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有关的名言

时间:2022-05-03 11:5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文梦工厂 | 评论: 次 | 点击:

与马有关的名言

1.有关马的名言

关于马的名言

1、乘肥马,衣轻裘。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5、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6、马群奔驰靠头马。

7、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8、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9、马行十步九回头。

10、马至滩,不加鞭。

11、牛头不对马嘴。

12、人奔家乡,马奔草。

13、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14、人是衣裳马是鞍。

15、人要炼,马要骑。

16、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2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22、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23、一马不跨双鞍。

2.有关马的名人名言

诗中名句摘选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隋·虞世基《出塞》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诗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清·徐《大猎》诗

带“马”字的佳联

沈阳公园联

白马无言,空驮数百岁月

青松有恨,曾记六朝兴亡

无锡蠡园项羽祠联

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

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无锡黄埠墩联

九龙绕郭而来,一颗明珠,宛然芙蓉烟雨

万马窥江而去,半规浮玉,依然杨柳楼台

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联

(晚明人集陈抟书法)

开张天岸马

奇逸人中龙

汉中饮马池联

神龙时作苍生雨

饮马常思赤帝风

杭州于谦墓联 杨鹤于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努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杭州岳王庙联 王蘧常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应答联(一)

(上联牛元璋出,下联朱棣对)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应答联(二)

(陶澍幼时放牛归对学馆东家)

小子牵牛入户

状元打马回乡

3.关于马的名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好马不吃回头草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靠衣裳马靠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1.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1.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有关马的名言

韩愈的《马说》里全是

自己去挑几条啊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关于马的名言 俗语 成语

得宠的马儿

楚庄王是个爱标新立异的人,他非常宠爱一匹马,他给那匹马穿上用五种装饰而成的锦

衣,并且将它养在富丽堂皇的房子里,还给它睡没有帐幕的床,它吃切好的蜜枣乾。

楚庄王派了五十位仆人专门服侍这匹马,将它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这匹养尊处优的

马,竟然因为太过肥胖而死了。楚庄王当然是非常的伤心,他决定要大臣们为这匹马办丧

事,并且想要用大夫的礼仪来葬马,优孟听到这件事,就飞也似地走进宫殿中,号啕大哭,

楚庄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说:“你有什么事哭得这么伤心?”

优孟回答:

“听说大王的爱马过世了,凭楚国这样的大国,却只用大夫的礼仪来葬大王的爱马,这

未免太草率了!请大王用君王的礼仪来葬它,这样一来,天下诸侯都会知道大王原来是一个

贱人贵马的人啊!”

楚庄王听了,才恍然大悟的说:

“我的过错,难道已经大到这种地步了吗?”

超级伯乐

春秋时,秦穆公是五霸之一,乃是能控制世局的杰出人物。

有一次,秦穆公问伯乐:“你是天下第一等相马的人,有没有可以继承你的子弟?”

伯乐微笑:

“我的儿子一个个都是平凡庸俗的人,恐怕没有鉴赏天下良马的能耐,大概只能稍稍辨

识马的好与坏罢了!因为好马能筋骨辨别出,但是“天下的马”的相法却是好像有、又好像

没有的令人无法捉摸,我那几个笨儿子,是没有这种知马的功力啊!………………不过我知

道有一个名叫方九皋的人,有鉴赏马的特殊力能,超过我很多。他的个性淡泊,常常替人做

工或是自己砍柴为生,但是他特别喜欢相马。要是您不嫌弃的话,我很乐意为你引见这个

人。”

穆公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对伯乐说:

“我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就请先生为我引见,越快越好。”

穆公接见方九皋后,就命令他出去寻找天下的良马。过了三个月后,方九皋才回来见穆

公,穆公问他说:

“先生找到的是什么样的马啊?”

方九皋愣了一下,才说:

“嗯……………!是匹黄色的雌马吧?”

穆公带着侍卫去看了看,结果马厩中站的不是黄色的雌马,而是黑色的雄!穆公觉得非

常失望,马上把伯乐叫来问:

“你推荐的方九皋并不像你所说的那么好,而且还有点笨笨的呢!甚至连马的色泽、雌

雄都分不清楚,那里有什么不能去认识‘天下的马’呢?”

“其实您批评方九皋不认识马的地方,正是他识马的才能啊!他所看到的是一匹马内在

的美好才能,而不是外在的形态。他的相马法是超越马的躯壳,直接认识本质的高妙境界

啊!”伯乐说。

果然,方九皋带回来的马,经过审试后,证实是匹超越群马的“天下之马”!

6.关于马的谚语和名言警句

【马的谚语】: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措手,马有失蹄。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烟。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年。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心急马行迟。

有财同享,有马同骑。任它狗儿怎么叫,不怕马儿走正道。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梨。

走马有个前蹄失,急水也有回头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

战马栓在槽头上要掉膘,刀抢放在仓库里会生锈。肥了骡子瘦了马。

临崖勒马收缰晚。看不起骡子买不起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跑得马。望山走倒马。

惯骑马的惯跌交。骑马坐船三分险。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 背着马桶出差:走到哪儿臭到哪儿 跛子骑瞎马:各有所长 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陈世美做附马:喜新厌旧 城隍爷的马:样子货 城头上跑马:远兜运转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戴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刀马旦不会刀枪:待有虚名 刀马理不会刀枪:笨蛋(旦) 盗马贼披袈裟:嫁祸于人 毒蛇的牙齿马蜂针:全是窜 风马牛:不相及 河马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黑瞎子舔马蜂窝:要怕挨蜇就别想吃甜头 横过马路:左顾右盼 猴子骑马:一跃而上 狐狸打马蜂:不懂得死活 【马的名言警句】:1、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3、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6、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7、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9、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10、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13、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1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5、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16、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17、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18、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19、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2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4、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25、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2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8、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29、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7.有关马的名言或谚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春风得意马踢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识农夫辛苦力,娇骢踏烂麦青青。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踢轻。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青秋。

Alllayloadonthewillinghorse.(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Amanisnotahorsebecausehewasborninastable.(人并不因为生在马厩里就成了马。)

Amanmayleadahorsetothewater,buthecannotmakehimdrink.(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工枚速 马牛襟裾 马首是瞻 马放。

单枪匹马,指鹿为马,害群之马,金戈铁马

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 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 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 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 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 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 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 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 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 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 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 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 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 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 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耳东风 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 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里尸 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 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 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塞翁失马 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驷马难追 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 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 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 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马不停蹄:形容不间断地进行。

马齿徒增:比喻年龄白白地增长,而学问没有长进,事业没有成就。

马到成功:形容一上阵就打胜仗。也形容很容易地取得成功。

马放南山:比喻不再作战,天下太平。

马马虎虎:草草率率,随随便便。形容办事草率。

按图索骥:意为照图上的马云寻找。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指按照线索支寻找事物。

老马识途: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容易做好。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人。

金戈铁马:指战争,也形容战士们的雄姿。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长大。

走马观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现表示匆匆看过。

8.有关马的名人名言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与马有关的名言

常用俗语谚语集锦: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买后悔药

【好伙计勤算账】(谚)

伙计:商场中合伙经商的人。合作者关系处得再好,也要经常结算账目。指在钱财上必须做到账目公开,有透明度。刘江《太行风云》七:“这账务上的事,一笔就是一笔,自古道‘好伙计勤算账’嘛。”

〇也作①〔好朋友勤算账〕。余秀《请客》:“我说老五,别这样争来争去的!今天该我请客,这钱自然该我掏包;下次该你,你出就是了。人们常说:‘好朋友勤算账。’不要在钱财手续上弄成一锅粥。”②〔好亲戚勤算账〕。王勤《长风破浪》三:“人常说:‘好亲戚勤算账。’经济上清清楚楚,彼此友好的关系才能久长,这是不可含糊的。”

【好货不怕行家瞧】(谚)

行家是最识货的。只要货好,就不怕行家反复验看。指优质货物不会在行家眼中降低了品位。赵西玉《叫卖歌》:“腊月下雪似鹅毛,好货不怕行家瞧。行家瞧来行家买,行家心里知好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谚)

记忆力再强,也不如用笔把事记下来可靠。指笔记胜过记忆。彭志彦《动力》二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年老记忆力衰退,不勤动笔记录,许多大事都会忘记的。”

〇也作①〔好记性当不得烂笔头〕。水运宪《雷暴》二章:“赶在这一刻,一时不易记忆出来,还有大量数据,这时候更记不清了。越是着急,越想不起来。丁壮壮只好叹了口气,到底是好记性当不得烂笔头啊!”②〔好记性不如勤笔头〕。肖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勤笔头。经常做读书笔记,可以及时捕捉灵感,积累资料,这是作为一个学者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③〔好脑瓜子不如烂笔头子〕。邹仲平《9 9发和1发》一:“明确说过这台电视机给奇云山?有没有灵活的余地?唉,真是好脑瓜子不如烂笔头子,李密多么想重新钻研一番处长的指示啊!”

【好家当怕三份分】(谚)

再好的家业,要是一分三份,就显得很单薄了。指大家业合在一起厚实,人力物力调动支配都方便;分开就处处拮据了。柳青《创业史》一部一二章:“俗话说‘好家当怕三份分’哩!分开以后,他家人的生活上要受紧。一块过,底子厚。”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谚)

借用别人的东西,能及时地、完好无损地归还人家,再借时就不会作难。指“好借好还”是“再借不难”的先决条件。《西游记》一六回:“天王收了道:‘大圣至诚了。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〇也作①〔勤借勤还,再借不难〕。郑遨《邻里之间》:“别人借用东西,是‘勤借勤还,再借不难’。你呢,你却是‘只借不还’,去年借去我家的新砂锅,今年也不还,这就叫‘再借就难’了啊!”②〔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张恨水《金粉世家》二回:“那我总是要还的,常言说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③〔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低借高还,人人喜欢〕。常春《低借要高还》:“哟,嫂子,小霞子昨天借了我一碗小米,今天还了我一碗大米,这大概就是人常说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低借高还,人人喜欢’吧!”

【好景难长,名花易落】(谚)

好景很难长久存留,好花最容易凋落。指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命的。也指人称心如意的生活常苦短暂。清·程趾祥《此中人语》卷五:“甲喜极,满拟作安乐公。孰意‘好景难长,名花易落’,子竟暴卒,甲痛哭为之厚敛。计子自生至死,所费约数千金,家顿落。”

〇也作①〔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柳杞《长城烟尘》二章:“‘好景不常在呀,好花不常开呀,青春一去不再来呀……’赵兴亚装作一副多情感伤而没有知遇的样子。”②〔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谌容《山外有山》三:“王厂长,看来你的气数已尽。不过,你也不必难过。‘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你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③〔好花不能常红,好景不能常在〕。陈作诗《织女山》:“俗话说:‘好花不能常红,好景不能常在。’这一年,高苑县来了个新县官,他一上任就贪赃枉法,欺压黎民百姓。”

【好酒不怕巷子深】(谚)见“酒好不怕巷子深”。

【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谚)

是甜酒,无论怎样说也成不了酸的;是酸酒,无论怎样说也成不了甜的。指是好是坏,不是凭嘴说的,是由事物自身的本质决定的。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一二:“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没有秃疮的人,就别怕人家说癞。”

【好看不中吃】(惯)见“中看不中吃”。

【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谚)

看:看待,对待。千里客:远方来的客人。盛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自会把你的美名播得更远更远。指爱好交友的人,美名会传播四方。明·张四维《双烈记》八出:“谢东君多蒙高谊,未偿还自惭无地。奈盘缠使尽来多日,古人云‘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望君家好看千里。”

〇也作〔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西游记》七六回:“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你出来,我与你赌斗,才是好汉;怎么在人肚里做勾当,非小辈而何?”

【好客主人多】(谚)

好客:有钱人。指对有钱的客人,愿以主人身份接待的就多。《廿载繁华梦》一四回:“俗话说:‘好客主人多。’周庸祐是广东数一数二的富户,自然招呼周到。”

【好郎没好妻,瘌痢配花枝】(谚)

郎:男子。瘌痢(犾à犾ì):黄癣,长满黄癣的头,形容形象丑陋。俊美的男子娶不到娇妻,丑陋的男子偏配上美女。指男女婚配往往不相称。《梅花梦》七回:“自来好郎没好妻,瘌痢配花枝。也叫不得这个冤屈,怎见崔小姐不是红颜薄命么!”

〇也作①〔好汉无好妻,赖汉娶娇枝〕。单田芳等《大明英烈传》七回:“冲人家的势力呗,人家是殿下呀!嗐,自古红颜多薄命,好汉无好妻,赖汉娶娇枝啊!”②〔好汉无好妻,赖汉子娶仙女〕。冯志《敌后武工队》九章:“人们常说:‘好汉无好妻,赖汉子娶仙女。’别看哈叭狗身板长得像个腌咸菜的大粗瓮,脸子像块橘子皮,却娶了个年轻美貌的媳妇。”

【好老子不管三十岁儿】(谚)

老子:父亲的俗称。三十岁的儿子,已到而立之年,老子再严也管不着了。指儿子到了完全自立的年岁,不会再接受父亲的管教。晓贝《过去了的事》一:“常言说:‘好老子不管三十岁儿。’强子已经三十几的人了,你管得着吗?”

〇也作〔好老子不打等身儿,好娘不打盘头女〕。等身儿:和父亲一般高的儿子。盘头女:头发盘起,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王宝成《海中金》四:“好老子不打等身儿,好娘不打盘头女。鱼儿已经长成高晃晃的大小伙子,打有什么用呢?”

【好了疮疤忘了疼】(惯)

比喻生活状况或境遇刚好转就忘了本或忘了教训。陈登科《风雷》一部五章:“她那心啊!是长在脊背上的。解放前,一年还不是有八个月在外边讨饭,共产党来了她才翻了身,这种人,就是过河拆桥,好了疮疤忘了疼。”

〇也作①〔好了疮疤忘了伤〕。白危《垦荒曲》二部三六:“赵辛田对这件事情有着刻骨的仇恨,纵然时间过了那么久,只要有人一提起,他还忿恨不已。‘对了,应该去。我就怕你好了疮疤忘了伤。’”②〔好了疮疤忘了痛〕。康濯《东方红》下一一章五:“可我好了疮疤忘了痛,自打去年村里的工作反了反冒进,又遭了场大水,我这就跟咱们社会主义的农业社结了冤仇!”③〔好了伤疤忘了痛〕。冯德英《迎春花》一三章:“会运媳妇好了伤疤忘了痛——其实,她身上的打伤还没全结疤,就又和野汉来往了。”

【好马比君子】(谚)

比:比得上。指好的马性情温驯,通人性。高天《石不语》:“队长的马通人性,默默为你付出气力,无怨无求。人说‘好马比君子’。”

【好马不吃回头草】(谚)

比喻有志气的人一旦认定了方向,便一意向前,绝不中途反悔,走回头路。《石点头》卷六:“常言‘好马不吃回头草’,料想延寿寺定然不肯相留,决无再入之理,却到何处去好?”

〇也作①〔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买后悔药〕。孝廉等《血染凤阳宫》一八回:“就是娶我为正妻,用八抬大轿来接,我也不愿了。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买后悔药。’我人虽卑贱,这点志气还是有的。”②〔好马不吃回头草,开弓没有回头箭〕。韩志君等《辘轳·女人和井》二:“好马不吃回头草,开弓没有回头箭。你跟枣花,过不下去了,叫我看,不如趁早利索,也免得让人家说三道四。”③〔好汉不走回头路,好马不吃回头草〕。罗欣荣《青山绿水人家》二:“退回去?笑话!好汉不走回头路,好马不吃回头草。他这一出门,就是死在路上,也决不失悔。”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谚)

指好马奔跑起来不会停蹄,好牛拉起犁来不会歇步。比喻勤劳的人终生不会中止为社会作奉献。阿贝《爸爸的书案》一:“常言道:‘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这虽是个比方,其实用来形容爸爸的一生倒也十分恰当。爸爸的一生,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始终没有停止他的笔耕。”

【好马不用鞭催】(谚)

指好马上路,会自觉奔驰,不需主人用鞭催赶。比喻有高度自觉性的人,做事认真负责,用不着别人指使督促。马继红等《石门开》六章:“俗话说:‘好马不用鞭催。’一般情况下,王平根本舍不得打这匹马。眼下,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他拼命夹着马肚子。”

〇也作①〔好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槌〕。王林《新的研究课题》:“在青年中,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做得活,做得好,就能激发起青年的热情,自觉奉献青春。俗话说的:‘好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槌。’面对热血青年,你还有多少愁呢!”②〔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金敬迈《欧阳海之歌》四章:“一个战士越是不错,对他的要求就应该越高,这样他才能进步得更快。‘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的说法并不一定恰当。响鼓也用重锤敲,那声音不就更大了吗?”

【好马却驮痴汉走,巧妻偏伴拙夫眠】(谚)见“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好马须得配好鞍】(谚)

指有了好马,还得有好鞍搭配。泛指事物的主体好了,还得有好的陪衬才显得谐调。马国超等《马本斋》一二章:“好马须得配好鞍。对待马本斋这样的人,只要刻意笼络,多给他戴几顶高帽,不怕他不上钩。”

〇也作〔马好还得鞍子配〕。杨志远《主角与配角》:“人常说的:‘马好还得鞍子配。’就说戏剧表演吧,名角的表演再出色,离开配角,她也只能是个独角清唱的主儿,演技也就难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好猫不跟狗斗,好男不跟女斗】(谚)见“男不跟女斗”。

【好猫不做声】(谚)

指善于捕捉老鼠的猫不出声。常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张扬、不轻浮。清·黄汉《猫苑》卷上:“谚云:‘好猫不做声。’非谓无声,若一做声,则猛烈异常,甚有使鼠闻声惊堕者。”

【好猫儿不吃鸡,好男儿不欺妻】(谚)

就像好猫儿不吃雏鸡一样,好汉子绝不欺凌自己的妻子。指丈夫对妻子,只应有爱护的义务,不应有压迫的特权。胡祖德《沪谚外编》卷下:“谚有‘好猫儿不吃鸡,好男儿不欺妻’。佳儿真正配佳妇,一月两月里,有说有笑真好过。”

〇也作〔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韩志君等《辘轳·女人和井》一〇:“茂源老汉脸上的肌肉气得直颤:‘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小庚啊,你随便欺侮人,总不应该吧!’”

【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谚)

好男儿不吃结婚时的现成饭,好女子不穿出嫁时的现成衣。指有志气的青年,贵在能独立生活,不靠祖业,不享现成福。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二折:“常言道:‘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小姐放心,小生若出去呵,拼的觅些盘缠,便上朝求官应举去也。”

〇也作①〔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儒林外史》一一回:“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总是自挣的功名好,靠着祖、父,只算做不成器。”②〔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金瓶梅词话》八六回:“你休要把人赤手空拳往外攒,是非莫听小人言!正是: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自有徒牢话岁寒。”

【好曲子唱三遍也要口臭】(谚)

再好的曲子连唱多次也会让人生厌。常借指说话贵在简要,不可重复啰嗦。《石点头》卷二:“那盐船上人千人万,见他日日在此叫卖酒,酒又不见,歌什么诗,都笑道:‘常言好曲子唱了三遍,也要口臭了。’”

【好拳不赢头三手】(谚)

头三手:拳术交手的头三招。指拳术比赛时,真正的高手总是让过前三招,然后才施展手段。泛指本领高强的人往往到最后才以绝招取胜。苏群《风雨编辑窗》四章:“栗刚终于找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早就超额完成了任务。但是,‘好拳不赢头三手,自有高招在后头’。”

〇也作〔好把式不赢前三手〕。李玉芹《棋盘上的较量》:“常言道:‘好把式不赢前三手。’观老手下棋,很有情趣。孙老头开局步步谨慎,似乎只有招架之力,及至双方拼杀过半,这才看出他进攻的威力无穷。”

【好人不长寿】(谚)

指好人安分守己,正道直行,却往往早死;坏人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却往往长寿。元·无名氏《冤家债主》二折:“我则见他直挺挺僵了脚手,冷冰冰禁了牙口,俺一家儿那个不啼啼哭哭破咽喉……常言道‘好人不长寿’,这一场烦恼怎干休。”

〇也作①〔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金瓶梅词话》七三回:“好云姐,常言不说的:‘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自古旋的不圆砍的圆。你我本等是瞒货,应不上他的心,随他说去罢了。”②〔好人没长寿,赖人活不够〕。宋歌《逃婚的姑娘》九:“真是‘好人没长寿,赖人活不够’,咋不让那些黑心烂肺的人替你死了呢?”③〔好人命短,坏人命长〕。林燕妮《浪》七章:“‘我们别再咒她了,我们把她说得好像死了一样。’‘她才不会死呢,人家说“好人命短,坏人命长”,她一定很长命。’”

【好人不香,坏人不臭】(惯)

指好人好事得不到表扬,坏人坏事无人批评。刘彦林《春风得意》三章:“史厂长,我实对你说,咱们厂不少人想跳厂子,因为在这里受气。咱们这里现在是好人不香,坏人不臭,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〇也作〔坏人不臭,好人不香〕。张贤亮《土牢情话》三章:“这样,就混淆了阶级界限,搞得‘坏人不臭,好人不香’,后一种人怨气冲天。”

【好人多磨难】(谚)

指维护正义的人,往往因为主持公道而身受无理攻击,遭受种种磨难。也指有作为的人总不免经受许多坎坷。邹志安《肥皂的故事》一:“真是好人多磨难!长林这小伙子有什么不对?无非是因为他看不惯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倒被开销回来!”

〇也作〔好人多难,好事多磨〕。岳啸《武当山传奇》三一回:“俗话说:‘好人多难,好事多磨。’我们红巾义军有朝一日历尽九九八十一劫难,大功告成,一定斩清妖,杀内奸,血祭亡魂!”

【好人怕夸,坏人怕扒】(谚)

扒(犫ā):揭露,揭发。指好人怕的是夸赞,夸赞多了就会骄傲松劲;坏人怕的是揭发,揭发罪行就能使他原形毕露。冯德英《山菊花》一一章:“嫂子,你比我这一家哪个都强……好,不说啦,‘好人怕夸,坏人怕扒’。”

【好肉上生疮】(惯)

①比喻平白无故遭人诬陷。《中国现在记》六回:“抚台等毕珠看完了,说道:‘这从那里说起!这岂不是好肉上生疮么?怎么回他?’”②比喻突然发生了坏事。《野叟曝言》三五回:“素臣同长卿进去,一面用饭,一面问苗人作乱之事。长卿太息道:‘此俗语所云,好肉上生疮者是也。’”

【好时是他人,恶时是家人】(谚)

人在春风得意时,外人自会来百般奉承结识;到了逆境困厄时,全靠自家人扶持关照,共渡艰难。明·杨继盛《赴义前一夕遗嘱》:“你堂兄燕雄、燕豪、燕杰、燕贤都是知好知歹的人,虽在我身上冷淡,却不干他事。俗语云:‘好时是他人,恶时是家人。’你两个要敬他、让他。”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谚)

做了好事,人们并不留意,也不传播;出了丑事,人们特别好奇,也就传播得又快又远。偏指坏消息往往传得飞快。《水浒全传》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道了。”

〇也作①〔好事不出门,奇事传千里〕。《飞龙全传》一回:“却说那些看的人们纷纷议论,只说个不了,一传十,十传百。正是:好事不出门,奇事传千里。”②〔好事不出门,坏事一溜风〕。刘江《太行风云》九:“这话传到李鸿云耳朵里,他听了坐卧不安,心中暗里盘算: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一溜风。”③〔好事不出名,歹事瞒不住〕。杨尘因《新华春梦记》九七回:“常言说得好:‘好事不出名,歹事瞒不住。’未隔三日,那北京城大小官员,凡知道杨度两个字的,没有不晓得他挈眷而逃的。”

【好事不在忙】(谚)

指好的事情做起来不必急躁忙乱。元·关汉卿《窦娥冤》二折:“那婆婆一向收留俺爷儿两个在家同住,只说好事不在忙,等慢慢里劝他媳妇。”

【好事更多磨】(谚)

指好的事情要想办成往往要经历许多磨折。《警世通言》卷七:“好事更多磨,教人没奈何。”

【好事全归花大姐,坏事全怪秃丫头】(谚)

花大姐:富贵人家的小姐。秃丫头:侍候小姐的丑丫头。好事情全都归在小姐名下,坏事情全都扣在丫头头上。借指有功劳都是头头们的,有错误都是手下人的。黎汝清《湘江之战》一章:“博古想的比李德更深了一层。他懂得‘胜者为王,王者不咎’的道理,只要当权,一切错误都可以诿之客观。如果失去权力,那就罪责难逃了,‘好事全归花大姐,坏事全怪秃丫头’。”

〇也作①〔好事总归花大姐,坏事总怨秃丫头〕。韩志君等《辘轳·女人和井》七:“不怕,反正‘好事总归花大姐,坏事总怨秃丫头’,我这个人虱子多了不怕咬,谁爱说啥就去说吧!”②〔好事便归花大姐,犯罪总说毛丫头〕。亢君等《攻克汴京》二二章:“想想这些天来人家给我们的脸色,只怕真到了论功行赏之时,照旧是‘好事便归花大姐,犯罪总说毛丫头’!”

【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谚)

敌:抵挡。在对打中,一只手招架不过两只手,一个人抵挡不了两个人。指人多势力大,少数人敌不过多数人。《西游记》一四回:“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怎么敢与他争持?”

〇也作①〔好汉难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夏筱台《牛皋戒酒》:“好说,可惜这位英雄,是好汉难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牛皋是为国丧生,英雄也。”②〔好手难敌双拳,独虎架不住群狼〕。刘浩鹏等《龙公案》八三回:“大妹子,快罢手吧。你没听人说过,‘好手难敌双拳,独虎架不住群狼’?何况你一个女流之辈,怎能救出马青峰?”③〔好汉架不过人多,能狼难敌众犬〕。黄佩珠等《续少西唐演义》五回:“常言道:‘好汉架不过人多,能狼难敌众犬。’薛刚一人战了半夜,只累得两膀发酸,看看要败。

【好树结好桃,好葫芦开好瓢】(谚)

瓢:葫芦从正中剖开而成的舀水用的工具。指桃树好,结出的桃子就好;葫芦端正,开出的瓢就端正。常比喻有良好的环境,就能熏陶出好的人才。王肯《秦琼让印》一:“常言道:‘好树结好桃,好葫芦开好瓢。’秦怀玉乃将门虎子,武艺超群,正好代父出征。”

〇也作〔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赵铁成《张宗恭的目光》:“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棉花下种前,全乡群众盼供优良棉种,而县乡种籽站均告缺货,服务部积极代理代办。”

【好死不如恶活】(谚)

死得再好,也不如痛苦地活着。指凑合活着总比死得痛快要好。《西游记》六三回:“行者道:‘家无全犯。——我便饶你,只便要你长远替我看塔。’龙婆道:‘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什么。’”

〇也作〔好死不如赖活着〕。《薛仁贵征东》二回:“死了一切便都完了。说句不恰当的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困难只不过是暂时的,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好笋钻出笆外】(惯)

笆:篱笆。比喻好处被别人占去。《荡寇志》七四回:“我真有这般儿子,却不是好!可惜是个假的,好笋钻出笆外。”

【好天也得防阴雨】(谚)

再好的天气,也得有阴雨天的防备。比喻人即使身处顺境,也必须有承受逆境的思想准备。周新虎《史裁缝改家规》:“这一向,老史慢慢地思谋这事,觉得‘好天也得防阴雨’,过日子还得讲‘朴素’呢,就几次和老伴商量要修改家规。”

〇也作〔晴天还要防阴天〕。赵明《学做生意》:“你不必向我哭穷,我不会向你借钱的。你有余钱攒着,我替你喜欢。俗话说的,‘晴天还要防阴天’呢,咱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观点。”

【好物不贱,贱物不好】(谚)

好货物价钱就不会便宜,价钱便宜的货物必定不好。指货物的质量和价格成正比,要买好货就不要图便宜。明·徐《杀狗记》一二出:“好物不贱,贱物不好。大哥既中意这件东西,不要论价。”

〇也作①〔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徐栩《大雪飘飘》一二章:“话又说回来,正因他不好弹弄,上面才出了大价钱,这叫‘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肖玉《战鼓催春》五章:“‘性急吃不了热豆腐’,‘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十八九岁的黄花姑娘,那么容易就到手了?”③〔便宜不是货,是货不便宜〕。陈立德《城下》一:“常言:‘便宜不是货,是货不便宜。’天理良心,像叶挺独立团那样的队伍,真是货真价真,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

【好物难全,红罗尺短】(谚)

红罗:红色绫罗。指美好的人或事物,总是难以长久完美,就像红色绫罗不可多得一样。《金瓶梅词话》八九回:“实指望和你同床儿共枕,怎知道你短命无常,死的好可怜!叫了声不睁眼的青天,常言道:‘好物难全,红罗尺短!’”

【好戏还在后头】(惯)

指事情还没有完结,热闹的场面和激烈的争斗还在后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一二:“江菊霞瞟了徐义德一眼,说:‘好戏还在后头哩!……’冯永祥慌忙从门口走过来,双手对她直摇:‘我的好大姐,暂时不要宣布。’”

〇也作〔闹戏还在后头〕。王英先《枫香树》四章:“乡亲们翘起大拇指说:‘好样的,有智有胆,够他马玉池喝一壶的了。看吧,闹戏还在后头呢!’”

【好戏耐看,好曲中听】(谚)

好戏让人久看不厌,好曲子让人百听不烦。指优美的戏曲能给人提供高雅的艺术享受。郭明伦等《铁血丹青》六章:“常言说得好:‘好戏耐看,好曲中听。’真是难为了你们二位。”

【好鞋不踏臭粪】(谚)

比喻善良的人要远离邪恶小人,以免招惹是非,玷污了自己清白的名声。《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张虎听了大怒,就去扯住张狼要打。只见张虎的妻跑将出来道:‘各人妻小各自管,干你甚事?自古道:好鞋不踏臭粪。’”

〇也作①〔好鞋不踩臭狗屎〕。老舍《四世同堂》七:“坏人尽管摇头摆尾地得意,好人还得做好人!咱们得忍着点,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②〔新鞋不踩臭狗屎〕。老舍《龙须沟》一幕:“老赵:别遇到我手里,我会跟他们拼!大妈:‘新鞋不踩臭狗屎’呀!您到茶馆酒肆去,可千万留点神。”③〔新鞋别踏臭狗屎〕。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六:“朱大叔呵,‘新鞋别踏臭狗屎’!现在不跟这伙人争长短,我们劝劝吴大妈吧。”

【好心不得好报】(惯)

指好心去帮助别人却没有得到好结果。张恨水《丹凤街》一七章:“杨大嫂子摇摇头道:‘这个年月,好心不得好报。上次就为了大个子他们和童老五帮忙凑钱,几乎弄出了大乱子。’”

〇也作①〔好人不得好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章:“那女人却扭头就哭,一边往外走,一边向看热闹的人诉说道:‘真是好心当着了驴肝肺,好人不得好报呀!这可把人冤枉死了。’”②〔好心没好报〕。老舍《四世同堂》九四:“好吧,既然好心没好报,干脆就杀人放火去!日本人杀人放火,倒成了北平的主人!他决心要杀丁约翰。”

【好心倒做了驴肝肺】(惯)

驴肝肺:比喻坏心肠。指好心被当成了恶意。《金瓶梅词话》二〇回:“经济道:‘我笑你管情不见了些甚么儿。’妇人道:‘贼短命,我不见了关你甚事?你怎的晓得?’经济道:‘你看我好心倒做了驴肝肺,你倒讪起我来。恁说,我去罢。’”

〇也作①〔好心认做驴肝肺〕。《照世杯》七回:“小厮叹道:‘好心认做驴肝肺,干折我娘娘一片雅情!’”②〔好心肠当作驴肝肺〕。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九:“‘算啦算啦!’朱大牛听了满肚子火,‘半篮子喜鹊,你别喳喳啦!好心肠你当作驴肝肺。二青,咱们快走,别管他。’”③〔好心当驴肝肺〕。李满天《水向东流》二六章:“增桂没想到这一着,立时气得眼发黑,腿打颤,粘粘吧吧地说:‘你,你,好心你当驴肝肺。’”

【好心总有好报】(谚)

对人对事操好心的,终归会有好的回报。指人只要凭良心办事,与人为善,就不会有坏下场。茅盾《报施》:“张文安松一口气,好像卸脱了一副重担子,伸手捋去额角的汗珠,就站起来说道:‘好心总有好报。这点儿钱,买药医病吧。’”

〇也作①〔好心自有好报〕。张波《摩根之梦》四章:“周厂长待人好,不是我‘木薯酒’吹的。俗话说:‘好心自有好报。’周厂长好心,也得到了好报,散失了多年的老姐姐终于找到了。”②〔好心必得好报〕。魏琦《金麒麟》一九回:“俗话说:‘好心必得好报。’赵津不欲伤人,当是好心;却不知他猛烈侧身一扑,正好躲开了林红云戳向他肋下的一指,竟得好报。”

【好兄弟高打墙,亲戚朋友远离乡】(谚)

兄弟之间关系再好,分居后也应筑起高墙,节制往来;亲戚朋友相处再好,也应离得远些,不多接触。指和人相处关系宜淡,过热难得长久。李云卿《处人的哲学》二:“‘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古人的名言。关系再好,也不可过热。谚语有道是‘好兄弟高打墙,亲戚朋友远离乡’,这话很耐人寻味。”

〇也作〔好墙维持好邻居〕。袁生义《疏和密》:“人常说:‘好墙维持好邻居。’这话一点不错。邻居也好,亲朋也好,固然要彼此照料,但必须有个距离,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关系。”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谚)见“良言难劝该死鬼”。

【好秧一半收】(谚)

有了好的秧苗,稻子的丰收就有了一半把握。指秧好是丰收的前提条件。苏文娟《涑水风情·这一片新绿》:“‘好秧一半收’。暮春四月,四村一百六十七户的秧苗出土了。小苗儿从松软潮湿的苗床上悄悄探出头来,惊喜地打量着这片陌生的土地,鼓劲地向上长。”

【好一句歹一句】(惯)

指连说好话带吓唬。《红楼梦》一〇〇回:“气得薛姨妈白瞪着两只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亏得宝钗嫂子长嫂子短,好一句歹一句的劝他。”

【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惯)

形容美女嫁给了丑陋无能的丈夫。含讽刺意。《水浒传》二四回:“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弱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〇也作①〔好一块羊肉儿倒落在狗口嚼〕。明·沈璟《义侠记》一二出:“〔丑〕都不是,说着时教伊也性焦,说出时教咱也好笑。他便是卖炊饼武大的浑家也。好一块羊肉儿倒落在狗口嚼。〔净〕嗳,天那,有这等屈事。”②〔好块羊肉,落在狗口里〕。《水浒传》二四回:“西门庆听了,叫起苦来,说道:‘好块羊肉,怎地落在狗口里!’”

【好意反成恶意】(惯)

指以善心待人,却被人误解为歹意。《喻世明言》卷二一:“再说罗学究被打,深恨刺史无礼,好意反成恶意。”

〇也作①〔好意翻成恶意〕。《醒世姻缘传》七八回:“不然且送你回家,你可散心消闷。万一屈出你病来,好意翻成恶意,也叫外甥后来抱怨。”②〔好意番作恶肚肠〕。明·李开先《宝剑记》二六出:“美玉深藏,何用人前自显扬。妆扮的风流样,引惹起风魔状。狂,花月隔东墙,效张郎,惜玉怜香。反把人冲撞,好意番作恶肚肠。”

【好账不如无】(谚)

好账:别人不讨还的债。借人家的债,即使人家不讨还,也总归是个负担。指不负债是最轻松自在的。《歧路灯》六六回:“俗话说:‘好账不如无。’在我身上一天,就在我心里一天,恨不得一剪剪齐。”

【好账算不折】(谚)

折(狊犺é):亏损。好的账目,无论怎样算也不会走样。指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的账目,是不怕反复查核的。张果夫《李小娥闹分家》:“‘拍拍良心,是谁欠谁的账!’李小娥也把脸绷起来,‘好账算不折!你看了账单,咱们再说。’”

【好庄稼长不到好土上】(惯)

比喻好孩子没有生在条件好的家庭。梁斌《红旗谱》二〇:“严志和叹口气说:‘罪恶呀,好庄稼长不到好土上,难死当爹的了……’他不打算叫江涛去上学,想叫他在家里帮他种地,过庄稼日子。”

【好借债,穷得快】(谚)

喜欢借债的人,借得容易花得快,加上付出的利息,必然很快变穷。指生活中宁可艰苦度日,不可轻易借债。清·石天基《传家宝》卷七:“好借债,穷得快。世事费用,如于脸面上奢华,俱要加意省俭。若不到至紧之事,切不可轻易向人借债。”

【好俏不穿棉,冻死不可怜】(谚)

俏:俊俏。一心追求外观俊俏,严冬也不穿棉衣,这种人冻死也不必可怜。指为求外表美而不顾健康是不可取的。金河《穿喇叭裤的诗人》四:“孙成文只好将诗人不愿脱喇叭裤的情况如实向马本德回禀。马本德眉头又皱出一个‘川’字,脸色铁青。‘那就叫他穿!好俏不穿棉,冻死不可怜,让老天爷教训教训他也好。’”

【耗财买脸儿】(惯)

指耗费钱财是为了面子上风光。《三侠五义》一一四回:“讲论柳员外,这七天的经忏费用了不少。也有说他为朋友尽情,真正难得的;也有说他家内充足,耗财买脸儿的。”老舍《秦氏三兄弟》一幕:“秦叔礼:大哥,你看,今儿个票房里彩排,我露文昭关。耗财买脸儿的事,我能空着手儿去吗?”

【耗子掉灰堆——连憋气带窝火】(歇)见“王八掉进灶坑里——又憋气又窝火”。

【耗子洞里打架——窝里反】(歇)

比喻内部闹矛盾或自相残杀。刘林仙等《薛刚反唐续集》三三回:“他身子背着薛葵,一看这件东西,大吃了一惊,吓得他好像木雕泥塑一般。心说,杀白文豹的怎么是他……这回可就热闹了,不用跟域南国打仗了,先‘耗子洞里打架——窝里反’啦。”

〇也作①〔耗子咬耗子——窝里反〕。石印红等《罗通扫北》一二回:“放他走对北国也有利,到了中原,他保证不会再保大唐了,必定举旗造反,让中原人耗子咬耗子——窝里反。”②〔耗子动刀——窝里反〕。单田芳《大明风流谱》一七:“静月师姐巫山老尼大怒,一把抓住刘养正,要给师妹报仇,说刘养正假公济私,安心不良。闹了个耗子动刀,窝里反。”

【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顾命】(歇)

溜须:本指捋胡须,转指溜须拍马。指冒险谄媚奉承人。常含讥讽意味。张笑天《永宁碑》二七:“吉拉明阿巴结上司,那是可以不要命的,所以同僚中有人说,他是属于那种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顾命的人。”

〇也作〔耗子给猫捋胡子——舍命溜须〕。黄佩珠等《续少西唐演义》七回:“把他贪赃搂来的黄金、白银,还有一串珍珠,都献了出来。那真是耗子给猫捋胡子——舍命溜须。并且还跪在地下,认了干爹。”

【耗子见了猫】(惯)见“老鼠儿见了猫”。

【耗子啃皮球——嗑气】(歇)

嗑: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谐“客”。指人谦让、讲礼貌,或说客气的话、做客气的动作。林予等《咆哮的松花江》上一一章:“陈庆山不由得咧开大嘴笑了,说:‘耗子啃皮球,你倒客(嗑)气起来啦!’”

【耗子啃旗杆——吃不躺】(歇)

躺:倒。比喻敌不过。《施公案》一一三回:“与他交锋的那几名强盗寇大声嚷道:‘老哥们快来。这只孤雁蹿出殿外,与我们动手。我们竟有些“耗子啃旗杆——吃不躺”咧!快来帮着共擒那人。’”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歇)见“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

【耗子爬秤钩——自己称自己】(歇)见“蛤蟆跳在戥盘子里——自称自赞”。

【耗子上花椒树——麻爪】(歇)

花椒树:落叶灌木,果实、种子味辣,可入药,多食会使口舌、手脚发麻。本指耗子的爪发麻,转指人慌了手脚。刘秉荣《杨三姐告状》二七回:“牛成听说杨三姐又上告了,杨以德还要亲自审理此案,真像耗子上花椒树——麻了爪啦,只得命令左右,将案卷取来。”

〇也作〔耗子见了猫——麻爪〕。徐栩《大雪飘飘》一五:“一个个规规矩矩,毕恭毕敬。这个叫队长,那个称爷们,笑脸相迎,就像耗子见了猫——麻爪了。喧哗的场面立刻静了下来。”

【耗子舐猫鼻子——找死玩】(歇)见“飞蛾扑火——自讨死吃”。

【耗子栽进书篓里——咬文嚼字】(歇)见“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

【耗子钻到烟囱里——两眼墨黑】(歇)

本指老鼠两眼被烟尘熏得墨黑,转喻人看不清事物,不了解情况。何岳《三军过后》二八:“刘龙真是‘耗子钻到烟囱里,两眼墨黑’,简直被搅糊涂了。一个年近半百又病又伤的老婆子,怎么会这么快从孙家村回到水井镇呢?难道这是真的吗?”

【耗子钻洞——无踪无影】(歇)见“缸里的酱萝卜——没了缨儿”。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歇)见“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耗子钻牛犄角——尽了头了】(歇)见“老鼠钻牛角——无路可走”。

【喝干醋】(惯)见“吃寡醋”。

【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惯)

比喻人太爱说话,管不住自己的嘴。《林兰香》二九回:“嘴不由人,不知不觉就说了出来。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叫我亦无法。”

【喝酒喝厚了,耍钱耍薄了】(谚)

耍钱:赌博。彼此在一起喝酒,越喝友情越厚;要是在一起赌博,不免争赢论输,越赌友情越薄。常指赌博对人有百害而无一益。老舍《鼓书艺人》一四:“俗话说:‘喝酒喝厚了,耍钱耍薄了。’来,喝一口。”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