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村寨优美的排比句子

时间:2022-05-03 21:1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地名资讯 | 评论: 次 | 点击:

描写村寨优美的排比句子

1. 优美的关于景色描写的好排比句

1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2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3星辰无语,却显现出永恒

古宅无语,却呈现出博大

废墟无语,却表现出悲壮

石磨无语,却凿刻出历史

牌坊无语,却表露出精深

墓碑无语,却焕发出威严

雕塑无语,却展示出伟大

2.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排比句

蜿蜒的长城,是他有力的臂膀;

裸露的山川,是他强壮的胸肌;

滔滔的黄河,是他沸腾的血液;

肥沃的土地,是他黄色的皮肤。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母亲,我就是母亲的一个儿女。

祖国是大地,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

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抹云彩。

祖国是高山,我就是高山上的一棵小树。

祖国是花园,我就是花园里的一束奇葩。

祖国我爱你美丽的大海,

爱你高耸入云的珠穆朗马,

爱你庄重肃穆的纪念碑,

爱你不朽的历史,

爱你的光荣和美丽。

满意请采纳

3. 排比句20个,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20个

1.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2.秋雨打着她们的脸。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3.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

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4.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

天空发出柔 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 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 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于是薄暮。 5.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 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 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 了凋敝的颜色。

6.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 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 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 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 亮烛成银灰色了。

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 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 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 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 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 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 了凋敝的颜色。 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 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

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 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 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 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 的季节了。

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 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 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 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 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 亮烛成银灰色了。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 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 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 和的秋夜。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 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

茂密无 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 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 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 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

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 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

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 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

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两三枝洋蜡。 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

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 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

只有远近 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蔚蓝色的天空.在深秋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

朵朵霞云 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江水,增添了浮云 的彩色,分外绚丽。 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 不少的光彩和趣味。

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 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 都很容易找到它。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 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 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

但接着,便有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接 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

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也。

贵州历史生态地名与环境变迁研究——兼及生态灾变救治的文化对策

贵州历史生态地名与环境变迁研究——兼及生态灾变救治的文化对策

〔摘要〕贵州历史上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留下诸多与之有关的生态地名。

后来随着主导区域开发的民族文化与环境不相兼容,诱发了局部地区的环境变迁,原有的地名也随之发生了相应改变。

探讨这些地名所涉区域生态背景及环境变迁规律,对黔省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大有裨益。

〔关键词〕历史生态地名;环境变迁;文化对策;贵州

贵州省位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中上游,为“二江”下游重要的产流带,素有中华“第二水塔”之称。历史上,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品种繁多,留下了诸多与生态实情相符的历史地名,这些地名涉及动植物构成、水资源的稳定诸多内容。其后中央政府出于稳定西南边疆,强化驿路安全的考虑,推行固定垦殖、扩大矿业开发等措施,诱发了原有生态地名所涉区域的环境变迁。

查阅学界成果,目前涉及这一问题者主要有《本土生态知识引论》、《明代至清初贵州交通沿线的植被及石漠化研究》等。为了深入这一题域的探讨,本文拟从贵州历史生态地名与环境关系,生态地名变化与环境变迁,开发省思与生态救治诸方面加以研究之。以加深对贵州600年来环境变迁的理解,揭示其间演变规律,以推动贵州省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

一、贵州历史生态地名与环境关系例举

生态地名是指以当地植被构成、水环境特点等与生态有关的事项去命名的地名,生态地名是研究古今环境演变的可靠依据之一。历史上,贵州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资源丰富,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留下了诸多与之有关的地名。查阅历史典籍及民族志书,这些地名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

(一)涉及动物的生态地名

今天贵州省生态结构如以植被构成分,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以黔西北为主的高原疏树草坡类型;黔北、黔东的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类型;黔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为主的喀斯特藤乔丛林类型。以上诸生态类型区,生态结构差异大,动植物种类繁多。如黔西北及其毗邻地带,这里有宽阔的高原牧场,适合于畜牧业的发展,从而留下了诸多以名产动物命名的生态地名。如宋至明朝称乌蒙山区的良马为“乌蒙马”。水西土司地的良马为“水西马”等等。正因为该区盛产良马,其地名中就有“养龙坑”(位处今贵州修文县)一名。“龙”,即“龙驹”,为皇帝御用的宝马。驯养此类良马之地,因山势低洼,夹两山之间,故称其为“养龙坑”。又因此类良马能日行“千里”,故典籍中又称其为“天马”。(明)宋濂著《天马赞》云,“西南夷出良马,而产于罗鬼国者尤良。其地有养龙坑在两山之中”,“产龙驹”。“洪武四年,夏国主明昇,献良马十。其一色正白,乃得之于此者。身长十一尺,首高九尺。足之高,比首杀其二尺,有肉隐起项下,约厚五分,广三寸余,贯缨络腹,至尾闾而止。振鬣一鸣,万马辟易。上乘之,行夕月之礼于清凉山,正如蹑云而驰,一尘不惊。赐名‘飞越峰’,命缯形藏焉。”材料中的“罗鬼国者”,即元明时期贵州彝族地方政权,又作“罗氏鬼国”,辖地范围除今威宁、赫章二县外,包括今黔西北及其毗连地带,足见“罗氏鬼国”牧场之宽广。据研究,今天养一匹良马食草半径约80公里,明贵州养龙坑能驯养“龙驹”,可证明代水西土司辖地水草之肥美,高原疏树草坡面积之广。

除了以“马”命名的生态地名外,还有以野兽命名的地名。如在明代赤水卫就有“猿窝山”、“猿猴河”等。《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二三载,狼窝山“在卫城东南,山林蓊郁,为猿猱窟宅”等等。以上大都为汉文典籍所涉动物类地名,一定程度反映了历史上贵州生态环境之美。

据研究,全世界有八大老虎地理亚种,我国有孟加拉虎、印支虎、里海虎、东北虎和华南虎五大品种。历史上生息在贵州的老虎品种为华南虎,而且数量甚多。《黔记》卷十一《灾异志·毛孽》载,“大明正德八年,清平,虎。嘉靖四年,思南有虎至郡堂,大吼,不知所之。思南,三虎渡河,止通济桥下,众搏之而毙。十九年元夕,铜仁,三虎吼于东山。越四夕,复吼如前,捕其一,始去。二十三年,镇远,虎。三十四年,黎平府有一飞虎,集南门街徐林家旛竿”等等。贵州虎多,故虎患亦甚严重,备为各族居民关注。如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就有诸多与老虎等猛兽有关的苗语地名。查阅锦屏加池寨文书,其中与老虎有关的地名有“穷助”、“党周”、“兄培早”、“兄陪纣”、“陪纣”等等。“穷助”中的“穷”意为“牢笼”,“助”指代老虎,即“用来关锁老虎的牢笼”。“党周”,即老虎活动的地方。“兄培早”,即老虎鬼作祟的地方。以上苗语地名中的“周”、“助”、“早”、“纣”等都是苗语“老虎”这一语词的汉语音译。据我们调查时翻译合作者姜绍烈等人言,取这样的地名,原因是这一地带有老虎生息,意在告诫当地乡民不要贸然接近这一区域。再如清水江文书中还载有“乌慢”、“污漫”等,“乌/污”指代河流,“慢/漫”指代“豺狼”,因而“乌慢”或“污漫”这一地名含意是豺狼出没的河流。“污晚祯尧”,“祯尧”即梨子树。该地名译为长满梨子树且有豺狼出没的河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诸地名在现代出版的地图中有的还用这些名字。此外与加池邻近的文斗寨有关猛兽的汉文记载,也可以印证以上苗语地名与猛兽有关。锦屏文斗《姜氏家谱》载,元代时,该寨及其周边地区为“日月穿不透,虎豹居为巢”。(清)陈浩著《百苗图》“九股苗”条,就画有当地苗族猎杀老虎的壮观场面等。老虎在生态结构中属于顶层动物,老虎能够正常生存,至少表明其食物来源极为丰富,也就是能够被其捕食的大型食草动物种类及数量都很多,这足以证明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良。

历史上,贵州盛产麝香,如在今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麻山地区就分布十分广泛,故苗语西部方言麻山次方言区的苗族,称“麝”经常出没的地方为“岜腮”,“岜腮”的含义是“麝的家”。类似以上的地名在贵州甚多,恕不一一述之。

“鹦鹉”在现代动物学分类中属鸟纲,鹦形目,鹦鹉科,是生息在低海拔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鸟类,过着群居生活,常结群活动于山林间,觅食浆果、坚果、树木幼芽和嫩枝为生。从其生活习性看,鹦鹉的分布可以反映森林茂密情况。(嘉靖)《贵州通志》卷三《土产》载,明代贵州乌撒卫(治今威宁)“羽之属,鹦鹉”。《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五四四《威宁府物产》引《通志》载,“鹦鹉出乌撒、河渡(今可渡)、黑章(今赫章县城)”。(清)黄元治《黔中杂记》载,平远州(今贵州织金县)产“熊胆、麝香、鹦鹉”等土产,此外在乌江下游诸多地区也有大量鹦鹉生息。故在贵州历史上也留下了以鹦鹉命名的河名。郭子章《黔记》卷十《思南府·山水下》载,贵州思南府有一溪名“鹦鹉溪”(即今思南县鹦鹉溪乡地)。据文焕然先生研究,鹦鹉一般分布在今黔西北、黔北等河谷区。因此梳理有关鹦鹉类地名,对于探讨贵州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可以提供有利的佐证。

(二)涉及植物的生态地名

历史上贵州竹类资源丰富,因此以竹命名的地名也较多。如贵阳地区在明代时就有“贵竹”一名,明朝在其地设置了贵竹长官司,该长官司的领地就在今贵阳市区,从火车站到大南门之间的南门河两岸,凭借这一地名不难想象这一区段在明代时竹林连片。再如贵州布依族居住区称为“弄泡”“曼泡”者甚多,核对布依语后发现,“弄”是森林一词的音译。“泡”意为苦竹。“曼”意为村寨。由此可见,称为“弄泡”的地方,必然是连片的苦竹林,称为“曼泡”的地方,自然也就是苦竹寨了。

此外,在贵州地名中还有以马桑、黄杨木、杉木等木本植物命名者。(明)曹学佺《贵州名胜志》卷二《毕节道所属》载,在新添和龙里驿路之间有一段山冲被命名为“马桑冲”。因有明一代,山冲内马桑树甚为密布,故名。但是此山冲猛兽众多,故驻守山冲两头的新添和龙里两卫驻军,在行人路过马桑冲时,需击鼓传递信息,以告知沿途防守哨兵,确保行人的安全。同时保卫行人安全的士兵,在穿越马桑冲时,还需要佩戴铠甲,以致防范。(明)谢肇淛诗云,“马桑冲口鼓鼙声,甲卒搜山送客行。五十里中烟断绝,暮鸦寒雀满荒城。”足见该山冲内,林木茂密,野生动物繁多。

历史上黔东和黔南地区,产优质黄杨木、巨杉和各类野生果树。故山多以此命名。如明石阡长官司司治地,有一山因产黄杨木,名黄杨山。龙泉县有一军屯地产黄杨木,名黄杨囤。此外,石阡府所辖葛彰长官司治所“西十里有黄杨岭”,亦多产黄杨木。此外,葛彰司司治“北六十里有杉木岭,多产异杉”等等。在明代贵州赤水卫卫城东南“五十二里”,有一河名“杉木河”,“因夷人伐杉木由此河出”,故名。与此同名的还有明镇远府杉木河,该河为舞阳河支流,因河沿岸“盛产杉木”,得名。明定番州州城南面有杨梅坡,因该坡产杨梅最多而得名等等。

(三)涉及植被类型生态地名

对于贵州及其毗连地带,植被类型繁多,一时难查知其具体植被构成者,故只能按水体颜色、植被颜色、大箐等做总体分类。如“乌江”,因其水色深黑而得名。原因是乌江上游区域海拔高,气温低,降解不完全的腐殖质混入河水后,使河水呈现为深黑色,这样的流水颜色可以作为上游地带森林茂密的标识。但在彝族的认识中黑色就是神圣高贵的颜色,因而乌江在彝语中称为“亦那”,“那”彝语含义是“大”和“黑”,“乌江”一名就是从这彝语的这一河名意译而来。

“黄草坝”,位处今黔西南州州治所在地。由于该坝地处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层甚薄,储水能力差,在伏旱时期就会导致土壤缺水,使周边草地枯萎呈现为黄色,故而得名。这一地名的沿用,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喀斯特生态类型的特殊性,还可以使现代人获知,这样的生态特点其实古已有之。“环翠山”,位处明安庄卫(今镇宁县县城)卫城的北部,因“林木苍翠,环拱卫城”故名,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箐”有关的地名,“箐”意为茂密的森林。就贵州言,与“箐”有关的地名较多。如今天的花江大峡谷,明代时称“安龙大箐”,该峡谷在明万历年间河谷两岸及其邻近地区森林茂密,虎豹成群。(明)郭子章《黔记》卷四《镇宁州图说》载,“安龙巨箐,林木蓊郁,多虎患”。此外该卷的“安南卫”、“安庄卫”诸项,还特意提醒过往行人注意箐内瘴气。(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二三亦载,箐内“山峦相接,林木蓊密,周四十里。官道经其中,险阻难行,秋冬多雾,昏晓不辨”。谷中“败叶腐草,厚积成途”等。从材料见,明代时,今花江大峡谷森林还处于原生状态,遮天蔽日,浓雾天气甚多。大箐内所储存的大气降水和森林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在谷底汇成水流。故古人相传这儿有龙聚居,又称“安龙大箐”。需要注意的是,安龙大箐由于位处北盘江干热河谷地带,加之地形险要,故在典籍中又称其为“亁(干)河险箐”。因此开发该区域需要慎重,一旦开发不当就会诱发干热河谷坡面的爬升,进而诱发为干热河谷灾变。但从历史记载看,有明一代,整个花江大峡谷森林密布。从贵州进入云南的主驿道建在该峡谷的城防用巨木构筑,“木城”一名至今还在沿用。与此箐邻近的还有“马篁箐”、“巴铃箐”、“海和尚箐”、“三十里箐”等。“马篁箐”位处今安顺市“龙宫”风景区的南面。明代时是一片喀斯特溶蚀湿地,周边森林甚为茂密,常有盗贼出没,故《黔记》卷四有明确地图标识。“海和尚箐”位处今麻布河和北盘江的交汇处,从此地名看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也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等。此外,在贵阳有“木阁箐山”。(万历)《贵州通志》卷四“山川”项载,木阁箐山“延袤百余里,桂木蓊郁”。从平越卫(今福泉市)至新添卫(今贵定县)有“苗寝”箐林。明代平越军民府辖杨义长官司地(治在今福泉市杨义乡)有“杉木箐山”。石阡府有“寒冷箐”、“杉木箐”等。明水西宣慰司境有“比剌大箐”、“十万溪大箐”、“波罗箐”、“白蜡箐”、“塔砦箐”、“来泥箐”、“陇跨箐”、“木泥箐”、“杓里箐”等等。这些地名,都足以告诉我们早年这些地区都是连片的原始森林。

除了上述汉语地名外,贵州南部的布努瑶称森林密布的喀斯特峰丛洼地为“弄”,然在贵州与广西交界区,就有“七百弄”地名,据此可知有700余个森林茂密的峰丛洼地。

(四)涉及高原溶蚀湖的生态地名

贵州西部多高原溶蚀湖,如明代安顺宁谷长官司(治在今安顺市宁谷镇)领地,就多有高原溶蚀湖分布。(明)《贵州名胜志》卷一《安顺军民所属土司》载,宁谷“司之东南有乾海,海水泛时,与云南旱海彼此相反,或其地脉更迭为盈缩”。安龙所城(在今安龙县境内)南有“以冲海子,周遭三里,深不可测。傍有石门,海水注而入”。此外明安顺府还有“西堡长官司司”,“西堡”一名出自彝语音译。“西”,意为“湖泊”,即高原溶蚀湖,元代时音译为“西”。“堡”意为仡佬族或苗族。因而彝族将他们称为“西堡”,意为生息在湖边的仡佬族或苗族。按:当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仡佬族或苗族,大多在高原溶蚀湖区实施渔猎游耕为生。此外,在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治所在地,明代还有“绿海”,原因是该溶蚀湖周围森林茂密,树木的倒影使湖面呈现为绿色,故名。

就贵州言,高原溶蚀湖较多且有名者,当黔西北地区。如今威宁县在明代时高原溶蚀湖就有康家海子、南海子(即草海)、北海子、八仙海子等。(明)《黔记》卷八《山水·乌撒卫诸水》载,“环(卫)城东南而西,有南海子,广袤百里,可耕。西北有北海子,源出东山龙泉,筑二坝,集水以壮城隍。近城北又有涌珠泉,喷泡如珠,四时不绝,景云珠泉玉液。城东南八十里有龙潭湾泉,其深莫测,岁旱祷雨于此。”《鄂尔泰年谱》载,威宁西北“康家海子一带,一片积水,长可百余里”。(乾隆)《黔南识略》卷二十六《威宁州》亦载,“南海子亦名石海,又名草海子,在城南门外,春夏水涨,弥漫数十里,远望若海。迤而西北为北海子,昔筑二坝以积水,渐成陂泽。八仙海子在城西南十里”。《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二《大方府》亦载,“南海子在威宁州南”,“广袤百里”。“北海子在威宁州北二里。”道光张吉熙《南海子》诗云:“南海连北海,茫茫绕郡城。四围寒气重,两岸水云频。眼界澄如许,心期淡与迎。凭栏临眺久,有客忆骑鲸。”等等。从以上材料可见,历史上今威宁、赫章两县地高原溶蚀湖较大较多,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十分鲜明。其后随着开发的深入,以上诸地名及其周边地带也发生了变化,如“南海子亦名石海,又名草海子”句,暴露了康熙朝在黔西北实施改土归流后,为了巩固改流成果,政府开始在此发展固定农耕,泄水围湖造田等,导致高原溶蚀湖面积缩小。为深入此问题探讨,我们需要对以上诸类地名所涉区域环境变迁做一资料梳理,以进一步坐实历史生态地名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二、生态地名变化与环境变迁实录

贵州经过600余年的开发,特别是移民垦殖,矿业开发以及为维持驿路畅达等原因,诱发了生态地名所涉区域生态变化。有的地名演变成了今天的新地名,有的地名已经成了地理名词罢了。因此将今天的地名与昨天历史地名所涉区域环境进行一一比照,不难发现环境变迁之大。如贵州南部麻山片区,历史上为喀斯特藤乔丛林,盛产“麝香”,故当地的苗族将“麝”称为“岜腮”,意为“麝香之家”,可以反映这一区域环境之好。但是这一地区为喀斯特石山区,石多土少,地表纵向裂纹甚多,具有不易储水、植被特化、水土易流失等特点。因此要开发这样的地区就需要少翻动土壤,一旦开发不当就会诱发石漠化灾变。雍正四年,清廷开辟黔中“苗疆”后,强令改变苗族的游耕生计,在此推行固定垦殖。《清实录》卷三百三十一载,朝廷“勒缴(当地苗人)军器,建参将营,分扼险要,易服薙发,立保甲,稽田户。于是乘威招服黔边东西南三面,广顺、定番、镇宁生苗六百八十寨。镇宁、永宁、永丰、安顺生苗千三百九十八寨,地方千余里,直抵粤界。”并且使苗人“安静为农”。雍正十三年,“长寨等五厅州县民苗开垦额内,额外荒田七顷五十五亩有奇,荒地九十四亩有奇”。资料反映当时麻山地区归顺的“生苗”达680寨,然这些村寨的分布范围却达到了1000多平方公里。而清廷通过多年的努力,鼓励开垦出来的荒地才区区7顷有奇,难以养活这么多的苗族居民。

鉴于此,清廷为此提出了一项在当时可行的对策,那就是向麻山地区引种经济作物和高产农作物,如麻、棉花、玉米等。以上诸类作物种植的成功,使得这一地区获得了“麻山”和“花山”这一美名。同时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就必然要砍伐藤乔丛林,深翻土地,打通地表纵向裂纹或地漏斗,从而埋下了今天石漠化扩大化灾变的祸根。《黔南识略》卷三《罗斛州判》载,州判境内“有寸土可耕者,皆艺种杂粮、棉花,无隙地”。“棉花则罗斛附近皆有之,俗称为花山”。《安顺府志》卷十四“地理志”载:归化(今安顺紫云县地)“昔山地未辟,多芭茅草,春夏长时,高七八尺,周遍岭谷”,“今则地土尽种包谷,而迁居者众,烟火既盛”,“而芭茅尽除”等等。经过600余年的开发,目前这一地区已经成了全国有名的石漠化灾变区了,当年的“麝香之家”而今名不副实了。

而在南北盘江流域等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带,由于要维持驿路畅达,以及玉米、甘蔗、烟草等作物的规模垦殖,导致原有的丛林进一步毁坏。《黔记》卷四《安南图说》载,巴铃箐“树木蓊翳,近广西安笼州鲁沟贼巢,不时出劫,宜委官伐木焚林,树疏则贼无可藏”。查地图“巴铃箐”位处今北盘江流域。“鲁沟”位处今北盘江与打帮河的汇流处,位置在今贞丰县境内的白层一带。有明一代,官员要求用人力毁掉这一区域的原始森林,让盗贼无处藏身,这应当是北盘江河谷干热河谷化的人为因素之一。民国时期,这一地区干热河谷现象已很严重了,周围几无森林可言。进而导致干热河谷坡面海拔爬升,灾变面积扩大。如前文言,花江大峡谷在明代时叫“安龙大箐”,今天该地已彻底干热河谷化了,许多丛林已毁损殆尽,坡面呈现为灌丛草坡,因而不再将其称为“安笼大箐”,而是根据其地理特征,将其称为花江大峡谷,通过古今地名的排比,正好是生态变迁研究的珍贵史料。

而在明代,湖广经黔入滇道中段(即“下六卫”)及“龙场九驿”一线,由于砍伐过甚,许多大箐,多鹦鹉之地也成童山了。如前文提及的“马桑冲”一带,由于要维持驿路畅达,屯军粮食生产等,经多次烧畲和砍伐,至清代乾隆年间,冲已“渐就坦夷”。而在该冲的西段,即今天新添卫、龙里卫、贵州卫和贵前卫等地,就明代已经出现石漠化灾变了。明末徐霞客游至此路段时,发现“山皆童然无木”。织金、大方等地,明代时,位处比剌、十万溪等大箐中,在清“改土归流”后,可供耕作的河谷区,随着外来“居民渐多,斩伐日甚,山林树木所存几稀”。民国时,从贵阳经黔西、大方至威宁一线几无森林可言。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这一地区畜牧业也为之衰落了。

贵州原乌撒地多高原溶蚀湖,然地盛产铜铅。明代时,整个乌撒土司领地高原溶蚀湖大大小小数百个,清代在这一区段实施“改土归流”后,为巩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在土司领地上实施了移民实边,鼓励汉族移民到这里定居垦殖,以及大肆炼铜、炼铅和开采锌矿等。这些措施都是以牺牲森林、草场为代价,直接造成土石暴露,储水能力下降,水资源以气态方式流失,最终导致高原溶蚀湖消失,仅留下海子和干海子一类地名罢了。(民国)《威宁县志》载,“野马海在(威宁)城西一百一十里,今为野马河,▢数里落洞,海成陆地。北海,昔安效良叛,储以卫城安亦潴以拒官军,今成陆地”。“威宁县的小海乡,在历史上,也是高原溶蚀湖,而今这些地方都成了干海子。”此外,前文提及的位处今兴义市的“绿海”,历史上该海有多条河流注入,海边水草丰美,加之上方是茂密的森林,故海水呈现为绿色。自明以来,由于不断加大对“绿海”及其支流的开发,导致周边林木破坏,现在支流减少,海面萎缩,水平面降低。据研究现在绿海水面海拔1335米处,水面积仅约600亩等等。

而在贵州的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当年为野兽横行之地,随着开发与人工围猎加大,导致华南虎等凶猛野兽灭绝。资料显示,仅1959年冬天,贵州就有30多只虎、豹被猎获。到1962年9月,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对象,其中就没有华南虎。足见,当年在黔东南很多与猛兽有关的苗语地名现在也仅是一地理名词罢了。从上可见,贵州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多样脆弱,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发展与之多样的经济开发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吸取历史上各民族已有智慧和技术技能,才有可能做到经济开发与环境的兼容,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省思与生态治理

我们从上文历史生态地名所涉环境变迁可以了解到,今天贵州省石漠化灾变面积的扩大,喀斯特干热河谷灾变带海拔的爬升,以及诸多高原溶蚀湖的消失等,与我们历史时期的不当开发举措直接关联。但是我们不能老是责备前人,关键是要找出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文化对策来,这才是我们学者所应有的责任。

(一)因地制宜与环境兼容

贵州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多样,不同的生态系统其所适应的生计模式差异甚大。如黔西北高原疏树草坡生态系统,这样的地区坡度大、土层薄、海拔高、年积温较低,只能形成疏树高山草地。此地区林木一旦破坏,要实现封林至少需数十年以上的时间。加之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为石灰岩,如果失去植被的荫庇,地表土粒就很容易被暴雨冲刷,进而导致大面积石漠化;同时这一地带河谷深切,坡度大,基岩与土壤接合不牢,一旦大雨,容易诱发大面积滑坡。因此,对待这样的地带关键是护林与护草,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清“改土归流”后,为了加快这一区域的开发,一些高原溶蚀湖被排干用来种植水稻,导致湖面缩小消失,引起了地方官员的重视。乾隆二年六月十七日,张广泗奏,“威宁州地土不宜稻米,向只种莜麦”,当地“高田,民间原不专藉以耕种水田,今俱改种旱稻、粟米、红稗、黄豆等物”。《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五〇九《大定府》“土产”项载,苦荞“出乌撒,(该)地气早寒,不宜稻,土人悉种以为食。”(道光)《大定府志》载,威宁州“地势极高,风劲气寒,凛冽与北方无异,土寒地瘠,植物不茂,维多松树,所种宜荍,稻谷不登”等等。以上材料反映了上层统治集团开始关注农作物种植与环境兼容关系了。因而开始鼓励当地各族居民按照当地实际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应该是贵州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之福。

元朝时,朝廷在川滇黔置“亦西不薛”养马场,就位处今北盘江、乌江上游。历史上该区域以牧养“比那马”、“水西马”、“乌蒙马”等闻名。养马场范围就涉及乌撒、水西等地。明朝时,该地区高山疏树草坡畜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实录》载,洪武十五年,傅友德征乌撒,“获马、牛、羊以万计”。同时,明朝通过市场与土司进行马匹贸易,洪武十七年,“乌撒岁易马六千五百匹;乌蒙、东川、茫布皆四千。”又载“蔼翠易马一千三百匹”等等。可见这一生计模式可以形成强大生产力,进而达到与环境的兼容,对长江与珠江中下游水资源的稳定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对于贵州南部的喀斯特山区,历史上各民族在此主要是执行免耕耕作方式,故对喀斯特山地环境毁损不大。(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四载,生息当地的苗民执行的是“耕不挽犁,以钱鎛发土,耰而不耘”。(清)陈浩《百苗图》“克孟牯羊苗”也有类似记载,并附有“钱鎛”图,经调查这是一种在岩缝泥土中凿洞点种的农具,既不翻土也不中耕。历史记载,这一地区“土多砂少,不宜他木”,“惟有树曰蜡虫树,四乡俱有,风调雨顺之年,其虫更盛,一年可收虫二三升”,“乡民以立夏后摘取之,转售湖南辰沅间”。此处所讲的蜡虫树,即当代所称的女贞树。凭借女贞林发展白蜡生产适合于当地的生态特点。此外这一地区的畜牧业也甚发达,“关岭牛”、“关岭马”皆为这里的名产,历史上还有闻名中外的“六马桐油”等等。就是雍正朝开辟黔中苗疆后,这一地区还一次性交足了三年的赋税。可以反映当地地方经济的发达,特别是今天在人民生活极大富有的情况下,挖掘当地历史上生态产品,不仅能促进当地的经济的发展,进而也能兼容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作物替代与环境兼容

贵州省素有“山国”之称,耕地大多处在陡坡山区,特别是在今天石漠化较为严重的麻山片区和南北盘江流域喀斯特干热河谷区。以上诸区域,在明代时,生态环境甚好,后随着玉米等种植规模的扩大,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清)《安顺府志》卷十四《地理志》载,永宁地“近则山土多种包谷”,“比年以来,瘴疠俱消,树艺者沿山皆满”,“此时山林开垦,瘴疠全消”,进而又言“永宁山高箐深”处,一旦微风吹来,则间杂有细缕微点的沙粒等。玉米类高秆农作物不仅不能有效庇护地表,而且还容易诱发严重的水土流失。

历史上,生息在麻山和喀斯特干河谷地带乡民对农作物的分类与固定农耕民族的理解不同。在他们日常生活中,除了食用禾本科的粮食作物外,对其他类型的农作物(包括木本类粮食作物)一点也不陌生。在麻山地区,海拔低于500米的村寨都普遍种植芭蕉树,结出的芭蕉不仅做水果食用,也可以做粮食食用,芭蕉的嫩叶和根也用来喂养牲畜。而望谟县油迈乡的瑶族乡民,一年中的口粮有三分之一就来自芭蕉。在海拔稍高的村寨,芭蕉不容易结实,但是麻栗、板栗、核桃、柿子等,必要时也可以作为粮食的代用品。目前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木本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主要是用作猪饲料。不仅如此,麻山各族居民喂养家畜和家禽时,并不完全仰仗草本牧草,还大量使用乔木的枝叶作饲料。麻山的黑山羊和宗地花猪,饲料有三分之一源自树叶。查阅历史典籍后还意外发现,麻山及其周边地区早年还普遍种植过桄榔木,桄榔木长大后,树心会长出丰富的淀粉粒,可以为面,是一种很好的草本粮食作物。《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载,该区域有成片的桄榔木(即董棕),故当地居民多伐其木,以提取树心淀粉,“以资为食。”《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亦载,当地“少谷”,地多桄榔木,“可以做面,以牛酥酪食之,资以为粮”等等。今天在麻山地区的低海拔地带,目前也种植有大量的桄榔木,不过仅仅是作为观赏植物使用。但随着认识的加深,特别是对当地居民传统知识的发掘和利用,让木本、草本植物在麻山结出粮食来,支持当地的畜牧业生产,为时不会太远。

除了木本、草本植物可以提供食品和饲料外,在麻山居民的实践中,还有更多的藤本植物,也可以提供粮食和饲料,而且这些植物对地表有极好覆盖率和荫蔽度,既可以免除强烈的地表热辐射,又可以提高水资源的涵养能力。更关键之处还在于,这些知识在麻山地区的各族乡民的认识中早就习以为常,并成为他们生存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菊芋、芭蕉芋、葛藤、荞菜、土三七、生薯等,在当地不胜枚举,琳琅满目。只要我们的农业技术人员关照一下各族乡民的传统知识和技术,在陡坡山区淘汰玉米种植并不是一件难事,由此而带动的生态建设,肯定会使麻山及其周边地带的生态恢复快速推进。

(三)习俗管理与环境兼容

要维持贵州生态的稳定,就需要对历史上各民族早已形成的民俗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其管理与环境兼容的文化因子加以诱导,就能真正做到与环境的兼容。自明以来,黔北与黔东地区都是皇木采伐的重要地,但在开发过程中,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兼容各族居民形成了种植楠杉的习俗。《益部方物略记》载,“楠,蜀地最宜者,生童童若栋盖,然枝叶不相碍,叶美阴,人家多植之”等等。据调查研究,万历年间种植在今正安县俭坪乡楠木村的一棵楠木树,至今犹存,还被当地村民们视为神树来加以供奉和祭祀。清代在务川县种植的250株楠木,绝大部分还保留至今。同时黔北与黔东地区,木器也甚为发达,当地生产的黄杨木为宫廷和中原富豪家具制造的最佳材料。故在前文中多有以黄杨木等命名的地名。为了保证黄杨木的产出,他们还培育出白杨苗的特种技术。《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载,黔北居民于“冬间取其(白杨)皮,斧细,遍撒土中,来年二三月丛生如林”等等。据调查,当地居民除了用树皮发芽,培植白杨苗外,他们还把白杨树枝砍成几小段,将有芽眼的树段埋入地下,来年也可以培育出白杨林来。利用白杨树树皮或杨树段繁育杨树苗的习俗,反映了黔北居民已熟练掌握植物的培育技术,此类民俗经营为维护环境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明清以来,西南诸土司为贡皇木,维护其利益,各土司区均有一整套维护皇木稳定产出的管理经验。(万历)《贵州通志》卷十六《合属志》载,位处黔东思州府都坪司之“上、下住溪山,治西三十里,产佳木,可供国用,例有封禁,不得砍伐”。(清)顾炎武著《肇域志》也有类似记载。文献中的“都坪司”,即都坪莪异溪长官司的省称,明洪武六年置,司治在今岑巩县县城。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明确表明该土司为了维护国木产出的稳定,制定了地方法规,以严禁采伐。这些习俗经营与生态环境兼容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在贵州的南北盘江流域,今天当地的喀斯特干热河谷复合灾变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历史上这一地区留下了诸多生态维护碑刻和神林。安龙县《公议碑》载,“禁山林不准乱砍”。《兴义顶效镇绿荫村保护山林石碑》载,为保我山林,培植风水,“于后龙山培植树木,禁止开挖”,“倘有不遵,开山破石,罚钱一千百文”。《秧佑乡规碑》载,“不准纵火烧林,违者议该罚钱十二吊”等等。以上规约一定程度上,对于遏制喀斯特干热河谷灾变的扩大化曾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在北盘江流域亦多神林,数百年来的无序开发,导致北盘江河谷的生态景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北盘江坡面上最后一片神树林,即毛口河森林带。20世纪70年代,因为要提高粮食产量也被彻底焚毁了。鉴于此,当前如何发掘、用好各民族民俗与环境的兼容关系就甚为重要了。

四、余论与推演

从以上可以看出,山水土植被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植被。这一命脉相连的关系,显示了生态环境的综合功能。但是山水土植被共同体可以通过人类所命名的生态地名得以显现,故历史生态地名变化是研究环境变迁的重要资料之一。贵州地理结构复杂,生态系统脆弱,生息在该区域内的各族居民及汉族官员等根据当地的特点,在不同时期其取用了与环境相符的生态地名,这些地名内涵了当地环境变化诸多特点,也内涵了民族文化所主导的开发模式与环境的关系,因此要研究生态地名变化与环境变迁问题,以下三个问题还得引起关注:(一)贵州历史上的生态地名,反映了民族文化指导下的开发模式,通过研究这些地名,对于深刻揭示在族际互动进程中民族文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及时调整不适应的开发模式,对于加强当前贵州省生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二)政府与学界要加强联系,通过对历史时期贵州生态地名的定点、归类、分析诸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贵州各时期的不同环境变迁资料,以达揭示生态地名所涉区域生态演化的规律。(三)在整合以上诸类工作进程中,学界还要充分挖掘生态地名所涉区域各族居民的本土知识,找到一整套经济开发与环境兼容的生计模式,真正实现经济开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作者:马国君 杨庭硕

选稿:周 辰

编辑:汪晨云

校对:徐 萍

责任编辑:张纯瑜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看原文哦~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