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声的名言

时间:2022-04-20 17: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诗词古韵 | 评论: 次 | 点击:

婵声的名言

1. 描写蝉的声音的句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緌(读rui,第二声)

2. 描写蝉鸣声很吵的句子

蝉鸣声中,我细细地倾听着文学的声音,倾听着灵魂深处的声音,这些声音,像种子一样种在了我们这些学员的心里,几年时间过去,有的,已经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生命中有这样一段文学的日子,多好!

八月,天气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游吟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散地歇它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时,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

3. 1,形容蝉的诗句或名言 2,关于蝉或人不在乎生命长短都要好好活下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声响亮而高远,古往今来,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们写下了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

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搅人虑。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风飘流曼响,多含断绝声。

……”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

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隋 卢思道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2)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正如 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听蝉》)。

唐 司空曙“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新蝉》); 唐 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 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 唐 孟浩然:“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寄远上人》), 唐 元稹:“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送卢诗》)。

唐 雍裕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 五代楚 刘昭禹:“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唐 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唐 姚合:“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闻蝉寄贾岛》); 宋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雨霖铃》); 宋 刘克庄“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3)古人误却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应该提到的当然是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之“三绝”: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三首诗都是唐代借咏蝉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异,各臻其妙。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对此之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小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4)与咏燕诗不同,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之污浊者。代表之作当属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的《蝉》诗 。

陆龟蒙:“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罗隐:“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在陆之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而罗之笔下,蝉则是趋炎附势之徒。 两诗借蝉言志,旨在讽刺批判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昏暗。

(5)其余如: 唐人雍陶的“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

4. 形容蝉声音的词语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

【解释】: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以上结果由汉典提供

百科释义

振聋发聩,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语本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梁 昭明太子 《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所恨蠢尔愚夫,自安寡昧,即欲一施其振聋发聩之方而无从。” 查看更多>>

同反义词

【近义词】:醍醐灌顶、震耳欲聋

100条《幽梦影》名句,读完,神清气爽

1、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2、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3、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善无恶是仙佛。

100条《幽梦影》名句,读完,神清气爽

4、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5、为月忧云;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6、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7、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8、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9、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害之。

10、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11、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12、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13、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14、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15、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16、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17、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18、愿作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鹿;愿在虫而为蝶;愿在鱼而为鲲。

19、古人以冬为三余。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古人诗云'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

20、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21、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22、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声有言之极韵,而实粗鄙者,卖花声也。

23、才子而富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24、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25、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草而已矣。

100条《幽梦影》名句,读完,神清气爽

26、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27、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28、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29、假使梦能自主,虽千里无难命驾,可不羡长房之缩地;死者可以晤对,可不需少君之招魂;五岳可以卧游,可不俟婚嫁之尽毕。

30、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31、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语者也。

32、窗内人于纸窗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33、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34、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至清明十日前之内,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秋雨,宜于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35、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36、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无一文,死后每饶楮镪;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死后必多跪拜。

37、蝶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别号。

38、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39、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羸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40、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41、诗僧时复有之,若道士之能诗者,不啻空谷足音,何也?

42、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43、女子自十四五岁至二十四五岁,此十年中,无论燕、秦、吴、越,其音大都娇媚动人。一睹其貌,则美恶判然矣。耳闻不如目见,于此益信。

44、寻乐境乃学仙,避苦趣乃学佛。佛家所谓极乐世界者,盖谓众苦之所不到也。

45、富贵而劳悴,不若安闲之贫贱;贫贱而骄傲,不若谦恭之富贵。

46、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

47、目不能识字,其闷尤过于盲;手不能执管,其苦更甚于哑。

48、并头联句,交颈论文,宫中应制,历使属国,皆极人间乐事。

49、《水浒传》武松诘蒋门神云:'为何不姓李。'此语殊妙。盖姓实有佳有劣--如华、如柳、如云、如苏、如乔,皆极风韵;若夫毛也、赖也、焦也、牛也,则皆尘于目而棘于耳也。

50、花之宜于目而复宜于鼻香,梅也、菊也、兰也、水仙也、珠兰也、莲也;止宜于鼻者,橼也、桂也、瑞香也、栀子也、茉莉也、木香也、玫瑰也、腊梅也。余则皆宜于目者也。花与叶俱可观者,秋海棠为最,荷次之。海棠、酴箝、虞美人、水仙,又次之。叶胜于花者,止雁来红、美人蕉而已。花与叶俱不足观者紫薇也、辛夷也。

51、高语山林者,辄不喜谈市朝事。审若此,则当并废史汉诸书而不读矣。盖诸书所载者,皆古之市朝也。

52、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故天下万物皆可画,惟云不能画,世所画云亦强名耳。

53、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

54、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而色之浅深浓淡,又须与花相反。

55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56、十岁为神童;二十三十为才子;四十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

57、武人不苟战,是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为文中之武。

58、文人讲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59、斗方止三种可存:佳诗文一也;新题目二也;精款式三也。

60、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61、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才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

62、著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允为万世弘功。

63、延名师,训子弟;入名山,习举业;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无是处。

64、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谓之文。文体日增,至八股而遂止。如古文、如诗、如赋、如词、如曲、如说部、如传奇小说,皆自无而有。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所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遥计百年之后,必有其人,惜乎不及见耳。

65、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所托者异,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贵也。

66、大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愿学之;名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不敢学之。学大家而不得,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学名家而不得,则是画虎不成。反类狗矣。

67、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强渐近自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清虚有何渣滓。

68、虽不善书,而笔砚不可不精;虽不业医,而验方不可不存;虽不工弈,而楸枰不可不备。

69、方外不必戒酒, 但须戒俗; 红裙不必通文, 但须得趣。

70、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 竹傍之石宜瘦; 盆内之石宜巧。

71、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72、厌催租之败意,亟宜早早完粮;喜老衲之谈禅,难免常常布施。

73、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74、月下谈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75、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76、一日之计种蕉;一岁之计种竹;十年之计种柳;百年之计种松。

77、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78、诗文之体,得秋气为佳;词曲之体,得春气为佳。

79、钞写之笔墨,不必过求其佳,若施之缣素,则不可不求其佳;诵读之书籍,不必过求其备,若以供稽考,则不可不求其备; 游历之山水,不必过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则不可不求其妙。

80、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只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复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止知其一,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81、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 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82、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83、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84、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85、《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86、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87、发前人未发之论,方是奇书;言妻子难言之情,乃为密友。

100条《幽梦影》名句,读完,神清气爽

●幽梦影卷下

88、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

89、万事可忘,难忘者铭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90、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

91、宜于耳复宜于目者,弹琴也,吹箫也。宜于耳不宜于目者,吹笙也,汜管也。

92 看晓妆,宜于傅粉之后。

93、我不知我之前生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当义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数人,而此数人则其尤甚者,故姑举之以概其余也。

94、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95、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书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皆为虚设。

96、以松花为粮,以松实为香,以松枝为麈尾,以松阴为步障,以松涛为鼓吹。山居得乔松百余章,真乃受用不尽。

97、玩月之法:皎洁则宜仰观,朦胧则宜俯视。

98、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99、酒可好不可骂座,色可好不可伤生,财可好不可昧心,气可好不可越理。

100、文名可以当科第,俭德可以当货财,清闲可以当寿考。

图文均来自网络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