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云台山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2 05:57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山中老道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云台山游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山中老道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形容云台山的经典语录1
到云台山的机会很多,总想写一些感触。看山,看水,听故事,听传说,你才觉得凝重,山的神秘,山的乐趣。然后你才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佛道思想出来,你才感悟阴阳轮回的理喻。
立地成佛
从新修的台关出发,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山雾从树丛、山谷升腾。沿步道前行不多时就到了头道灵宫。一片小小的灵宫殿里供着灵宫爷,灵宫爷的地位有多大?我想不会很大,既然成了神了也一定了不起。头道灵宫的地名叫做望玄关是云台山开山鼻祖白云道人徐贞元和其友周惠登最早修行的地方。县志上记载,明隆庆丁卯年,徐周二人就在这里“结庐”修行的。传说二先生原是以屠宰牲畜为业的。有一天他们从集市上购来一娘一子两头牛。欲杀上市,谁知正要向母牛开刀时,仔牛犟脱了绳子,并向屠户袭来,用嘴衔走了刀子。这么多年的屠户生涯还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发生过,二人心里害怕,如果再行此业恐有不测,一定是神舟指使他们立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何况牛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坐骑。想到这里,二人商议决定收拾家伙,拜师求艺,行医求善,为道修行,从此二人四海为家,救死扶伤,积善存德。他们选择了离城远而且风景美的地方作为修行的场所,于是望玄关就成立他们修行得道德发祥地。他们在这里边诵经讲法,又研究医治病人的药方。兴致来时还对弈为乐,倒也活得神仙般悠然自得。在这里住了十年之后,总觉得还神气不足,仙气不够,希望找个更有利修行的地方。于是闲暇时两人登上塔山,在塔山上一望,可见其大小山峰层峦叠嶂,莽莽苍山古木参天。再看对面云台山确是“朝夕闲云往来,山巅如台惶然”。好一个修行胜地。这样二人经过千辛万苦就迁到云台山顶住了下来,使他们成为云台山的开山鼻祖了。
周道人食得人间烟火
望玄关往下走要路过滴水观音和渡云桥。滴水观音其实是一处钟乳石,由长期滴水浸蚀而成。有人常来这里拜观音求子,据说很灵验的。从滴水观音往下走不远就是渡云桥。单拱石桥,跨度二十余米,宽六米,建于明代。说当时到云台山朝拜的香客很多,云贵川湘都有。常常被茶店河水拦断而无法敬香朝拜,才由有识之士组织民间集资兴建。桥已三百多年来,至今坚牢如初。
茶店河有茶店河的传说故事,口禅有“徐公飞到云台山,周公落到茶店河”。话说周公修行为道行医,是受到徐公道开导的。随徐公云游四方多年来的周公是思凡尘的。有一天,两人诵完经后出来散心,两人腾云驾雾。只见脚下云雾茫茫,山光水色煞是迷人。云雾下周公模模糊糊看到茶店河岸有一少女体态婀娜,止挥玉臂缒衣物。周公因早贪凡尘,一激动掉了下去,徐公伸手一拉,只拉断一只手指没拉住,周公从云端失足下来,摔在茶店河道石头板上,未成仙反成鬼。有人念其生前善做好事,就在茶店河畔不远处建庙,取名周公殿以示纪以表纪念,以表功德。
其谁都知道正史上没有野史真,且让我慢慢道来。徐公和周公是一对搭档道人。徐公老了而周公年轻。老了的人自然食人间烟火的欲望绝对没有年轻人那么强烈。道门这样清净之地年轻人是安不下来诵经宏法的。周公虽随徐公修行十余年了,无论是诵经修行还是问药行医时没有徐公高明,那么坐守清门上徐公道事,除开万不得已需亲自出马外,小的事如治些小毛病,开一些小道场自然是年轻的周公去办。这样一来在民间转悠的机会自然多了起来,而且行动都是善事当然会赢得民间的喜爱,当然也争取到了不少良家少女倾心,愿意以身相许的少女不会少。只是因为是个道人,别人不闯这禁地罢了。周公有周公的花花肠子,他是一心贪念红尘的决心是定了的,他得绞尽脑汁找理由玩上一把。他想,跟随徐公修行已十余年,还俗结婚根本不可能的到徐公道同意,也有愧于他的良苦用心。有年三月三,到云台山上敬香的人很多,大都是走到茶店河的渡云都走不动了,他想机会来了。他建议徐公在茶店河建一座庙宇专供上香人休息之用,并说你老了走不动,我年轻就在下面张罗行了。徐公想,方便香客是存善积德之事当然满口答应了。当时休息房(西)肯定不叫周公殿,还是周公逝后才取的名,但周公殿由此应运而生。周公殿修好得到香客的好评,也得到了徐公道褒奖。周公殿修好后有个女香客长期来周公殿敬香就是不到山顶上的徐公殿。其实谁都知道这就是周公的相好。为了得到这个女人能长期在一起,周公又想办法了,他向徐公汇报说有一女子看破了红尘要求遁入空门,能否留在庙里当个小道姑。徐道人是不同意的,道法讲女人是祸水怎能留在庙里。但转念又想小女人看破红尘不收留也是罪过,只好同意了,但必须另修小庵给予安顿才好,这一放口可乐坏了周公。他用庙银在对面的塔山上建起了道庵。庵一修好就安排了小女子坐进,并利用讲经说法的时间你来我往,周公贪念凡尘之事就算水到渠成了。据说后来周公过逝后,道姑还在,只是香客少了许多。到了后来道姑也行动不了化不了缘,只得靠吃庵前的两棵松树皮为生,直至九十多岁寿终。周公就是这样“巧将尘劳做佛事”的。周公的门第为使其名声传得好一点,便编出个只有一丝杂念就摔得个粉身碎骨这样合情合理的故事来。是的,“人性”与“道性”的冲突在所难免,道士也是人嘛。
徐道人得道成仙
从周公殿的右侧步道是上云台山主峰的路。沿途人文景观很多,有渡仙桥、迎仙洞、钟鼓石,再跨过云台山山门就到达山顶。山门是用石头砌的拱门,拱顶上横书阴刻“一天花雨”字样,书法刚劲有力,很有大家风度,可惜落款受风雨剥蚀,刊刻年代无从判定。有人说是云贵总督邓子龙所题,因该人到过云台山几次,而且级别可能最高,加之他还专门写有一首赞美云台山的诗,其中有“白云散尽青天开”和“夜来挂月朝飞雨”等诗句。如果是用这些句子提炼成“一天花雨”是有可能的,不过还得等待行家考证为好。通过卡门,从人工凿成石道前行不远就是古柏树林。这棵古柏树直径有上千年历史了。古柏树下就是县志记载的徐公“瞑目诵黄经”的地方。刚到云台山顶时,也许还不兴什么建筑,也可能就是搭个草棚之类的。因为不论是哪路道人或和尚念经是在庙和寺里进行的,而徐道人居然在古柏树下念经恐怕有损空门的。从传说故事及志书记载,云台山大兴土木之事应是徐公道羽化,即明末清初。相传云南有个制台,官高禄厚,就是生不出个儿子。有一天,一个道人当街算卦,制台就去找他算一卦,老道人说:“大人,你不用算了,吃完一丹就行了。”话不多仅此一句,然后补上一句:“生了儿子找到我就行了。”只见老道人从葫芦里取出一粒丹给了制台,还在磕头谢恩的制台还没有回过神,道人不见了,制台果真老来得子,第二年就生了个胖小子。但儿子刚一出世便三天三夜哭个不停,制台派人找遍了全城郎中,都无济于事。正当他一愁莫展之时突然想起送丹老道人的话,于是急忙派人找老道人。派出的人还没出门老道人到了,鹤发童颜精神饱满如仙人一般。道人叫人将孩抱来后对制台说:“这小孩五根不全六根不静呀!放心,马上就好。”说完又从葫芦中取出丹药送入小孩口中,小孩果然不哭了。制台决定要送道人银两几千,他摇头不收。制台又说送道人一半家产老道也不要。临走时只说了声:“你要谢我就到贵州云台山找我吧!”说完又飘然而去了。
道人走后,制台觉得没报答道士块心病,他派人到处打听云台山及道人的下落,足足找了三年才找到施秉云台山。他们在云台山上拜金台下的一个石窟看到了徐道人。只见他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制台连呼三声不见动静。走近一看才知道人已得道羽化了。制台很悲伤,决定资助银两来建庙宇以鲜报答之恩。他在徐公羽化处盖起了遗真亭,又建起几栋规模宏大的庙宇以供其弟子宏扬道法之用。
以故事的前半部分其实是将徐道人神化了,但可以从中看出徐道人到过云南宏法行医的,而且有知恩图报者。说明云台山初期建设是由云南资助的。而且还真的兴建了遗真亭以及一些庙宇,这在县志上也有记载。据载,鼎盛时期的云台山和尚道士达200余人。庙宇七十余间,庙产地500余亩,可见云台山佛道教主黔东的地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说云台山最早是由道家开辟的应是道教胜地,为什么又称为佛教胜地呢?这是有根据的,据有关专家要就考证,云台山现存舍利塔和和尚坟上的文字记载,过世的和尚碑文上刻有道号同时又有法号,说明云台山是佛道合一的盛地。云台山庙宇从明代始建历经明清至民国,曾三度被毁三度重建。至今除有关部门恢复了徐公殿主殿外其它已荡然无存,从碎石和瓦砾中,我们只能想象其昔日的辉煌。我不敢肯定,云台山的兴盛还会到来。但宪法上明确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条目,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佛法道法精神的宏扬。对于云台山宗教场地的恢复我们只能说“拭目以待”。
形容云台山的经典语录2
看风景的日子总是令人愉悦,哪怕早起也依然精神振奋,7点钟我们出发,目标茱萸峰。去茱萸峰的景区巴士需要在红石峡换乘,红石峡到茱萸峰有10公里,车程25分钟,路上绝不烦闷,景点叠彩洞便在车上观赏完成。
景区巴士上拍叠彩洞之瀛观三秀
叠彩洞是当地人民历时十年的杰作,由大小19个山洞组成,最长的一个山洞有443米,山洞内几乎全是180度大转弯,生生捏了一把汗,又暗暗为“愚公移山”的精神而震撼。
景区内的建筑,屋檐上的别样味道
从古至今,中国的名山胜水总是伴随着历代文人墨客的佳文名句,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云台山也不例外,唐代大诗人王维便曾登临茱萸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诗文。
一步一步往上爬
爬山无疑是辛苦的,但一步一个脚印却有一种坚定的满足。虽是清晨,已有不少游客说笑着攀登在栈道上,古树参天中不时隐现的游客,与群山有一种相映成趣的味道。
药王洞
半山腰,是药王洞,相传是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洞内煞是深邃,怕是有几十米深,而洞外是一株千年红豆杉,药王洞就隐于古树之畔。我相信药王孙思邈正是隐居于茱萸峰这样的深山之中,潜心修道,才能写出《千金要方》那样的传世巨著。我等后人,虽不能效仿其长隐山林,但偶尔出来爬爬山,呼吸下大自然清新的空气,疏通气血,也算是不悖“健康才是千金”的要旨吧。
云层在山峰间涌动
茱萸峰并不陡峭,但攀爬上千级的云梯栈道,也需要坚持和耐力。登顶的那一刻,极目远眺,群峰连绵,满山绿意,云朵在群山间,细如丝絮,像是点缀在山峰的披肩。背倚群山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说:这里像仙境一般,拍照是给自己的留念。
俯瞰山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真武殿
峰顶的真武殿外,挂满了一排排红色的许愿牌,辛苦登顶的人们,潜心写下他们最诚挚的祈愿,美好的祝福就此弥散在青山云雾之间。
下山
峰顶的纪念碑,邂逅一群游客拍集体登顶纪念照,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动容的微笑,从此,他们有了一种共同的回忆,叫做云台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茱萸峰的下山路还是很好走的,沿着下山栈道下山,此时,更多的游客正纷至沓来。
专栏作家:haruxu 更新时间:2015.11.17
形容云台山的经典语录3
1.河南云台山:得意忘形
登上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望着云雾缭绕的如同仙境般的山涛云海,耳边只听见无数人大声的惊叹和赞美。
不过,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我却一时不知道如何感叹了。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看着这美景,我想到了经常来此活动的“竹林七贤”的“得意而忘言”。
“得意忘言”的原意本是说,言词本来是表达意思的,但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其中的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了。也可以说,当你领悟到了这大自然的美,也不需要再用任何言词来表达了。
但其实,“得意忘言”是魏晋玄学中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过,魏晋名士主张的“得意忘言”是对待各种经典,这是有针对性的。
我们在西安时参观了“董仲舒墓”和碑林里的熹平石经和开成石经,了解到汉朝自独尊儒术以来,出现了很多经学大师,不论是今文经或古文经,都对儒家的“五经”进行详细的解释,既有“经”,又有“传”,还有不同的派别,解经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并走向了支离繁琐的地步。针对这种解经的方法,魏晋时期的王弼、郭象等人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于经书的言词,提出了“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因此,“得意忘言”原来不是指看风景,是指读经学!也就是得到了经书中的意思,就可以忘掉经学中的言词了。
魏晋时的王弼一方面肯定言词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一方面又强调言词只是表达意义的手段,为了不使手段妨碍目的——得意,可以把手段忘记,这就叫做“得意忘言”。只有“忘言”才能认清客观对象的真实本质——意,意才是应该把握的要旨。
王弼“得意忘言”的方法,破除了汉代经学拘泥于字义、训诂的烦琐学风,为重新解读儒、道经典开创了新思路。
当然,“得意忘言”其实也可以指看风景,只要欣赏到了风景所代表的那种美和震撼,也完全可以忘掉让你震撼的那些风景的具体形态。不过,这就要用“得意忘象”这个词来表达了。
因此,王弼“得意忘言”的方法,破除了汉代经学拘泥于字义、训诂的烦琐学风,为重新解读儒、道经典开创了新思路。
王弼之后的郭象提出了“寄言出意”的说法,不过,郭象不是针对儒家的经典,而是针对道家经典来说。郭象认为,读《庄子》应该重在融会贯通,了解根本精神,而不必拘泥于字字句句,每事每物。只要体悟了“意”,就可以“遗其所寄”了。从本质上说,这与“得意忘言”和“得意忘象”其实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言意之辨”思想在魏晋玄学史乃至中国哲学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章,当然,在文学史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2.孙登啸台:啸中之意
“得意忘言”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我向着山谷大声喊叫道:啊———
“啊,啊,啊——”的声音延续下去,就可以称之为“啸”了。“啸”是人嘴模拟风的尖锐呼叫声。
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散文中,有很多词句提到了“啸”。
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还有岳飞《满江红》里的“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诗句。
我们说“得意忘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啸”,这是因为有一个典故:
古人很喜欢“啸”,魏晋时人更是如此,有个住在苏门山名叫孙登的人更是“啸”的大师。“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曾经去苏门山拜访他,蹲在他面前,询问他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仿佛他说的这些问题跟山上的风吹草动一样平常。阮籍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高人,跟高人对话是不能用俗人语言的。于是,阮籍凝神屏息,气入丹田,终于使出了看家本领,唇齿之间蓦然发出了一声激越而悠扬的长啸。那啸音一刹那便传出了数百步之外,山谷中回声隐隐,半晌方绝。这时,一直不发一言的孙登又微微一笑,开口对阮籍说道:“请再啸一次。”阮籍见自己的啸声终于引出了这位世外高人的话语,心中大喜过望,于是又鼓足一口清气,再次吐出了一声金石般的长啸。然而,就在他啸声未绝,情绪还没有缓过劲来的时候,孙登却又已平静入定了。
阮籍素来狂傲不群,从来没有被人如此待见,因此心中郁闷之极,无奈之下,也只得独自怅然下山。就在他行至半山腰时,忽闻山顶上传来一阵鸾凤和鸣般的啸声!这啸声有如天籁,在苏门山的林壑群岩之间荡叠回旋,清奇绝伦,妙到毫巅,令人一闻之下,如同彻骨透心一般酣畅淋漓。阮籍此时方才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般悟出这位隐世高人缄默不语的深意,孙登先生是在用啸声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终于从这非“言”的“啸”中“得其意”。
虽然我们还没有如孙登阮籍般的领悟这山水的真意,但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这壮美河山、以及先贤们的敬意。
“啊,啊,啊——”
3.得意忘形
与“得意忘言”想比较,我们可能更熟悉另一个成语:“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得其意,即得到其中的思想精髓,而不必计较形,即表现形式。这与‘得意忘言”的含义是一致的,也是“得意忘形”的本来含义。我们现在常常用作贬义词的“得意忘形”是后人引申的意思,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得意忘形”的“形”也可以理解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物”的形:所得的“意”是物的意,所忘的“形”是物的形;另一层含义则是“得意者”忘了自己的形:所得的“意”是物的意,所忘的“形”则是自己的“形”。
不过,我们谈到魏晋风度时,“得意忘形”则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贬义了,而是指一种不同于世俗的行为。或者说,只要得到了事物的“意”,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世俗的礼仪了。比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比如,他曾拜访当年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地方,在古战场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也就是说,他胸怀英雄之志,渴望治国平天下。但是魏晋时期司马家族的残酷镇压,使他对现实失望到了极点,加之深感生命无常,因此开始蔑弃儒家的礼法名教。
比如,阮籍好酒,他家旁边就是酒店,女主人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阮籍常和“竹林七贤”的另一个叫王戎的人去吃酒,醉了就若无其事地躺在人家旁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那家的丈夫也不认为他有什么不轨的行为。魏晋时期,男女授受不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阮籍全不放在眼里。还有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面对旁人的闲话、非议,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辈设的吗?”
我们这里谈论的“形”特指儒家的礼仪观念,比如阮籍欣赏酒店女主人的美是得其“意”, “忘形”则是不顾儒家的所谓礼仪,醉了就若无其事地躺在一个女人的身旁睡着了,根本不避嫌。
这也是魏晋风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像“竹林七贤”,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离开京城洛阳,跑到云台山的竹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当然,也可以说是“得意忘形”。在这里得自然之“意”,忘礼法之“形”。
4.越名教而任自然
这就涉及到魏晋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命题了,那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什么是“名教”呢?
大家都知道魏晋之前是汉,汉的文教政策一直以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为主,“名教”这个词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儒家礼教。
“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指超越儒家礼教,而任由内心自然的表达。
魏晋时期的思想家们,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竹林七贤”之前的王弼用老子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儒家思想的方法注解《易经》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用道家思想去解释儒学的,还有阮籍。阮籍早年崇尚儒学,大约在40岁前后,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阮籍转而用道家思想去解释儒学。阮籍也主张名教本之于自然。到了嵇康那里,则“越名教而任自然”了。
嵇康强调“名教”和“自然”的对立,主张取缔礼法,“越名教而任自然”。他认为儒家的六经和礼法都是统治者用以束缚人性的工具,只有恢复人的本性,才能符合自然的规律,社会上存在虚诈和争夺,是统治者假造所谓仁义道德的结果。
5.嵇康淬剑池和刘伶醒酒台
我们现在来欣赏这块巨石。这是一块长五六米宽一米多的长方形石板似的巨石,中间一条断裂带把巨石分成两部分,上半部有“刘伶醒酒台”几个大字,下半部写着“嵇康淬剑池”几个大字。
先来说嵇康的“淬剑池”。我们都知道嵇康临终弹奏《广陵散》的故事,不知道嵇康弹琴的手也能用来打铁。《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开了一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他给别人打铁不收钱,如果有人以酒肴作为酬劳,他就会非常高兴,在铁匠铺里拉着别人开怀痛饮。“竹林七贤”中有个叫向秀的,仰慕嵇康的人品和学问,就过来跟着嵇康打铁。向秀主要是打下手的,比如帮忙拉风箱,鼓足风力,催动火势,嵇康就用拨弦的手挥动大锤一锤一锤地锻造熔铁,铸成剑形,然后提到水池里淬剑,这旁边的水池就应当是当年的淬剑池,淬好的剑拿来用这大石试剑,这断裂带可能就是当年反复试剑而造成的吧!
嵇康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也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学问家,却去干这种读书人不齿的勾当,是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表现。他其实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越名教”。想弹琴就弹琴,想打铁就打铁,随心而做,没有世俗礼教的制约,这是‘任自然”。
而这块“醒酒台”一定是这样的:嵇康向秀打铁的时候,刘伶就在一旁喝酒,然后就在这块石头上睡觉,嵇康淬剑后在大石上试剑,刘伶就惊醒了,于是这块石头就叫“刘伶醒酒台”。
“竹林七贤”都会喝酒,但只有刘伶以喝酒著称,这说明他喝酒的痴迷和独特。《晋书》本传记载说,他经常乘鹿车,手里抱着一壶酒,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见。因此,他携酒来看嵇康向秀打铁,然后在这块石板上酣眠,然后睡到酒醒,就是一种合理的想象了。
6.竹林讨论:魏晋玄学
“这么好的竹林,难怪七贤喜欢在这里谈玄论理!”环顾散发出淡雅清香的青青竹林,竟有钦羡之心。
大家知道“竹林七贤”是哪几个人吗?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七个人。
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四人,我们在前面已提及,山涛在七人中年岁最大,而且嵇康、阮籍都是山涛发现的,而向秀也是由山涛发现并介绍给嵇康和阮籍认识的,因此,山涛算得上是竹林之游的组织者。阮咸是阮籍的侄子,特别擅长音乐,有一种像琵琶似的乐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戎年岁最小,但也是当时的名士。
有人会问:这七个人除了一些“得意忘形”的行为之外,在这竹林里会谈论些什么呢?这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
我们都知道汉朝独尊儒术,儒家兴盛起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议也只是儒家内部的矛盾。经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皓首穷经也使得经学的发展陷入到狭隘的境地,特别是汉末和魏晋时期的社会动荡,使人们感到人生无常,而儒家的经典又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于是一些思想家开始把眼光从儒家的经典中跳出来,用另一种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世界。因此,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开始谈论比较玄妙的学说,与此相关的三本书《老子》《庄子》和《易经》就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青睐,被称之为“三玄”。
“玄”是从《道德经》第一章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字来的。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当时知识分子们纵论“三玄”蔚然成风,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玄学成了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
坐在竹林中,想象着“竹林七贤”在竹林中的谈玄说妙,仿佛他们千百年中一直在此争辩不已、喋喋不休……
关注“周颖游学记”公众号,有山有水有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足迹探寻,有横跨欧亚大陆纵渡万里海疆的丝绸之路的惊险探奇,有情绪的体验,有文化的感悟,有思想的碰撞,也有心灵的交流。在这里,我们成为朋友,一起背着旅行包,一起千山万水走过,一起用我们的足迹、汗水与心灵,撰写属于我们的——游学记!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在遇到你之前经典语录
- 下一篇:瑜伽心灵鸡汤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