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正能量句子及感悟励志
时间:2022-04-02 11:36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校长派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全文长 3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作者简介
李明尚 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现任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玉泉实验中学校长。曾任泰安省庄二中校长。拥有“目标教学”“走下讲台”“精彩主讲”“精彩主持”“小先生制”“新小先生制”教育改革的经历和经验。近20年来,他让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变成了山东省创新学校、全国特色学校。
目标是行动的标杆和标识(zhì)。教育目标是教育行动的标杆与标识。方向是时空定位指向,教育方向是教育的定位和指向。与方向相比,目标有底线、可测量、可用行为动词描述,方向有位置感、时间感、空间感。目标和方向的统一性是它们都有相似、相近的时空定位。
教育目标是有底线、可测量、指向学习、描述学习结果的标杆和标识。教育方向是教育思想的行为指向。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的关系是:目标决定方向,方向不能偏离目标。现实社会,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其各自的教育目标和方向,也有大家共有的教育目标和方向。真学习与真教育描述共有的教育目标和方向。
教育一共有三个目标——育德、育智、育体,奔向三个方向——德育、智育和体育。德育需要育德,智育需要育智,体育需要育体。劳动教育一半含在体育中,一半含在德育中。美育是德育的组成部分,独立出来,只能模糊人们看教育的视野。除此之外,其他各种各样的教育,因为个人、家庭、民族、国家需要而开发的不同称谓的教育,都包含在德智体当中。
为德,德育育德
德育就是育德。德育是利用活动培育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这个思想和行为与道、德、道德有关,与品、格、品格有关。
道是路,路也是道。道和路的区别在于:道是自然的结果,路是脚下走出来的。道和路相比,前者更具普遍性。
德就是得,是做人、做事、学习的收获。德和得相比,得更接近于物质,德更接近于精神。人在精神上的收获,通过弃恶扬善的洗礼,留下真善美,去除假恶丑,得到的就是德。
生活中,表述一个人精神的收获,我们为什么不说“德到了多少”,为什么用道德来描述德呢?
首先,以前,人们只看到了物质,而没看到精神。因此,就不好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德,去表述看不见、摸不着的收获。
其次,道指路,是精神领域里的道路,简称规律、规则、定理和定律。在精神领域收获德,就像在物质领域收获得一样,无路可走,什么也收获不了。
最后,摸清了道路,找准了规律,无论是得,还是德,都容易取得效果。
因此,我们在思考、表述、寻找、收获德的时候,总要加上一个“道字。所谓道德,就是我们在发现、观察、模仿、重复、规范、创新的时候收获的德。
学习能收获道德,然而,道德也像大米、小麦一样,有饱满、充实、品格优良的,也有干瘪、空虚、品相差的。为德,育德,我们需要饱满、充实、品格和品相俱佳的德,而不要败坏了的德。因此,收获道德,我们得认识品格、品质。
品是等级、规格,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方法。格是用打、砸等手段将东西分割开来的做法。品有筛选作用,能区分优劣等级。格能发现事物本质,找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源。品格是在品、格作用下,将人或物分等级、分类别,并进行打包整理的方法和手段。品格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折射出来的人的性格和气质”。
质是根本,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色泽、纯度、价值、可用的功能。质用在人身上,是用来区分德智体能力纯粹程度的标杆和标签,是衡量思想和行为价值纯度的尺子。
人有将天地万物融合于心,实现与天地相通连的本领。育德就是培育这种与天地相通连的本领。育德也叫立德,立德才能树人。
人生在世,有得,就会有失,有取,就会有舍。人的得失取舍都是事。这些事都与人、物有关,都与天地人有关。人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如果有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和谐地融入天地万物之中,就能获取高水平的道德。
世间,先有道,后有德。与德相比,道是天生的,德是后天培养、锻炼、修炼、磨炼出来的。人,不经历,不经验,就不会有得。没有得,也就无所谓失。不经历得失的锻炼,不受弃恶扬善的洗礼与磨炼,人不可能形成道德。
培育道德,先天有的,不扼杀,不毁灭,就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先天没有的,用心种种子、生养,才可能会在种种子的地方生养出来。
培养道德,懂行的人会这么做:
(1)从脚下路和人生路的痕迹中去捡拾道德。
(2)用学习去养育。
(3)在生活中捡拾和积累。
以下六种方法有利于培养道德:
(1)多经历、经验、体验。
(2)通过洗礼得到德。
(3)捡拾并积累自己的道德。
(4)修炼、提升道德的品质。
(5)在运动、行动、活动中陶冶。口头说教,培育不了道德。道德生成于活动之中,是肢体细胞和器官运动、活动的结果。
(6)在两难之中取舍。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为德,教育要育德。育德,德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紧密相连,与情商紧密相连。在学习和教育的活动中,把人的道德素质挖掘和培养起来,把人的情商提升起来,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就是育德。
育德,“学—思—行”是德育的流程之一。育德要学,用感官去感知是基础;要思,将感知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并得出结论、形成觉悟;要行,把觉悟完整、准确、真实、有效地展示和表达出来。
育德,能展示和表达出真善美来,叫有德。在展示和表达过程中该说、该做的没说、没做叫缺德。想展示和表达,却“肚里空空”,没有任何值得展示和表达的,叫无德。道德来自经历和经验弃恶扬善的提炼。经历、经验越多,提炼越认真、细致和艰难,养成的道德就越高尚。
人的道德与心、智、能有关系,为良心、良智、良能所支撑。良心是积极向上真善美的心态。良智源自良知。良知是良心支撑下的,积极获取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的知。良能是良智指引下奔向真善美的能力。良心、良智、良能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指标。这个指标高,道德水平就高。这个指标低,道德水平就低。提升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修养、修炼良心、良智、良能是关键。
为智,智育育智
智是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水平和能力。慧是聪明、伶俐、通达的状况。智慧是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积累起来的善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解决问题,知后行比行后知更具目的性。解决知后行的问题,人必须接受智育教育。
教育为智,就得育智。育智,是通过传授和管理的方式,丰富智慧的思想、方法和手段。智慧可以通过育来培养。培养智慧,一要围绕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做文章;二要让智形成力量——智力;三要提升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力,提升对自然的改造力。
育智的目的主要如下:第一,顺应自然。人的视、听、嗅、味、肤的能力,以及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能力,来源于自然,最后也都回归自然。来回之间,顺应是融于自然的必然归宿和最好方法。第二,适应社会。人人都有感知觉的能力,人人都有一定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水平。把这些放在一起,里面肯定会有差距。弥补差距并适应是解决差距所引发的矛盾的最好方法。第三,改善现状。自然、社会都有可能变得无序,精神的力量能将自然与社会的无序变成有序。改善现状,首先要改进自己;其次,改进你、他、小家、大家、国家;最后,改进自然和社会。
怎么办呢?一是传授。依靠“师”的言传身教来完成。师有所需,生有所求,育智的行为就发生了。二是管理。依靠自动自发、自觉自律,通过即觉即管、即悟即理的行为来完成。
传授,以前有先生、师傅和师父,现在有教师,往后会有“小先生”。“小先生制”是从儿童时代就发展起来的人人学习、人人做教育的制度。这个制度需要每个人都成为自动自发的学习者,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平等交流的教育者。如此,育智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智育教育,提出了“泛智教育”育智方案。之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明了班级授课制的育智方法。
再往后,陶行知用“小先生制”“即知即传”实现了夸美纽斯“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的教育理想。
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发展不仅解决了教育资源匮乏问题,还让教育资源的核心——“知识”产生了“爆炸”。当“即知即传”让网络上的知识变得不再那么珍贵的时候,育智行为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前,人们需要“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因,是知识、经验匮乏。现在,知识、经验到处都有,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知识、管理自己,就成为新形势下的育智行为。
在产生“新小先生制”以前,人们没能意识到管理也是育智行为。“新小先生制”产生以后,有智慧的教育者会意识到:学习和教育同时发生,才是最好的育智行为。只要对所有事“即觉即管,即悟即理”,只要“把所有事分配给所有人去做”“把所有事分配给所有人去管”,只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适时做”,发展为“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事管,事事适时管”,育智就会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为体,体育育体
教育为体,就得育体。用育的方法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就是育体。育体是针对人的身体而采取的教育活动。这项活动能提升人们对自身细胞、器官的认识能力,能锻炼人们对细胞、器官活性的掌控力。
身体也能育吗?
是的,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和精神实体都可以育。育体,一方面,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与快乐;另一方面,要保证精神的愉悦与充实。思想上,一是懂得并认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物理学道理;二是遵循运动规律,让身体上的各个器官都动起来;三是身心相连,用身体的健康促进心理的健康,用心理的健康促进身体的健康;四是劳动,通过劳动获取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元素;五是锻炼,借助锻炼提升运动水平,增强体质和意志。这样就能让育体落到实处。
怎么育?办法是:适当运动,科学饮食,用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身体的发展。育体如果加上孕育和培养精神的目标和理想,那就还得加上锻炼。
育体的时候,最好让细胞和器官科学地动起来。运动是人的天性,但是,这种天性也会受到惰性制约。克服惰性,人得有理想,得有意志。理想能维持运动的兴趣,意志能保证从兴趣到习惯的跨越。科学表明,连续21天的锻炼,能培养出一个良好习惯。一旦运动的理想和意志变成习惯,育体就会成为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早安正能量句子激励自己2022
- 下一篇:适合发法律方面正能量的句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