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叛逆孩子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2 00:51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李老师说心理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李老师说心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对叛逆孩子的经典语录1
各位家长朋友,说起叛逆期的孩子呢,相信大家都体验过,这时期的孩子就是我们的魔鬼,打不得,说不得,想要与他们好好的交流都变的很困难。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几组图片,大家思考一下,你看完图片后,感受到了什么呢?
有的家长说的非常好,家长时常是与孩子处在对立面的角度。双方经常是营垒高筑,相互对抗,在这样的一种敌对的气氛中必会带来战争,只有在同一侧,在一个点上才会产生融洽的关系。
亲子关系有时像历史中的争霸战,最有名的楚汉争霸,有时就非常像我们的亲子关系。因为双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在考虑问题,都想要得到掌控权,都想要独立自主,获得尊重等,叛逆期的孩子更是这样,他们更想要多父母的各种强制中挣脱出来,走出来,这必要带来冲突与战争。
因此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要想达到良性沟通就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转换营地统一战线
叛逆期的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与家长对立,一旦与家长站在对立面时,就别想让孩子再听进去你所说的话。每当家长发现这一问题时,都会让孩子转换营地站到父母这边来,这就会形成长时间的对抗。
父母要学会主动的站在孩子的那一边,与他们形成联盟,统一战线。若不深入“敌人”内部怎能达到转换与改变的作用。
作孩子的伙伴而不是原来的那个高高在上统领一切的父母。这样孩子更容易接纳你的意见
作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审判者。我们家长常常愿意用审查的眼光去看孩子,就会发现孩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这不如人家,那也不如人家,因为各种负面的评价就全都出来了,孩子直接的感受就是你对他的不尊重与轻视。在这种氛围中,怎么会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呢。所以,随着孩子的长大,要随时学会做孩子的支持者,这不是盲目的支持,而是在孩子作对的事情上积极的支持他们,这样在他们犯错时,才能够有资格去说他们。
孩子凭自我的思想是很难把事情想的全面的,所以需要家长的引导但不是指责,事情可能会与我们想法不一样,如果我们对孩子指责那只会挑起战争,即便我们给出的方法与建议再好,都不可能被 孩子所接受。
孩子一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也要去独立的生活,去面对一切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做孩子的避风港 而不是修理所。避风港会让孩子从我们这里从新得力再次起航,修理所是我们凭自我的判断对孩子的思想,行为进行随意的拆卸,随意的拼接,会损伤孩子的原动力。
保护性撞墙法
针对孩子强烈的叛逆不听话的行为,只要是不特别危险的家长都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选择的去做,这期间家长要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保证孩子的安全。
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这个后果,在事情中真正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选择的错误,让孩子自已觉醒,自已回想当初父母给预料的结果就是如此。这样孩子才会从内心深处去佩服自己父母的远见卓识,下一次他会主动去请教父母的意见,也会主动的选择去听从父母的意见。
叛逆期的孩子大部分自我意识都很强,他们喜欢自己主动、自觉的选择,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喜欢别人的强迫与命令,只要是强迫命令的都会让他们反感,他们此时会陷在这个情绪中而不去做结果性的分辩,无论这事是对是错他们都会选择不听,甚至明知道会失败也会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目的就是要宣布自我的决定权和自我的独立性。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接纳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与叛逆中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在成长中必会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与看见,也必会因着不成熟而面临失败,所以我们要接纳孩子四个方面:
接纳孩子独立思想的状态
接纳孩子因与我们意见不一致的顶撞
接纳孩子盲目的勇敢
接纳孩子失败的必然结果
当孩子得到了我们预料的失败结果时,家长切记不要嘲笑讥讽孩子,如:“我就说你不行吧”“不听话失败了吧,活该”“叫你不听话,都是你自找的”等等,这样的话语从家长的本意来说是好的,想要让孩子记住这次的教训下次要听话不要再范错误。这样的话语只会加重孩子逆反的心理和对抗的力量,丝毫不会起到任何教育的作用。
家长每次这样数落过后,孩子并未有什么记性,下次还是仍然的去做你不让她做的事情,仍然不听家长的劝告,仍然的与家长对抗,当你说“上次你不听话就失败了,难道不记得了,”他会回你,“这次绝对不会失败或是我就做给你看,我一定能成功。”孩子将反驳家长与对抗家长作为了成功的一种标志时,就真正的形成了两营对垒的局面。
所以面对孩子的挫败,家长要及时做孩子的安慰者、帮助者、支持者、信任者。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因无知导致的失败的结局,将失败的事情进行外归因,如:经验不足之类的而不要做内归因说孩子本身的能力不行,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越是叛逆的孩子心理的需求就越大,家长此时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陪伴他们,找到他们的需求点一切就都好解决了。
对叛逆孩子的经典语录2
孩子,妈妈想对你说,当你一进门对我说初中部从初三班要选三十个学生去高中部学习,你没有参选的资格时。那故作平淡的语气却依然无法掩盖你的失落,对于这件事,妈妈也很心痛,妈妈心痛的原因并不是你没参选,因为自始至终我们没有给你太大的学习压力,只是希望你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快快乐乐的学习,轻松的度过你的初中阶段,因为妈妈不希望过大的学习压力过早的落在你尚显稚嫩的肩膀上,因为高中高强度的学习,以后走上社会的严酷竞争,这些都是妈妈无法为你承担的,需要你一步步坚强走过的,所以妈妈只是想让你上高中前少经历一些压力,多一些在这年龄应有的未经世事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妈妈之所以心痛是因为这件事又让你提前经历了竞争的残酷,又让尚显稚嫩的你接受了一次催熟的过程。对于此事妈妈是无语的,只能用后来者居上这些连妈妈都有些厌恶的话语来安慰你,但妈妈的心里只有一次次滴血,一次次心痛。
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人生的路很长,这只是开始,我们无法选择的生活这个充满着竞争,污染严重的环境里。并且妈妈的力量是弱小的,连妈妈想让你多一些时间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生活的想法都是天真的。我知道你不可避免的还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竞争,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提前成熟的困惑和苦恼,而妈妈对你的要求只有坚强乐观、积极向上这几个字!因为妈妈知道人生路上并不平坦,你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和失败,妈妈希望你以自信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它们,要鼓起勇气,用坚强不屈的意志来战胜它们,并且始终对明天充满希望,以积极向上的行动来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妈妈并不在意你偶尔的失败,更不会因你暂时的输赢而荣辱,却会因你的脆弱,不思进取、悲观消极而担心。
孩子,妈妈想对你说,妈妈允许你听着音乐做作业,允许你躺着趴着用各种奇形怪状的姿式去学习,但妈妈却无法对你的消沉熟视无睹!记得前段时间你很消沉,用上网来打发时间,让我和你父亲很担心,也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轮番轰炸的模式,这些都是情不得已。消沉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的,也是需要时间慢慢调整的。可是孩子,妈妈却想对你说,消沉并不可怕,但是应对消沉的方式却要得当,我们宁愿你去操扬挥洒汗水,用正能量来抵抗消沉,却不愿你用上网来消磨心志,让消沉再加沉迷!因为我和你父亲知道,上网对于我们这些心志成熟的成年人都是抵挡不住的诱惑,更何况你呢?
孩子,妈妈想对你说,即将要面临中考了,妈妈希望你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为自己的初中学习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更希望你牢记妈妈的期许,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过一个不悔的人生!
对叛逆孩子的经典语录3
孩子的人生将遇上3次叛逆期,不同阶段的叛逆期家长到底该如何应对,相信看了今天的文章,你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虎妈
◐
不知道各位爸妈在养育之路上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孩子到了某一阶段就会表现出叛逆,一言不合就跟你对着干。
与他沟通时,温柔地说,他不听;厉声警告,他更倔强。
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我们惊诧的同时,在养育上也是苦不堪言。
今天这篇文章,将从不同阶段的叛逆期出发,提供实用的沟通策略,帮助家长正确地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第一个叛逆期:
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
- 叛逆特点
特点1:“不”字当头。“不行!”“不要!”“不好!”变成口头禅,分分钟挑战爸爸妈妈的神经。
特点2:总是强调“我自己来。”他要做的事情,别人是不能抢的,比如电梯必须由他自己按,大人好心帮忙按,不然还得哭。
特点3:有着很强的秩序感。玩具必须按照他的顺序摆;食物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吃;饼干碎了他不吃,一定要整块的。
特点4:什么东西都是“我的”,分享是不存在的。
你想吃一口他的食物,他会护在怀里,一脸防备;假如不小心吃了他的东西,轻则让你吐出来,重则伸手抠你嘴里的食物。
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大概在2岁左右进入“第一反抗期”,开始有“我”的意识,通过大胆的探索来理解和融入世界。
这个时期的小孩颇有“熊孩子”的气势,经常任性、哭闹。
3岁以前的儿童,左脑未发育完善,右脑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还没有掌握用逻辑和语言来表达感受的能力,所以,大道理对他们来说还不存在。
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沟通时,语言要明确清晰。
- 沟通策略
1. 用语言帮助孩子表达他想表达的事情
2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有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有时候无法精确表达,才会表现出着急、生气。
这个时候,比起花心思哄他,我们应该用语言替他表达出想法:
“你是不是想要这个皮球?”
“你是不是想让妈妈和你一起玩这个?”
孩子同意了,就表示你的理解对了,情绪也就消失不见。
2. 不要经常使用会招致反对的问句,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想让2岁左右的小孩子合作,建议大家不要经常使用会招致反对的疑问句,比如你问孩子“宝宝现在来洗澡,好不好?”
孩子只能用「好」和「不好」来回答,大部分的小孩都果断选择了后者。
孩子喜欢说“不”,那就想方设法让他有说“不”的机会,例如给孩子有限的选择,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宝宝,你要喝牛奶吗?”
换成:
“宝宝,你要用吸管喝水,还是要用你的老虎水杯喝水?”
孩子一听:我可以自己做主了,拒绝的想法可能就消失了。
3. 偶尔可以借助激将法、反话法
孩子处于Terrible Two时期,父母的沟通方法要灵活,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
叛逆期的宝宝,大部分都有着竞争的心态,孩子玩玩具,不愿意睡觉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我们和爸爸比一比,看谁第一个到床上?”
或者偶尔故意说反话,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你不要洗手啊!”
孩子连忙回答:“我就要洗手。”说完马上跑去卫生间。
不要小瞧这种套路,对孩子很管用。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这些沟通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第二个叛逆期:
7—9岁——儿童叛逆期
- 叛逆特点
特点1:顶嘴。特别爱和父母争对错,如果说两三岁的孩子口头禅是“我不”,那么这个时期的孩子便是“我凭什么?”
特点2:做什么事情都有他的理由,即使做错事情也会找各种借口;
特点3:有磨蹭、拖拉的坏习惯,而且越催越慢,屡教不改;
特点4:讨厌被当成小孩,自尊心特别强,爱面子,接受不了批评。
中国有句老话:“七岁八岁狗都嫌。”
这个时期的孩子,迎来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高速发展阶段,经常跟父母唱反调,来反抗父母设定的种种规则。
由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造成孩子学习难度提升,人际交往也越来越复杂,从而出现一些心情晴雨不定等不适应情况。
他们告别了幼儿的幼稚,成为“小大人”,对话语权的呼声更强了,与这个时期的小孩沟通,父母要更加耐心一点。
- 沟通策略
1. 避免总是大喊大叫
一位妈妈曾经抱怨说,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亲子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每天因为作业、洗澡、玩手机、睡觉等问题吼他无数次。
7、8岁的孩子处于父母还能用“武力镇压”的阶段,大多数父母因为缺少耐心,选择了用怒火来“镇压”孩子的叛逆心理,最终变成“非暴力不合作”的亲子沟通模式。
然而,长期的吼叫让一些孩子越来越沉默,表面上看是被骂服了,其实内心要么千疮百孔,要么积攒着愤怒在未来某一刻爆发;
还有些孩子就是硬碰硬,你大声,他比你更加大声,甚至越长大越失控。
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麦拉宾法则”,也叫“7/38/55定律”,意思是我们在和一个人交流时,对方感知到的信息:7%来自说的内容,38%来自语音、语调,55%来自肢体语言。
换句话说,当我们用吼叫跟孩子沟通时,他真正能听到的,只有7%,而剩下的93%,他是在看你歇斯底里的表情和不耐烦的态度。
他没有在受教育,他只是在感受愤怒与恐惧。
所以面对一个叛逆的小孩,父母首先要放弃用怒火对孩子进行约束。
你以为战胜了孩子,其实已经失去了孩子的爱与信任。
2. 少用否定语言,多用正面鼓励
与叛逆的孩子沟通, 我们要明确目的:我们不是要和他争个输赢,而是要赢得他的合作。
在沟通时,尽量避免一些否定语言或者催促、责骂,多用正面话语来换取孩子的合作。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作者就给出了很多可参考的方法。
比如描述你所看到的:
反例:“你真不负责,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掉,你想发大水啊!”
正确表达:“孩子,浴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
或者给简单的提示:
反例:“你从来都不会帮我干点家务活。”
正确表达:“我现在需要有人帮我收拾一下餐桌。”
再或者说出你的感受,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品格:
反例:“你真是没有礼貌!总是打断我说话!”
正确表达:“如果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我会觉得不高兴。”
我们教育孩子时,可以把一些负面的语言,换成简单、积极的话语。
当你抱着合作的心态,你和孩子之间就有了共同的目的,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争吵就会消失。
3. 发现孩子顶嘴,提醒孩子改变说话语气的同时,父母也要改变
综艺节目《放学后》的一期中,一位妈妈说:
“我们家的麻烦在于孩子老爱顶嘴,有时候和爸爸两个人都被孩子气得哑口无言!”
节目里,爸爸教孩子拉小提琴,拿着笔指着孩子挑毛病,最后孩子也不耐烦了,爸爸说一句,孩子回怼一句:
“你吃枪药了?
你吃枪药了呀?
你再给我顶句嘴!
你再给我顶句嘴呀!”
在家庭会议中,小孩毫不客气地道出了自己为什么总是“顶嘴”:
“我觉得你们不对,才会怼你们。”
这句话对父母是一种提醒。
我们总认为孩子顶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行为,其实这是对父母教育方法的“质疑”,是孩子在暗示父母:你们需要改变说话的方式了。
孩子在7到9岁出现的叛逆,很多时候是对父母无声的反抗,也许是反抗你过于粗暴的态度,也许是反抗你对他诸多的限制。
所以如果你不想让孩子顶嘴,就要先接受他的“质疑”,尝试倾听他的想法,并做出调整,顶嘴就不会成为问题。
第三个叛逆期:
12岁之后——青春叛逆期
- 叛逆特点
特点1:重视形象,关心自己的穿着和发型,一些孩子甚至会因为剪头发的事情与大人发生冲突;
特点2:看重个人隐私,渴望有独处的空间与时间;很宅,不爱跟着父母出门;
特点3:敏感,对父母的话越来越少,经常跟父母吵架、发脾气或冷战,对家庭的事情也漠不关心;
特点4:同伴关系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身边的朋友流行什么,孩子也会去做什么;对手机、电脑依赖性变强。
如果三个叛逆期,按照解决难度排名,那么青春期的叛逆,绝对是最令家长头疼的。
父母在早期教育中不当教养方式的影响会在这个时期显现,为亲子之间的沟通增加阻力。
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叛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及时调整角色。
- 沟通策略
1. 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沟通模式,把“说”变为“听”
人们常说:“好的教育,要和孩子做朋友。”
什么时候做?
其实就是应该在青春期做。
孩子小时候,你可以打,可以骂,用尽父母的权威去命令他去做这做那,不得不承认,这是有效果的。
但当孩子到了青春期,你会发现你打不哭他,吓不到他,骂不动他,他总是低着头不说话。
很多家庭的矛盾为什么在这个时期集中爆发,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调整角色。
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是随着孩子年龄变化而变化,这是一个由严到松的过程,也就是说到了青春期,意味着就要彻底放弃那种“我是你父母,你就应该听我的”的沟通模式。
有人曾经简单粗暴地概括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要诀——闭嘴。
意思是父母要不加批判地倾听孩子的话,少一点指责和批评。
用认同去敲开孩子的心门,安静用心地倾听,让孩子知道:你是站在他一边的,你是可以依靠的。
在接纳孩子感受的基础上,再来给予建议。
孩子在青春期与父母还有话可说,就是一种胜利。
2. 珍视青春期孩子所珍视的事物,融入他们的世界
青春期的大孩子,世界大了,爱好也广泛起来。
很多父母习惯将孩子喜欢的事物视如草芥,但对于生理、心理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青春期孩子眼中,那些兴趣爱好可能是内心深处唯一的慰藉。
《少年说》里有个男孩喜欢打篮球,但是父亲却总是觉得这会影响学习,男孩对此十分无奈:
“我每次回家打球,也没有打一下午,也就两三个小时。
每次打球,是我整个学生阶段最快乐的时间。
打球都是跟同学一起,大家有说有笑。
你知道我在家里和学校有多压抑吗?”
孩子在青春期所珍视的东西,我们要试着去理解和支持。
不要怕孩子的兴趣爱好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只要是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把握好度,一般不会成为问题。
身边有位朋友,儿子读高二,特别爱看小说,甚至超过了对电子游戏的喜爱。
朋友从来不会阻止孩子看书,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带到学校里。
孩子生日的时候,她还送了一套孩子念了很久的书。
因为妈妈的理解,儿子也愿意听从她的建议。
看小说这件事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更没有引发亲子大战。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脸上写着拒绝,其实内心渴望尊重和认可。
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父母也尊重他所珍视的事物,合作就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3. 不要总在孩子面前急于证明自己有多么正确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
不管孩子处于什么处境,总是习惯灌输道理,先否定孩子的感受,再举出一堆道理说服他。
比方说,有的孩子鼓起勇气对家长说起心事:“新来的老师上课很无聊。”
家长:
“哪里有那么多有意思的课?我们以前都是这样过来的,你看班上其他同学像你这么挑剔了吗?”
任何沟通,只要到了说教这一步,对话欲望就会消失掉一半。
的确,半大个孩子,他们的想法往往冲动且缺乏深思,大人的批评和建议在正确性上是无可挑剔的。
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道理、主见,他非常不喜欢被你的道理打败,他们的情绪波动也比较大,过多的大道理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怎么做呢?
第一,你要顺着孩子的话说,不要轻易反驳孩子,你可以重复或者描述孩子的感受;
第二,多询问孩子细节,让孩子主导话题;
第三,不说教,只谈心,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建议。
正如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王占郡指出: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谁做主很重要,我的错胜过你的对。”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道理不是最重要的,态度才是。
来源:男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