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容易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12 08:36 | 分类: 经典句子 | 作者:破晓的投资笔记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1你对孩子的怒火,是你童年时的烙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破晓的投资笔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父母不容易的经典语录1
亲子教育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大最长的一笔投资。今天来聊聊最近看到了一本亲子教育非常好的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菲利帕·佩里是英国一位从业超过20年资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和其它亲子教育类的书不一样,它并不会教我们什么特别的育儿技巧,也不会试图介绍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它全书只在聚焦一件事:怎么培养深厚的亲子关系,从亲子关系出发,到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
这本书当年在英国一经出版立即火爆,随后在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31个国家出版,并长期霸占多个国家教育类书籍排行榜榜首。
这本书在英国出版后,不仅引发家长们的追捧, 甚至还没有孩子的人也争相去读,用于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这本书类似于我之前看过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偏心里学的书,对我当初帮助也很大。
心理学的书我认为是值得花时间去看的一类书,心理学最大的意义,不是让你能够猜中别人在想什么,而是让我们透析人性,以及人的行为模式,同时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
亲子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决定了孩子有一个怎样的童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书中有一句话对我震撼很大:我们需要从长远的视角来看待亲子教养,绝非靠一些技巧和诀窍来驯养孩子。家长要学会的是如何与孩子相处,而不是如何去操纵和控制他们。
我发现这恰恰是很多父母正在做的事情,用一些技巧和诀窍试图让孩子听话,甚至还会动用威胁和暴力。
这本书会反复鼓励你回忆当初在孩童时,父母对你的行为和你当时的感受,反思过去来指导现在的行动。那个含着眼泪张开双手要抱抱的孩子,那个坐在书桌前面对训斥心惊胆颤的孩子,那个面对打骂急得大哭跳脚弱小无助的孩子。那个面对父母吵架惊慌所措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孩子,也是当年我们的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太大了,这本书一次次把我拉回到还是孩子时的我,观察妻子和其父母的关系,赫然发现,这一幕其实就是当年的重演。
我反思我为什么受不了唠叨,表现得很不耐烦,经常控制不住大发脾气。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父亲的翻版吗?父亲因为母亲的一点唠叨就大发脾气,喝酒后又会对我唠叨个不停,甚至会引发打骂。当时我极度厌恶,但又很恐惧。最终只得忍受几个小时的唠叨一言不发,等他说累了要睡觉了才松口气。我一直认为我的童年是不幸的,我花了很长时间走出阴霾,但只是改变了一点点。
我们在儿时的情绪和感受已经随着时间而越来越模糊,成为父母的我们,取而代之以成年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孩子的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工作的压力、金钱的压力、时间不够、心情烦躁等等, 但最大的问题来源于我们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方式。
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以及我们父母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某一天你会赫然发现,那些经历埋伏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随时随地蓄势待发。很多时候我们和自己孩子所说的话做的事,和当年父母跟我们所说所做的如出一辙。小时候跟父母的经历,正在我们与孩子之间不断的重现。
如果这些是正面的,那当然很好,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正好相反。
本书会引导你一次次回忆儿时的情绪和感受,不管是愤怒、恐惧、无助、悲伤还是喜悦。把它找回来,认真体会和反思,当时我是怎样的感受,要不要让我孩子也有一样的感受?激发自己的同理心,换位思考。
把美好的部分留下来传递下去,把那些不好的部分抹去,不让伤害再次一代代传下去,到我们这里终止。这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救赎。
千万不要以爱之名做一些伤害孩子的事,中国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说,我也是在父亲的棍棒下长大的,别人会说不是还教育得不错吗?但只有自己知道,弊远大于利,背后的苦痛只有自己知道。“我管你、骂你、打你还不是为了你好?”这从来都不是能伤害孩子的理由。
做父母是一件苦差事,我们为人父母后也常感叹当年我们父母的不容易。经常会让我们心力交瘁,甚至崩溃。但孩子也是一个天使,会给我们带来无比欢乐有趣的时光。
读完这本书我相信你也会有和我一样感叹,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而我孩子以后也会庆幸我读过它。
你对孩子的怒火,是你童年时的烙印。
我们从上一代承袭了很多东西随着时间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很多时候我们都意识不到,我们生气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眼下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自己过往的经历。
作者举了她朋友泰伊的例子:
泰伊有个七岁的女儿叫艾米丽,一天爬到攀爬架上下不来了,于是哭求着寻求妈妈的帮助,在一旁刷着手机的妈妈突然一股无名之火就上头,觉得明明这么简单的事情,于是就冲她大喊:“你马上给我下来!”
艾米丽费了好大的劲终于下来了,她小心翼翼地过来想要拉住妈妈的手,但此刻妈妈还气头上,一把甩开,艾米丽委屈地大哭起来。
回到家后泰伊心情平复了下来,把这件事抛诸脑后,还感叹到:“带孩子真可麻烦。”
一个星期后,母女俩又来到了攀爬架这里,小女孩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妈妈,小女孩显然还记得上星期发生的事。这时妈妈也感觉内疚,问女儿:“你想玩吗?”女孩点点头。
这次妈妈没有再刷手机了,而是陪着孩子玩,小女孩爬上去又下不来了,伸手向妈妈寻求帮助,妈妈这次没有发火,而耐心的鼓励引导她:“一只脚放这里,另一脚放那里,手抓住栏杆,一步步的下来。”这次小女孩很快就下来了。
女孩下来后问:“妈妈,你为什么上次不帮我呢?”
妈妈仔细回忆当时的情绪, 她回答说:”是这样的,在妈妈小时候,你外婆总担心我出事情,时时刻刻都提醒我要小心,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没有用,没有能力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我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所以上周你下不来的时候,我觉得你是不需要别人帮助就可以自己做到的。这让我回忆到以前的事情,突然就一股无名之火,把气撒在你的身上了,是我不对。”
小女孩抬起头:“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你不在乎我了呢。”
“当然不是,妈妈非常在乎你,只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我不是在生你的气,而是在生你外婆的气,对不起,艾米丽。”
我们很容易对自己的情绪反应,立即做出判断或假设,而忽略了,可能是因为当下的事情勾起了我们过往的回忆。
我们童年经历相似的事情,引发了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的潜意识本能地选择了一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不去换位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认为是孩子的错,直接发火。
当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恼怒时,不妨把这个当做一个报警,这个报警不是提醒你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童年的潜意识闸门又一次打开了。
如果能意识到这个恼怒来自于自己曾经的经历,并不只是孩子的行为触发的,那我们就可以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也就不会牵连孩子了。
你不一定每一次都能为自己的感受追溯到过去的源头,但是请记住,它一定是存在的。
仔细想想当我们在孩子这个年纪时,是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同理心能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和行为。当要发火时,冷静地想一下,这真的是孩子的错吗?即使是孩子的错,通过发火的方式也是收效甚微,孩子更多的只能感受到父母的愤怒,听不进多少道理。
主动道歉,修复关系
要承认想带好孩子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发火、不要威胁、打骂。但是想要永远不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孩子经常调皮捣蛋,总有控制不住脾气的时候。发生了我们需要主动道歉,修复关系。就像上面例子中的妈妈一样,不要怕影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很多中国式家长特别是老一辈,还想着需要权威,即使明知错了也从不会跟孩子道歉。
主动道歉并不会有损父母的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孩子更不会因此不听自己的话。孩子不需要一个权威,永远正确的父母,而是需要一个温暖真诚的父母。
我爸就是这种中国式家长,从没跟我道歉过,即使错了也要强词夺理。所谓严父慈母下的教育导致父子之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话想说。每次看着邻居家父子如兄弟般的关系,我是多么的羡慕啊。
很多中国式家长沉浸在自我感动的漩涡里,忽视和孩子真诚的沟通,导致了彼此之间的隔阂,甚至成为一些孩子多年都解不开的心结。
父母不容易的经典语录2
作者:末小北
01:引言
作家王小波写过这样一句话: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以前,对这句话不怎么理解,觉得每个人都有很多朋友,都会遇到帮助自己的人,怎么可能除了家人,就一无所有了呢?
中年以后终于明白:这一生,除了家人,我们真的一无所有。
遇到困难,我们能寻求帮助的,也只有自己的家人,也只有他们,会真心帮助我们。
有人说,人这一生要多交友,毕竟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
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交到的是真心的朋友,那么多一个朋友,可能真的会多一条路。
但如果,你交到的朋友都是虚假的,说不定会把自己仅有的路,给堵死。
请记住,这世间一切都会变,唯有家人,会默默守护你。
02:家人,永远不会背叛你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事情,有顺利的事,也有麻烦的事,但能够愿意拿出真心帮你的,其实只有家人。
虽然,我们这一生会与很多人有交集,但有些人注定会走着走着就跟我们分道扬镳,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都会在分开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年轻的时候,我们不理解家人,总觉得父母不仅唠叨,而且没有特别的能力,恨不得马上离开。
可直到离开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个选择有多傻。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可能抛弃你,但是父母不会,他们是堵在死神面前的一堵墙,有了他们,我们就不会害怕。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小故事,看的时候泪水涟涟,我虽然并不是泪点低的人,但我是真的被感动到了。
故事的讲述中,一个女孩出嫁,父亲去舞台上讲话,他努力张了张嘴,但并没有说出话,这个时候,父亲已经有泪水挂满脸颊。
台下给父亲鼓励,希望他快一点,女孩也希望父亲快点,毕竟婚礼还得进行。
过了一会,父亲仿佛鼓起了巨大的勇气,他哽咽着拿着话筒对新郎说到:
“如果将来有一天她犯错了,请不要打她,一定要记得和我说,我来接她回家。”
父亲的这一句话,直接让女儿破防了,她哭着拥抱着父亲,在这一刻她终于知道,父亲有多么爱自己。
不仅如此,台下的人也纷纷落泪,这或许就是一个父亲,能给予子女最大的保护吧。
什么是父母呢?
他们就是在你年轻的时候,拼尽全力助你飞翔,让你寻找更加广阔的天地,等你飞不动了的时候,他们会永远为你留一个休憩的地方。
我们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但却很难做到和颜悦色,总是对他们发脾气。
我们之所以敢这样肆无忌惮,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永远不会生气。
是啊,为人父母,怎么会生自己孩子的气呢?
在他们眼里,孩子就算再不听话,那也是自己一辈子永远无法放弃的人。
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感触颇深:
“当一切走向地狱,站在你身边毫不退缩的人,就是你的家人。”
事实上真是这样,家人永远不会背叛你,他们只会给你最大的支撑。
无论你怎样,他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真心和你相处。因为,对他们而言,你是这个世上最重要的人。
03:家,是你最后的去处
年轻时,我们走遍千山万水,以为会逃离家,会离开那个曾经养育我们的小山村,只是最后发现,这是最大的傻。
我们人可以离开家乡,但是心无法离开,因为家乡有我们挚爱的亲人。
人这一辈子,不是有多大的事业,赚多少钱就是圆满,而是能守护着家人,能尽到为人子女的本分,能尽量做到孝顺。
人人都说孝顺,但几乎人人不懂。
有人说,只要逢年过节多给父母一些钱,或是多给他们买一些补品,就是孝顺啊。
真的是吗?我想,未必!
你有没有问过父母,你所谓的“孝顺”,是不是他们想要的呢?
其实,父母最想要的孝顺,不是你能提供多丰厚的物质,而是你的陪伴。因为,孝顺并不是一种作秀。
任何时候都要知道:我们和家人之间,是渐行渐远的,很可能今天的相见,就预示着明天的再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信我们会越来越明白家人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说,只要有家人们在,那么我们就有继续下去的勇气,只要有他们,我们就会有无穷的力量。
因为,家,是我们最后的去处。
周国平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事业再辉煌,社会上成就再大,如果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甚至完全没有时间和家人相处,家则不能称为家,这样的人生是有根本缺陷的。”
对此,深以为然。
一个人,最基础的人性,其实就是跟家人和睦相处。
04:写在最后
小的时候,我们曾责怪父母不理解我们,认为他们的见识短,一直试图伸开双臂阻拦我们往更好的地方去。
慢慢长大了,经历得多了,被伤的多了,才顿悟,原来当初父母之所以会伸开双手阻拦,是怕我们误入歧途。
当然,这世上也有一些不称职的父母,他们没有担当,也没有任何责任心,但那只是少数。
这世上,更多的,还是那些愿意无私爱着子女的父母,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
所以,在余下的日子里,希望每个人都能懂得家人的重要性,能对他们和颜悦色一点。
毕竟,这辈子能成为家人,是莫大的缘分。
作者介绍:
末小北,青年情感作家,婚姻问题咨询师,专注婚姻挽回,亲密关系修复。
父母不容易的经典语录3
我的孩子今年5岁了,我不知道别的父母咋当的,反正我这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实属不易。
2017年年初,我终于把怀胎十月的儿子生出来了。经历了顺产到刨腹后,护士把孩子送到老公手里的时候说:生出来的时候羊水三级污染,要不要放保温箱观察。 我老公懵了片刻,赶紧联系家里能联系的人,一个个咨询,最终还是放在我们身边照顾的。
然后紧接着就是出生三天后,医生又说孩子黄疸太高,让放保温箱照蓝光。主要大儿子一年的小侄女出生的时候住过保温箱,所以家里对住保温箱产生抵触。然后我们就没住保温箱,选择了吃药泄黄疸,可也不知道药劲的原因,还是我们照顾不好,从那开始就一直儿子就一直拉稀,从没间断。儿子肚子不舒服,所以基本上就没睡过很长的觉。生之前也是大意了,感觉别人养孩子看着都怪容易呢,应该也不难,再说婆婆也能帮忙。等生下来出现各自问题的时候,我真的特别懊恼自己没有做足准备工作。
就这样慢慢摸索这把他养到半岁,就把婆婆从老家接来帮忙照看,我去上班了。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兼顾吃奶、换尿布,还有偶尔四、五点起床陪娃玩。虽然累但也很幸福,自命不凡的我认为在育娃上很上心了。可是等孩子上学了之后,老师经常找我谈话,我才知道,我努力的空间很多。然后就天天像个小学生一样不断的跟老师请教,马上努力快三年了,老师终于不再经常谈话,偶尔还会给我发微信说孩子进步可大之类的鼓励。
我有时候想,孩子刚5岁,我都已经使出吃奶的劲了。小学呢,能不能顺利幼升小?中学呢,青春期会不会出问题,如果有了问题,我又要怎么面对?
父母真心不好当,孩子从受精卵开始,就和我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成了我们一生的牵绊。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变形计主人公经典语录
- 下一篇:摩托车说说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