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名言(求辩证法名言)
时间:2022-04-22 09:4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心马学舟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名言(求辩证法名言)
1.求辩证法名言
这两句话说的是两个事实,角度有些小小的差别。
如果按照现今的比马恩时代更加成熟和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恩格斯的第一句话,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说明辩证法的历史状态,而第二句话,则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基石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基本形态。 具体来说,第一句所说的事实是,人们用对比的观点来认识事物是一种理智的习惯,是接近理性思维的思考方法,譬如,人们常说自己的财富或能力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这样一种观点,但是,一般人显然不知道辩证法。
也就是说,用辩证的方法来处理日常事物是人类社会中常见的现象,但是这种作为属于无意识的。 即使当哲学在欧洲成为“上学”(高级的学问),逻辑学(由亚里士多德创立)建立,人们也没有把辩证的方法当做一种基本的思考方法,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哲学作为一种深思的学问,其方向必然是走向单一的极致,辩证法作为一种调和性的思考方法,往往混淆视听,干扰思考方向,是属于诡辩的技巧,不能登入大雅之堂。
这种现象,直至德国古典哲学被终止。德国古典哲学家们,他们与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把矛盾当做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把矛盾当做分析事物状态的基本方法,并把这些当做一种习惯。
而这种习惯,在黑格尔那里获得了极为璀璨的成就,辩证法被黑格尔命名了。从此,一种新的认识论,一种可以与形而上学处于同一地位的认识论被人类发现了。
于是,德国成为近现代世界哲学的圣地。 至于第二句话,具体展开的话,是包含如下三个真理的: 其一,理论的东西,将受制于实践实际,不能超越实践实际而自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思路; 其二,理论的东西,必定是在实践检验以后才能成为真理,——体现在原话中,是由于恩格斯将人改变自然的程度和人的智力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其三,人类活动的基本形态即改变自然,人的精神活动属于第二形态,——这也是唯物主义的基本思路。
至于这三句真理的解释,我就不说了,这在一般的大学教材中很常见。 以上是鄙人对这两句话的浅见,希望对阁下有帮助。
比较不好意思的是,说的东西还是不少,算不上简洁。不过,至少是原创,希望还不至于被骂吧。
2.找一些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语句
马克思名言 ·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 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 友谊之舟在生活的海洋中行驶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乌云和风暴,在这种情况下,友谊应该受到这种或那种考验,在这些乌云和风暴后,那么友谊就会更加巩固,真正的友谊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放射出新的光芒。 ·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 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 ……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 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 · 时间就是能力等待发展的地盘。
·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 劳动创造世界。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 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
·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 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 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 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 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以光辉的顶点。
·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 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 思考一切。
·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 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 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 实际上,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阻止社会所支配的劳动时间以这处或那种方式调整生产。
· 社会为生产小麦,家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对其它生产,不论是物质的生产或精神的生产所获得时间便越多。 ·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 书。
是我的奴隶,一定要服从我的意志。
·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
3.马克思的名人名言
马克思名人名言 1、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2、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3、痛苦如果是人性地把握着,那是人的一个自我享受。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4、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5、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 6、商人就是,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会为其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道德和法律,甚至不惜走上断头台。
7、没有无意义的权利,也没有无意义的义务。 8、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9、你把我看做蚂蚁,但是总有一天我会成为狮子的。 10、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11、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12、羞耻已经是一种革命。
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全民族都真正感到了羞耻,那它就会像一头准备向前扑去而往后退缩的狮子。
13、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4、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15、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
16、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17、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 18、资本是没有办法才从事物质生产这种倒霉的事情,它也不愿意去从事物质生产,它总希望有更快、更轻松的赚钱手段…… ----《资本论》。
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名句
参考百度文库:(1)名言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8、“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9、“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
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模式,如逻辑格式等。
10、“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11、“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启膀上。”
解析:牛顿的这句话表明了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1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13、“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1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来指导实践的进程;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③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15、“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这句话里的“基础”指的就是实践。
16、“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解析: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17、“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说明了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
这句话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 18、“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这句话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
19、“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非理性因素的诱导作用。
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 20、“从历史的观点。
5.自然辩证法经典名句
统一物分而为二以及我们对其各矛盾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本质。
〔苏〕列宁:《关于辩证法问题》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性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德〕黑格尔:《小逻辑》思辨的东西,在于这里所了解的辩证的东西,因而在于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或者说,在否定的东西中把握肯定的东西。
〔德〕黑格尔:《逻辑学?导论》说一切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在统一中认识对立,在对立中认识统一,这就是最高知识。
〔德〕黑格尔:《〈哲学史〉的结语》唯有辩证法才是最高的科学,……是知识的顶峰。〔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在古代,所谓辩证法,指的是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
〔苏〕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
〔德〕黑格尔:《小逻辑》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特殊领域和特殊形式,也莫不受辩证法的支配。〔德〕黑格尔:《小逻辑》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德〕马克思:《资本论》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和哲学》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俄〕赫尔岑:《赫尔岑哲学著作选集》辩证法是一切科学认识的灵魂。
〔俄〕普列汉诺夫:《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我们把辩证法放在众科学之上,作科学的试金石,没有其他的研究能正当地跟它相并列或高于它。〔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国家》没有任何事情对每个人都是合适的,而只是因人而异。
〔法〕纪德:《伪币制造者》一个人感觉合脚的鞋却会夹痛另一个人的脚,适用于一切病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瑞士〕荣格:《现代人对灵魂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苏〕列宁:《“共产主义”》世上没有两根头发是一样的,没有两颗谷粒是一样的,也没有两种观点是一样的,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法〕蒙田:《随笔集》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运动的基本形式》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一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古罗马〕马可?奥勒利乌斯:《沉思录》没有任何东西是孤立的,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称作是独自存在的,除了上帝。
〔英〕托马斯?布朗:《宗教医学》一滴水即是一个小小的海洋。每个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息息相关。
〔美〕爱默生:《美的透视》状态彼此互相连续,构成了一条无边无际的长流。〔法〕柏格森:《创造的进化》辩证法就是看到事物的联系的能力。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宇宙并不是一堆杂乱的碎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从它的部分来理解它,而必须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来理解它。
〔德〕狄慈根:《论逻辑书简》一波微动万波随。〔日〕谚语 生长在大蒜和洋葱旁的玫瑰、紫罗兰会显得更加芬芳馥郁。
〔法〕蒙田:《随笔集》世界啊,你虽然混乱却那么协调,我们在那千变万化之中看到了秩序,在千差万别的事物中看到了一致。〔英〕蒲柏:《温莎林》自然,从它最广泛的意义来讲,就是由不同的物质、不同的配合,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看到的不同运动的集合而产生的一个大的整体。
〔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运动的基本形式》事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古罗马〕马尼利乌斯:《天文学》困难的而又是合乎真理的事就在于指出:是别一个的,也就是这一个,是这一个的,也就是别一个,而且完全是处在同一关系中的。〔古希腊〕柏拉图 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苏〕列宁:《统计学和社会学》一切都是互为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的。〔苏〕列宁:《黑格尔一书摘要》离开了整体就不会有个体,离开了个体也不能考虑整体。
〔日〕柳田谦十郎:《自由的哲学》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总计划草案》既然一切事物都可分为因与果,依赖者和支持者,直接的和间接的,并且都是由一条自然的而又不可察觉的纽带——它把最遥远的东西和最不相同的东西都联系在一起——所连结起来的;所以我认为不可能只认识部分而不认识全体,同样也不可能只认识全体而不具体地认识各个部分。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名言!需细读细想、常读常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先秦哲学著作《鹖冠子》)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太虚即气。(张载)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火”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德谟克利特)
(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费希特)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三)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鬼神论。道理论。
绝对观念论。理在事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二、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解读:物质决定意识。
2.“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
解读:物质和意识只有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绝对对立。超出这个范围,建立在人类的实践基础上,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意识也可以转化为物质,二者之间的对立是相对的。
3.“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
解读:通过实践,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解读:“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解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二)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列宁)
解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解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解读:否认相对静止,属于诡辩论。
三、辩证法
(一)联系与发展
1.“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内篇》
解读:只见联系不见区别。
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
解读: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二)对立统一规律
1.“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左丘明《国语·郑语》)
解读: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
解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3.“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
解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质量互变规律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解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行百里者半九十。”(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解读:(1)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读: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是外在的否定,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
2.“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
解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列宁)
解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认识论
(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1.“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得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
解读: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解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解读: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理论对实践的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黑格尔)
解读: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三)真理
1.“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解读:任何一个时代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列宁)
解读: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
五、唯物史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
解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
解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
解读: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
解读: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2.“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阿尔温·古尔德纳)
解读: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六、从人生哲学到诗词歌赋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联系具有客观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具有特殊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决定认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