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黄山旅游句子
时间:2022-04-24 03:2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黄山市文化和旅游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唯美黄山旅游句子
1. 去旅游黄山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
1、黄山的秋季,别有种种胜景。秋高气清,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明歙人,曾授监察御史、河南巡抚的凌桐,做记游诗有句: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
2、盛夏的黄山,更有那看不见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
3、黄山的云海真是奇,人若在云中,它会感到眼前之景绰约无比,而自己似乎飘然成了仙。我到哪儿,云也跟着我到了哪儿,甚至伸手可拉住它,脸可以接触到它。
4、“山外春归百卉阑,山中四月春初度”。黄山四月的平均气温为10℃,这时,山麓已经芳草萋萋,野花艳人,秧苗茁壮,桃花落尽,山腰却涧草犹短,杜鹃始华,桃花初开。
5、黄山雾凇,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绝。无愧于天下绝中之绝景。你若冬日游山,或许于某一个早晨推窗眺望,会突然发现窗外的景致已经面目全非,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
6、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
7、西海的赏景胜地为排云亭,这里簇拥着许多箭林般的峰峦,大峰磅礴,小峰重叠,每当云雾萦绕,层层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酷象浩海中的无数岛屿。
8、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的仙境,仙境怎能离开浩瀚的云海呢?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9、夕阳西斜,层峦尽染,气象万千,呈现着无限瑰奇的绝妙景象。由排云亭往南行,有著名的飞来石。飞来石不仅形态奇特,在平台上凭栏揽胜,还能令人进入绝妙的“画境”。
10、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的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的云海而震撼。
11、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12、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因此赞赏黄山秋景:“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黄山的秋天,还因为林茂色鲜,鸟语花香,生气盎然。
13、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日落并不比日出逊色,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黄山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
14、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15、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2. 描写黄山美丽的句子
1、黄河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
有的像雕刻着精美的香炉,有的像一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丰美,使人怀疑它不是天然行成的,而是能工巧匠精细雕刻的。2、黄山啊黄山,你雄奇险峻,奇妙美丽,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在一次来欣赏你的风姿!3、黄山的峰真险啊!上“天都”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90度直角,“鲫鱼背”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高达1800多米,两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看,不禁叫人胆战心惊。
4、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
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 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5、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有的像报晓的公鸡,嘴巴大大的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呢!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孔雀开屏、狮子耍球……6、黄山的石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八戒吃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等等奇峰罗列,形态万千。7、黄山的四大景观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奇松、怪石。8、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它们都扎根在悬崖峭壁之上。
但最著名的还是迎客松。迎客松的枝叶都朝一个方向伸展,风一吹,一根根枝干摇摇晃晃,好像千万只小手挥舞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带来。
9、黄山的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黄山的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被人比作“天然盆景”,美丽而不妖,清美,挺直的身影留在心头。黄山的松奇,秀,美而挺,看着无不让人振奋。
10、黄山归来已经很多天了,但那秀丽的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仍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想告诉大家:黄山值得一游,如果你不去,将是你终身的遗憾。11、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耸立入云端。
从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架雾,悠然而去似的。12、黄山可真险啊!我从来没看过这样陡峭的山峰。
一座座峰危屹立,怪石嶙峋。崖峭似刀削,几乎是九十度垂真的真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好像一失足立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的粉身碎骨似的。
13、黄山可真险峻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黄山上的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之中。
这些石头,有的大,有的小,造型别致,有的像人,有的像怪兽,有的像物品,非常有趣。我和妈妈站在鳌鱼峰往下望,太高了!如果你一动好像就会从山崖上跌落下去。
14、黄山乃“天下第一奇山”。在黄山四绝中,黄山的奇松人们更为情有独钟,在黄山的山顶上,陡崖边,滑坡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的潇洒,挺秀,优美,遒劲而饱经苍桑,它们给人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迹。
15、黄山上得奇石还有很多,比如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仙人下棋等。你们不知道黄山的四绝吧,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黄山的四绝有温泉、松树、奇石、云海。
这就是黄山,这就是我们的黄山。16、黄山上最高的山峰是莲花峰,它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
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17、黄山松有:迎客松,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欢迎宾客的到来,很是有趣,它已是黄山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黄山松也有:陪客松,陪客松正对着“黄山绝胜处”——玉屏楼,它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黄山松还有送客松,它向下伸出长长的“手臂”,也似好客的主人,对客人依依不舍,在与他们作别。
18、黄山素以“温泉、云海、怪石、奇松”四绝闻名天下。徐霞客游览了黄山后,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于是,我和舅舅趁着放暑假得时侯,饱览了黄山的美景。19、黄山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
明代的旅游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地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又以奇松、云海、温泉、怪石“四绝”闻名天下。20、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
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3. 描写黄山风景的句子(经典)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东海,螯鱼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4. 描写黄山景色优美的诗句
1、石猴万载坐高崖,盼客归来手托腮;待到明年春日暖,漫山遍野故人来。
——《猴子观海》 2、山盟海誓长生殿,玉殒嵬坡痛断肠;魂寄蓬莱仙境地,明皇亲手画晨妆。——《蓬莱三岛遐想曲》 3、红艳春花簇簇开,黄山美景盼人来;轻舒巨臂邀诸客,再上天都眺远台。
——《黄山盼客松》 4、望客殷勤上雨台,才逢君面又离开;热情挥手由兹去,恭请明年又再来。——《黄山望客松》 5、玉蕊向天开,观音下界来;东归陀岛去,留下佛莲台。
——《莲花峰传说》 6、开在黄山上,无人识得伊;深红蒹浅紫,唯独有春知。——《黄山迎春花》 7、摩天接日云台渺,飞瀑挥毫忒有神;写出丰姿遒劲字,顶天立地一完人。
——《观人字瀑》 8、千姿百态皮蓬境,变化无穷巧石奇;才见登梅鸦鹊跳,阿倾指路一仙耆。——《皮蓬仙境》 9、光明顶上彩云飞,忽见仙桃石已归;石去天涯无歇处,仍回松岭伴朝辉。
——《飞来石》 10、松翁挺立玉屏峰,颔首相邀似重逢;笑迎东西南北客,黄山深处觅仙踪。——《黄山迎客松》 11、玉笋峰前四翠虬,荫凉盖下涌人流;千年陪客情不悔,任尔狂风暴雨稠。
——《黄山陪客松》 12、试胆崖边壁与松,相拥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难悔,齐度春秋又夏冬。——《黄山贴壁松》 13、黄山有四绝,亲至见真魂;松似虬螭午,岩如虎豹奔;云滔东海浪,泉涤华清温;归去不登岳,名山君独尊。
——《黄山四绝》 14、飞悬索道半云巅,头顶丹霞欲触天;下界九龙齐闹海,上方小翠戏诸仙。——《太平索道》 15、万树桃花漫翠岭,霞光艳影映龙川;粉凝脂蓄三春后,红谢溪头染碧泉。
——《黄山桃花溪》 16、峭壑阴森,云气汹汹;松影翻飞,势如游龙。披霜傲雪,屹立苍穹;蜿蜒其脊,横空长虹。
——《黄山松》 17、峭壁悬岩欲断魂,崖边停立有情人;虔心锁上连心锁,祈祷来生更眷亲。——《连心锁》 18、立马青鸾眺壁端,龙飞凤午意犹酣;镌工书法堪双绝,装点黄山更耐看。
——《立马桥畔眺石刻》 19、黄山绝妙神奇境,萦绕经年梦幻真;始信峰巅横宇外,渡仙桥下乱云湮;双连松臂风姿秀,独饮琴台浊酒醇;人世灵应无此景,九霄日月可为邻。——《登始信峰》 20、蜿蜒盘绕上苍穹,逶迤游人兴浃融;止步云梯叹鬼斧,行经栈道赞神功;()天都飘缈浮云际,莲蕊迷蒙隐雾中;百里黄山皆画卷,更兼古道万松葱。
——《黄山古道》 21、半山寺外抬头见,展翅金鸡叫道衢;登上龙蟠回首睹,扶肩五老上天都。——《天都怪石》 22、梦幻如仙境,双桥可上天;群峰浮雾里,百兽藏云端。
——《过步仙桥》 23、气贯长虹开远势,直冲宵汉矗岩门;千寻绝壁挂松柏,万丈深渊藏鳖鲲;雨罩青鸾添滴翠,霞飞佛掌荡馨温;诗情画意沁心醉,煞爱天都洞按云。——《清凉世界》 24、虬枝苍劲臂双伸,灿烂容颜面带春;好客黄山松老子,殷勤作揖送游人。
——《黄山送客松》 25、漫步清凉雾海浓,麒麟婀娜巨狮汹;阿罗十八朝南海,回首惊呼始信峰。——《清凉台》 26、莲花峰上觅香砂,井底波光映彩霞。
泉眼无痕源碧汉,春来秋去永无涯。——《月池》。
5. 描写黄山风景的句子
描写黄山风景的句子
1、黄山的秋季,别有种种胜景。秋高气清,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明歙人,曾授监察御史、河南巡抚的凌桐,做记游诗有句: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因此赞赏黄山秋景: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黄山的秋天,还因为林茂色鲜,鸟语花香,生气盎然。竟是秋天里的春天;。令常见的悲秋之情为之一扫。
2、盛夏的黄山,更有那看不见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在云雾的动静之中,有时还可以看到绚丽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桥,架在两峰之间。日落并不比日出逊色,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黄山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
3、黄山的云海真是奇,人若在云中,它会感到眼前之景绰约无比,而自己似乎飘然成了仙。我到哪儿,云也跟着我到了哪儿,甚至伸手可拉住它,脸可以接触到它。
4、山外春归百卉阑,山中四月春初度。黄山四月的平均气温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这时,山麓已经芳草萋萋,野花艳人,秧苗茁壮,桃花落尽,山腰却涧草犹短,杜鹃始华,桃花初开。大约需要推迟一个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逦十里的桃林,才枝枝献丽,一片粉红。那时,正像诗人王寅春游此峰时所吟诵的:河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绛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游兴。
5、黄山雾凇,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绝。无愧于天下绝中之绝景。你若冬日游山,或许于某一个早晨推窗眺望,会突然发现窗外的景致已经面目全非,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树木象丛丛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7、西海的赏景胜地为排云亭,这里簇拥着许多箭林般的峰峦,大峰磅礴,小峰重叠,每当云雾萦绕,层层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酷象浩海中的无数岛屿。特别是夕阳西斜,层峦尽染,气象万千,呈现着无限瑰奇的绝妙景象。由排云亭往南行,有著名的飞来石。飞来石不仅形态奇特,在平台上凭栏揽胜,还能令人进入绝妙的“画境”,双剪峰、双笋峰就象一幅神奇的泼墨山水画。
8、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的仙境,仙境怎能离开浩瀚的云海呢?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9、在玉屏峰西侧,还有一座望夫石,它的形状好像少妇立足石台,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因此得名:望夫石。在耕云峰上的一座巧石,一只活泼逗人的小松鼠,拖着蓬松的大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名字大家可想而知,那就是――“松鼠跳天都”。我看了这些怪石,心中不禁想:究竟黄山的怪石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呢?
10、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的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的云海而震撼。
11、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6. 关于游黄山的句子
关于游黄山的句子 1、黄山的秋季,别有种种胜景。
秋高气清,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明歙人,曾授监察御史、河南巡抚的凌桐,做记游诗有句: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因此赞赏黄山秋景: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黄山的秋天,还因为林茂色鲜,鸟语花香,生气盎然。
竟是秋天里的春天;。令常见的悲秋之情为之一扫。
2、盛夏的黄山,更有那看不见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
在云雾的动静之中,有时还可以看到绚丽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桥,架在两峰之间。日落并不比日出逊色,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黄山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
无梦到徽州——梦黄山之上
无梦到徽州——梦黄山之上
作者:万以学
过去曾有一套《徽州文化丛书》,洋洋大观几十册,却没有把黄山单独编列。对此我觉得很遗憾。徽州文化的丰茂葳蕤,其最大的滋养就是黄山。可以说没有黄山就没有徽州文化。黄山是徽州文化生长发育的最大环境,是徽州文化的底色,是徽州文化的基础和灵魂。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黄山就是那养育了、庇荫了徽州人及其文化的一方水土。
面对黄山,人总是仿佛有无数话想说,又总是仿佛无话可说。对于黄山,我则有种畏怯感。不论你攀登过多少次,选择过多少不同的线路,但每一次游览下来,黄山都还是那么熟悉,又还是那么陌生。觉得自己尤如一只蝼蚁,趴在黄山身上千万沟壑的某条褶缝里,好似在循着熟悉的路径前行,其实完全蒙圈,不知己所往,不知其万一。
在黄山风景区云谷寺黄山地质公园博物馆的前厅,写有1990年黄山成为全球第17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价: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经受到广泛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著称于世。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峰峦上的奇松、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闻名天下,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览者和艺术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个评价,全面吗?精确吗?我只能说有那么点意思。深究起来,只有一个定性而略显虚灵的词,永恒,差强人意。
一、自性黄山
黄山是如此的美丽,语言在她面前苍白无力。她是造物主意志的充分体现,不然解释不了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约138亿年前,造物主随着宇宙的大爆炸而诞生。造物主按照自己的时间和逻辑,把世界安排得妥妥贴贴的。在距今约50亿年前,他又把宇宙间乱七八糟的飘浮物聚拢在了一起,做了个小小的太阳系。至于这个地球,则是在距今约46亿年前,由松散的物质,凝结成坚硬的球体,并分层有了地核、地幔、地壳,还在地壳表面形成了一片大洋,我想破脑袋瓜壳儿,也不能得知。
大约从8亿年前的震旦纪(这是个时间概念,不知与后来的“震旦国”的空间概念有没有关系。但毫无疑问,他们都具有原初或原始的意义)开始,在地球的东方洋面下,开始聚拢和沉积起数万米厚的泥渣物质。又经过了数亿年,这个沉积层在海水中几起几落,几上几下,反复淬炼,最后慢慢变硬,成为地壳的表皮,构成了地球温润的腹部——原始江南古陆。后来,在经历过一系列剧烈的地球地质运动,包括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等,地壳下面深处的熔融炽热的岩浆喷泻而出,射入了这片充满褶皱变形和断裂切割的地壳中,使其暗结珠胎。这粒花岗岩胚胎种子,在温暖的母腹中,慢慢成长发育。直到在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开始的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它才逐渐开始突破裹挟在身上的胎衣束缚,一次分娩成功,直至最后露出了地面。这就是黄山。
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过程,遗憾的是当时还没有人类来欣赏这个奇迹。然后,黄山在没有人围观的状态中,孤独地、自由地、骄傲地成长。
黄山,仿佛是造物主最小的儿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力量无穷大的造物主,在对地球进行了大开大阖的布局,安排好高山峻岭、海洋沙漠、雨林平原、长川丘陵后,又充满偏好,博采众长,花费时间对北纬30度线上的黄山进行了精雕细刻,直至把它做成了自已的后花园。黄山本来就是一砣地壳里长出来的坚硬石头,造物主给它舒筋通气,然后在这里切一下,那里凿一下,这里削一点,那里抻一点,硬是把一整砣的花岗岩,形塑成高逾千米的花岗岩奇峰和深切入地面的峡谷,还排列出峰峦七十二,簇聚如莲,纵横若列,再通过节理、劈理、断裂、流水、冰冻及风化等力量,进行深度整理和美化,使黄山诸峰外观展现出完美的穹状、锥状、脊状、柱状、箱状等峰林地貌,如天都峰、莲花峰等是由垂直的和倾斜的多组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所构成,顶部呈浑园状锥形,底部基座与上部峰锥相连一体;蓬莱三岛、飞来石等是由密集发育的垂直节理经风化,崩塌形成花岗岩石柱、石笋等。既大气磅礴,亦石亦峰,顶天立地,又秀气雅致,玲珑剔透,岩壁峭拔。
最后女大十八变,伴随着距离今天约200万年第四冰川的作用,黄山婷婷当当,盛装出镜,终于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先塑造型,立稳骨骼,再美其肌肤。造物主不怕黄山风姿太过,逼人眼目,又在其身上缀满金玉翡翠。在黄山丰富的动植物生态体系中,最为突出亮眼的当然是黄山松。它们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以坚石为母,云雾为乳,根系往往是树干的几倍、数十倍。一株小小的黄山松,成熟期5-80年,树龄多达几百年。其中佼佼者,如那棵闻名世界的迎客松,更是寿高千年。黄山松大者高达数十米,巍峨挺拔,亭亭如华盖。小者如伴侍,依附在在峰林怪石上,奇古多姿态。黄山松松冠扁平,飘逸多姿,针叶短密,而且海拔高度越高,松叶越短,越硬,越密,越绿。由于其针叶上有蜡状角质层,无论什么时候去看,它都永远簇新,美丽弥新。
造物主沉浸在自己的创作游戏中,端详着自己初具形态的作品,又意犹未竟地轻轻吹了一口气。这口气,赋予了黄山以生命,使得黄山云霞布满,真气永转,脉息充满,形胜无穷。高天大风,四时有别,朝夕迥异,气象万千。云海银浪,缥缈变幻于瞬息之间,忽尔浩瀚汹涌,天地一色,忽尔远近峰屿,偶露峥嵘。晴空万里时,则奇峰毕现。
我揣度,宇宙这个138多亿岁的造物主,一定很慈祥可爱,黄山,可能是他怕人类愚钝,故意留给人类的一点启示。想知道造物主的力量和世界自然的奇妙莫测吗?想知道这宇宙间世界上是不是真有仙境梵宫吗?勿谓吾不懂不知你们的梦想,勿谓吾老朽昏聩未给你们启示哟!若有疑问,去看看黄山吧!
二、神性黄山
黄山是造物主的宠儿,是自然之子,它也是黄帝之山。今黄山脚下黄山区三口镇境内,有轩辕黄帝祭祀点,排位为全国第四。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需要说明的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与造物主没有逻辑和生理上的关系。他开辟的是一条新的类人间的神话叙事传统。“三皇”有各种说法,有说天、地、人三皇,有说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三皇。唐代司马贞《三皇本纪》,补写了《史记》的阙如部分。确认“三皇”是伏羲、女娲和神农(神农即炎帝)。“三皇”被认为是神,前者是蛇首人身,后者为人身牛首(但我相信他们是上古真实存在的人,宁愿认他们为祖宗,而不愿认那些猿猴为祖先的哈)。可能因为时间久远不可考,圣人孔子错误地认为他们都是虚妄的传说,把他们全部删除或屏蔽了,在编撰历史书时就从“五帝”开始,五帝之首为黄帝。
黄帝名公孙轩辕,他征伐天下,统一环宇,“日月所照,莫不砥属”,从而成为天下“共主”。他保国安民,发明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为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成为天下万民的“共祖”。后面的五帝,如颛顼为黄帝之孙,帝喾是黄帝的曾孙。舜、禹以至秦始皇都是黄帝及其孙颛顼的血脉嫡系。“黄帝以后,我族滋乳渐多,分布于中原”(梁启超),继尔遍及海内外,形成以黄帝为中心,形成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大一统宗法社会网络,是谓炎黄子孙。黄帝的至尊地位从此不可动摇,他既行使人间皇帝的职责,也常扮演“天”的角色,是天上人间的“共主、共祖”。
各路神仙,如道教的宗祖老子,他是周王朝管理文书的小官,而周王朝的皇帝本身只是黄帝的后裔的后裔。康熙说“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鲁迅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后世皇帝有权对五岳进行封禅或封号,但对黄帝只能是尽孝,行祭祀礼拜义务。我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对各路神仙圣佛的烧香磕头,多是有所求,但对黄帝只能磕头表示孝道,祈求他的祝福,是不能乱找他麻烦谋求具体好处的。
黄帝德惠众生,泽披万代。如今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黄帝遗迹,特别在中华文化发源地的中原地区,更是众多。长江之南,黄帝遗迹也是遍布,如黄山、庐山、缙云山等,甚至还形成了黄帝游踪的“金三角”。它说明了,夏商周各大部族,包括长江以南地带的楚人越人吴人,都把黄帝看成是自己的祖先祖宗。这是中华各族人民认祖归宗,寻求自我认同,自觉归队站位的一种努力。对传说的考证,实证固然重要,但更要看其体现的民族集体心理形成和价值倾向。
中国人是很自然地把对黄帝的崇敬与对山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窥探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只能通过大自然的外在表象。而大自然在地球上的突出表征物就是山岳。《说文解字》:山,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山岳离天堂近,距人间也不远,是人间与天堂的自然中介。人在山上,才能成“仙”。中国最古老的《诗经》,就是把最美好的词献给了山岳: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坼不崩。
中国人的山岳崇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五岳”的崇拜。五岳之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都是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最具“崇高”的象征意义,它们代表华夏大地的整体,也代表着美好的希冀和寄托。“王者受命易姓,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应劭)。历代帝王家和宗教家常把五岳与国家政权兴衰连接在一起,到泰山巡守、封禅、祭祀活动绵绵不绝。在泰山顶上筑土为坛以祭天,在泰山下的小山头祭地,帝王家以此形象宣示天下:天下大定,符瑞并臻,自己取得天下为天命所归,继承的是大道正统。同时祈求:本家王朝江山永固。
为体现山岳地位崇高,祀之如神,历朝皇帝都很重视为山岳封号。这个荣誉,当然首先得归之于黄帝。《洞天记》:黄帝画野分州,乃分五岳。然后才是历朝历代的帝王。秦始皇将五岳等众多名山一并作为“名山川”纳入官方祭祀行列。西汉宣帝正式将五岳从群山中划出,成为群山代表,体现国家信仰,享受国家高规格祭祀待遇。如唐明皇就把五岳封为王:中岳为中天王,西岳为金天王,东岳为天齐王,天宝五年封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唐朝还对天下名山进行封号,如十州三岛,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形成了一个神仙体系。这个神仙体系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唐王朝国家的意志。对山岳封号,既彰示天命所归,同时也顺手将权力延伸到另一个世界,籍此宣示神鬼佛道,不论哪路神灵,都必须置于人间王朝的纲常管理之下。
集造物主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黄山,没有进入“五岳”这个排名序列。因为它是“黄帝之山”。
黄山这名字从何时开始,现在并不可考。唐明皇敕名黄山,应该是黄山定名的结束,而不是开始。在那之前,应该有很长很长的酝酿时间。伪托汉代的有本书叫《列仙传》,就说陵阳子明“上黄山,采五石脂”。民间更多的说法是,江南黟山,据得其中,云疑碧汉,气冠群山,有古木灵药,名花异果,瀑水飞泻,汤泉香温,是轩辕黄帝“栖真之地”。作为辅证材料,黄山包括其周边地区黄帝印迹众多,仅地名就留下了黄帝源、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炼丹峰、天都峰、黄帝坑、洗药溪、仙人峰等等,多达百余处。这些地名历史久远,不能确证其起始时代,但都与黄帝在黄山寻真访隐,问道求仙,“采露珠,集灵草,煮妙石,炼神丹,沐汤泉,焕容颜”,最后乘龙与友人及臣僚等七十二人一同登天的传说有关。现在一年一度还在举办的黄山区“轩辕车会”,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露的就是远古时期隐秘的地理人文信息。
唐明皇在天宝六年敕名黄山,时间是在他封完五岳为王之后。在祖宗之上,五岳之外,他独独以黄帝之名,敕封了黄山。把黄帝之名用之于一座山,是一举把祖先崇拜与山岳崇拜两大荣誉赋于一身,使黄山在山岳的江湖中,享有了黄帝在人神的江湖中才能享有的“共主、共祖”地位。真正是胆大包天、石破天惊!这绝不是简单地采信官民言说,不是单纯的以景色论黄山。后世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或许多少猜中了唐明皇的深藏心思。他对宗教的研究远超常人,有迹象表明这一敕名有政治考虑。如,天宝十一年即敕名黄山后不久,朝廷便析陵阳、泾县等地,单独建置了太平县,将黄山置于其中。这仿佛是为敕名黄山做的配套工程。太平,当然是大大的吉语,这是所有坐江山人的永远梦想。太平县旧治在“仙源”镇,似乎也是有来头的。此外,可以佐证黄山地位崇高的是其“方位”。中国古人喜欢拿三五八数字说事,“五行”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穴位之一。古代以东南西北中配青赤白黑黄,中央为黄色。命黄山为“黄”,可能并不仅指其耸峙于群山之地理中心,更是指其处于社会人伦之中心。
至于后来,“虚引黄帝而推于神仙变诈,是以淫祀渎天也(叶适)”,已切换到另一个话题。因为后来在中国人中,已悄然多了一个不同于神仙皇帝的“士”族。
三、知性黄山
物不自美,必因人而后彰。造物主的造化神功,人间皇帝的垂赏青睐,似乎没能避免黄山高蹈世外、人间罕闻的境地。黄山还需要巨儒名宦、逸士幽客、方外羽流的笔墨滋润洇染。
山水有清音。没有了山水,中国文化之旅甚至无从起航。“秦汉封锢深,唐宋游屐广”。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内心深处思念与渴盼的圣床,就是山水。而险峰幽谷,路径通幽,松柏森森,溪流汩汩,吸引文人雅士高致远行的各种经典山水元素,黄山是应有尽有。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黄山如太古一样巍然屹立。且不说那些高僧仙羽,如普门和尚于黄山有开山之功。文人墨客关注黄山,由来已久,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两游黄山。他两游黄山的时间分别是天宝十三年和天宝十五年,几乎与黄山受唐明皇敕名时间同步。通过考察李白留下了四篇诗作,可知他的黄山足迹。李太白何许人也,他一瞥之下,就高吟: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䈄萏金芙蓉。描摩黄山场景甚至比今天的卫星鸟瞰图还精准,直让人怀疑他真和造物主通灵。他没能深入黄山核心区域,给后人留下无法兑现的“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遗憾。说句感情话,李白之后,我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如他一样接近天地之心,能够和他一样肆意倾情吟咏大自然了。
山脚下的凡人世界天翻地覆。转眼就是十六、十七世纪了,中国文学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这个由安徽人创立的大明王朝,总的看,还是一个治理有方、国祚绵厚的朝代,对外伸张国格,维护国家尊严,文明之邦声名远播。如朱熹学说成为日本官学,日本民间则趋捧阳明学,朝鲜甚至把明朝国家体制这样高端的东西都拿去复制了。越南到二十世纪,官服还是沿用明朝服饰。明朝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也产生了影响,利玛窦眼中的中国远比欧洲富裕,以至于今天西方还有一批“明粉”,他们盛称的东方文明,实际指向并不是大唐或大宋,而是大明。有明一朝,中国人特别是汉人的血脉气质也得到了梳理,明朝文化保留和激扬了中国人的骨气、刚烈劲节之气。苦楚四十年,矢作崇祯人。明朝遗民忠烈,甚至皇帝崇祯自己也是以身殉国的。国朝内部经济繁荣,工商业发展,城乡生活红红火火,市民意识觉醒,形成了新的商业阶层,出现了平民化和世俗化。社会越来越把“人”摆上重要地位,帝王、神仙、僧道等等悄悄褪色,出现了重视活人、重视现世的现象。文学艺术更是繁荣,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特别是小说如春花怒放,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三部出在明朝。学术思想、美术工艺等都相当发达,向世界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和器物文明。甚至这个文学艺术的盛世,在改朝换代的剧烈社会动荡中也没有被打断。
正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黄山被推送到前台。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谓的“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经受到广泛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著称于世”。发现黄山、推送黄山的主力是不可胜数的官宦儒士,僧道清客,即广义的“士”,或文化人读书人。他们走向了黄山,更把黄山带出和推向了人世间。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面对黄山的绝世美景,惊叹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感慨于生命的浮活渺小,莫不属文以彰显。其中最著名的,当是十六世纪明万历年间的行者徐霞客。他与李白一样,也是两游黄山,初游为雨雪所阻,仅至汤泉、慈光阁和北海,未能尽兴。第二次他是为补偿夙愿再来,适逢秋高气爽,他徒步登临玉屏楼,天都峰、莲花峰等,叹为“生平奇览”:黄山无不“宏博富丽”、“藻绘满眼”,兼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是时徐霞客三十二岁,历游名山大川十多年,已是见多识广。在窥得黄山堂奥后,后有人问及“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世诸贤,可能只有他精神上接得李太白一丝半片衣钵。但他只下评语,没有发挥笔力,铺排词句,写诗署文,没有去费力描写黄山。他只是浩叹:观止矣!
造物主在不经意间,给了人类中的这些“知者”和“智者”,作了个略带点嘲讽味道的思维测试:任你万般揣摩领会,词语堂皇,堆砌词藻,构图营造,泼洒色调,也难得我真相、真貌、真谛。人们很快发现,对黄山的描写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智力游戏,成为自己向自然“邀宠”的竞争秀,同时,更“智慧”的人则发现,只要自己有一点幸运,捕捉到黄山的一丝风韵,抓取到黄山的一鳞半爪,窥得到黄山的一星半点秘密,都不会是平庸之作,黄山都会让你在人间成名立万,开宗立派,成就你最伟大的艺术家或什么家的梦想!
文学艺术面对黄山胜景有种难以言说的不自量力感。据黄山人统计,从唐至清1200年间,为黄山写作的就有诗词2万多首,文章1万多篇。可谓成千累万,成筐成摞,车载马拉。但很遗憾,真正能够得黄山真言、传播世间、流传下来的却是寥寥。
面对黄山,必须将“转山河国土归自己” 的豪情转为 “转自己归山河国土”的谦卑。文学上的一点执念,一点抒情,一点意趣,只能变成黄山上的一丝流云。至于音乐,我不知道有多少,但你拿任何一首去黄山顶上试听一听,那感觉就是你一张口,嗓子就劈了、倒了。绘画似乎更直观、更直接、更有力,能够无限接近黄山的真相。画师们似乎职业位置最有利,“多留居山中,反复观赏”“搜尽奇峰打草稿”,只需要直接临摩下黄山的形态情状就好,其色彩、线条、光线、构图等等,这些“食材”不需要你的蒸煮炖炒,直接拿来就足够。其中出类拔萃之辈,还形成了徽州文化的极品——“黄山画派”。他们抽象出别具风格的山水画:笔墨沈着简练,构图明快秀丽,风格清高悲壮,意旨深沉宏远,把最传统、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山水画推向了新的高峰。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渐江,是黄山脚下的徽州人,他参加反清复明失败后削发为僧,在人生的后半段岁月里,他将内心的孤独、无助与寂寥,托付给了黄山,也把黄山的万千面貌一点一点向世人泄露。后世还有黄宾虹九上黄山,张大千四上黄山,刘海粟十上黄山的故事。刘海粟自矜:他少时以黄山为师,耄耋之年傍黄山为友。我曾暗笑:您老人家是人中之龙凤,但九十几岁寿命与黄山6000万年怎么比呢?何况黄山在造物主那里还是个“小孩子”哟!及至当代,人类工程技术发展神速,人们又发现摄影来的最快,比绘画更精准,可以在瞬息万变的黄山捕捉其真相。但很快就又失望了。无论多先进的摄影机,永远也赶不上黄山的变化。很多人近乎绝望地发现: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对象,甚至同一型号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拿出来欣赏时都不一样。摄影方框里永恒不变的,只有造物主那永恒的、善解人意的微笑!当然,那微笑,也是有时慈祥,有时顽皮的!
这是一幅看不到开始、也看不到终点的自然山水画卷,就其华美灿烂而言,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观止矣!
对黄山的推送宣传的最大贡献者,主体主角是徽州人,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徽商。徽州人经商传统很长,至明成化、弘治年已形成势力庞大的商业集团。到明万历间,徽州人已经在吹嘘:今天下所谓大贾者,莫甚于吾邑。与其他商帮不同,徽商不仅是钱多,他们还崇文重教,贾而好儒。他们很尊重读书人,甚至清末的反清隐士和其他避祸躲灾的异议人士,他们也不拒绝接待。欲识金银气,且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在十六世纪写的这首诗作,讲的就是当时有大批文人去徽州的风气。董其昌、祝枝明、唐寅等等大画家,都曾流连在徽商人家。渐江反清失败回乡,每年上黄山,是从歙县坐船经岩寺、炕上进山,下山后则西溪南小住,接受那里的富商朋友馈赠,照顾其饮食起居,甚至这些富商还把家族中收藏的丰富画品供他学习。外有山水之资,内有伊蒲之供,是渐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创作、成就自己的重要支撑。徽州人汪道昆邀请三吴名士王世贞来观黄山,更率众乡亲与王世贞的三吴名士“斗法”,既是私人赞助对黄山的集体推销,更是黄山对山下众生的青睐与厚爱。
静心想想,黄山、徽州人,以及这里的万千动植物生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成就,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且看,隐藏在黄山千山万壑的徽州古村落,哪一个不得到黄山的荫庇,才卓立世间、世代赓续、福祚连绵呢。没有黄山,他们可能什么都不是。
山风吹拂去世俗的铜臭气,山泉洗涮去尘世的脂粉味。黄山就在“士”人的目光里,慢慢走近走到了我们的身边和心里。
四、共性黄山
黄山胜景,仅为硕儒公侯、高僧隐流或名士骚客独享,显然并不符合造物主的意思。他们的先行一步,只是为我们更多的平凡人去黄山探寻门径。尽管我们这些凡人叠加100个,也不能等于他一个,但他们依然不能代替我们自己。
世代以来,特别是当代,无数人为使我们大众能够脚踏实地接近黄山,做了大量芟除荆棘、开山辟路工作,使我们得以近距离走近她、亲近她,让我们亲眼目睹神仙胜地、蓬莱仙境。如今到黄山不再有车辙难至之困,合(肥)铜(陵)黄(山)、杭(州)黄(山)、黄(山)祁(门)景(德镇)、扬(州)绩(溪)高速公路和(北)京福(州)高速铁路已经通车,池(州)黄(山)或九(江)黄(山)高速铁路等正在建设。围绕大黄山,大徽州内部则是密布的黑色化旅游公路连接。四通八达的交通已远非昔时可比。黄山从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隐士羽客的兴趣玩赏物回归,日益回到人民的怀抱。走在百步云梯和峭壁栈道中,头顶蓝天,身着云裳,脚蹬玄虚。在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无边的风景中,也不得不低头赞叹脚下人类开拓的伟大工程,黄山有登山道88.5公里,规范的石阶6万个。这是黄山人给黄山这个天之骄宠戴上的壮丽花环,它可以方便地让更多的人前来,亲眼目睹黄山秀丽壮美风光。
为增其荣耀,黄山人以对黄山的呵呼与崇敬心情,还在她身上挂满了勋章。1982年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成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与自然双重世界遗产目录,2004年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黄山设立了全球第一个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站。2013年,在黄山成立了中国山岳旅游联盟。这些都是地质界、建设界、旅游界的至高荣誉。今天,黄山迎客松,深潜在博大精深徽文化之中、亦高扬在辉煌灿烂徽文化之上的魂魄与精灵,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已成为安徽也是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
我常琢磨,李白、渐江他们在黄山到底看到了什么东西?他们会走哪些地方,在哪些地方凝视发呆呢?造物主把什么秘密透露给了他们?通过他们想传达给我们什么呢?想想也令我等俗人头痛不已。
但我坚信造物主并不藏私。当你沐浴着夕阳,坐在光明顶上,调匀好气息,真的不用想太多,看着诸峰构成的密集起伏的天际线,看着傍晚时起的云霭慢慢起来,就会完全明了。那些箱状峰、笋节峰,或飘浮在云海山岚之上,或竞列人前。巉岩峭壁,万丈翠玉,神剜鬼刻、铁画银钩般雄伟的几何线条,自然坦荡,纤毫毕现。有人或认为那或像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或像无数双直指苍穹的手,象征人间无数灵魂希望得到救赎的呼唤。但我想,它们其实更像一棵棵春天里的笋子,拔节而起,正在茁壮成长,充满着生命的韵律。又如燕巢里待哺的雏儿,一个个向上伸着尖嘴,在热切地呼唤着造物主的眷顾。她是如此的清新纯粹,如此的娴淑寂静,如此的温婉宜人。心境澄明,灵魂在飞升,忽然发觉,自己在山脚下生起的征服群山的雄心,刹那灰飞烟灭。
黄山的日出,是旅行的高潮。我们可以看到造物主如何把他的另一个作品——太阳,如同他的眼睛一样,聚焦到黄山上。拂晓,地平线上是浓重的紫灰色,峰林甚至不见。然后东方会现出一抹橙红光带,给人以要燃烧的模样。然而太阳却是从更低的、紫灰色乌云的底部中浮出。幸运的人,会看到它突然地跃升,从半圆形到浑圆。随着它的上升,云霞散开,五彩纷披,倏忽万变,朱红、橙黄、淡紫……庄严宝相,无可名状。瞬间,它更上一层,光芒四射,令人不能张眼。待你定睛时,它已在通体的光亮中逐渐隐去身体,与宇宙溶成一体。而当太阳不显真容,它也会像炽烈的火焰,在烧煮一锅沸腾的水,让云层翻滚缠绕,变幻出千百种难以名状的天光云影,散发出一团团杂糅的云光宝气,让天宇充满豪光、奇光、宝光、佛光,让你在明亮的天光下,用眼去触摸耸立的群山和它们那充满活力的肌肤与骨骼。奇妙的是,在洁净透明的晨曦之中,一切看上去都那么明亮清晰、一览无余,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深邃神秘、不可测量,应该是完全固化的物理世界,但呈现的却是勃发的精神现象。本以为自己的探索会有新发现,会心潮澎湃,不大声无以抒怀时,结果却异常寂静。心中似乎是鼓满,但口却不能言,一种类似管风琴中流淌出来的气息瞬时充满。极其绚烂、变幻莫测之中,是极其肃穆、虔敬、平淡、简单和宁静,甚至是带点儿温度的失落和忧伤。面对如此景色,最后发现的,只能是自己的无知,是自己的微小不足道。没有什么好呼喊和声张的,最好的态度,就是膜拜,就是谦卑。
大川横展,群峰相拥。踌躇的行走在一蹬一蹬的石阶上,那莫名的失落和忧伤也一点一点消失了,心境也随着天光渐渐地透明透亮起来。突然理解刘海粟与黄山为友的意思,那完全是和年龄岁月无关的。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间多重关系的互动。没有至诚虔敬的心,怎么能理解黄山,怎么能看到这世界的奇妙与奇迹。
天风浩荡。这是给你的抚摸,也是给你的提醒。
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者方知(黄山狮子林楹联)。
(作者系安徽省政协常委、民宗委主任,原安徽省旅游委员会主任。)
来源:黄山旅游6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