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快死前说了哪些名言(孔子于关死亡的名言有哪些)
时间:2022-04-22 11:0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回归文学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孔子快死前说了哪些名言(孔子于关死亡的名言有哪些)
1.孔子于关死亡的名言有哪些
1.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
3. 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4.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
5. 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俟;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孔子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 苏格拉底
1.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 鲁迅
2.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 莎士比亚
3.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 泰戈尔
4.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 余华
5. 人所悲伤的并不是人类的死亡而是他们的诞生。 —— 孟德斯鸠
6. 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 帕斯卡
7. 天庭的光永明,地上的阴影无常;象铺有彩色玻璃的屋顶,生命以其色泽玷污了永恒的白光,直到死亡踏碎它为止。 —— 雪莱
8. 人们畏惧死亡,也只是因为没有了解死亡之神秘,所以才会对“死亡”这件事出生许可怕的想象。 —— 古龙妙
9. 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 —— 达·芬奇
10. 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末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著重於鬼与死亡的,近於鬼教。 —— 印顺导师
2.孔子说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
3.孔子说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民无信不立。
——孔子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 ——孔子家语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子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 美功不伐,贵位不喜。 ——《孔子家语·弟子行》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孔子 鞭扑之自子,不从父之教。
——《孔子家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子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震。 ——《孔子家语·三恕》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孔子家语。
浅谈《论语》中孔子的生死观
人们对于生似乎并不怀有感恩与珍重,对于死却本能的忌讳与厌恶。当代人由于生活模式与生存价值的变化,个人更加独立而少受宗族亲缘的羁绊,追求自我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精神价值的重要,面临生死问题,现代人的困顿迷惑更为强烈。我们或许可以从先秦诸子特别是孔子那里汲取有益的生死观来充实现代人的生死观念,使我们能更好的安排生,更坦然的面对死,这是很有意义的。
一、孔子生死观的渊源——天命观
夏商时期,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和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无法解释自然运行的规律,因此赋予自然的生命和客观的现象以"神"力来加以崇拜,期望得到神的庇佑,这时的人在生命中只能顺从神意,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西周时期,统治者为控制民心,制造出取代殷商的理论依据,将商朝的天命观内容进行了改革,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观点,认为有德行才配有上天的佑护,把人自身的作用提升到了生命进程之中。这时,随着现实社会的残酷和原始宗教的衰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不再盲目的把"神"作为主宰,开始了对人的探索和对人生的追求。周朝在敬天敬神的同时,对天命提出了质疑,这对孔子天命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就是例证。
自周公制定《周礼》,把出自巫祭的"礼"提高到国家、政治的层面,用"礼治"改造了夏商以来的"神治",然后孔子又继承和发展了周礼,对周礼做了人性化、人情化、人道主义的改造和提升,实现了从"神治"到"人治"的跨越,所以,孔子便认识到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重要性,"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至圣章》)。但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孔子是怎么看待生与死呢?孔子的学生子夏在劝慰司马牛时曾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这或许是受了孔子的影响才说出来的,或许这本就是孔子说出的。
谈孔子的生死观,就要联系到他的天命观。《论语》中孔子所讲的"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然(自然规律)的天,如"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一是指意志的天(或人伦道德的天),如"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与"天"相对应,"命"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与自然之天相对应的寿命之"命",如"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也。"(《论语·雍也》)一是与意志之天相对应的命运之"命",如"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论语·宪问》)对此,孟子也有确切的解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有学者认为,该说法的好处一是提出了命和天之间的联系,二是突出了命之超越人力的意义。相对于人而言,命代表着来自外部的某种限制,并在终极意义上体现了人之无可奈何的处境。孔子既承认天的意志性,又对祭祀鬼神之事谨言慎行,含糊其辞,甚至加以批判,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使得孔子的天命思想陷入了两难境地,既想在困惑中寻求天命的支持,又表现出对天命的怀疑,于是在面对生死问题上,孔子既怀有积极入世的态度,同时又有无法摆脱死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顺从。
二、孔子生死观的核心态度——重生慎死
我以为,孔子是非常看重生命的,因为他要宣扬自己的仁道,使人们接受他的主张,如果轻易死了,谁来传道呢?所以孔子是重视生,谨慎对待死的,这也是他生死观的核心态度。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请教有关死亡的问题,孔子是这样回答的: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鬼神"和"死"在孔子看来,是渺茫难知的,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迫切要解决的事,因此他不回答,孔子认为,还未了解活着的真谛,怎么能知道死亡的道理?要想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就要在生命中去寻找。此外,《说苑·辨物篇》有一段记录孔子和子贡的的谈话,可靠与否,难以妄测,录之以备参考: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防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子贡问孔子死者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孔子回答说:"我想说死者有知,可是担心孝顺的子孙们为了送别死者而耽误他们的生活;我想说死者无知,可是又担心不孝的子孙们遗弃死者,不埋葬死者。"为什么孔子始终避开回答关于死的问题呢?在鬼神信仰旺盛的时代,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但又不愿直接表示反对,因为不管怎么表态,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他只是不论。或许,他认为死的问题比生的问题更难以解释,既然解释不清,不如先做好现世之事。因此,他告诫子路不要过多考虑死亡及死后之事,应该先履行分内之事,更多的重视生。怎样重视生呢?《论语》里说了这样一件事: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子路问孔子:"如果你统帅三军,那么你和谁在一起呢?"孔子说:"空手和老虎搏斗,蹚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一起。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才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爱惜生命,反对冒险蛮干的做法,这也影响到他的弟子。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
孔子在匡被围困,颜渊被落在了后面,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能轻易去死呢?"
另外,孔子还在观看流水时发出了沉沉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又有"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的感叹。生命指向的不可逆转性让人产生无奈的同时,更有冷静的思考。孔子有两次回答别人的提问"谁为好学"时提到了颜回,惋惜之中流露出无奈之情。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也,今也则亡,未闻有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
面对颜回的死,孔子很悲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后来,疾病落到孔子自己身上,他认为祈祷也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认识的演进,无奈之后沉淀于一种冷静,而这种冷静反映出来的就是审慎重视的态度。因此,"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这也就是对生的重视,对死的慎重。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孔子是贪生怕死之徒呢?不能,孔子重生慎死的观念是与其"仁"、"道"思想密不可分的。
三、孔子生死观的归宿——人生价值的实现
孔子主张人在活着的时候要努力去实现现世的价值,这样才能享受到生的幸福,而生的价值又次于道德的价值,因为孔子终其一生最为崇尚的就是"仁",所以在孔子看来,人们固然应当重视生,但为了理想、道义也不要回避死亡。因此,他把道德价值置于生与死之上,把现世的成仁成义提升到超乎肉体生命意义的高度,视其为人生的最大价值,从而能够为道义而努力奋斗,面对死亡的胁迫,能为实现道义而从容就死: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当仁与生不能两全时,应当舍生取仁,成仁便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孔子强调在死亡中体现出人格的力量,通过死节来完善道行,只要对"仁" 道有所知晓,生命的价值也就实现了,虽死无憾,即"朝闻道,夕死可也。"(《论语·里仁》 )
有趣的是《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和弟子讨论管仲是否是仁人的问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历史上曾有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按照当时的君臣之义,公子纠的师傅也应该自杀,而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师傅却没有自杀,反而做了齐桓公的丞相,辅佐齐桓公成就了大业。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的行为有失仁德,而孔子却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孔子在这里认为管仲不应该像匹夫匹妇那样为守小义而殉死,对于如管仲一类的英雄人物,不应轻易就死,历史更需要的是他的才能,其死亡的价值不在于小义,而在乎大道,所以孔子认为管仲的做法是真正的仁。
孔子还将两种不同的死作了对比,给人们在生死问题的选择上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
齐景公贵为王公,但到他死的时候,人们找不出他有什么美德可称颂的。而伯夷、叔齐兄弟相互辞让王位,国亡之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死得有气节,所以人们到现在还称颂他们。
总之,孔子的生死观是将价值的实现作为归宿的,表面上重生而实际对死是有一种慷慨凛然的气魄,这绝对不是一种消极的回避而是一种积极的应对。《论语》中的生死观形成了其完整的内在体系:以仁义为中轴,以价值为归宿,是一种重生慎死的人生态度。由重生慎死的态度出发以此来实现人生价值,完善理想人格, 达到人生目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生死态度仍然有其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