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名言

时间:2022-05-02 16: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书院 | 评论: 次 | 点击:

吕祖名言

1. 吕洞宾为什么叫做吕祖

吕 祖 就 是 吕 洞 宾 , 在 道 教 史 上 , 他 是 金 丹 派 的 重 要 代 表 人 物 , 不 过 现 今 的 吕 祖 形 象 , 却 是 经 过 了 民 间 长 期 加 工 的 。

吕 洞 宾 道 号 纯 阳 子 , 名 岩 , 其 生 平 事 迹 真 实 情 形 不 易 弄 清 , 因 为 有 关 的 资 料 , 大 多 系 后 人 根 据 传 说 编 写 , 传 说 的 材 料 盖 过 了 真 实 的 历 史 资 料 。 一 般 治 道 教 史 的 , 认 为 吕 洞 宾 实 有 其 人 , 约 生 活 在 唐 末 五 代 。

《 宋 史 》 的 陈 抟 传 中 提 到 陈 与 异 人 吕 岩 往 来 。 这 是 所 谓 正 史 上 第 一 次 提 到 他 。

从 道 教 内 部 的 各 种 资 料 分 析 , 他 的 师 父 是 锺 离 权 , 号 正 阳 子 , 师 徒 授 受 , 有 《 锺 吕 传 道 集 》 为 记 。 以 后 此 一 道 脉 於 宋 代 和 金 代 大 放 异 彩 。

多 数 人 认 为 , 金 丹 南 宗 和 北 宗 即 全 真 道 都 接 续 了 他 的 真 传 。 所 以 全 真 派 将 他 当 成 五 祖 之 一 。

元 代 全 真 道 受 到 朝 庭 的 重 视 , 吕 岩 也 被 尊 为 帝 君 。 这 样 他 在 道 教 神 谱 中 的 地 位 大 大 升 级 , 吕 祖 庵 、吕 祖 殿 到 处 可 见 , 而 且 还 在 他 的 家 乡 山 西 省 芮 城 县 造 了 个 大 庙 永 乐 宫 , 与 他 帝 君 的 身 份 相 匹 配 。

随 著 全 真 派 传 播 到 北 方 广 大 地 区 , 吕 祖 庙 也 便 跑 向 整 个 北 方 。 清 代 , 全 真 派 受 到 王 常 月 公 开 放 戒 的 推 动 , 迅 速 往 南 方 和 西 南 传 播 , 终 於 走 向 全 国 , 吕 祖 崇 拜 获 得 了 更 加 广 阔 的 空 间 。

不 过 吕 祖 信 仰 的 发 展 , 不 仅 有 道 教 内 部 的 推 动 , 民 间 的 传 说 , 戏 曲 的 演 出 , 文 人 墨 客 的 渲 染 , 无 疑 也 起 著 十 分 重 要 的 影 响 。 还 在 宋 代 , 就 有 许 多 吕 洞 宾 的 传 说 在 流 传 。

据 说 他 曾 经 有 诗 言 「 因 风 飞 过 洞 庭 湖 」 , 又 留 下 《 沁 园 春 》 词 , 论 内 丹 之 意 , 引 起 轰 动 。 后 来 有 人 认 为 这 些 都 是 他 的 真 实 作 品 , 或 加 以 注 释 , 加 速 了 它 们 的 流 传 。

元 代 的 杂 剧 中 , 有 多 本 是 演 吕 洞 宾 故 事 的 。 比 如 三 上 岳 阳 楼 , 度 铁 拐 李 , 等 等 , 都 曾 吸 引 了 大 量 的 观 众 。

明 代 汤 显 祖 的 名 剧 号 称 临 川 四 梦 的 , 其 中 有 折 《 邯 郸 梦 传 奇 》 , 演 的 是 一 位 书 生 上 京 赶 考 , 在 途 中 遇 到 仙 人 点 化 的 故 事 。 那 书 生 在 店 中 睡 下 , 在 梦 中 做 了 二 十 年 的 官 , 享 尽 荣 华 富 贵 , 也 尝 够 了 官 场 倾 轧 , 最 后 树 倒 猢 狲 散 的 苦 头 。

一 觉 醒 来 , 主 人 所 炊 的 黄 粱 还 未 熟 。 书 生 由 此 大 彻 大 悟 , 跟 著 仙 人 学 道 求 仙 去 了 。

这 位 店 主 人 , 便 是 吕 洞 宾 。 其 实 , 这 一 故 事 南 北 朝 时 就 已 出 现 。

故 事 的 主 角 是 杨 林 , 店 主 人 则 不 知 名 姓 。 后 来 在 五 代 时 的 小 说 中 , 主 角 变 成 了 卢 生 , 店 主 人 称 吕 翁 。

而 汤 显 祖 将 此 事 指 实 为 是 吕 洞 宾 。 这 是 因 为 吕 祖 的 名 声 此 时 已 经 超 过 其 他 仙 人 , 将 故 事 按 在 他 身 上 , 既 符 合 剧 情 需 要 , 也 更 适 应 民 众 心 态 。

吕 洞 宾 在 明 代 被 列 为 八 仙 之 一 。 吴 元 泰 撰 《 八 仙 出 处 东 游 记 》 , 将 八 仙 的 故 事 叙 述 得 生 动 有 趣 , 八 仙 的 故 事 几 乎 无 人 不 晓 , 「 八 仙 过 海 , 各 显 神 通 」 还 成 了 民 间 的 俗 语 。

而 八 仙 之 中 , 仍 以 吕 洞 宾 最 受 欢 迎 。 经 过 民 间 传 说 , 和 诗 词 、戏 剧 、小 说 的 渲 染 , 吕 洞 宾 的 形 象 更 加 深 入 人 心 。

他 是 最 有 人 情 味 的 仙 人 。 据 说 他 曾 对 其 师 正 阳 子 汉 锺 离 说 , 誓 愿 度 尽 天 下 人 , 然 后 自 己 再 成 仙 。

因 此 他 一 直 在 民 间 各 处 游 历 , 寻 找 有 缘 者 , 度 他 成 仙 。 同 时 , 他 又 颇 具 侠 气 , 见 到 有 缘 的 , 自 然 加 以 度 化 , 有 苦 的 , 也 许 看 他 心 地 尚 好 , 会 点 一 把 钱 财 , 有 病 的 , 治 一 治 痼 疾 , 至 於 那 些 仗 势 欺 人 的 坏 蛋 , 则 给 他 吃 一 点 苦 头 , 不 肯 改 过 的 , 更 要 严 加 惩 治 。

因 此 吕 祖 让 人 感 到 亲 切 , 可 以 信 赖 , 尤 其 是 那 些 在 社 会 底 层 挣 扎 颠 连 无 告 的 民 众 对 他 更 有 著 特 别 的 感 情 , 希 望 得 到 他 的 关 爱 和 帮 助 。 吕 祖 在 清 代 是 最 占 香 火 的 神 仙 , 无 论 是 宫 观 中 , 还 是 一 般 信 众 的 家 中 , 都 可 看 到 他 的 神 像 。

这 是 由 於 我 们 在 前 面 说 过 的 原 因 - - 人 们 敬 重 吕 祖 , 也 将 解 决 生 活 中 的 苦 难 的 希 望 寄 托 在 他 身 上 。 从 吕 祖 信 仰 本 身 来 说 , 则 是 因 为 对 他 的 崇 拜 实 际 上 已 经 形 成 了 完 整 的 体 系 。

其 中 包 括 : 吕 祖 神 庙 或 神 殿 , 它 们 是 崇 拜 的 大 本 营 ; 吕 祖 神 像 , 其 中 小 型 的 可 以 让 人 请 回 家 中 供 奉 , 一 般 在 岭 南 地 区 流 传 的 像 比 较 瘦 削 , 北 方 地 区 的 比 较 丰 腴 , 这 是 随 人 所 思 而 形 成 的 不 同 风 格 的 绘 像 ; 与 吕 祖 有 关 的 书 籍 , 其 中 被 认 为 是 吕 祖 所 作 的 部 分 , 被 后 人 编 成 《 吕 祖 全 书 》 , 此 外 尚 有 象 《 吕 祖 宝 忏 》 一 类 志 存 劝 善 的 小 册 子 ; 扶 乩 、灵 签 和 祈 梦 等 民 间 常 行 的 占 问 吉 凶 祸 福 的 方 法 。 香 港 地 区 的 吕 祖 崇 拜 既 受 到 全 真 龙 门 派 的 诸 宫 观 的 依 托 , 也 与 一 般 民 众 消 灾 祈 福 活 动 有 密 切 关 系 。

香 港 目 前 的 诸 大 宫 观 , 大 多 接 续 了 全 真 龙 门 派 的 传 法 系 统 , 吕 祖 作 为 全 真 派 的 五 祖 之 一 , 自 然 在 。

2. 吕洞宾有诗词吗

吕洞宾从小饱读诗书,满肚子学问,出口成章,但几举进士而不第。

细阳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什么屡试不第呢?这就是所谓“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点头”。46岁时(一说64岁)吕洞宾又去赴试,在长安一酒肆中遇到一位道士,偶书壁,纯阳子万分惊异,但见道士相貌奇古,诗意飘逸,仙味十足,便辑拜问其姓氏。

道士呵呵一笑,道:“吾钟离权,云房其字也。君可吟一绝,予欲观子之志。”

吕洞宾当即挥笔题诗一首,曰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侍玉皇斗上清。汉钟离看罢,不禁喜上眉稍,欢悦之情不甚言表,于是邀吕洞宾在酒肆中同榻而卧。

汉钟离执炊,亲煮黄粱,洞宾在店中昏昏入睡。在梦中,吕洞宾以举子进京赴试,状元及第,历任台谏、翰苑、秘阁及指挥使,无不备历。

任要职近40年,后又任丞相10年,两娶富贵家女为妻,生子婚嫁早毕。孙、甥绕膝,簪笏满门。

权显名赫,荣华富贵。偶因上殿应时差错,被治重罪,抄没家产,妻离子散,流放于岭南。

一身孑然,劳苦憔悴,立风雨中方兴长叹,忽然梦觉,黄粱饱尚未煮熟。这时云房生先汉钟离笑吟道: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吕洞宾顿时彻悟到,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只不过转瞬间的事,乃拜汉钟离为师,祈求度世之术。

3. 吕洞宾相关诗词

《赠吕洞宾》(唐 钟离权)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沁园春 吕洞宾生》(宋 无名氏)

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后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

金瓯已覆香名。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另外,吕洞宾本人诗歌在《全唐诗》里收录有二百多首。

(请采纳!)

4. 谁有名人名言呀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吕祖《求心篇》:心念纯正不迷乱-心念久存不放纵-心念明朗不有害

万善之源章

原文:帝君曰:人之有心,如天之有日。心之邪正,如日之升沉。日升沉而昼夜分,心邪正而鬼神判,故心者万善之源,而百行之所由出也。

译文:吕纯阳祖师说:人拥有心,如同苍天有太阳。人心的邪正,就如同太阳的升起与降落。太阳因为升起与降落而有白天黑夜的区别。人心因为正念与邪念而有天地鬼神的监督,所以人心是所有善行的源头,而且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心所感召而做出。

吕祖《求心篇》:心念纯正不迷乱-心念久存不放纵-心念明朗不有害

三教一理章

原文:儒曰“正心”。道曰“存心”。释曰“明心”。心正则不乱,心存则不放,心明则不敝,三教一理也。

译文:儒家称为“正心”。道家称为“存心”。佛家称为“明心”。心念纯正就不会迷乱,心念久存就不会放纵。心念明朗就不会有害,三教的道理是相同的。

求心之道章

原文: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今之心若亡羊然,盖归而求之,求心之道无他,屏诸幻想,除诸恶念,独置力于伦常而已。盖屏诸幻想则心存,除诸恶念则心明,置力于伦常则心正而不乱,圣贤不外是矣!

译文:孟子说:“学问的道理其实没有别的什么,就是把那失去的本心找回来而已。”如果人心像危险的羊牢一样,何不赶快回来探求,探求本心的道理没有别的,屏蔽所有幻想,消除诸多恶念,就是用心修为好伦理道德而已。屏蔽所有幻想心念就会久存,消除所有恶念心念就会明朗,致力于修为伦理道德心念就不会迷乱,一切圣贤都不超出其中的道理。

择善固执章

原文:至于屏除置力之道,则在择善而固执之耳。择善之道,必本伦常。然必心中清净,无一毫杂念,火气不生,在在欢喜,自然心不忘亲,常存敬爱,推之五伦,莫不皆准。常想圣贤之言,潜心理会。每闻父师之训,敬慎奉持。见圣贤经传格言,爽然于目。见父母手泽口泽,惕然于衷。见人善行,闻人善言,生企慕心。见人恶事,闻人恶言,生警醒心。闻邪淫语而不移,见好子女而不惑。当喜知节,当怒知惩,念兹在兹,与人为善。与人有怨,辄思其好处以释之。中心有憾,辄思己过处以宽之。人以非礼相加,无心报复。人以巧机搀夺,无心好还。处繁华中有恬淡心,处贫贱中无怨尤心。敬筹人托,以期践言。静思人恩,以图报称。见人失意,生怅惘心。见人得志,生欢喜心。见人才高,生钦服心。见人饥寒,生怜悯心。见人勤劳,存体恤心。见人谬误,无非笑心。见人珍异,无幸得心。见人富贵,无艳慕心。不因势利而生趋赴心,不因衰落而生厌薄心。不因贫乏而生茍且心,不因急迫而生险诈心。见老成而生敬,见道德而知尊。见人愚顽无礼而不怒,见人饮啖过节而不憎。见人言语无稽而不厌,见人虚声恐喝而不惊。见人有功,恒思所报。见人有过,恒想其难。闻人有善而不疑,闻人有恶而莫信。引过归己,推善与人,受横不嗔,受谤不辩。居常省过,行则阙疑,久久变化,气质归于纯粹,方寸之内,有如冰雪,举念之间,无非忠信,上焉可以入圣成真而证果,下焉可以常保其福禄而荫子孙矣!

译文:至于消除妄念致力修心的道理,就在于认定目标之后能够坚持不懈。坚持不懈的道理,必定以伦理道德为根本。必须心地清明纯净,没有一丝毫的杂念,不生出欲火,在何处都欢喜,自然心中不忘记亲恩,常存有忠、孝、悌、忍、善等敬重善念,推及对待君、父、兄、妻、友五伦纲常,没有不正确的。时常想到圣贤的言语,潜下心来领悟。每想到父母师长的教训,敬重谨慎的奉行。见到圣典流传的至理名言,眼前豁然开朗。见到父母的遗物遗言,心内谨慎对待。见到别人做善事,听到他人说善言,心中生起仰慕。见到有人做恶事,听到有人说恶语,心中生起警觉。听到邪淫的话语而纯真不改变,见到美貌的女人而心地不痴迷。喜乐时知道节制,愤怒时知道克服,深刻的铭记使命,与人和善相处。与人发生了仇怨,时常想他的优点来原谅。别人对自己不满,时常想自己过错来宽容。别人对我没有礼仪,不要心生报复。别人对我心机算计,没有心思还击。身处繁华世界有恬淡的心,身处贫贱生活没有抱怨的心。认真筹办别人的托付,完成说过的话。时常想起别人的恩情,日后必将报答。见到别人不尽如意,生出同情难过的心。见到别人实现抱负,生出欢喜赞叹的心。见到别人才能卓越,生出钦佩叹服的心。见到别人饥饿寒冷,生出怜悯同情的心,见到别人勤劳刻苦,抱有体恤慈善的心。见到别人荒谬失误,没有嘲笑戏弄的心,见到珍贵的宝物,没有侥幸取得的心。见到别人荣华富贵,没有虚荣爱慕的心。不会因为权势而生出攀附的心,不因为衰败而生出讨厌的心。不因为贫困生出无志的心,不因为急迫而生出狡诈的心。见到年老长者心生敬仰,见到道德君子而知晓尊敬。见到别人愚痴无礼而不生气,见到别人享乐过度而不恨憎。见到别人言语荒唐而不讨厌,见到别人虚张恐吓而不心惊。见到别人有功德,常思念他的善报,见到别人有过错,常考虑他的艰难。听到别人的喜讯不感到怀疑,听到别人的噩耗不完全相信。将过错归于自己,推善事给别人,受到羞辱不嗔恨,受到诽谤不辩解。安静时常反省自己过错,做事时不妄加评议怀疑。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变化,气质变得纯正完美,哪怕是方寸之间,也洁白如冰雪,举心动念,也是忠诚信义。上可以超凡入圣修道成真而证得果味,下可以永保福禄而福荫万代子孙。

吕祖《求心篇》:心念纯正不迷乱-心念久存不放纵-心念明朗不有害

心谋未善章

原文:茍或祭先不敬,事亲不诚,父师教诲,口应心违,父母家庭,心疑偏爱,兄弟叔侄,有欲而憎。天地鬼神,临财不畏,闻善知悦,过后即忘,起念为善,未几即怠,闻人有善,心疑不信,闻人有恶,心信不疑,见方正而不恭,对老成而多慢。心欲胜人,时生嫉妒,心惟利己,时生忿怒,学未成而自负,事已误而自宽,艰难辄起怨尤,富贵便生骄泰,心图人物,而口却支吾。心服其人,而口偏倔强。借财不得,遂若仇雠,欠债不还,反生怨恨。才不及人而故欲傲之,识不逮其人而故欲非之。心知己错而怙终,心议其非而面谀。淫念、贪念、恶念、嫉妒念、媚世念,辗转不除。忿心、躁心、傲心、不平心、阴贼心,循环不已。所谋未善,反恨人之不从,作事多乖,却恨人之不用,见好子女辄生意恋,闻妇人声便尔心移。作计欺公,起心害众,常怀阴险,自作聪明,在在憎嫌,时时懊悔,凡若此者,事虽未彰于言行,心先触怒于鬼神,罚在其身,毒流子孙。

译文:如果祭祀先祖不尊敬,侍奉亲人不真诚,对待父母师长的教诲,嘴上答应心中违反,父母家庭之中,怀疑他们心存偏爱,兄弟叔侄之中,因利益而恨憎。在天地鬼神面前,面临钱财不知道敬畏,得知善事应当欢喜,随后却全然忘记,心生行善的念头,没过多久就懈怠,听闻别人的善事,心中怀疑不信服,听闻别人有恶事,心中信服不怀疑,见到正人君子不恭敬,对待年老长者起慢心。心中想着争强好胜,时常心生嫉妒,心中只考虑自己,时常心生嗔怒,学业没有成就而自以为是,事业已然耽误而自我放纵,艰难之时就心生抱怨,富贵之时心生骄横,心中贪图别人的财物,而嘴上却不承认。心中佩服此人,却嘴硬倔强不服。别人没有借钱给自己,立刻视为仇家,别人欠财物不及时还,反而心生怨恨。才华不如别人而故意表现出傲慢,见识不如别人而故意议论此人是非。心中知道自己过错而不悔改,心中诽谤别人却表面恭维。邪淫念、贪心念、恶念、嫉妒念、谄媚念、始终不去除。愤怒心、烦躁心、傲慢心、不平心、暗中损害心,循环不停止。谋求事情未成功,反而恨别人不顺从,行为做事多怪癖,却仇恨别人能力不够。见到美貌的女子便心生淫念,听见妇女的声音就心绪漂浮。用心机欺瞒公家,起心念谋害众人,时常心存阴险,自以为很聪明,在何处都会心生憎恨嫌弃,随时心情都会懊悔烦恼,凡是这样的人,做事虽然没有先表现在言行,但心却已经触动了天地鬼神,首先惩罚他的自身,随后毒害殃及子孙。

善恶之分章

原文:呜呼!善恶之分,如丝染皂,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茍改过以为良,亦从凶而反吉,倘执迷而不悟,终怙罪而遭殃。然而,善恶心生,吉凶心召。茍正其心,则无适而非义矣!茍求其心,则无适而非正矣!圣贤千言万语,不过于斯。

译文:唉!善恶的分别,如同白丝染上的黑色,善恶的报应,如同影子追随身体。如果能够改过错化贤良,也可以逢凶而化吉,倘若执迷不悟,终会因为罪业而导致灾殃。然后,善恶由心而生,吉凶祸福由心感召。如果能够端正内心,就没有什么地方不符合道义了。如果能够修为内心,就没有地方不会品行端正了。圣贤所说的千言万语,其实都不过如此而已。

知要存心章

原文:灵枢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谓要者,行住坐卧,常存此心,在腔子里,自然杂念不生,自然举念皆善,天地鬼神,交相保护,凶灾恶星,无自而干矣!

译文:《黄帝内经·灵枢》说:“知道其中要点,一句话就能说清。不知道其中要点,说多少也没用。”所谓的要点,就是在日常行住坐卧的时候,都保持一颗正心,在胸怀当中,自然而然不产生杂念,自然而然心生善念,天地鬼神,都会争相拥护你,凶灾厄难,与你没有关系。

吕祖《求心篇》:心念纯正不迷乱-心念久存不放纵-心念明朗不有害

谢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