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天地会口号

时间:2022-05-09 07:5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棒槌袄袄 | 评论: 次 | 点击:

鹿鼎记天地会口号

1. 鹿鼎记中天地会的暗号

《鹿鼎记》中天地会的暗号是:地震高岗,一派西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鹿鼎记》(原著)中关于天地会的暗号的部分:钱老本大声叫道:“明复清反,母地父天。外面的朋友哪一路安舵?”天地会的口号是“天父地母,反清复明”,但当遇上身分不明之人,先将这八个字颠倒来说,倘若是会中兄弟,便会出言相认,如是外人,对方不知所云,也不致泄漏了身分。庄外和屋顶上有十七八人齐声叫道:“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厅中群豪叫道:“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鹿鼎记》:是香港作家金庸的最后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该小说于1969年-1972年间创作,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1969年10月24日开始在《明报》连载,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一共连载了2年11个月。本书收录于《金庸作品集》中。

2. 鹿鼎记·天地会碰面的暗号是什么

天地会

“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天地会暗语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其成员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他们更需要互济互助。因此,忠心义气便成了会内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组织上团结、经济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 ,又传至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10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实行严酷专制,但民间反对满清统治的运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部分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

天地会也称“洪门”。清代南方主要秘密结社。

其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在天地会内秘籍自称系福建少林寺僧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或雍正甲寅年(1734)年创立;另一说法是民国以后,洪门成员称其会创自郑成功;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档案以及清代官书记载为福建漳浦僧提喜(即洪二和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或三十二年创立。

初创时原系下层劳动者互助性秘密团体,后因屡遭清廷镇压,反满色彩日浓。乾隆年间以“顺天行道”,“剃除贪官”及“争天夺国”为口号。嘉庆以后,复提出“兴明绝清”及“反清复明”等口号。清末又增加了反满内容。为对付清廷镇 压及便于吸收会众,不断创立新的名称,成为拥有数十种名目的秘密结社系统,因组织分散,未形成统一领导,在同一地区的组织间亦互不统属。无固定的教义与崇拜对象,但有严格的会规,后发展为三十六誓,要求会众忠于誓言,严守秘密。

在清代曾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重要的有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六十年台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咸丰元年至五年广西大成国、升平天国起义,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厦门小刀会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三合会、哥老会中许多成员参加推翻满清的武装头争。嘉道以后,天地会发展到海外,在东南亚与美洲华侨中广泛流传,曾组织华侨多次举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人们认为天地会由明朝遗老或郑成功于康雍年间创立诸说,皆以此类秘密文件为据。

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又传至长江中下游的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秘密结社。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十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哥老会后发展为独立的秘密结社),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曾严禁秘密结社的活动,在清律中有明文规定。但他们反对满汉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活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清前期除卢茂起义与李少敏起义外,重要的还有台湾林爽文起义﹑台湾小刀会起义﹑陈周全起义起义。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响更大。重要的有厦门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其中太平天国时期,天地会的活动甚为活跃,其首领洪大全(焦亮)﹑罗大纲等都曾率领会众参加太平军,在两广地区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升平天国﹑延陵国等短期政权,也配合了太平天国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及其分支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但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3. 鹿鼎记天地会有什么职位

在小说《鹿鼎记》中,天地会共分十个堂

前五房:莲花堂、洪顺堂、家后堂、参太堂、宏化堂

后五房:青木堂、赤火堂、西金堂、玄水堂、黄土堂

陈永华化名陈近南成为天地会的总舵主。

江湖人称“为人 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地震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天地会暗语

会中有三十六条誓词,十禁十刑,二十一条守则,大抵是 忠心义气,孝顺父母,和睦乡党,兄弟一家,患难相助等等。若有泄漏机密,扳连兄弟,投降官府,奸淫掳掠,欺侮孤弱,言而无信,吞没公款等情由,轻则割耳、责打,重则大解八块,

断首分尸。

【天地会人物简介】

──────────────────────────

天地会总舵主 陈近南

天地会洪顺堂香主 吴六奇

天地会家后堂香主 马超兴

天地会青木堂会众 李力世

天地会青木堂会众 关安基

天地会青木堂护法 徐天川

天地会青木堂会众 玄贞道长

天地会青木堂会众 高彦超

天地会青木堂会众 贾老六

天地会青木堂会众 钱老本

4. 天地会成员在脚底板写“反清复明”的入会誓词是否真实

天地会成员拜天为父,拜地为母,他们将反清复明作为自己的口号,甚至在影视作品中有这样的描述,那就是当天地会的成员入会的时候,他们需要在自己的脚底板上刻下反清复明四个大字。

这个故事不仅在影视作品中出现过,而且在小时候听到的戏文中也曾经出现过,加入天地会的成员,他们要在自己的一只脚上刻上清明两个字,在另一个上刻上反复两个字。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看就是反清复明。

韦小宝在加入天地会的时候,被要求刻上反清复明这四个字的那一幕很滑稽,但是,历史上是否天地会成员真的要在自己的脚上刻下反清复明这几个字,其实也没有什么十分可信的历史依据。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末清初这个时段,很多加入红花会和天地会的人,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己任。

红花会和天地会这两个帮派中武功高强的人有很多,并且他们的意志力是十分坚定,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尤其是对于反清复明这件事一直是他们的信仰。而在鹿鼎记中,韦小宝就要求在入会的时候,脚底上刻上反清复明四个字,韦小宝这个角色性格特点也十分突出。他周旋于朝廷和天地会之间。

回复大明,灭绝贼寇,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是天地会的入会口号。他们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日为兄月为姐妹,反清复明,天地共鉴。

「三合河水万年流」历史上的“天地会”和“三合会”(上)

地镇高冈,一派谿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上面这副气势恢弘的对联,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书中,韦小宝赴天地会总坛拜见总舵主陈近南,登堂入室,迎面而见的便是楹柱上这二十二个遒劲大字。刁顽少年韦小宝固然目不识丁,但金庸先生却通过这副对联,给广大读者展示出了在朝代更迭、神州变色的重大关口,汉族仁人志士力挽狂澜、恢复旧物的雄心壮志。金庸武侠小说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应该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鹿鼎记》和《书剑恩仇录》这两部书,正是描写在满清统治的时代大背景下,以天地会与红花会各路豪杰为代表,汉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反抗精神的勃发。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天地会与红花会呢?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呢?

「三合河水万年流」历史上的“天地会”和“三合会”(上)

港台影视剧中陈松仁饰演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

公元1644年,满洲八旗十万之众在汉奸吴三桂的引导配合下,兵不血刃地开进山海关。明王朝京师沦陷,二百七十六年的汉族大明政权宣告覆亡。满族顺治皇帝定鼎北京以后,民族矛盾立即发展成白热化状态。异族的铁骑驰骋于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镇压与反抗异常激烈。尤其是满清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之后,广大汉人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社会中上层的民族意识,凝聚于前仆后继的南明行朝。他们如扑向明灯的飞蛾,义无反顾地追随朱明王室,今日两广,明日云贵,在颠沛流离中践行自己的忠悃;社会下层的民族意识,则表现在风起云涌成立的各种会党。他们歃血为盟,斩木为兵,以夷夏之大防为宗旨,高喊“反清复明”的口号,为恢复汉家河山做殊死抗争。

「三合河水万年流」历史上的“天地会”和“三合会”(上)

福建高溪庙天地会成立遗址

各社会阶层斗争的组织形式固然不同,但反抗满清暴政的宗旨却是殊途同归。汉族中上层人士以民族观念、文化政治收揽人心;下层人士则以江湖规则、迷信活动集结同志。二者活动的地域,也大多都在江南各地,因此可以说明末清初的东南各省,实为汉族反抗满清的根据地、大本营。而在众多民间会党中,反满最为激烈的,当属天地会与三合会。

「三合河水万年流」历史上的“天地会”和“三合会”(上)

电影中的天地会香堂

天地会、三合会的起源及活动情况,正史中难寻端倪,只是众多的野史稗乘中确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记载。但大多仅是只言片语,难以窥见全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滥觞之后,旧时的秘密结社、帮会门派才第一次呈现在读者眼前。对此,有人说这些所谓的帮会门派都是小说作者凭空捏造,纯属子虚乌有;而有的人则说这些民间会党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理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就曾经得到过民间会党的大力襄助。其实,孰对孰错无需争论。因为清末民初很多文人在所作笔记稗史里面,早已对天地会、三合会等民间秘密结社有了系统的记载。我们仔细查找,不难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

「三合河水万年流」历史上的“天地会”和“三合会”(上)

天地会会员佩戴的腰牌

话说清康熙初年,满清政府连年出兵,经略西藏地区。青藏高原地处苦寒,峰高山险,八旗兵丁长于东北广袤平原,不擅长在空气稀薄的崇山峻岭中连续作战,因此劳师日久,屡战屡败。康熙皇帝对此大感头疼,遂设下重赏:普天下民众,无论男女贵贱、儒士僧道,凡有一技之长,能立功绝域者,朕不惜以高官厚爵、金珠宝货为赐。赏格文书颁下,静待贤才揭榜。

此时的福建省福州府莆田县的九连山中,有一座隐于尘世的名山大刹,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南少林寺。南少林地处幽邃,人迹罕至,伽蓝巍峨,塔林耸峙,规模宏阔,佛相庄严,相传是“一苇渡江”的达摩祖师所创建。寺内僧人平素除念经打坐外,也遵循嵩山北少林的传统,习武强身,究心于军略兵道之事。

「三合河水万年流」历史上的“天地会”和“三合会”(上)

福建高溪庙天地会总堂遗址

康熙皇帝的悬赏招募令传到福建南少林寺之后,寺中有一个叫郑君达的俗家弟子,勇武绝伦,偕一百二十八名僧人慨然应募,发誓要扫荡西藏绝域,光大中土佛教门庭。地方官连忙上奏,驰书推荐,遣送应募僧众赴京面圣。康熙帝亲自接见,准许从军。僧军出征三月,摧峰必进,每战先登,不损一人,不折一矢,平定西藏后凯旋而归。康熙帝赞赏有加,金殿设宴,赏赐金银绢帛无数,并亲笔御书“圣泽无疆”匾额一道加以褒奖;对立有殊功的僧众,圣祖则分别赐以“英雄居第一,豪杰定无双”、“不用文章朝圣主,全凭武艺见君王”、“出门朝见君王面,入寺方知古佛心”各联。宴赏结束,僧军衣锦还乡,沿途百姓夹道焚香欢送。

「三合河水万年流」历史上的“天地会”和“三合会”(上)

文艺作品中的天地会会员

南少林僧军为国立功,膺受重赏,却引起了宵小之辈的嫉妒之心。当时有两个官员陈文耀和张近秋便害起了红眼病。他们看到南少林僧军凯旋归来,英气勃发,大受褒奖,春风得意,就千方百计地想除之而后快。二人轮流向康熙帝上奏章进谗言,说:“我八旗官兵屡为藏人所败,南少林僧军却成了大功。如果僧军怀有异志,想要颠覆朝廷,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很为江山社稷担忧,陛下亟当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啊!”康熙帝阅过奏章,大为吃惊,急召二人进宫商量对策。陈、张二人说有精兵三四百人就足可以一举歼灭僧军,康熙帝认为先前在朝堂设宴重赏,现在又派兵公然剿杀,有损君王一言九鼎的威严,十分不妥。陈文耀、张近秋眉头一皱、对视一眼,一个狠辣的毒计便呼之欲出了。(未完待续)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