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哈迪名言
时间:2022-05-09 23:0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历史大学堂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弗拉哈迪名言
1.罗伯特·弗拉哈迪的言论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它伟大的地方……电影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发现和捕捉隐含着这种伟大的东西,哪怕只是瞬间的现象。”这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奉行的信条。
“故事应该来源于生活,而不是单个的情节。”这是弗拉哈迪的至理名言,所以他拍摄的影片情节通常都很简略。《北方的纳努克》就是一个明证,这部影片没有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它所表现的就是爱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他们怎样猎取食物,怎样御寒。
2.SEED中穆的身世,他的经典名言是什么
“我是一个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男人!”————穆-弗拉达 作为地球联邦正规部队的少校军官,穆却丝毫没有军官特有的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架子与官僚作风,他英俊的面庞上永远充满温暖的笑容,说话时温和的嗓音和略带幽默调侃的语气,让人几乎以为他只是那几位少年的兄长或老师。
在日理万机的玛琉-拉米亚斯舰长和办事一板一眼的芭基露露少尉两人之间,穆扮演的则是调节器的角色,他丰富的经验和恰到好处的建议,常常能够在无形中化解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女人之间有升级迹象的矛盾。而对那几个主动参加“大天使号”战斗任务的少年,穆则以一个前辈的身份进行爱护与教导,褒扬他们的热情与勤奋的同时,丝毫不显山露水地指出他们经验上的欠缺和处理事务时的不足之处。
在安抚“大天使号”上难民的惊恐情绪时,穆也功不可没,他的存在就像冬日里一缕温暖但丝毫不刺眼的阳光,驱散了这艘战舰里的寒冷与恐慌,使“大天使号”得以完成自己的旅途。 在“大天使号”战舰上的所有少年当中,基拉要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孩子不是自然人,而是基因调整者的一员,但穆对他却没有一般联邦军官对基因调整者的偏见,而是将自己的战斗经验悉数传给了这个未来的强大机师,并直率地批评了基拉的理想主义观点,可以这样说,在基拉成长的道路上穆是功不可没的。
当基拉追问为什么要将拉克丝当成人质来威胁对方时,穆虽然也不赞成这种方式,但他还是严肃地对基拉说————“那样做不正是因为我们太弱小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是在告诉基拉,战争不是骑士之间的决斗,如果是想取得战斗的胜利的话,过程当中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时并不重要的,重要的只是结果。
然而穆又是一个宽容的人,当拉克丝出现在“大天使号”上之后,玛琉舰长和芭基露露少尉商量怎么处理这件事时,穆却以轻松的口吻调侃道————“原本以为解决了补给问题,没想到半路上又杀出来个粉红头发的公主。”当基拉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拉克丝送回plant之后,将要面临军法的处罚时,穆则竭力为他开脱辩护。
甚至在基拉MIA之后,“大天使号”上的人们回到地球时,面对联邦军方的调查人员的讯问,穆始终站在基拉一边。 如果在阿拉斯加基地的“独眼巨人”系统启动之前,穆选择服从命令留在“主天使号”上的话,故事的结局也许将会改写,然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到“大天使号”上,也正是他的及时通知挽救了“大天使号”和上面所有的人免遭灭顶之灾。
即使“大天使号”被联邦军方裁定为“临阵脱逃,不听指挥”的背叛者,穆依然选择和以前的战友们生死与共————“这是背叛行为吗?如果是,我也来当个叛徒好了。”他的笑容依旧灿烂,并无视将要面临的一切困难。
然而穆不曾料到,他自己的身份,其实和他安慰过的基拉一样,是一个“不合理的存在”。野心家克鲁泽和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战争狂人自己其实就是穆的亲生父亲的克隆体,他的目的便是激化人类两大阵营的纷争,从而毁灭整个世界。
然而得知自己身世的穆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回敬克鲁泽的是一发发呼啸的子弹,并竭力鼓励同样为自己的身世而震惊的基拉,要他打起精神面对敌人。回到“大天使号”上之后,一向坚强乐观的穆第一次流泪并倒下,任谁也听不清他的喃喃自语,他是在诅咒那捉弄自己的该死命运。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穆便恢复了常态,并精神抖擞地准备下一次战斗。 穆和克鲁泽之间的对决其实便是一场宿命之战,他们至少将有一个会离开这个世界,在大决战中面对克鲁泽的天意高达时,穆其实便已经有了必死的觉悟,他要拼尽全力战斗,至少和克鲁泽同归于尽,让这个战争的始作俑者和同样“不合理”地存在于这个世上的自己一起化为飞灰。
他不敢向深爱自己的玛琉说出真相,于是他选择了用温柔的假话来安慰她,要她安心等自己回来。 出乎意料的是,最终的毁灭不是来自气焰嚣张的克鲁泽,而是“主天使号”的最后一击,面对陷入危机的“大天使号”和自己深爱的人,穆毫不犹豫地开动损毁严重的“强袭”高达拦在了战舰的前面。
在一团无比灿烂的亮光将他完全包围之前,他微笑着重复了曾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豪言壮语————“我,穆-弗拉达,永远是一个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男人!”随后,他离去了,带着玛琉的泪水与呼唤,带着战友的悲痛与怀念,留给他的爱人的,只有他那顶很少戴过的崭新军帽。 许多朋友说Destiney当中的“面具人”尼奥其实就是穆,对此我难以置信。
那个冷酷而不择手段的地球联军指挥官和那个阳光一般的穆少校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尼奥顶多只是穆拙劣的复制品,空具其形而不具其魂。我们熟悉的穆已经永远留在了那场惨烈的大决战中,他用自己的生命,化作了战友们通向最后胜利道路上一块坚实的基石!虽然他已离去,但他阳光般的笑容将伴随着所有“大天使号”上的战士们,在争取一个真正和平而清静的世界的征途上继续奋勇前行! PS:网上找的~希望对你有用。
穆的死是我看seed最无法释怀的一个瞬间。那是永远的痛啊.。
3.求反战名言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4.罗伯特·弗拉哈迪的贡献
永恒的价值观念。弗拉哈迪的电影带着一种近乎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不带着优越感、从来不居高临下,因此可以让不同种族、信仰、不同时代的人喜欢。他告诉我们: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它决定了影片最根本的价值,这比技术和任何手段都要重要。
非虚构搬演。弗拉哈迪的纪录电影并非纯粹的记录,而是大量使用了带有表演和编排的内容,确切地说是使用了“搬演”,但是他与我们认为的戏剧化的表演有着本质的不同,戏剧化表演是以给他人造成“错觉”为目的,是虚拟行为;而弗拉哈迪用的“搬演”是非虚拟的,就连专业的演员都无法像一个真正的爱斯基摩人那样狩猎,甚至是吃饭和微笑。非虚构搬演是一种难以效法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出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对于纪录电影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非虚拟搬演如今是纪录片常用的方法,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与弗拉哈迪开创的这一方法一脉相承,例如纪录片《超码的我》就是一部非虚构搬演影片,主人公以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一个月里只吃麦当劳,结果体重猛增,体质下降,虽然这种行为是经过编排的,但是却保证了真实性,搬演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和表演,而是代表了一个现实,这就是它的价值。
拍摄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如果一部纪录片在拍摄它以前就确定了所有的主题和理念,那么它注定是失败的,弗拉哈迪每次拍片都与被拍摄者长期密切接触,深入地感知并努力去发现意义,对他来说,创作就是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的终点。弗拉哈迪的电影不是去显示自己的理念有多么正确,而是向我们呈现了理念产生的过程,他用最质朴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去发现被拍摄的对象的真实意义。
单个镜头的意义可以大于蒙太奇。例如《北方的纳努克》中一个镜头完整地表现了捕杀海豹的过程,按照蒙太奇方法——可以拍各种特写,近景,并通过交叉剪辑创造戏剧性,但是如果这样,《北方的纳努克》的价值也许会一落千丈。因为蒙太奇破坏了真实性,虽然会很生动并且也具有我们赋予它的意义,但是它就缺少一种永恒地打动人们的魅力。新浪潮的领军者巴赞曾经盛赞弗拉哈迪,并且以他的电影为例为新浪潮的“长镜头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单个镜头并不是简单地摆拍,比如拍“制陶器”,弗拉哈迪可以使自己的动作和制陶者保持一致,能预知制陶者眉毛的每一次跳动、手臂的每一次伸展,他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运动着摄影机,这的确需要天赋,这也的确是艺术。
5.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名言名句
战争与和平的名言名句 从呼喊的深渊中,从一切憎恨的深渊中,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
——罗曼•罗兰《神圣的祭坛》) 在和平主义的温床上培植香菌,那是不需要什么肥料的,一夜之间它们就可以突然茁长起来。——罗曼•罗兰《搏斗》 在春寒料峭的三月,当我们看到初放的花朵时感到无比幸福。
现在,当我看到娇嫩而充满活力的人类善良之花冲破欧洲仇恨的冻土南昌怒放的时候,我又感到了这种幸福。它们证明,温暖的生活仍然存在,任何东西都不能把它摧毁。
——《罗曼•罗兰传》 国家用兵,是为的正义。如果国家一旦侵犯了正义,那与我们挥斧相向的暴君的巢窟何异。
——罗曼•罗兰《狼群》 鲜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雨果戏剧集》 千百年来,人类用牺牲、苦难、坚韧的努力、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信心赢利了自由。
我们呼吸它珍贵的气息,我们很自然地享受它,正如我们享受那吹拂大地、充塞在我们肺部的清鲜空气一样……而只要几天,这颗生命的宝石就被人偷去了;几小时内,在全世界,一片窒息的网罗便笼罩在“自由”的颤栗的翅膀上。——罗曼•罗兰《先驱者》 把世界拥抱在整个怀抱之中!战利品太沉重了……——罗曼•罗兰《母与子》 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托尔斯泰《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武力正表现了人类的软弱。
——泰戈尔《牺牲》战争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6.关于世界和平的名言
愉快的协调一致和最神圣的和平,确实能培养美德,促进友谊的发展.---斯宾基
世界和平是今天最宝贵的财富.----卡里略
和平安定时代,哲理安定人心.---科林斯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7.谁有‘神幻拍档’和‘潘多拉之心’的名言
血の暗いウサギを染めます
(染血黑兔 )
オーストリアは今私の召使いで、私の私有の物です! (奥兹是我的仆人,是我的私有物!)
食べることができますか?(。。能吃吗?) “愿主保佑你”好多个主教都说过【包括弗拉乌
弗拉乌有说过“章鱼们,别来碍事”【不知是对谁说
“回归虚无吧!你们几个,该好好学习为人的根本了。”
"真相并不只有一个,有多少个人看过这件事,这件事就有多少个真相”
弗拉乌:“怎么了?拉普拉多鲁,把我叫到这种地方来……”
拉普拉多鲁:“弗拉乌,我有件事拜托你,绝对不要松开泰德的手”
阿亚纳米:祝你做个好梦
米卡杰:能理解吧,我的家人会理解我的吧【对阿亚纳米
拉普拉多鲁:好的花蕾还是坏的花蕾,在开花之前谁也不知道呢。
“花儿们还在喧闹个不停”
“花儿们也在哭泣”
哈克连:“小学生”【对泰德
泰德:“虽然不了解主,但如果支持内心的那股力量的就是主的话,那我就为你祈祷。。。。米卡杰【米卡杰死后,在一次测验中在心里黙说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为谁而写?
黎民伟:天下为公的国片之父
在近代广东文化产业史的群星中,有这样璀璨的一颗——
他原籍广东,出生于日本,曾是“同盟会”成员,资助过黄花岗起义,提出“电影救国论”名震海内。民国成立之后,他弃官从艺,积极将“电影救国”投身实践,拍摄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蔡公时》与《勋业千秋》等一系列政治纪录片,抗战时更因冒死拍摄的纪录片《淞沪抗战纪实》获得无上声誉,被电影史学界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
但与此同时,他也是近代广东电影史的领军人物。因为当时港英政府的迫害,他不得不将摄影公司设在广州西关。筹备巨资所拍摄的电影《胭脂》、《木兰从军》在当时都颇具影响,成为当时具备世界水准的“大片”,使其一跃成为“民国四大导演”之一。
他的中年、晚年时期曾两度定居香港,他是将电影带入香港的第一人,因为他在纪录片领域里的地位,著名画家高剑父曾赠送其“国片之父”的匾额。他病逝时这个匾额曾高悬于灵堂之上,短短四个字,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黎民伟(1893-1953),早期电影开拓者,编剧、导演,中国电影先驱之一,有“香港电影之父”之称
当然,之于他而言,一生中所获得最“牛气”的题词当是一九二零年代国父孙中山先生赠给他的墨宝:“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成为了孙中山先生毕生最负盛名的题词之一,曾被镌刻在南京中山陵的正门上,并视作“中山精神”世代流传。
他毕生只爱两个词:一是革命,一是电影。
他的名字仿佛见证了广东乃至中国近代文化产业史的特点:一部波澜壮阔的近代文化产业史,恰是无数个黎民百姓所造就的巍然伟业。
没错,他叫黎民伟。
一
晚清热爱政治的都市文化人有,但是不多,至于像黎民伟这样愿意用道具箱装枪支支援黄花岗起义的人,应该只有一个。因为这种事情一旦败露,就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他此时有三个身份:同盟会会员、香港第一个话剧团体“清平乐白话剧社”的负责人与一家米店的老板。
用一位电影史研究学者的话说:第一个身份是信仰,第二个身份是爱好,第三个身份是谋生。
这三个身份似乎与一个少年的身份不相符合,但十八岁的黎民伟却全都拥有。
大约是十年前的一个冬季,我在中文大学山道上的公寓里,偶然读到这段史料,不禁为黎民伟而感叹。十八岁的少年,竟然已经决定要做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家——而且他也这样做了,这成为了他的成人礼。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的1913年,孙中山派遣昔日同盟会香港负责人、曾任广东军政府外交司司长的陈少白来香港,邀请黎民伟“北上参政”。面对高官厚禄,黎民伟摇摇头拒绝了,他决定做一个靠本事吃饭的电影人。
完成这次华丽的转身的黎民伟,不过二十出头。而且他还写下了“电影有关扬善惩恶、移风易俗之功,可以作为辅助教育,改良社会之用”的警示名言。
这真令我这个三十岁的人汗颜。
就在这一年,一个名叫本杰明•布拉斯基的美籍俄裔电影经纪人拜访了黎民伟,他是“上海亚细亚电影公司”的创办人,想和有着电影梦的黎民伟合作拍一部电影。
▲黎民伟与黃宗霑
在艺术与政治之间,黎民伟毅然选择了前者。还是这一年,黎民伟将“清平乐白剧社”改组为“人我镜”剧社,并开始拍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清平乐白剧社”,意在“扫平满清”,这当然是黎民伟的创意。只是1913年乃是中华民国三年,清廷早已退位,剧社改名,也是情理之中了。
艺术史界公认,1913年是世界艺术的重要转折点。
法国历史学家弗洛里安•伊利斯曾如是描述:“1913,如鲜花怒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年,而堕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在文学、艺术和音乐方面,所有的极端情绪都在肆意燃烧自己,仿佛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被国际战争、跨国贸易与独立革命运动一起卷入到全球化的现代中国,艺术家们当然不甘示弱,纷纷在现代艺术的旗帜下汇集。就在这一年,另一位广东人郑正秋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黎民伟并不知道就在离他咫尺之远的附近,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已经问世。毕竟他所拍摄的电影投资极少,根本谈不上和谁竞争,布拉斯基仅仅只是提供一些设备而已,而演员只有三人——他的哥哥黎北海、女友严珊珊以及黎民伟本人,黎北海担任导演,黎民伟负责编剧,因为演员人手不够,竟由黎民伟本人反串饰演庄子的妻子。
这种近似于“自娱自乐”的演出,当然不可能指望有票房,甚至连公开放映的机会都几乎为零。但就是这部电影,奠定了香港电影日后发展的基调——戏曲与电影的混合。
在《庄子试妻》中,大量的粤剧表演被搬上荧幕。形成了中国传统舞台文化产业与现代视听文化产业在形式上的对接,为后世香港电影的发展奠定了风格。从此开始,粤剧成为了香港电影中的一味必不可少的“调味剂”。1923年,黎民伟兄弟成立“香港民新电影公司”,准备在香港大干一番。
可惜的是,黎民伟的梦想伴随着大时代的风起云涌,不得不戛然而止。
一九二零年代,因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风起云涌。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国共两党开始合作,讨伐英美列强扶持的军阀孙传芳、吴佩孚。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香港,自然对于国民党元老黎民伟又怕又恨,生怕他借此机会在香港“二度革命”,于是港英政府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把黎民伟兄弟“驱赶出港”了。
这次的被迫离开香港,看似是一场政治迫害,却在不经意之间成全了黎民伟,成全了广东近代文化产业史,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黎民伟和林楚楚合作《复活的玫瑰》(1927年)
二
老广州人有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西关。
笔者认为,西关之味,更在于它值得回味的历史沉淀。
西关是广州近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它原属于康有为的家乡南海县,即今天的荔湾区。宋元明三朝,西关因鱼虾交易而闻名南粤。
但自康熙年间开始,珠江畔的“十三行”始有对外贸易,太平军兴之后,恩宁路的“八和会馆”(又称“吉庆公所”)成为了中国舞台文化产业经纪机构的先驱;而沙面的租界区又给广州带来了舶来的都市文明;“上下九”的书画古玩市场与晚清文人墨客云集的荔湾湖逐渐丰富了西关的文脉——这些历史风景均在“西关”地带,因此西关自然也成为了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起点与外贸外事的南方重镇。
黎民伟被迫从香港回到广州,他将西关首选为电影拍摄场地。
正如前文所述,西关虽有粤剧的早期产业化,但无电影拍摄。
1924年,电影已经进入中国十余年,在另一个开埠口岸城市上海,电影制作、放映业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准,且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但之于广州而言,电影拍摄、制作仍然几乎为零。
黎民伟决定:以西关为中心,让广州拥有自己的电影业。
近代广东电影史的大幕,由此徐徐拉开。
虽然都是“五口通商”之城,但当时的广东却与上海不同。作为十里洋场的上海,它被租界的“工部局”、青红帮的“上海总商会”与国民政府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三家不同的机构同时控制。
正如古希腊人所说,一个奴隶如果有三个主人,它便是自由人。
上海的文化、经济、贸易便在权力的真空地带疯狂发展,市场的自由度达到极值,商业化的文化人远离政治,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广州,却成为了“兵家必争”的华南政治中心,孙中山、陈炯明、陆荣廷、陈铭枢、陈济棠等各班人马风起云涌,北伐中心黄埔军校便设在广州,如此亲近政治的是非之地,黎民伟想在这里做出上海滩或香港的市场化电影,几乎不可能。
中国艺术理论有一句话,叫“穷而后工”,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越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开出的花,则越绚烂。”
当时的上海,当然是非常适合电影业发展的沃土;而当时的广州,在许多电影人看来可以说是“恶土”,黎民伟偏偏选在这里。
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他看重了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州的外贸外事毕竟比上海要早数百年;二是他毕生的革命信仰,他要用自己最擅长的电影艺术,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沙漠里这朵鲜花,正在预谋着如何绚烂绽放。
▲孙中山先生赠黎民伟书法
纪录片!
现在已经没有史料(包括黎民伟的日记)来证明,黎民伟如何选择了这样一种电影模式。人类最早的纪录片,是1922年拍摄完成的《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是一位杰出的人类学家,这部纪录片拍摄了哈德孙湾爱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被看作是人类进入纪录片时代的开端。
早在1923年,客居香港的黎民伟便远赴日本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但这部纪录片只是他“临时接活”,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性。
1924年1月,黎民伟又拍摄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可以说这部纪录片赋予了黎民伟卓异的艺术灵感。当他定居广州之后,他以孙中山为中心,以政治纪录片为艺术追求,当之无愧成为了中国纪录片之父。
要问黎民伟拍摄了多少纪录片?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回答,据不完全统计,应有《孙中山为滇军干部学校举行开幕礼》、《廖仲恺先生为广东兵工厂青年工人学校开幕》、《孙大元帅出巡广东北江记》、《孙中山先生北上》、《孙中山先生出殡及追悼之典礼》等数十部之多。
孙中山先生病逝之后,黎民伟又专门制作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全片长达一个半小时,是孙中山先生一生所有纪录片镜头的集锦,为一代伟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那么,黎民伟哪部纪录片最精彩呢?
这个问题,电影史研究界一直有争论,但无定论。笔者认为,黎民伟最精彩的两部纪录片,一部是为抗日烈士蔡公时拍摄的纪录片《蔡公时》,从片名就能看出来,这部纪录片不但内容与时俱进、弘扬抗日,且不再是先前简单的会议、阅兵与典礼记录,而是有着一定艺术手法的纪录片,可以说是黎民伟在纪录片领域的成熟。
拍摄《蔡公时》时,蔡公时已经在济南牺牲,人死不能复生,怎么办?黎民伟灵机一动,请酷肖蔡公时的演员邢大同出马,复原蔡公时生前宁死不失节的壮烈场景,并在当中穿插当时的新闻片,从而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影片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经常看纪录片的朋友应当知道,黎民伟首创的这一“复原场景”的拍摄技法,在当下国内主流纪录片的拍摄中仍广泛应用。
▲蔡公时(1881—1928),江西省九江市人;早年以讲学为名,宣传进步民族思想,后去日本学习,结识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
三
作为广东人的黎民伟,在广州实现了他的两大理想:革命与电影。
凭借着在家乡打下的基础,他将“民新电影公司”开到了灯红酒绿的上海滩。拍摄纪录片出身的黎民伟,在骨子里并不热衷于都市霓虹下的“摩登时代”,而是渴望用电影的手法来记录历史、启蒙民众。
因此我认为,革命者、电影人这两个身份,一直在黎民伟的精神世界里“打架”,多数时候,“革命者”这个身份占了上风。所以在1949年之后,官方修订的中国电影史里对于民国电影导演,总体评价不太高,唯独对黎民伟以“电影工作者”称之。
但在当时那个年代,纪录片导演却难以成为一个电影人的职业。一是当时中国政坛可谓是波谲云诡,党派斗争激烈,又有外敌入侵,政治风险相当大,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沦为阶下囚;二是纪录片观众当然有限,辛辛苦苦拍出来,或许根本收不回成本。因此,如果不拍商业片,导演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
黎民伟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对于他来说,这种选择好似当年在“革命”与“电影”之间的艰难抉择一样,只是他这次又选择了“中间道路”——要拍有档次的商业片,决不与沪上那些商业片一样,靠男欢女爱、卿卿我我赚票房。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黎民伟就在这方面做过尝试。譬如拍摄《战地情天》时,他不惜动用自己在政坛、军界的朋友,请求调动真正的军队来参与拍摄,一时果然盛况空前;在拍摄《木兰从军》时,他拒绝选择当时通用的假背景或是舞台灯光效果,而是带着剧组从苏州、南京一直跑到大西北戈壁滩,这在同时代的好莱坞电影里都应算是“鸿篇巨制”,而中国导演黎民伟做到了。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黎民伟准备在“大手笔商业片”里干出一番事业时,抗日战争爆发。
作为国民党创党元老、孙中山先生忠实信徒的黎民伟,当然不会和旧识汪精卫一样,堕落为卖国求荣的汉奸。为了证明自己的气节并实现“电影救国”的理想,他冒死赶往上海前线,为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拍摄了精彩的纪录片,在国统区上映后大大激发了民族抗日热情。正因此,他的行为受到了日军特务机关的注意,甚至一度被列入暗杀名单。
作为一介书生,黎民伟当然无力与特务机关周旋,更不可能与之武力抗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逃跑,他从上海、香港逃到湛江,从湛江又千里奔逃到广西的桂林、昭平。期间为了谋生并躲避日本特务的关注,黎民伟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电影事业,他卖过电影胶片,经营过“摄影社”,甚至一度还经营饭店餐馆,就是没有做过电影导演,这不得不说是一代影坛巨匠的悲哀。
抗战胜利之后,黎民伟本想重操旧业,但内战烽火又起。他顿生万念俱灰之感。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在几家电影公司里兼职担任“洗印顾问”等闲职。1949年,因为奔波操劳过度,黎民伟罹患恶性肿瘤,他不得不彻底告别影坛,一代宗师的电影生涯竟然这样悄无声息地渐渐画上句号。
1950年,一纸任命状通过廖承志等在港进步人士递到了黎民伟的手上——任命他担任“北京电影洗印厂”的厂长。但此时的黎民伟,早已沉疴在身、病卧不起了。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电影人继承了黎民伟的遗志,将这家电影厂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科学教育影片与译制片制作基地,即今天的“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中心”与“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
在万象更新、百废待兴的礼花声中,壮志未酬的中国电影纪录片之父黎民伟,在香港背街偏僻的寓所里溘然长逝,年仅六十一岁。这是一个电影导演艺术最为成熟的黄金年龄,但对于黎民伟而言,却是人生无奈的终点。
▲严珊珊,黎民伟妻子,中国电影第一个女演员,辛亥革命时参加过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
四
在写黎民伟这篇稿子时,我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困惑,大多数文艺界、近代史界的朋友对于黎民伟这个名字并不熟悉,有几位朋友的反映更是让我有点惊讶:“哦,是那个香港明星黎姿的爷爷?”
我关注黎民伟比较早,因为十几年前我去南京中山陵时,无意间听导游提起过,“天下为公”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赠给一个叫黎民伟的导演的。后来我查阅关于黎民伟的资料,却发现研究并不深入,与同时代的蔡楚生、张石川相比,对黎民伟的研究至今仍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但我知道他是黎姿的爷爷,却在最近。
黎姿在电影界的地位显然不能与黎民伟相提并论,但黎姿的名气却大过黎民伟,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究其很大原因在于:黎民伟的电影作品较少,而且多以纪录片为主,我们现在看到民国政坛的许多“原始镜头”,实际上大半都出自黎民伟之手。在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位先驱,而不是精英。
记得大约十年前,香港有一个纪录片公司,拍了一部关于黎民伟的纪录片,称黎民伟是一位“被大陆刻意遗忘的导演”,并尊称其“中国电影之父”,这两个说法当然都有失公允,电影史学界对此二论反驳不少,在这里我不再作“好事者言”。我的观点是:黎民伟之所以被大陆电影史学界关注不够,很大原因乃是在于他确实不属于“高产导演”,而且也不够“摩登”,而是拥有自己的报国理念与英雄情怀,在这个“重温摩登”的年代里,黎民伟显然不如商业片导演被后世所感兴趣,亦不奇怪。
但黎民伟在近代广东文化产业史甚至中国近现代文化产业史里当有一席之地,这毫无疑问,在商业片领域里,黎民伟的贡献当然谈不上太大,但在纪录片领域里,黎民伟却当之无愧地拥有“祖师爷”这头把交椅。
电影史学者约纳森•拉帕(Jonathan Lapper)认为“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在最近十余年里,中国的纪录片拍摄水准获得了巨大的提升,相当多的纪录片不但走红国内,而且获得了世界声誉。当然,这是当代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纪录片制作者们艰辛开拓的最佳见证。
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在九十年前,有一位叫黎民伟的中国导演,他以天下为公的勇气,将中国带入了纪录片时代。
○发表于《同舟共进》2016年第10期,作者韩晗独家授权历史堂微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