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的名言写一篇议论文

时间:2022-05-10 12: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学思观 | 评论: 次 | 点击:

以孔子的名言写一篇议论文

1.以孔子的一句名言写一篇议论文

学而不思则罔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

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与思要紧密结合。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两环紧扣,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2.以孔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

一)、学与思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二)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片面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 时代前进了,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在强调“忧患之中”求生的同时,也应当讲讲“在安乐之中求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我们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钥匙。 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倒闭,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 “弱”则趋于“亡”。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话说这种文章抄一抄会被老师发现的吧。

3.以孔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以一篇议论文 600百字左右谢谢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和他们看齐,看见不是贤人的人就在内心自己反省。”这句话看起来简简单单,再怎么看也就那么一句话,然而,深入一想,如今的我们有谁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我想大概是少之又少吧!但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开朗的人必然会比内向的人朋友多,人缘好,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内向的人羡慕那些外向开朗的人缘,如果他一天只会在那想:“哎,如果我是他那该多好,那么我就不会再孤独,再寂寞,如果我是他……”如果他不去想办法使自己变开朗,变得人缘好,那么,他一切一切的“如果”就会永远的是“如果”,不会去实现,他也永远不会变得人缘好;成绩好的人,必然得不到老师们的赞赏,同学们的夸奖,如果一个成绩不太好的人梦想自己的成绩变好,得到老师赞赏,同学夸奖,可如果他一天不去努力使自己提高,成绩出类拔萃,只会在那空想的话,那他的梦想就怎么也不会变成现实,他终究是那个成绩不好的人,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夸奖终究只是梦,只是幻影;富人必然会有很多穷人没有的权力,如果一个穷人想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却只会坐在那乞求上帝,不去想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富人,让自己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的话,他就只能坐在地上乞求富人施舍钱财。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焉”的这种精神,那么穷人还是穷人,成绩差的人还是成绩差的人,内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不会有所改变。有些人看到一些品德差的人就只会在一旁指指点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身上也正有这样令人讨厌的品格,别人同样的讨厌你,因此,我们应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我们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

2. 学而不思则罔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4.以孔子,孟子,的名言写一篇议论文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

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

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

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

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

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

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

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

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

5.求一篇以孔子名言为题的议论文

从“君子不器”到“君子不气” 《论语.为政》有这么一条:“子曰:君子不器。”

孤零零的,没前言也没后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人只能猜测。

历来对这条的解释和评说也不少,各有道理。此文拟从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器为何物?最早,器的本义是陶器,后来泛指器具、用具、物品,即东西。按此本义,“君子不器”应该翻译为“君子不是东西”。

但在现代汉语中用“东西”这个词来说人带有贬义,孔夫子听了会不满意,会连连摇头说“NO.NO!"那么他说的“器”是什么呢?“器”在古汉语中还有引申义,它常常与“道”形成相对的概念。《系辞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形而下是物质层面的东西。

《礼记》说“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也是说真正的“道”是无形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局限在某个具体而实用的领域。朱熹解释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

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由此看来,孔子说的“器”肯定是指物质层面实用的东西。

结合朱熹的观点,这个“器”应该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用途的职业技能、本事,即一技之长。 二、君子何为?孔子认为君子不需要也不应追求某项技能,他自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那些技能只是一种在物质层面谋生的手段,是有限的本事,只能被他人“器之”、使用,成为没出息的劳力者。这是君子所鄙视的——君子是劳心者,是上等人,掌握那些下等人的技能干什么?那么君子需要什么和追求什么呢?当然是精神层面的“道”。

儒家的道,外延较广,主要是指社会、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此四者中,“道”是最高的追求,“德”与“仁”是根本,至于“艺”(专长、技艺)就无所谓了。在他们心里,道比生命更重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君子是干大事的。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因此君子重精神追求,轻物质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固穷”。“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们重道而轻器的价值观十分鲜明:“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那么如何实现“道”呢?答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至于达到什么程度还要视情况而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谁人为器?在上面的探讨中,已经蕴含了一些答案,到此再综合一下:为器者是那些掌握某种手艺、技艺、专长,为了谋求物质利益而为他人所用的人,是胸无大志的人,是君子所不齿的“劳动者”。

(器也有大器、小器之分,有些人想器还不成器呢。)那么君子是什么人呢?说来说去是指品德高尚的士,多为小知识分子。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平民(士农工商)之别,士为贵族之末,平民之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不劳而获地“食于人”。可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士的贵族特权名存实亡,没人供饭了,地位也降低了,明道救世之类大事也不需要他们操心了,他们便逐渐成为贵族阶层中多余的人,噩梦一般跌入了君子不屑的平民阶层。

但是农工商是什么东西?那些种地的农民、打家具的木匠、沿街叫卖的商贩之流,怎么可以与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为急人的是,士这个阶层迅速分化:少数士有造化,加上个偏旁成了仕,当了官,当然不错;但更多的士有辱斯文,为了获取一点物质利益(谋食)而陆续加入农工商的行列,放弃了谋道的大志,悲哀呀悲哀! 于是作为士大夫阶层代表的孔子焦急地站了出来,意欲力挽狂澜。他这突然的一嗓子乃是痛心疾首的苦劝,或是倔强的誓言——“君子不器!”但是对于穷困潦倒的士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吃饱肚子,至于什么君不君子就顾不得了。

此后誓死不器的君子越来越少。事到如今,农工商自不必说,那些科学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又何尝不器呢?这年头,没有点真才实学,没有一技之长,只凭摇唇鼓舌、坐而论道,别说不能兼济天下,就连独善其身也不成啊!我们只能抱歉地劝慰孔老夫子:“Sorry,sorry! 君子不气,气大伤身啊!我们也是没办法呀!” 不过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去看。

“君子不器”虽有迂腐、不合时宜的一面,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还要有一点精神的,不要整个成了金钱的奴隶,因此这种倡导还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可全信,全信就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

他倒是个誓死不器的君子,除了满口之乎者也,知道“茴”有四种写法之外,什么都不会:谋道不成,谋食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落了空!孔夫子——孔乙己?原是本家呀。

6.以孟子或孔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几天前,忘了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很简单,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则只能停滞不前。 相信任何人都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有多少人能切实体会到这两句话所包含的玄机呢?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就将学习方法的真谛明明白白地总结了出来。

一个人,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不深究读了书,学了习做什么用怎么用,只停留在读懂书,而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也就会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迷惘。

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是去思考自己要读什么样的书,要怎样读书,怎么才能取得书中的真经,等到真的面对书时却懒得去读,去学习。这样的人,也只能永远停在原地。

就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例子来说吧。有多少人能解释它的意思,又有多少人在自己实际学习的时候真正想到要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呢?恐怕任何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很少人曾经意识到,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

这就是学而不思。学了这句话,也知道它的意思,在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却想不到去运用。

这就是因为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句话还会有用处。更没有想过应该用在哪里,怎么去用。

而实际上,这12个字,确确实实概括了学习的最最正确的法则。 孔子的确是圣人啊,虽然他所主张的某些东西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但也有些东西,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群体中都正确的真理。

更重要的,他能用最最简洁朴实的语言来概括这些道理,让任何人都能弄懂它们。但悲哀的是,正因为这些东西太朴实了,反而让人们不太重视。

可只要你仔细去想一想,这是圣人的话啊!肯定是因为它有着足够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圣人才会说出来。宋朝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现在看来,孔子短短12个字就可以解决天下人的学习方法问题,那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何况,说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不是一部,本来就是主张把论语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忽视掉而只运用那些真理的)就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和观念来说,如果能做到让学生懂得这12字,懂得怎样去学习,也将会是一件相当重大的成就啊!不过我个人感觉,如今的教育效果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

试问,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就真的想到了这12个字并按照孔老夫子这12个字去学习的啊?不可能,因为考试的分量在学业中所占比重太大,为此,不得不为高分而学,这样就只能放弃思的时间。这不是学生的错。

我只假设,如果让学生能按照老夫子的方法去学习,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呢?但很明显,有些人还没有体会到这12个字的真正伟大价值,不会运用它们啊。 就是这样,中国出现过很多思想家,他们的成就,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去运用与借鉴的。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并非没有通向富强和崛起的条件,只不过,还没有人发现和学会运用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而已。

这只是我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一点。它只是中国古代许多圣人中的一个人的智慧的一小部分,但就这一小部分就完全可以让我们今天的一些不完善变得更加完善合理。

如果我们能充分运用祖先留下的智慧呢? 我只能说,条件并非不存在,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掘和运用罢了。

7.以孔子或孟子的名言写一篇议论文 最好有文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

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8.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孟母三迁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

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

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子思想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

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

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

9.以孔子的名言“仁者无敌”写一篇500字的议论文

仁者无敌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篇》,孟子说的,少年 在孟子看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保养本心”、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能够“塞于天地之间”,听起来似乎充满故弄玄虚的神秘色彩,实则仍以保养本性和加强仁义道德修养为旨归。纷繁世间,酒色财气,人生总是充满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人就必须摆脱这些干扰。

孟子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因此,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反对的是大家都将“仁义”抛诸脑后而把眼睛紧盯在“利”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

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

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雨、见世面。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人生价值。

孟子还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范——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看来,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只有人格独立自主才能“无为其所不为”,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仁人无敌于天下”,有了这样的修养和“浩然之气”,就能够无所畏惧。

继承孔子精神:勇担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不容推诿,舍我其谁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丘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轲

《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现今我们很多道德伦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蕴,都与之有着基因传承的关系。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意义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为何,做一名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继承孔子精神:勇担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不容推诿,舍我其谁

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华夏文明的绵延不绝,有赖于无数圣贤先哲的传承和发展。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宗师,在中华文化发展中付诸了毕生的心力,展现了文化的强大自信,成为了“为往世继绝学”上舍我其谁之有为担当的榜样和典范。

孔子这一文化传承上舍我其谁之有为担当的人格典范,就载于《论语·子罕》的下面一段言说之中: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史记》记载当时的情景是:“阳虎曾暴于匡,夫子貌似阳虎,故匡人围之。”阳虎为害于匡,而匡人恶之。孔子貌似阳虎,匡人以为阳虎至,故围困之。

虽然事后证明此是一种误会之事,但是从孔子自信的精神,可以看出圣人的文化追求精神和使命担当,彰显出舍我其谁的恢弘气势和宏大气魄。

继承孔子精神:勇担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不容推诿,舍我其谁

文化传承的担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人生、人伦之道,显于外为“文”。道之“文”,包括道德知识、伦理准则和礼乐制度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在孔子的心目中,周文王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创了华夏文化发展的早期雏形。

孔子正是藉由“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的作为,把继承发展往圣之文化作为自己之神圣使命,自担“斯文”传承之重任,使“斯文”皆备在己身。文化既在我之心中,就要由我来担当这一传承的责任,而不能推卸责任。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的好古敏求精神,以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忧患意识,使其具有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文化传承担当。

这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精神,成为有志于“为往圣继绝学”者的人格楷模。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亚圣,就继承和体现了这一志向的恢弘气势和气魄。

在孟子看来,孔子因“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孟子·滕文公下》)而惧优秀古文化之不能传承,故作《春秋》以为醒世之言。“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在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创立了仁道学说。

当今之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则孔子之道不著。孟子自谓己非是“好辩”而立说,而在于不得已的责任担当。

孟子正是忧“邪说诬民,充塞仁义”的“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之患,而有为于“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之辩说,旨在使“邪说者不得作”。从其“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的自许上,足见文化传承的自信。

在孟子看来,“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拒杨、墨之说,复圣人之道,正心正行,乃可成为圣人之徒。继往圣之绝学,必要勇于担当,岂可推卸给别人?

继承孔子精神:勇担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不容推诿,舍我其谁

文化的自得:天若丧斯文,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

相对于“文王既没”的历史事实,孔子自谓己为“后死者”。代天受命,己之身即是“文”之所在。天若丧此“文”,则必不使我得于此“文”。今我既得于此“文”,就是天命未欲丧斯“文”。这里的天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历史的使命。

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基于对文化学习的深入精研和思考。这里既有在古文化删减上去伪存真的工夫,又有在古文化发展上去粗取精上的功夫,还有在古文化体系构建上由表及里的钻研。

孔子的思想,不仅是对优秀古文化的传承复兴,而且是对古文化的创新发展。《论语》作为孔子思想的精粹代表,很多思想观念和价值论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和人格塑造的价值源泉。

孔子自担的此一文化传承历史使命,又为孟子所传承发展。在“为往圣继绝学”上,可为一脉相承。“由尧、舜至於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於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於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文化的传承发展,必要有人来担负这一历史使命。

就现实来说,“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在孟子看来,孔子至今而时代未久远,我相距圣人之居尚近,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必然落在自己肩上。若不能担起这一责任,孔子开创的仁道文化将无有“见而知之”的传承,逮至五百余岁之后也将无有“闻而知之”的继承发展。

在文化的传承上,“闻而知之”者,是子贡所谓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论语·子张》)的价值意旨。虽然藉由学的“闻而知之”可以传承文化,但必有“见而知之”的当代传承。

继承孔子精神:勇担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不容推诿,舍我其谁

文化的自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在孔子看来,自己担负传承文化之天命,既是行正道而立于人间,就当有匡人必不能违天而害己的自信。孔子虽不畏惧自己的生命之终结,然忧虑于文化不继之绝,足见圣人勇于文化担当之自信、担当。

这种文化使命的自信和担当,看似犹若精神胜利法的自我安慰,实是建基于己之为仁弘道仰不愧天的责任担当。用现在的俗语来说,就是行得端、走得正,就不怕鬼叫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种担当精神,又是舍我其谁的气魄。“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当然,受历史条件下的认识限制,孔子、孟子虽还把这一文化使命担当诉诸于天命,但也自觉有了历史使命的价值精髓。

舍我其谁的气势和气魄,就是在面对文化传承之责任上,敢于自我承担,自认为该做的事就会决不推脱。它既是一种敢于献身、勇于付出的拼搏进取精神,更是一种以此为己任而不畏艰难险阻的恢弘气势和宏大气魄。

文化振兴的时代使命,当成为有志于文化传承者的理想和动力。“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佚名语)有理想,有舍我其谁的气势和气魄,就会担起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继承孔子精神:勇担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不容推诿,舍我其谁

孔子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之担当精神,应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要响应伟大时代的感召,重塑舍我其谁的气魄,自觉担当民族和时代文化发展的使命,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大有一番作为。

今天的“为往圣继绝学”,除了要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之外,更在于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每个人既要怀揣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又要树立振兴中华文化的宏大理想。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