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名言

时间:2022-04-23 22: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小毛豆 | 评论: 次 | 点击:

裴行俭名言

1. 初唐四杰的名句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详情请见

骆宾王(约626或627~684后),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仪凤三年(678),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事被诬下狱。次年,遇赦得释。出狱后,曾北游幽燕,再度投身戎幕。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光宅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积极准备改唐为周。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据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加了这一军事行动,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就是这时写的。11月,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下落不明。《骆宾王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本,其书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主要作品有《鹅》、《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晚憩田家》、《出石门》、《至分陕》、《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一作洛滨对雪忆谢二兄弟)》等。尤其六岁时就留下了“白毛抚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千古名句。详情请见/gushi/luobinwang.htm

如果不是,祝您早日找到答案。

2. 怀乡的名言2句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的名篇,是他供职长安时写的一首送别诗。

开头两句把秦地的长安遥接蜀地的五津,绘出一幅风烟迷离的壮阔图画,同时寓有离别之意。送客的况味本是令人凄伤的,但诗人用豪健的言语安慰友人,一扫通常送别之作的哀愁之气,显示出大丈夫洒落的胸襟。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句意,语言更精炼概括,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即耸。

3. 关于得“天时的历史典故找到一些得天时”的历史典故或者名言如 爱问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 尽心上》 翻译 孟子说:适宜的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形,有利的地形不如人民团结。 周围三里的城,周围七里的城,围攻不能够攻破。

既然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但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不如有利的地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不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境线限制住的,巩固国防不是靠山川险阻保住的,扬威天下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做到的。 得道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帮助的人少时,亲戚会叛离;帮助的人多时,全人下的人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所以得到的君子又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4. 关于战争的名言及赏析

从军行① 杨炯 烽火②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③辞凤阙,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⑤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⑥,胜作一书生。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 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 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

《史记·封禅书》:“(建章宫) 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简析】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

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

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发端警竦。

“烽火照西京”一句,用夸张手法外患严重、情势危急,自然引出下句。目睹外患严重而“心中自不平”,其“从军”愿望与卫国决心,已和盘托出。

第二联写从军。“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第二联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从军行》借用汉乐府旧题,写一个书生从报警的烽火照亮西京到慷慨从军、奔赴沙场奋战的全过程。语短意长,雄健激扬。

首联表现了一个书生在边火燃烧时的爱国热忱。从景入手,即景生情,直抒“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情壮志。

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奔赴前线作战,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敌国城堡的过程。一个“辞”字,显出奉旨率师远征者的严肃庄重;一个“绕”字,显见铁骑威力无穷,把敌兵团团包围。

龙城为匈奴名城,此处指敌军要塞。颈联紧紧接颔联,诗人抓住了隆冬自然界的主要表象“雪”、“风”两者,刻划两军对峙时的紧张场面。

上句视觉:大雪纷飞中战旗到处翻舞;下句听觉:风声狂吼中夹杂着进军的战鼓声。声与色配合暗示鏖战方酣,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古战场上,与将士们同享战争的苦与乐。

尾联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作结,表达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李泽厚说,“当时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在初唐东征西讨、大破突厥、战败吐番、招安回纥的天可汗(太宗)时代里,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社会氛围中。”

杨炯这两句诗,是当时士人阶层的最强音,有着时代的特色。同样的气概,杨炯在其他诗里也有所反映,如“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出塞》),“匈奴今未灭,画地联封侯”(《紫骝马》),“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和刘长史答十九兄弟》),“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刘生》)等。

这首诗布局精当,脉络分明,跌宕有致。烽火引起诗人内心的波涛;进而从军告别京城,投奔沙场与敌鏖战;最后以自豪的口吻表达立功塞外的壮志。

诗人善于选择意象,精心营构典型场景。这首诗时间跨度大,而字数甚少,因此需要从严选取代表性强、信息量大的事物纳入诗章。

例如“牙璋”、“铁骑”、“鼓声”为古代战事所必有;“凤阙”、“龙城”象征敌我双方;“雪”、“风”为自然现象中最能说明气候状况的,也能反衬将士们的坚强决心。同时,意象的跳跃性,又带来了意境的朦胧性和多义性,产生特殊的诗美。

杨炯这首诗无论题材和风格,都突破了六朝以降的绮靡柔媚之风,而上承建安的苍劲雄健诗风,扩大了创作主体的视野。对仗也已臻完善,不仅颔联颈联,连尾联也整齐对仗。

不愧是上乘之作。 名人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杨炯】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

5. 诗中典故潜师逊裴捷,设陷学姜诳请问哪位知道这两句诗中用的什么典

应该是裴行俭和姜维。

裴行俭,唐高宗时名臣,号称“儒将之雄”。曾在中华计谋中留下了“裴行俭粮车藏兵”的典故。

而且,他出身名门——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最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他父亲是隋朝大将,儿子是开元宰相;他师承苏定方,史传他身怀异术,是大唐军神李靖的第三代传人;他牵头制订的人才选拔、评价、考核办法部分沿用了上千年,对后世有非常大的影响;他还是一代书法大家,擅长草书、隶书;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我晕,怎么感觉那么假?可是,这都是正史记载的…… 潜师,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可见,潜师就是秘密出兵,这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时,假为畋猎,以计俘西突厥都支是完全吻合的。

高宗评价:“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潜师逊裴捷”应由此而来。

6. 400句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

思乡诗词名句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

(班彪)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人情重怀土,故乡安可忘.(欧阳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李白)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崔涤)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流泪到天明。(杜牧)更多http://www.hbzx.org/xueshen/ShowArticle.asp?ArticleID=88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唐】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9、《滞雨》【唐】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7. 赞美南宋虞允文的诗句

名人赞颂虞允文的诗句——

杨万里:食必观书,为文立成, 不雕而工。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毛泽东: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裴行俭名言

《忍经》里的10句传世名言,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一部忍学教科书,作者为吴亮,其内容寓意深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劝世奇书。

1. 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出自元·吴亮《忍经》。说话谨慎且毫无畏惧,忍耐一些事情又有什么妨碍呢?

2.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

尽力去做宽恕他人的事情,在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上来讲,没有比这个更为接近的。

《忍经》里的10句传世名言,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3. 盖有得有失者,物之常理,患得患失者,目之为鄙。

事物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有得就有失。一个人若总是患得患失,别人就会说他心胸狭隘。

4. 益考虑。判生死于呼吸,争胜负于顷刻。

考虑事情进击的时候,应当灵活应变的考虑。判定生死就在呼吸之间,争夺胜负也在于一念之间。

《忍经》里的10句传世名言,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5. 君实只能受,尽人忤逆终无怒,便是好处。

出自元·吴亮《忍经》。(司马光)能够忍受,尽管别人顶撞自己,自己也不发怒,这便是优点。

6. 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矿底物,方磨得出。

玉,是温润的物件,如果将两块玉石相互打磨,肯定不能打磨成玉石。一定要用粗糙的石头,才能打磨出玉来。

《忍经》里的10句传世名言,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7. 君子小人之际,皆应以诚待之。但知其为小人,则浅与之接耳。

出自元·吴亮《忍经》。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都应当以诚相待,知道他是小人,便与他交往浅一点。

8. 故量有浅深,气有盈缩;易浅易盈,小人之腹。

心胸有浅有深,气量也有满有缺;容易浅容易满的人,是小人的心胸。人的性格、内涵不一样,所以气度和志向也不一样,像令尹子文不为高官厚禄而喜悦,是君子;而谢安、毛义的欣喜,却是为国家,为亲人,意义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人若没有实际的善行,而突然得到了虚名,是不能长久的,对于易浅易盈的心态,我们还得忍!

《忍经》里的10句传世名言,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9. 裴行俭尝赐马及珍鞍,令吏私驰马。马蹶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云:“不加罪。”。

出自元·吴亮《忍经》。裴行俭曾经得到皇帝赏赐的一匹良马,他手下的官员偷偷的骑他的马,马匹苏爱到了,毁坏了马鞍,官员惊吓不已,便逃跑了。后来,裴行俭派人将它找回来,并且说:“不惩罚你了。”

10. 王吉为添差都监,从征刘旰。吉寡语,若无能动。为同列斥,吉不问,唯尽力王事。卒破贼,迁统制。

王吉任添差都监,随军征讨刘旰。王吉平时少言寡语,好像没有什么能感动他。因而被同事斥责,但他仍不闻不问,只是尽心尽力地做事。终于打败了敌人,荣升为军队统制。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