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优美句子赏析
时间:2022-05-08 09:0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邓海春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呼兰河传优美句子赏析
1. 《呼兰河传》优美段落 赏析10句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点评】这是我的祖父。和所有人的祖父一样。童年里是他给我带来欢乐、带来慈爱、带来温馨。书中的祖父爱笑,充满着童心,是照耀我童年天空的太阳……这个细节非常形象,仿佛在我面前出现一个慈爱的而又充满童心的老人。也让我们时时去对照自己的祖父。
2. 呼兰河传 句子赏析
呼兰河的冬天:“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象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这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 这是怎样的一幅东北农村小镇的晨景,何其生机盎然,乡土气息扑鼻而来。
呼兰河的火烧云也特别的夺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白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真是色彩缤纷,绚烂至极。 从地面到天空,女作家那支神来之笔仿佛将你带入呼兰河的小镇。不仅那晨景图,火烧云,不仅那园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你历历在目。还有那黄昏之后尚未人睡的孩子的嚷叫:“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那粉房里鲜明荒凉的歌声“人家的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也声声传入你的耳鼓。在你的心间荡起一种纯朴的美感,那么实在、那么自然!使你不觉沉醉其中,置身于小镇的清晨与黄昏,感受着浓郁的小镇的气息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
“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P21)赶车的坐在车沿上,满脸是笑,得意洋洋,扎着紫色的腰带,穿着大花丝葛袍。他头上戴着黑帽子,红帽顶,把脸扬着,蔑视着一切。
2、(P37)大昴星升起来了,好像铜球似的亮晶晶的了。
3、(P53)人们笑语连天,哪里是在看戏,闹得比锣鼓好像更响,那戏台上出来一个穿红的,进去一个穿绿的,只看见摇摇摆摆的走出走进,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用说唱的好不好,就连听也听不到。离着近的还看得见不挂胡子的戏子在张嘴,离得远的就连戏台那个穿红衣裳的究竟是个坤角,还是一个男角也都不大看得清楚。
4、(P67)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5、(P67)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6、(P74)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一切花朵都灭了似的,好像有人把它们摧残了似的。
3. 呼兰河传 句子赏析
呼兰河的冬天:“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象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这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 这是怎样的一幅东北农村小镇的晨景,何其生机盎然,乡土气息扑鼻而来。
呼兰河的火烧云也特别的夺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白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真是色彩缤纷,绚烂至极。 从地面到天空,女作家那支神来之笔仿佛将你带入呼兰河的小镇。不仅那晨景图,火烧云,不仅那园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你历历在目。还有那黄昏之后尚未人睡的孩子的嚷叫:“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那粉房里鲜明荒凉的歌声“人家的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也声声传入你的耳鼓。在你的心间荡起一种纯朴的美感,那么实在、那么自然!使你不觉沉醉其中,置身于小镇的清晨与黄昏,感受着浓郁的小镇的气息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
“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P21)赶车的坐在车沿上,满脸是笑,得意洋洋,扎着紫色的腰带,穿着大花丝葛袍。他头上戴着黑帽子,红帽顶,把脸扬着,蔑视着一切。
2、(P37)大昴星升起来了,好像铜球似的亮晶晶的了。
3、(P53)人们笑语连天,哪里是在看戏,闹得比锣鼓好像更响,那戏台上出来一个穿红的,进去一个穿绿的,只看见摇摇摆摆的走出走进,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用说唱的好不好,就连听也听不到。离着近的还看得见不挂胡子的戏子在张嘴,离得远的就连戏台那个穿红衣裳的究竟是个坤角,还是一个男角也都不大看得清楚。
4、(P67)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5、(P67)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6、(P74)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一切花朵都灭了似的,好像有人把它们摧残了似的。
4. 呼兰河传美语摘录与评析
他就用这手在筐子里边挑选,几乎是每个都让他摸过了,不一会工夫,全个的筐子都让他翻遍了。
本来这筐子虽大,麻花也并没有几只。除了一个顶大的之外,其余小的也不过十来只,经了他这一翻,可就完全遍了。
弄了他满手是油,把那小黑手染得油亮油亮的,黑亮黑亮的。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
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
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在于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萧红不仅仅体会到劳动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压迫的苦难,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一一愚昧、落后,对此她深感痛苦,并且认为描写这些,提醒人们的注意,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九三八年四月在《七月》编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她说:"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这种提法显然是不确切、也不全面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她在谈这话的时候,已经动笔写《呼兰河传》了。可见她创作《呼兰河传》并不是为了写回忆而写回忆,她有自己明确的创作目的。
萧红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地意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凭着敏锐的直观感受,她体察到人间的一桩桩悲剧,并以抒情的笔调在作品中作了娓妮动人的描述。因此,读她的作品,"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5. 《呼兰河传》的精彩句段,并针对精彩句段写读后感针对精彩句段写
不敢忘却 谁都曾经有过童年.童年的梦,是空灵的帆,摇曳在飘渺的浓雾中,找不到光线.但在这梦幻的时光里,我们却曾觉得满足.单单是那天空白云,就能让我们的联想翩翩.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发现生活不是这么的美满,天空有阴晴月圆,没准什么时候就风云突变;所以我们不再看天,而是看那遥远的天边,在那天边有着我们伴着曾经的云飘远的童年.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也不会再去看天边.我们一路了曾经的美丽,遗落了生活曾经给予我们的美好期望.我们疲惫,困乏,一眼望不到边.我们认为生活的苦海没有界限,一切的美好都已幻灭.“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而这样的寂寞的死,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而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因此我想去浅水湾看看而终于违反本心地屡次规避掉了.” 这是出自《呼兰河传》的一段话,我忽然发现,那些令我烦恼的事物,却总是踩我的脑海中浮现.小时候的出丑、挨骂、被打、耻辱,到现在仿佛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非常的想和别人宣泄,却又胆小的不敢出言.是啊,当初我们犯下的过错,都已经成为永恒的回忆,装订在我们人生的画板之上了.当有一天你回顾这个画板,你会发现你色彩最浓厚,感情最深厚的记忆,不是快乐,而是这些令我们难过的时间.这些刻骨铭心的曾经,小时的童年,一切的一切,当你想你,究竟是痛苦还是留恋?但我唯一肯定的是,我们会带着心酸品着甜,回味这不敢遗忘的从前.这个时候,曾经空虚的心灵,是不是也会因此填满?。
6. 呼兰河传的好句佳段及优美词语
好词: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面黄肌瘦 愁云满面
面如银盘 阔脸暴腮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耳目一新 方面大耳 肥头大耳 耳聪目明 两耳垂肩 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 眉如卧蚕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好句:
1、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 眼前。
2、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3、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4、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5、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6、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7、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7. 呼兰河传美语摘录与评析
他就用这手在筐子里边挑选,几乎是每个都让他摸过了,不一会工夫,全个的筐子都让他翻遍了。本来这筐子虽大,麻花也并没有几只。除了一个顶大的之外,其余小的也不过十来只,经了他这一翻,可就完全遍了。弄了他满手是油,把那小黑手染得油亮油亮的,黑亮黑亮的。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在于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病,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萧红不仅仅体会到劳动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压迫的苦难,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一一愚昧、落后,对此她深感痛苦,并且认为描写这些,提醒人们的注意,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九三八年四月在《七月》编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她说:"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这种提法显然是不确切、也不全面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她在谈这话的时候,已经动笔写《呼兰河传》了。可见她创作《呼兰河传》并不是为了写回忆而写回忆,她有自己明确的创作目的。萧红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地意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凭着敏锐的直观感受,她体察到人间的一桩桩悲剧,并以抒情的笔调在作品中作了娓妮动人的描述。因此,读她的作品,"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才女萧红的《呼兰河传》: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最后一部小说
有着民国旷世才女之称的萧红,一生追求自由与热血,奈何生活的苦楚只给她留下了冷清与寂寥。《呼兰河传》是萧红的最后一部小说,叙述了她对童年与家乡的回忆。
萧红的童年十分单调,她的家乡呼兰县更是暗淡无色。一个懂事颇早的小女孩儿每天能消遣的地方除了结着小黄瓜、大倭瓜的后花园,就是堆满破旧东西且黑暗尘封的后房,而陪她玩耍得也只有慈祥的老祖父。每日清晨,她会在床上跟着祖父念唐诗。起床后,她又会缠着祖父给她讲那些已经听厌掉的故事,或者看看小城里那如死水般的刻板生活。这死水偶尔也会掀起浪花,但很快便归于平静。这部小说,不仅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萧红与祖父之间的温情,还使我们体会了呼兰城的风土人情、呼兰人的愚昧与可悲。就如茅盾评价得那般——"这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在萧红的回忆中,呼兰城的人们大多是善良的,他们朴实热情、勤俭节约、富有同情心。然而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思索、生活,不免有些麻木,甚至蛮横。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就是在这种习惯下,从一个活泼大方的小姑娘被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最终断了气。她因为长得高、坐得直、逢人就咧嘴笑且头一天来婆家吃了三碗饭,被街坊邻居公论为"太大方"。她婆婆听到这种闲话,自然对她严加管教。谁想她竟然不服从管教——不仅连喊带哭说要"回家",还敢咬人。这可让婆婆更愤怒了,于是狠狠地打了她一个多月。
小团圆媳妇终于被驯服了,她卧病在床,奄奄一息。虽然她婆婆连买点红花油擦手都舍不得,却花了大笔钱帮她治病,而街坊们也很热心地给她出主意,但是这些主意大多是跳大神之类的招魂术。其中最让人接受不了,也使小团圆媳妇失去最后生存意识的是:让她当众洗三次开水澡。她洗一次,喊一次,哭一次,晕一次,可就没有人听见,即使所有人精神百倍,闹到三更天才散去。
一条的鲜活生命就这样消逝了,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真心想害她,甚至街坊们还以为自己在帮她。起初她们说小团圆媳妇"不大方",是为了让她更像"小团圆媳妇",只有这样才符合好媳妇的标准。而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虐待她也是为她好,用她婆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这种"为她好"的想法不是呼兰城独有的,而是当时整个中国封建礼教的缩影。这些礼教对她们而言,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绝不可以违背的。或许她们也曾被这样虐待过,但她们已经麻木了,觉得一切本该如此。所以在她们眼中小团圆媳妇不是被打病的,而是被鬼缠身了。这样就不难理解她们为何不给小团圆媳妇找大夫,而是招魂。她们其实也很可悲,明明是好心却做了坏事,尤其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最终人财两空。
【灼见】正版 呼兰河传 萧红著 令你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回忆的书 ¥22 购买事实上,尽管萧红所记录的呼兰城与当下相距甚远,但呼兰人日复一日的生活模式和我们大多数人别无二般。太阳升起就起床,肚子饿了就吃饭,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赏,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赏。该赶车的去赶车,该切菜的去切菜,该洗衣裳的去洗衣裳。每个人为了生活,各司其职,不敢逾越。同时每个人在遇到挫折时,熬得过去就过去了,熬不过去的,就顺其自然。若自然的结果是好的,则继续生活;若是不好,那最糟糕得便是离开人世。生活本身就是无趣的,用前些年很火得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吃饭、睡觉、打豆豆。"但我们与那个时代的呼兰人也有不同。我们不再受旧思想的禁锢,不再将希望寄托于神灵,不再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事物。我们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些我们追求的理想与爱好,那些时代给我创造的环境与机遇,使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刻板。
《呼兰河传》从严格意义来看不算小说,反而有点像自传,但又不完全是自传。萧红给我们讲述了她的童年、家乡,但笔者认为她除了想表达对过往的思念外,更像与传统思想抗衡,毕竟她一生都在抗争。
- 上一篇:药房的口号
- 下一篇:早上发朋友圈精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