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红薯叶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5-08 14: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豫记 | 评论: 次 | 点击:

描写红薯叶的优美句子

1. 关于地瓜叶的诗句

如下,望采纳:

和陶酬刘柴桑

【宋·苏轼】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

【宋·苏轼】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红薯打油诗【佚名】

旧年果腹不愿谈,今日倒成席上餐.人情颠倒他不颠,自有真情在心间.羞为王侯桌上宴,乐充粗粮济民难.若是身价早些贵,今生不怨埋沙碱

地瓜【佚名】邻家刨红薯,赠我一篮筐。豆秸火煨熟,赛板栗绵香。

七律·红薯【佚名】

原野土坡地几垄,披蓑带笠谷雨种。 绿叶玉茎阳光照,藤蔓根壮雨露浓。风暴雷电烈日烘,埋头挣扎泥下红。 苦难贫穷救命时,香沙充饥立大功。

2. 作文地瓜叶大约50个字

地瓜叶的作文 我特别喜欢吃清炒薯叶这道菜.今天,我发现家里吃剩的几个地瓜上长出了小小的嫩红色的芽儿,我好奇地问爸爸地瓜上长的是什么东西.爸爸用手指轻轻地刮了刮我的鼻子,“这小芽儿长大了就是你就最爱吃的薯叶.我们把它摘下来,种在花槽里吧!”这时站在一旁的妈妈说:“这地瓜芽儿那么嫩,种得活才怪!”“你们就等着美美地吃一顿地瓜和薯叶吧!”爸爸听后乐呵呵地说. 于是,那几株小芽儿被爸爸随便插在了花槽里.看着小芽儿无精打采、蔫蔫的叶子,我心里很好奇:这么脆弱的小芽儿,能长成鲜美可口的薯叶吗? 第二天早晨,我一起床就直奔花槽边.咦,昨天小芽儿那蔫蔫的叶子,在露水妈妈的滋润下,嫩红的小叶子渐渐舒展开来,变得神采奕奕、直挺起来,爸爸欢喜地告诉我,这是成活的表现.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地瓜芽儿脱下了嫩红色的衣裳,换上了翠绿的衬衫.它越长越长,越长越壮,藤儿还攀上了栏杆,像一个孩子好奇地探出头来张望着.嫩绿的地瓜叶长满了花槽. 看到这一幕,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地瓜叶虽然长得普普通通,没有兰花的婀娜多姿,也没有水仙的清香扑鼻,但它却有着顽强向上的生命力,不需要精心的呵护和施肥、浇水,一样能茁壮成长,而且还可以做菜肴、当粮食,我敬佩它。

3. 描述红薯的句子

红薯长在一垄垄整齐的土包下,红绿相间的薯藤像一条条乱麻似的纵横交错地覆盖在土包上。

我找了一块特别高的土包,顺着已经成红褐色的藤开始往下挖,使劲往土包上铲。黄褐色的泥土可真硬呢!铲了好几下,顶上的泥土绽开了裂缝,扒开松动了的干土块,第一个红薯露出了头,望着红红的小脑袋,像在对我说“快把我拉出来吧”,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小心翼翼地铲掉了红薯周围的泥土,整个一个红通通的大红薯暴露出来了,我双手捧住了红薯使劲地摇,越来越松了,最后拎起红薯藤往上一拉,一个又圆又胖的大红薯终于挖出来了,仔细一看,呵呵!下面还有一条小尾巴呢。

4. 形容红薯的句子

形容红薯的句子

(1)秋天红薯都收获了,一根红薯藤下面几个红薯依偎在一起,埋藏在地下,就像一群贪睡的小娃娃熟睡在妈妈的怀抱中。当我们把它们挖出来时,我摸了摸红薯,红薯沉甸甸的,上面有很多泥土。把他们洗干净之后就个个像一个胖娃娃,其中体型硕大或者修长表皮光滑,肉质疏松的可以用来做烤红薯。

(2)红薯绽开了笑脸。果子们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最多,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风里频频点头。

(3)出产又大又红的富士苹果和又甜又脆的官滩红枣,还有又香又甜的红薯,尤其是家乡的金田园红薯粉条还出口呢!

5. 描写秋天的树叶的优美语句有哪些

1. 秋天到了,满山遍野都洋溢着秋天的喜悦,那些叶终于可以摆脱树的束缚,一阵轻风吹过,无数的叶迫不及待的晃动着自己的身体,如重获新生,伴随着轻风自由自在的飘荡,飘过重山峻岭,飞过大川小溪,看那秋景是多么喜悦的事情啊! 2. 微风轻轻吹过,带着飞舞的叶子,看,金黄的叶子满载着秋天的梦.它来了,潇潇洒洒地舞动着,好似一张张寄语,似乎在告知:一切都过去了,它带走了眼泪,留下了美丽.树儿正在脱去岁月痕迹,也想就此穿上新的衣裳,为告别过去,迎接美好明天,而这些美丽的叶子,将化作春泥,让生命更加光彩. 3. 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4. 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那碧天的云,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处女,裸露着奶黄色的胴体,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呜咽地向外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5. 秋天来临了,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是否喝了过量的酒,红的像一团火似的.村前村后的稻子,低着头弯着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半空中,排着“人”字形的雁群,高兴的唱着歌,告别人们,向天边慢慢飞去.6. 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看,那菊花,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旺盛!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7. 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扬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好象是几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虽然寒霜降临,可青松爷爷还穿着碧绿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指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通通的海棠把树枝都压弯了.8.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又称麦秋.秋高气爽,与夏天太阳肆虐闷热的天气完全不同.写秋天,可以写秋天的收获,秋天阳光的强弱程度,日照时间的长短,直射还是斜射,还可以写秋天颜色的特点,写秋风、秋雨等等.根据气温的不同,秋天可以分为初秋、仲秋和深秋.9. 秋天,是大地生育的时节.这时,大地产下了它丰硕的果实:沉甸甸的稻子,金黄色的麦穗、雪白的棉花、颗粒饱满的花生、又大又红的地瓜、红彤彤的苹果、桔红色的桔子等等.各种五颜六色的菊花、牡丹、康乃馨、月季、桂花等在浓露之下闪耀着,一点儿没有褪色.田野和园林的景色从来没有像秋天这样美,这样令人心荡神摇.从高空往下看,初秋的大地真像一幅五彩缤纷的华丽地毯.付出一年辛勤劳动的人们,更是感觉到丰收的喜悦.10. 秋天,炎夏终于悄悄地溜走了,阳光照射大地的时间比夏天短了,不再从早上五六点一直照到傍晚六七点;阳光开始变得柔和温顺了,不再像炎夏时那样怒气冲冲披挂上阵,让人望而生畏;秋天的阳光已经较为斜射,不像炎夏时那样直射,因而温度明显降低了许多.11. 仲秋,虽然也是绚丽多彩的,但主要的色彩是金黄色的.在夏季,几乎没有一片落叶,几乎没有些微的黄色点缀在夏季的色泽中间,大地呈现的主色调是绿色.而仲秋,大自然则神奇地变幻着,一夜秋风起,人们竟觉察不出什么时候大地的主色调变成了黄色,树叶变得黄而稀疏,而不像夏天那样绿而繁茂,草地也变成了金黄色,田野中是一片的金黄色,所以人们称秋天为“金秋”.如果说大自然在春天曾经显得俏丽、欢乐,像一个企望将来的女子,那末仲秋就似乎变得苍老、郁悒、温柔,像一个追忆往事的金黄头发的女子.法国作家莫泊桑在《一个诺曼底人》中把秋天的金色比作仿佛是日光融成了点滴从天上落到了茂密的树丛里.12. 深秋的大自然界,留下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农忙后的田野,一眼望去,光秃秃的.牲口垂头丧气地在来回走动.成群的麻雀不时从麦地里腾空而起,又像下雹子似地纷纷散落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乌鸦在低空盘旋,突然,它绝望地叫了一声飞走了.于是,一种惆怅的感觉会向你的心头袭来,勾起你无限的愁绪.13. 初秋的风使人感到凉爽、舒适,那时候穿夏装,更觉得痛快.而深秋的风,尤其是早晚的风,有时就使人不寒而栗了.秋天多细雨,一阵阵,密密麻麻的,下一场雨天气的温度就下降一点,大自然就在一阵阵风雨之中变换季。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吾乡地处豫中平原,旧时冬春时节,红薯可当半年粮,红薯叶更是离不了的当家菜。下面条当随锅菜,拌面蒸着吃,煠后生调,热炒下饭,晒干熬菜,腌酸红薯叶,每一种吃法,都关联着河南人的往昔生活,勾起了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梁永刚|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红薯叶,得打

乡谚说:陆月陆,红薯鸡蛋一般粗。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一地红薯初长成,能刨着吃了,吾乡称为“刨青”。

红薯个头不算小,但是没有发育好,有些艮,不面也不甜,吃到肚里,容易憋胀。

乡人偶尔刨掘几块,往往连红薯秧也带回家,当饲料,喂牲口。此时的红薯叶太嫩,梗也软,青气未褪,不好吃。再说了,红薯一天不熟,红薯叶输送养料的使命就不算完成,吃早了,怕减产。

吾乡词典里,采摘各种农作物的叶子,用的动词不一样,譬如,采摘芝麻叶用“打”,洋槐叶用“捋”,萝卜叶用“拧”,玉米叶用“刷”,石香叶用“掐”。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红薯叶连着梗,梗连着秧,采摘时,左手捏着一根红薯秧儿的顶尖,掂起来,右手握着空拳,自上而下,用力猛打,靠着惯性,把一溜儿红薯叶采入手中。采摘红薯叶,和打芝麻叶有几分相似,故而乡人称之为打红薯叶。

寒露节气前,红薯尚未完全成熟,虽说也有人打红薯叶,但都是少量,解馋尝鲜而已。

男人们田间劳作归来,途径自家红薯地,顺便割捆红薯秧儿,背回家,主妇打下红薯叶,下面条,蒸蒸菜,炒梗吃,当一家人的菜蔬,剩下那些光秃秃的秧子,或铡了喂牛,或切段喂猪,或剁碎喂鸡,成为大小禽畜的重要饲料。

也有一些村妇,临做饭时,一看手头无菜,便跑到附近地里,打把红薯叶救急。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若是当天打当天吃,或者打一把吃一顿,红薯叶要挑选鲜嫩的,如果太老,口感不好。至于辨别老嫩,每一个乡野村妇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正所谓“杀猪杀尾巴,一个人一个杀法”。

有人善于观色,来到田间,先低头查看红薯叶颜色,颜色愈深,叶越老,梗越硬;有人用指甲掐,不是掐叶,而是掐梗,梗掐不动,叶吃不成;也有人凭经验,长长一条秧儿,离顶尖近的红薯叶,自然就嫩,反之,挨着根部的就老。

02

打红薯叶,颇有讲究

打红薯叶的最佳时节,是在寒露后、下霜前,既不影响红薯长粗长壮,又能使叶子不经霜保持绿亮。

秋渐浓,霜未降,离刨掘尚有一段时光,但红薯已经过了生长旺季,密实茂盛的秧儿,匍匐一地,只待采收。

经霜后的红薯叶也是能吃的,味道还不错,吾乡谓之“霜打红薯叶”,只是颜色黑乌,有些发蔫,若是腌酸红薯叶,还是霜前青绿的好。

下霜前两三天,打红薯叶的人最多。

平常打,多是零零星星,随打随吃,不晒不存。

这时候打,阵势大,效率高,老的老,小的小,都带着家伙什,胳膊㧟的是竹篮,手提溜的是箩头,腋下夹着的是单子。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那时候,红薯是主粮,各家不少种,都是自己打自己的。打红薯叶,时间选择也有讲究,多赶在后半晌,日头将落,“秋老虎”归山,天不热。当然,早上也凉快,就是露水大,蹚湿裤腿,还粘手。

人多力量大,走过红薯地,几乎是一扫光,片叶不留,不同于平日,零敲碎打,蜻蜓点水。手快的年轻女子,蹲在垄间,左右开弓,像蚕食桑叶般,过去一遍净。

等红薯叶盈满荆篮,紧走几步,倒入铺在地头的单子上,原路返回,接着再打。直到天黑,看不清麻子脸,手才停下来,起身拾掇一地红薯叶。

03

红薯叶干菜,

不失为一种美味

新打的红薯叶,最怕闷捂,会起热,易腐烂。须及早解开包袱,摊在草席上,见见风,透透气。

打下来的红薯叶,主要归宿有两处,晒成干菜,冬春两季吃,这是其一。另外就是,装到缸里,腌成酸红薯叶,随吃随取。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红薯叶酸菜

晒红薯叶干菜,和晒干芝麻叶,路数差不多。打一桶井水,摁入红薯叶,淘洗净,控干水,放锅里煠。

煠菜有讲究,先用大火,再用小火,焯至七成熟。生熟程度,不好把握,全凭一双眼。煠轻了,夹生,晒成干菜,泡发后吃,不易煮烂。煠得重,熟过了,没了筋骨,一团糟,不立架,捞都捞不出来。

红薯叶煠熟后,用笊篱捞出,浑身滚烫,冒着热气,是不能丢到凉水盆里降温的。经凉水一激,晒出来的红薯叶,看上去不蓬松,吃起来不软和。

稍微沥下水,趁着热乎劲,赶紧搭绳上晒,摊席上晾,甭管烧手不烧手。

干红薯叶的储藏,和其他干菜相同,选一个干燥通风之所,或房檐下,或屋梁上,悬挂起来,随吃随拿,不会返潮,老鼠不咬。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干红薯叶

过去,没有塑料袋,也没有包装盒,盛装干红薯叶,有荷塘的村庄用荷叶,栽桐树的用桐叶,种苘麻的用麻叶,只要能把干红薯叶包在里面,啥叶子都中。

包好后,找几根细麻绳,一头系成死疙瘩,另一头散开的绳子,紧紧缠住荷叶包儿,兜成一个灯笼状,悬挂起来。

干红薯叶主要过冬吃,春天次之,以调剂萝卜白菜的一统天下,丰富全家老少的碗中三餐。

印象最深的,就是过年时候,用大锅熬杂烩菜,会泡上一大把,丢锅里小火慢煮。红薯叶的梗硬实实的,很筋道,和拳菜有几分相似,肉汤煨透后,劲道醇厚,耐嚼味长。

04

腌酸红薯叶,

是浓墨重彩的重头戏

霜降前夕,腌酸红薯叶是各家各户的必备功课,也是一桩大事要事。如果说晒干红薯叶是小打小闹的调剂品,那么腌酸红薯叶就是浓墨重彩的重头戏。

打下来的青绿红薯叶,顶多在农家草席上晾上一夜,第二天就要转场,进坛入缸。

腌的方法与外乡不同,不放调料不放盐,全靠自身来发酵。腌菜有专门的坛或缸,体积小的谓之“菜坛”,大的叫做“菜缸”。

那年代,每一个主妇都会腌酸红薯叶,可谓是门里出身,看家本领。

红薯叶淘净,不用控干沥水,直接放到锅里煠,待冒尖的叶子塌了架,与锅沿持平,抄底翻个身儿,扣上锅盖,焖上些时,即可出锅。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煠到五成熟,不等青叶变乌,就要及时捞出,一团一团,水淋淋的,趁热装缸,摁压瓷实。缸是事先刷净晾干的,不能沾一点油星儿。

吾乡腌酸红薯叶,压缸石放的位置不一样。红薯叶装缸后,截几根高粱莛儿,长短不一,平行排列,支在缸的内壁上,相当于给一缸红薯叶,安个箅子,戴个帽子,搭个棚子。

而那块担负重任的压缸石,静静躺在高粱莛儿的温暖怀抱中,呼吸着氤氲的酸香,酣然入梦。

最后一道工序,是给缸中注水,水的多少,以没过红薯叶为好。水是从井中打上来的凉水,浇在热腾腾的红薯叶上,冷热相遇的猛然一激,如同宝剑千锤百炼后的淬火那样神奇。

一切安置停当,便可将缸移至屋内阴凉之处,静观缸中之水慢慢发酵,起了变化,先是浑浊,后起白沫,层层叠叠,越聚越多。

等上七八天,便可搬开那块压缸石,抽掉一根高粱莛儿,从空隙处伸进手,捞出来一团。酸红薯叶儿越捞越少,缸中水位逐渐下降,隔上几天,就要把高粱莛儿往下挪挪,直至缸空见底,方才作罢。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切碎红薯叶酸菜

刚捞出来的酸红薯叶,一身黏液,滴着酸浆,就像从泥水里抓出来的泥鳅,滑腻腻,光溜溜。

05

在河南人的记忆里

红薯叶不只是点缀小菜

往昔年景,冬春两季,酸红薯叶是庄户人家的当家菜蔬,一天三顿饭,餐餐离不了。无论生调,还是热炒,吃之前用清水淘洗几遍,是必不可少的,粘性不去,没法入口。

若是做稀面条的随锅菜,简单省事,只需淘洗干净,切上几刀,丢入锅中。面条熟,揭锅盖,白花花的面条,透亮亮的菜,酸香味冲鼻而来,不吃不吃喝三碗。

红薯叶的酸爽滑溜,配上手擀面的不软不更,可谓是绝佳搭配,天生一对。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记事时候,已经分田到户,虽说不是好面馍可以撕开嘴随便吃,但说句心里话,也没有忍过多少饥挨过多少饿。

在我幼时,萝卜白菜是冬天的主打菜蔬,酸红薯叶只是调剂点缀的小菜,吃得少,故而留给我的记忆,多是美好,少有苦涩。

旧时吾乡,清早饭以玉米糁儿红薯稀饭为主,简称红薯玉米糁儿、玉米糁儿或糁儿。因糁与人参的参谐音,有鬼精卖能的乡人,将玉米糁儿戏称为“参汤”,一下子把身价抬到了天上。

喝玉米糁儿,生调萝卜丝佐餐最好,次之是酸红薯叶,淘洗净,放点盐,喜食辣者,可拌点辣椒。

酸红薯叶也可做汤,添两瓢清水,淘净入锅,和豆腐一起煮,快熟时,放油盐佐料,便是一锅喝不够的酸菜豆腐汤。

深秋时节的红薯叶,是河南人心心念念的美食记忆

红薯叶馍

酸红薯叶当馅料,包扁食,蒸包子,算是上等的好吃食。在物质匮乏的老日子里,若是馅中再掺入一些炼过油的油渣儿,那绝对是殷实人家的奢侈,爽口的酸香中,弥漫着醇厚的肉味,吃一口满嘴流油,馋死人。

(图片来自网络)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