法完美地解决爱情中的问题。但是我们其实也不是一无所获,面对爱情,接受它带来的幸福,也接受它会带来的困惑和痛苦。拥有这样的勇气,即使被伤害过,爱情再来的时候,依然奋不顾身地去爱一场。

一见钟情的爱情宿命论是无稽之谈

陷入恋情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有一种错觉:我们简直就是天生一对,是因为缘分才让我们相遇。似乎冥冥之中,真的有一种力量,让两个人能够跨越时空的阻碍相遇相恋。更有一种推动力,让这世界上原本没有关系的两个人,能够电光火石之间在万千人群中发现彼此的独一无二。就好像真的有如传说中所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所做,遇到那个匹配自己的她仅凭感觉就能认定是她。

故事的讲述了“我”在飞机上遇到了克洛艾,一见面就断定:“她就是我痴痴寻找了一生的女子,一个符合我梦境的精灵。她的微笑、她的双眸、她的幽默、她的阅读品味、她的焦虑、她的只会,她所有的一切都与我的理想完全吻合。”

情侣之间常常会抓住一些小细节来证明彼此遇到的必然性,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这时候就成为了印证彼此必然相爱的证据。为了证明“我”与克洛艾的相遇相爱就是命中注定的,“我”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试图找到证据。

出生在撒谎书连峰的同一个月的午夜前后;

都学过竖笛;

左脚指上都有两颗大大的斑点;

会在阳光下打喷嚏;

喜欢用餐到挑出番茄酱。

爱情就是在这些微小的细节之中得以升华,不断地发现两个人多么相似和匹配,在细枝末节中寻找各种相爱必然性。


阿兰德波顿调用概率算法证明了爱情宿命论的荒诞逻辑。在飞机上遇到爱人这件事情,通过概率算法,阿兰德波顿得出两个陌生人相遇的概率只有1//5840.82。“我”遇到身边的这个陌生人的概率只有这么多,而这个人不一定就是艾洛克。遇到艾洛克不过是一个偶然。

薛兆丰用经济学理论讲过遇到彼此一生唯一的爱的概率:

“在一大罐子的绿豆,假如彼此是唯一,那么两个人应该是两颗红豆,可能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越过亿万个障碍的绿豆,找到和自己携手余生的红豆。大多数走入婚姻的人,是时间差不多了,人也差不多了,那么就是TA吧。”

米尔顿弗里德曼说: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的一生中唯一的话,他们这辈子不会见面。

人们总是先有爱的需要,然后再去爱一个特定的人;我们选择的伴侣必定在相遇的人当中。对于“我”而言,我只是注定了要去爱,当概率事件证明了这场相遇不过只是偶然之后,爱上的人是艾洛克就随之成为了一种偶然现象。如果出现的不是艾洛克,而是艾米丽,爱情是不是同样会发生呢?


爱情中的高光时刻与至暗时刻

德波顿说我们会爱上一个人特定的人,还在于我们从对方身上看到了一种楚楚动人的东西——美。但是这里也有一个悖论,究竟是她的美让我们喜欢,还是因为我们爱她所以才觉得她美?

处于爱情蜜月期的情侣会美化情人的一切行为,自动过滤自己不喜欢的品质。这个时候的爱人之间,总能够为另一半的一切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爱无条件接受对方,哪怕是明显的缺陷也会变得可爱起来。

小说中的“我”觉得“克洛艾穿着蓝色衬衫,盖着灰色羊毛衫,弱不禁风,永远凄楚欲哭”非常迷人。这些形象如果放在一个喜欢乐快开朗的人身上估计就变成了灾难,而不会觉得有美感。就好像我们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有些人觉得林黛玉惊为天人,但是喜欢薛宝钗贤良淑德的人会觉得林黛玉矫揉造作。

小说中也由此展开,引用了哲学家对于美丽的判断观点:

柏拉图:我们认为一个人美,是因为他(她)存在某些地方符合美的理念。意思是说,对方在某个地方存在着美的客观标准。

康德:美的判断是一个“决定性的基础只能是主观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个人是否觉得美,完全取决于我们看她(他)的主观方式。

柏拉图的美是客观的,用标准来框架出美,即使当下我们无法明确说出美的原因,但是我们的评价出于一种被规则潜移默化影响的决定。而根据康德的说法,美却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爱情毫无道理可言,在爱情中人们对美的判断往往就是康德所言,我们被荷尔蒙驱使,被爱蒙蔽了自己对美的判断标准,陷入一种被阿兰德波顿称之为“自我确认的循环”中。

自我确认循环:我爱某个人,因为我觉得她(他)美;我觉得她(他)美,因我爱为她(他)。克洛艾是克洛艾的美丽让“我”感到幸福,因为克洛艾让“我”感到幸福所以我觉得她美。

这个无法证明的自我确认循环正是爱情的高光时刻,这个时候不管是谁来指出相爱的人中一个人的不足,另一方也无法相信。陷入爱情的人,盲目地认定对方的美好,自动忽略了对方的不足。


维特根斯坦的“鸭——兔”图


然而这种美好 不可能永远保持。

在爱情中,恋人的美和丑是模棱两可的,爱的时候看到对方有多美,不爱的时候看到对方就有多丑。当过了这个临界点,恋人会突然发现对方变了。

小说中的“我”突然有一天发现克洛艾居然会买一双“我”觉得其丑无比,让人难以忍受的鞋子。矛盾突然间就出现,在“我”心目中美好的克洛艾的形象开始变化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厌恶对方。

阿兰德波顿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鸭——兔”图。

一个画面中同时有鸭子和兔子的两种样子,不同的人如果对画有不同的期许就会找出不同的图像。如果你想要找到兔子,你眼前的形象就会是兔子;如果你试图找出鸭子,眼前的形象就会变成鸭子。

“我”在看克洛艾的时候就是如此,当我还爱着她的时候,我看到的克洛艾就是那个完美无缺的她。可是当我的大脑被负面情绪挤占,再看克洛艾的时候,她就会呈现出另外一面。

热恋的时候,克洛艾给“我”用她的牙刷,她做的早餐,她的一颦一笑都让“我”觉得幸福;厌倦的时候,这一切曾经觉得可爱的画面却让人厌烦不已。

纪伯伦诗里的爱情是这样的:

当我一面明镜似的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注视着我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然后你说:“我爱你。”

但是实际上你爱的是我里面的你。

我们爱上一个人并不是单纯的爱对方,而是出于对方身上偶尔反射出的那种自我。我们爱上别人,实际上不过是从对方身上寻找那个完美的自己的影子。

可是伴随着深入的了解,天使堕落人间变成实实在在的人,她在你身边扣着鼻孔、抓着脚丫、打着呼噜、流着鼻涕,这一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画面出现的时候,当最初的期待变成了最后的失望,美感和爱恋也随之沉浮。

如果调节得好,我们可能会在这种美和丑中间交替着延续着这份恼人的爱情:有时候幸福如蜜,有时候折磨人如疾。

可是“我”并没有那么好运,“我”迎来了爱情中最烂俗的剧情“出轨”。



出轨后的博弈——爱情恐怖主义

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总是有迹可循的。

“我”发现了克洛艾的可疑之处,她不再欣赏“我”的工作,不断地把“我”跟别人做比较。她和“我”的男同事单独去喝酒,并且彻夜不回家。接下来心中有愧地买了“我”爱吃的麦片。拒绝“我”的索吻。

爱情中一方出轨之后,遭遇背叛的一方总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他们会选择像平时一样,徒劳地等待、忽视爱情消亡的事实,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挽留已经越来越远的另一颗心。

“我”想要沟通,克洛艾却无精打采,假装不懂“我”的语言;她找茬,总是因为“我”说的话恼怒;她嘲笑、羞辱、打骂我,而我想要挽留这一切而对这些不公平对待无动于衷。

爱情中的一方开始后失去兴趣,另一方想要挽回却找不到方法和路径。分手时面临的难题就是一个渴望得到另一半的爱恋,一个却再也不感兴趣——爱情恐怖主义就这样出现了。

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想要挽回爱情的一方试图用自己的爱来感动对方,不顾一些央求伴侣回心转意。爱情恐怖主义是爱情绝境的产物,是通过在伴侣面前爆发(痛哭流涕、大发雷霆或者其他手段)试图让对方回心转意的所有计策(生气、妒忌、内疚)。

这是一种赌博的心态,试图用自己的极端行为换取对方一个自己觉得和平而合理的解决方式。



很多人知道另一半出轨之后,为了换取对方对自己的注意,习惯采取极端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的出轨,剑拔弩张的关系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景中都能爆发出来。比如“我”会把克洛艾忘记带钥匙这样的小事情放大成不可原谅的大错误而大发雷霆。这种方式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最后大家只能不欢而散。

事实证明,爱情恐怖主义于事无补,不管是对于挽回另一半的心,还是宽慰自己的受伤来说,任何人都不会从中捞到好处,只会加速感情的流失。

爱情恐怖分子想要通过惹对方生气或者嫉妒来获取爱情,可是,当爱情回归的时候早已经变了味。这种爱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爱,而爱情恐怖主义者自己也不能接受对方不是发自内心的爱情。

“我”和克洛艾的爱情终于在爱情恐怖主义中走上不归路,从飞机上开始的爱情,最终在飞机上得到了终结,像完成一场仪式一样,这段由美好开始的爱情最后走上了分离。

心理学干预也无法解决的爱情难题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戛然而止,一段爱情结束之后,生活并没有结束。

爱情让人失去理智,失去爱情可能让人失去生命。年轻的时候,人们总以为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失去了另一半生活就无法继续。

“我”在痛苦之中,想到了消除痛苦的办法——自杀。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证明爱情的重要性和不朽。在写下遗书之后,“我”吞下了一堆药丸(其实是二十粒维生素C泡腾片),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

死亡是为了让活着的人知道没有克洛艾我无法生存下去,可是死亡本身却让我无法得知我死后别人如何看待我的死亡。我想让自己的死亡让克洛艾深受打击,从而缓解我的愤怒。可是讽刺的是,如果我死亡了没有生命,根本无法从自我灭亡中获取想要的那种快慰。

没有为爱情殉葬,“我”试图通过思考和治疗化解爱情的难题。在这个路上,“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分析家、传道士、治疗师、作家,这些人被阿兰德波顿称之为爱情实证主义者。

爱情实证主义者相信真正的问题必然有同样真正有效的解答。

因为情感而带来的苦难,爱情实证主义者会通过各种努力找出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自尊情节、恋父情结、恋母情节、情节的情节都被列入原因之中。



阿兰德波顿浪漫地设想了一种可能:如果爱情实证主义有用的话,那么伟大的文学作品中因为激情而成为经典的作品都将不复存在:

  • 哈姆雷特可以在荣格的帮助下改写命运;
  • 奥赛罗经过治疗也会缓解自己的过激行为;
  • 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也能在家庭疗法的干预下痛苦被化解。

有趣的是当阿兰德波顿试图把《流血的心》作者尼尔莉博士介绍给悲惨的包法利夫人的时候,他试图营造两人的对话场景,最终发现心理咨询根本无法继续:包法利夫人因沉迷于物质中根本无法支付博士的咨询费用。

心理分析的问题在于,我们就算解释了问题的所在,但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包法利夫人和尼尔莉博士之间是爱情悲剧与爱情实证主义的交锋,也是智慧和智慧反面的对抗。就好像我们跟哲人一样意识到自己的蠢笨,但是认识到我们的愚蠢并不会让我们成为哲人。

发现爱情实证主义无法解决爱情为“我”带来的痛苦,阿兰德波顿转向了禁欲主义。如果爱情让人痛苦,那么不爱就能永恒的摆脱痛苦。

可是,这时“我”却遇到了另一个让我坠入爱情的天使,轻易地丢弃了禁欲主义。她优雅的动作,精致的发髻,蓝色的富有内涵的眼睛让“我”沉醉。我冒着可能重蹈与克罗艾交往的覆辙之险,又一次滑入了爱情的迷醉之中。

爱情总是不期而至,让人无法全身而退,因为爱情本身让人缺乏理性,正是这种缺乏理性本身让人们无法抗拒爱情的魅力。明明知道爱情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困惑,我们也因爱情的美妙而前赴后继跳入这份混沌之中。


写在后面的话:

一直觉得哲学像一座让人畏惧的高山,直到看了《爱情笔记》,发现原来哲学还可以这样去表达,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因为这部小说,又去看了《哲学的慰藉》,加深了对哲学的兴趣。如果有人让我开书单,我会推荐这本书。

爱情是复杂的,折磨人的,但是正是这种狂暴的激情、渴求和欲望让人沉迷其中。正如德波顿所说,接受爱情的复杂性,接受爱情不会完美才能更好地去拥抱爱情。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