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正能量的句子朋友圈
时间:2022-03-18 02:05 | 分类: 正能量句子 | 作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心学起源于孟子,“良知”一词也是来自于孟子的学说。所谓“良知”,即孟子所说的人“所不虑而知者”。所谓“致良知”的“致”,在古代汉语中是“使之至”的意思,王阳明用一“致”字,意思是良知本在人心,“本心之明,皎如白日。”随时都可能大放光明,也可能被物质所遮蔽,要拒绝做恶人的可能,要走做好人的大路,就需使深存于自己心底的良知走出来。所以他说:“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便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心学”中的“心”,是指作为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能力。如王阳明所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来,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正所谓“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一切都是浑然天成,不假思索的。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为阳明心学四句教。心之本体,本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没有善恶之分。而产生常人思想中的善恶之分的观念,只是心意念头的萌动而已。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良知,具有我们难以想象的认识能力和洞察能力,它本身自能分别善恶,而不为是非所囿。知了善恶,不断为善去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格物致知”了。
“四句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这一主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其核心仍然是“致良知”。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自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包容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格物”是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以便让真正的智慧如实地呈现出来。“致知”就是王阳明常说的“致良知”,即是要解放思想,发现、明悟心灵的本体,自信自决,做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写的人。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就是强调一个人要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知行合一”也就是要求人们要凭着自己的良知去做事情,一切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都在自己的内心中。王阳明曾说过:“知行合一,做不到就不是真知。”什么是真知呢?就比如你看知道喝酒有害健康,你以为你知道了,但是你还是要继续喝酒。为什么?当有一天,你因为过度喝酒而真正影响到健康进入医院的时候,你看到你各项指标严重超标,不能够再喝酒时,也许这个时候你才是真知,你也就会有动力克制自己的欲望了,也许这才是真知吧。
王阳明是中国儒学发展光大的集大成者,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又改变了朱家理学的高贵儒知,让儒的心学走进了平民百姓之间,不用端起书本,靠“致良知”,随时随地就可完成行为的改造,思想的教化,彻底让儒学变成了人民容易接受并事事时时处处可“事上练”的平民哲学思想。(补充一点,中国哲学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人物,他们均使中国哲学平民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是王阳明,一个是六祖慧能。六祖慧能提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提倡机锋、棒喝、毁佛等有别以往的方式,一方面培养超越对立的思维方式,一方面打破权威的、神话的佛的形象,使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一种更加贴近人的一种存在,这更有助于平民百姓去尝试了解佛法,学习佛法,理解佛法。)王阳明本人也完成了把自己创立的思想付诸于亲身实践,取得战功,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功绩,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阳明心学的核心关怀不在理气论而在心性论,其基本预设是“心即理”,可谓是心学“第一哲学命题”。阳明用一连串的强言式命题“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等来加以表述,而这些看似违背常识的说法,其实正是“心即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旨趣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旨在表明心与理相即不离、直接同一。按阳明心学的理论设想,心性理气自然打通为一,心即理、心即性、性即气三种说法可以同时成立,心与理并非是相悖之二元存在而是直接的自我同一,作为理的价值秩序、道德规范不是外在性的而是直接源自道德主体。“心即理”命题得以成立的关键,在于对“心”字的理解。按照孟子的思想,人性之所以本善,是由于人心当中有一种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善的意志,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有关仁义礼智的四种基本道德心都是人的“本心”作为良知良能的道德本心。
阳明心学继承了孟子的思想并加以理论上的发展。按阳明说,心即本体之心,心之本体便是良知,因此心体就是作为本体的道德本心。在这个意义上,心与理都是本体存在,由此,心不再是需要注意规范的工夫对象而是引领工夫的行为主导,也就是说,心不是克治的对象而是克治工夫得以可能的依据。这便是王阳明再三强调“心即理”命题的根本旨趣之所在。
“致良知”是阳明晚年提出,致良知的核心观点是说,良知是每一个人心当中所具有的根本道德意识以及判断能力,不仅如此,良知更是贯穿宇宙万物的绝对普遍的终极实在。为什么?因为如同“心即理”一样,本心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因而具有普遍性;天理就是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因而具有具体性。因此,良知是一种具体普遍性的本体存在而不是抽象普遍性的观念存在,它是一种判断主体,能“自作主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良知就是自己意识的真正主人 “真己”,也就是最为真实之存在的自己,又称“主人翁”或“头脑”。
重要的是,作为直接的道德判断之主体的良知必具有自知自觉的根本能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般,更无须倚傍他人或凭借他力,只要一念萌发,内在良知即刻启动,便自能知是知非,一切善恶更是瞒他不得。这一良知自知又被称为“独知”,他有两句诗句对此有生动的表达:“良知即是独知时”“自家痛痒自家知”。正是基于良知自知的信念,故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最终唯有依赖于良知自知的判断,而无须诉诸外在的种种人为设置的规范,换言之,外在规范终须经过心体良知的审视才能有助于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就在于心体良知而不是出于对外在规范的屈服。总之,阳明学的良知理论,极大地突出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
归根结底,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唯一的“自家准则”,故在为学工夫问题上,他主张只要依此良知本体去做。但是,良知心体又不是脱离日常生活、孤悬于形上世界的抽象观念,它必定在当下世界、日常生活中“发用流行”,因此,如何使自己的良知本体得以呈现,就需要依照“即用求体”的方法,随时随地在事事物物上落实致吾心之良知的实践工夫,由此便能实现成德理想,所以说良知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的。
心学感悟需要多思考,多实践,“事上练”是人生实践的基本方法。事上练,事上磨,事上见。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只有坚持在事上,练本事、练能力、练素质,在事上磨品质、磨意志、磨心性,最终才能在事上,见水平、见担当、见真知。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励志文案句子正能量简短
- 下一篇:好心态的幽默句子正能量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