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价中国人名言(鲁迅如何评价中国人)
时间:2022-04-19 14: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史海浪客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鲁迅评价中国人名言(鲁迅如何评价中国人)
1.鲁迅如何评价中国人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憎恶中国人的奴性性格,更憎恶他们以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论睁了眼看》)
鲁迅将国民的卑怯视为国民性的主要病根之一,他以决绝的姿态予以抨击。鲁迅极力反对卑怯者半死半生的苟活,他深切地期望人们能挣脱文化传统的禁锢,有真正的人的生活,他说:“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忽然想到•五》)
2.别人评价鲁迅的名言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
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郑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蔡元培: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病逝后) 李敖在接受访谈时曾说: 我觉得鲁迅在大陆过份被政治化了,高估了。
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可是,鲁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
大家觉得鲁迅杂文犀利,其实不好。……我觉得鲁迅被过分高估了。
连他弟弟周作人也这样讲,他说鲁迅可能本人不愿意这样被高估。高估不在鲁迅,而是证明你高估他的人,你的水平出了问题 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中对鲁迅的文学及思想进行评价: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
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讽刺文学,也还是有问题的。……在小说方面,……据我看,他的短篇小说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
……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的小说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
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
这个态度并不算错.。
3.鲁迅先生是怎样评价中国人的
鲁迅先生说的国人的三大劣根性:专制性和奴性,中庸之道,精神胜利法 中庸之道.儒家视之为最高的道德标准.鲁迅通过对“叭儿狗”的形象的描绘,揭示了这种劣根性:叭儿狗“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苟活于专制主义等级特权的社会结构之,中庸主义的态度十分有利于中国人敷衍生活下去,因而形成了中国人极爱“中庸”的特点.“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但鲁迅又深刻地指出,从人性的本质来说,中国人是并不中庸的.“中庸”的人生态度是强迫出来的,或者说是为了适应于在畸形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需要. 鲁迅先生所说的国人的劣根性主要表现在『阿Q正传』中,精神胜利法.奴性. “自欺欺人”,即“精神胜利法”.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 “奴隶性”.阿Q看到审讯他的人穿着长衫,便知道这人有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立即跪了下来.长衫人物叫他站着说话,但他还是跪着,并且第二次审讯他时,他仍然下了跪。
4.别人对鲁迅的评价,名言名句
未来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 何满子 不论当代人对鲁迅作了多么高的评价,未来的历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得多。
何以故?是时空的距离使鲁迅的形象在后人的眼里显得比近在眼前或相距不远的当代人更为高大么?诚然,时间和空间愈贴近伟人的人,是习焉不察地觉不出对象的巨大分量来的。此所以周海婴会嘟哝着“这种爸爸,什么爸爸!”这绝不仅由于童稚的天真无知,直到近来,我读周海婴回忆和论述他爸爸的文字,仍然看得出对他伟大的父 亲没有作当量的定位。
这很难怪,他和伟人太贴近,太腻昵了。当隔海遥望的日本作家左藤青夫尊鲁迅为“东洋第一大师”时,鲁迅近处的似乎是得风气之先的文人却贬斥鲁迅为“没落”、“朦胧与无知”,不值一文。
以上的例证是空间差距所导致的辨认上的分歧,远的正确,近的迷误。不过,那些曾经讥薄鲁迅“朦胧与无知”的人,几年之后又对鲁迅表示尊崇了,这似乎也体现了苦恼的时间差距。
但我所断定的未来的历史家将比当代人更高地评价鲁迅的理由不在此。我所持的理由有二,分述如下: 其一,历时愈久,对鲁迅生前死后加之于他的污泥浊水,明枪暗 箭,不怀好意的抬举,有心的中伤和无意的曲解都将愈益黯淡失色。
人们所看到的将只是经过澄清了的历史长河的运行以及巨人在历史中的伟岸风姿,他如何和历史气息相通,扮演着引涛疏流的光辉角色。后代人不再有恩恩怨怨、爱爱仇仇,不会为各种因公的和因私的功利之念所蔽。
更重要的是,与鲁迅并世或相后先的伟人或准伟人,在时过境迁之后也已形态毕露,他们给历史投下了什么,是非功过如何,也得以和鲁迅作客观的比较了。那时的人不再有忌讳或顾虑,是什么还他以什么,诚所谓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比较之余,鲁迅的形象当然出类拔萃地高大,不像今日之还有七嘴八舌了。 其二,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归根究底是由于其能创造文化的文明。
一切震慑人群的事功都只是暂时的,战争杀伐,王朝兴废,乃至制度更迭,受惠或受害只限于一时,数十年或数百年,只是无限时序中的一瞬,而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创造则是历久不衰乃至是永恒的。谁记得 神圣罗马皇帝?但人们永远讴歌但丁的《神曲》;谁记得詹姆斯一世 或伊利莎白女王?但莎士比亚却永远是英国人的骄傲;谁记得魏玛大 公和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各国帝王们?但歌德却光辉奕世。
一些英雄攫 取了权力,主宰了世界,即使他们干的尽是好事,蒙益的也只是同代 人或延泽若干年,何况这类角色的负作用往往甚于其所产生的正面功勋;有些所谓业迹还都是同伙人或党羽以及盲从者们鼓吹出来的虚美之辞,还须经过后世的考验。惟有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即罗曼·罗兰所说的“以心而伟大的英雄”才是推进文明延泽永世的。
尤其因为,那些以事功享名的人物不是一个人的能耐,都必须众人的参与,而且他们在建成事功后必十百倍地取得报偿;只有“以心而伟大的英雄” 才是独立的创造,他们只有奉献,没有夺取,终生如鲁迅所说的吃草挤奶。因此,历时越久,未来的人更能认知其伟大。
因此,历史终将证明,鲁迅即使不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伟人,也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第一伟人。郁达夫在鲁迅死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是看到了鲁迅生前所受的攻击、污蔑和中伤的;而且也看到他死后所得的评价,哪怕是肯定的评价也未能惬心贵当,故而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他不及看到鲁迅死后半个多世纪围绕着鲁迅的一 切,而且这一切还将继续下去,直到围绕着鲁迅而生发的一切公私恩怨为历史所刷淡。到那时,对伟人的一切咒骂、中伤、曲解纷纷剥落,成了伟人巨像下的尘埃,甚至累积成小丘,倒反而会化为这座像的自 然景观中的一点点缀,即使只能供游人践踏,总还不失是历史的沉渣。
但对和鲁迅尚贴近或时距不远的当代人,那些曲解和污蔑鲁迅的 材料却是很现实的教材,从这里可以看出伟人是怎么战斗过来的,他又怎么正是在战斗中,靠这些未来的尘埃而成就其伟大的。甚至对未 来的历史家,即使对这些灰埃不屑一顾,或带着怜悯的目光督视它们一眼,或许也能激起点历史的感兴,在选择中汲取些可供描塑伟人的 对比资料,并遥想当年曾有那么许多高矮不等的侏儒而不解,而想起 韩愈“蚍蜉撼大树”的诗句,勾起点思古之幽情吧。
房向东先生前年出版了《鲁迅与他骂过的人》,意在聚集鲁迅生前环绕着他的嘀嘀咕咕,对显豁鲁迅的伟大有益;现在他又奋力写成 《鲁迅,最受诬蔑的人》,是聚集鲁迅死后环绕着他的嘁嘁喳喳,对显豁鲁迅的伟大同样有益。鲁迅生前曾多次说,他的所以要活着,努力眷护生命,与其是为了爱他的人,无宁是为了敌人,要让那些不是 东西之徒因他活着而不舒服。
鲁迅死了那么久,仍然有那么多人咒骂,证明他威灵犹在,仍同活着时那样使某些人不舒服,也证明鲁迅不朽。忘了是布瓦洛还是拉辛说过:“世上没有被捧成的伟人,更没有伟人 会因咒骂而变得渺小。”
鲁迅正验证着这句话。 我曾应约为作者的前一本书作序,因此也乐意为这本《鲁迅:最受诬蔑的人》写下这点。
5.鲁迅的爱国名言有哪些
1.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2.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3.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4.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5.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8.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9.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0.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1.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2.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3.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4.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5.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16.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对鲁迅的赞美和评价的名言
自臧克家的《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对中国人的10大批判,80多年过去了,这些话仍字字诛心
对于鲁迅先生,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之为“民族魂”。他从中国的传统知识中走出来,对弱者的关注使他对现实产生强烈的不满,所以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这使他被当时政府所不容。
他对弱者的关注也不同于传统的文人,他把希望寄托于弱者本身,希望用自己的笔锋改变弱者的精神世界。
武器对于士兵,就好似笔墨对于鲁迅。他用自己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来批判揭露敌人的罪行。他敢深刻的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敢说出许多文人不敢说出的话语。
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在当时的时代,对现代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二十世纪对中国社会与人民批判最为猛烈和深刻的,当属鲁迅。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回头再看这些批判,会发现依然让人寒意彻骨、一身冷汗,不仅完全没有过时,反而如同标枪,猛烈的投向现代社会。
在鲁迅先生当年的诸多批判中,当属这十大批判,最为猛烈。即便到了如今,依然一针见血,没有过时。
麻木愚昧
鲁迅曾坦言,在写《阿Q正传》以前,阿Q的形象,早已在他心中酝酿了很长的时间。而他之所以从事文学创作,就是要唤醒愚昧的民众。
在小说中,鲁迅给我们描绘出“沉默的国人的魂灵”、“丑陋的中国人”代表,毫不掩饰的批判了当时民众的“劣根性”,以及当时病态社会人们的痛苦,以此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的麻木。鲁迅对阿Q的批判,其实就是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懦弱、欺软怕硬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鲁迅深刻的感觉到有的人,特别是旧文人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
而鲁迅在1925年所发表的《论睁了眼看世界》一文便批判了国人欺软怕硬的劣根性,强调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做,敢当,才能大胆的变革现实。
拒绝改变
鲁迅在1925年发表的散文《这个与那个》中,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批判了复古派反对社会改革、阻挠社会进步的反动性,告示人们要热情鼓励革命新生的力量,促进新事物的生长,反对倒退,启示人们为推进社会改革而进行韧性的战斗。
麻木者却是胜利者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 ‘碰’”。这是“苦痛”经验的概括,也是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敏锐的洞察。
1924年鲁迅发表《“碰壁”之后》一文,把笔锋指向了存在于中国各个方面的无形的“墙壁”,这些墙壁横亘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纵然是碰到墙壁,不过是微微一笑,并不会将其打破,正应了那句“麻木者却是胜利者”。
寄托希望于未来
1925年,鲁迅曾在与妻子的书信中写道:“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指出了国人遇到任何事情不主动寻求改变,反而只会寄希望于未来,有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正是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麻痹了国人几千年的思想,也是导致近代改革运动寸步难行的原因之一。
多疑
无论是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者,还是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多疑在他们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帝王对权利的渴望导致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而市井百姓可以对自己的不讲信用原谅自己,却反过来对他人报之以怀疑的态度。如今的现代社会讲究团体合作,这个矛盾没有解决,中国就永远不会进步。
“幸灾乐祸”
鲁迅在1933年发表的《经验》批判了国人喜爱看热闹,幸灾乐祸的心理。国人总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本都是出身于挣扎在泥潭里的底层,看到别人的丑陋惨状,竟因此而感到快乐。
如此畸形的围观态度,铸就了千百年来所谓“看客”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下,人与人的感情会在这样的异化世界里一文不值。
个人主义
1928年,鲁迅发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来批判当前的政治运动中所存在的个人主义泛滥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指出政治家最喜欢一人发号施令,搞独裁专制。
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单打独斗”,但是国难当头,社会形势异常复杂,必须联合群众、同胞,形成团结的力量向侵略者反抗。
迂腐折中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批判了国人凡事喜欢“折中”处理的问题。中国自古受“中庸”思想的影响,本意是不让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极端,然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牢靠,却跟中庸思想脱不了关系。“中庸”思想虽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却严重阻碍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优秀的思想在诞生之初就被贴上了“极端”的标签,也许它是坏的,但没有去证实之前,就不能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迂腐折中”让我们失去了挑战一切的心理,而这个世界要革新,就必然要面对挑战。
冷血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这段话出自《而已集》,作于1926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造成四十七人死亡的“三一八惨案”,也是在这一年,鲁迅收获了与许广平的爱情。
大概正是这一年的遭遇,见证了政府颠倒黑白,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爱情的非议。鲁迅悲哀的意识到,人与人不过沉溺与自己人生而已。
鲁迅说“我只觉他们吵闹”的我,指的是每一个对这个国家的危难无动于衷、对政府的暴行不闻不问的普通人。越是愚昧无赖的人,就越是缺乏共情的能力,而当时整个国家都是这样的人,试问革命的出路在哪?国家的出路在哪?
结语
鲁迅所作的批判,始终把方向对于人,人的心灵与灵魂。他最为关注的,其实正是人们隐藏的,自己都不容易认识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鲁迅的批判如此的直击人心,直面当时社会最本质的问题。
虽然在如今看来,鲁迅曾被指责思想偏激。但纵观当今社会,封建顽固等文化上的糟粕思想伴着现代的外衣,依然在社会上作威作福。
而唯有鲁迅,能给予我们思想上的武装,同那些封建瘤毒们抗争。现代社会,鲁迅的精神与思想依然深刻的影响着当代的人们,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作家、知识分子称他为二十世纪文化上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