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保护古建筑名言(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的名言有哪些)
时间:2022-04-20 18:5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梁思成保护古建筑名言(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的名言有哪些)
1.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的名言有哪些
梁思成名言名句
1、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桥风满袖”,多么潇洒!
2、中国的建筑千篇一律,你看都是千篇一律,同时千变万化。
3、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4、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5、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6、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7、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行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纪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十分地繁难,你们的责任十分地重大。
8、在较保守的城镇里,新潮激发了少数人的奇思异想,努力对某个‘老式的’建筑进行所谓的‘现代化’,原先的杰作随之毁于愚妄。最先蒙受如此无情蹂躏的,总是精致的窗牖,雕工俊极的门屏等物件。我们罕有机会心满意足地找到一件真正的珍品,宁静美丽,未经自然和人类的损伤。一炷香上飞溅的火星,也会把整座寺宇化为灰烬。
2.林徽因和梁思成保护中国古建筑
梁思成的一生中,除了在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做出的开拓性不朽贡献之外,最为突出的是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研究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十多年间,以他身体和学术的最强壮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对我国众多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了勘察、测绘、制图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对老匠师们的采访,写出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专著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考》、《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众多的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为我国建筑的研究与保护这门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梁思成对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以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都是竭尽全力,多方设法保护,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抗战时期为保护敌站区古建筑文物、在解放战争中为保护待解放地区古建筑文物领导编写《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在作战地图上标示出在战争中避免炮击,轰炸的建筑文物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保护北京的城墙、牌楼、北海团城等等竭尽了全力。他还多次为文化部举办的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古建筑工作人员培训班讲课,培训专业人才。
梁思成在二站期间,任站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时,于1944年为国民政府及盟军(美军)编制敌战区需要保护的文物建筑名单并将其表明位置的同时,还建议盟军在战争中保护日本历史文化名称京都、奈良。把那里的珍贵文物古建筑当作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来看待。此事受到国际上普遍的称赞,日本报刊一再把梁思成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和“日本文化的恩人”。
3.梁思成 的名言
1.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梁思成
2.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梁思成
3.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桥风满袖”,多么潇洒!——梁思成
4.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行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纪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十分地繁难,你们的责任十分地重大。——梁思成
5.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
4.为保护古建筑所做出贡献的名人名事
从1937年起,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山西辽代应县木塔、大同辽代寺庙群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
这些重大考察结果,写成文章在国外发表,引起国际上对这些文物的重视,为梁思成日后注释《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准备良好的基础。1944至1945年,梁思成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5] 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的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还先后担任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0年初,梁思成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梁思成、泰戈尔、林徽因合照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蔓延。梁思成因提倡以传统形式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担任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之后,在文化部举办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林徽因也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5.梁思成保护古建筑付出了什么
梁思成(中国20世纪著名的建筑学家)保护古建筑付出了精神和名誉上的代价:
1. 在二战后期,盟军准备轰炸日本本土,梁思成说服美军保留日本古建筑物,为美军在地图上标出日本古建筑集中的地区并注明详细地址,包括京都和奈良的宫殿、城墙及寺院。因此,京都及奈良的古建筑奇迹般地毫发无损,他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和复仇心理。
2. 在中国内战后期,解放军与国民党傅作义将军进行最后的谈判。两个解放军的代表来找梁思成,希望他把北京城的古建筑在军用地图上标明,说万一和谈破裂,需要攻打北京城,炮击时就尽量避开这些古建筑。梁思成都一一应允。1949年秋天梁思成完成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3. 在解放后,梁思成对北京古城墙的保留曾作出巨大贡献,由于政见不一,未得到当时领导者的理解和同意,还被扣下了“老保守”的帽子。
(备注:本人仅在多年前浏览过一本介绍中国建筑的书,其中提到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建筑的事,其余部分均参考网页相关内容,非本人原创。)
6.梁思成的名言佳句有哪些
梁思成名言名句1、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
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桥风满袖”,多么潇洒!2、中国的建筑千篇一律,你看都是千篇一律,同时千变万化。3、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4、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5、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百年巨匠-建筑篇》之梁思成
编者按:
建筑艺术是中华文化极具综合性的生动载体,近现代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从一个重要的角度展现了我国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艰难历程。
《百年巨匠-建筑篇》将聚焦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四位近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我们也将在此平台以专栏的形式多角度展现他们不凡的人生历程和卓越的学术造诣,让读者领略巨匠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
梁思成(1901-1972),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著有《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中国雕塑史》等。他是原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开创者。
198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证书,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领导的集体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纪念1840年以来在中国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1949年9月30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要在首都北京兴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担任,副主任为著名建筑家梁思成。林徽因与梁思成是纪念碑上花圈纹饰的主要参与设计者。他们采用百花和卷草作为碑座装饰纹样的主题,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用不同的方式以求变化,以取得建筑物本身各部分所要求的装饰效果。浮雕花圈纹饰十分重要,不仅是纪念碑建筑装饰的组成,也生动地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崇高敬意,对英雄的永久纪念。
1955年,林徽因病逝后,由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负责林徽因墓的修建施工,梁思成亲自为她设计了墓与碑,墓碑上采用的浮雕装饰图案,正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共同为纪念碑设计的图案。林徽因与她设计的图案永远相伴,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并在扬州大明寺内建造鉴真纪念堂。周总理点名要梁思成设计。他接受任务后专程赴日,参观奈良唐招提寺和日本其他一些古建筑,回国后,又对我唐代庙宇建造风格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这座纪念堂,不仅从意义上,而且建筑物本身也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这是他生前主持的最后一项方案设计。
1973年,纪念堂才全部落成。遗憾的是,就在纪念堂落成的一年前,梁思成离开了人世,没能亲眼看到这座建筑。
2016年,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评选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在北京公布,扬州鉴真纪念堂入选该名录。
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左一)在中南海与科学家 孟昭英(左二)、梁思成(右二)、马大猷(右一)交谈
为激励建筑师和建筑学者的创新精神,繁荣建筑创作,提高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和建筑教育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设立梁思成建筑奖,该奖项以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师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以表彰在建筑界做出重大成绩和卓越贡献的杰出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
作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也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一 片 瓦
梁思成在1963年的《唐招提寺会堂和中国唐代建筑》中写道:“在我执笔凝思的时候,一个童年的回忆又突现在我眼前,那可能是明治末年或大正初年的事了,我随同父母到奈良游览,正遇上某佛寺重建大殿。父母曾以一圆的香资,让我在那次修建中的一块瓦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童年的绵绵心意还同那瓦片一样留在日本。我不知道当年是否到过唐招提寺,但是今天当我纪念鉴真而执笔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童年,回到奈良去了。”
童年时代的一片瓦,仿佛一个预言。
古建筑保护之神
1950年初,梁思成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梁思成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梁思成有一句名言:“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他说,“五十年后,会有人后悔的。”
失而复得的书稿
1946年,梁思成为筹建清华大学营建系,赴美考察建筑教育。同时,受到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两所大学的讲学邀请。1946年11月,梁思成抵达耶鲁大学,讲授中国艺术和建筑。梁思成带着《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和图片,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精神,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介绍给国际学术界。在耶鲁大学安顿下来后,他立即请学校把他带来的照片和建筑图制成幻灯片。这些珍贵的幻灯片,后来成了耶鲁大学艺术图书馆前所未有的馆藏。
1947年,梁思成在美国撰写《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稿。期间,为了赶回中国照顾重病中的林徽因,将照片和图稿留在了美国。并在1957年由费蔚梅寄往英国后失踪。1980年,《图像中国建筑史》照片和图稿在失踪了20年之后,回到了林洙手中。同时,手稿在清华找到。
美国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在抗战时期的工作作了如下的评价:“二战”中,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度重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然而,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战时的这一时期,梁思成用英文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
1947年,梁思成(前排右二)在美国担任 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中国顾问时的工作照
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