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历史的名言名句(古代历史名言名句大全)

时间:2022-05-10 17:2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古风诗词歌赋曲 | 评论: 次 | 点击:

形容历史的名言名句(古代历史名言名句大全)

1.古代历史名言名句大全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欲灭其国,必去其史!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洛夫

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英]莎士比亚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 [英] 史蒂芬·斯宾得

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德]赫尔巴特

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恩格斯

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法]马克·布洛赫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 --- 王夫之

2.关于历史的名句

国内的: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欲灭其国,必去其史!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 --- 王夫之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许慎《说文解字》

人生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煤。——鲁迅

国外的: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卡尔·贝克(美)《现代西方历史学文选》

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阿克顿(英)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亨利―伊雷内·马鲁(法)《历史如同知识》

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克罗齐(意)《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汤因比(英)《汤因比论汤因比》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笑面人》

3.“古代历史”名言名句大全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欲灭其国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洛夫

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英]莎士比亚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 [英] 史蒂芬·斯宾得

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德]赫尔巴特

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恩格斯

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法]马克·布洛赫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 --- 王夫之

4.有关历史的名言警句

1、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马克思(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乔治·屈维廉(英)《克莱奥――一位缪斯》

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神圣家族》

4、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休谟(英)《论历史研究》

5、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中)《中国历史的翻案》

6、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雅斯贝尔斯(德)《人的历史》

7、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乔治·屈维廉(英)《克莱奥――一位缪斯》

8、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现代)《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10、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米·左琴科(苏)《一本浅蓝色的书》

11、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乔万尼奥里(意)《斯巴达克思》

12、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范文澜(中)《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3、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4、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雨果(法)《悲惨世界》

15、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靠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罗素(英)《自由与组织》

5.关于历史的诗句、名言有哪些

1、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3、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5、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6、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7、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8、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9、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1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11、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1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14、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16、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18、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2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2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22.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 锋

2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 游

24.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25.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浪,浑欲不胜簪.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清袁枚《随园诗话》

2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3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赖以正书 《千幅七言对联》

6.关于历史的名言警句

●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

●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 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 巴斯德

●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

●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爱迪生

●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朗士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培根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马克思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学习 永远不晚。

高尔基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伊索

两个人交谈,一个人可以洗耳恭听。但是,三个人则●无法互谈这人世最严肃而应深究的事。 爱默生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吴玉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轲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牛顿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裴多菲

形容历史的名言名句

《二十四史》中100句经典名言名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标题:《二十四史》中100句经典名言名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以纪传体编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

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中100句经典名言名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史记》

解释:灾祸不会胡乱发生,幸福不会凭空到来。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

解释: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

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史记》

解释:终极的品德的人是不会与平常的俗人合流的,能成就极大功业的人是不会和众人谋划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

解释: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狗也没用了,就要烹煮着吃了。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解释: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三国志》

解释:福气降临是有原由的。灾祸的降临,是逐渐发展来的。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三国志》

解释: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

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三国志》

解释:秉持着忠贞的志向,恪守谦虚退让的品格。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三国志》

解释:用兵的道理,先确定会取胜再出击,估计敌人的实力再商议将领人选,所以每次都不会失策。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三国志》

解释:要建立国家,就要先夺取兵权;要建设国家,就要崇尚道德教化。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后汉书》

解释:人的一生在于勤奋,不积极求索就什么也得不到。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

解释:在贫贱时结交的朋友是决不能忘掉的;同甘苦,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是不能休掉的。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

解释:大丈夫的志气,不得志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越发豪壮。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

——《后汉书》

解释:涓涓细流虽小,但汇集起来会渐渐成为江河;小火把虽然微弱,最终能够形成燎原大火。

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后汉书》

解释:智者相时而作,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愚人却违反历史潮流而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

解释: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书》

解释:让他们明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汉书》

解释:指功业和名望是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弄虚作假得到的。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汉书》

解释: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汉书》

解释:失之毫厘,相差千里。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晋书》

解释:情感由回忆而生,不去回忆就不会有情感生出。

喜怒不形于色。

解释: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不在脸上表现出来。

——《晋书》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晋书》

解释:长久积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了坏事,四面八方都会知道。

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晋书》

解释:车轨相同,风俗一致。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晋书》

解释:想要端正末梢就要先端正根本,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谨慎行事。

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

——《新唐书》

解释:成功的艰难如同登天,失败如同火灼烧毛发一般轻松。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新唐书》

解释: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地发挥出他的本性。

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

——《新唐书》

解释:减少事情不如减少官员,减少官员不如减少吏人,能精简多余的官吏,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

——《新唐书》

解释:乐于听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没有不兴盛的;拒绝别人的规劝,没有不混乱的。

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新唐书》

解释:不才的人得到晋升和重用,那么有才之士就不会得到施展。

法不一则奸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

——《旧唐书》

解释:法令不统一,奸邪伪诈之风就会兴起;政策不统一,结党营私之徒就会出现。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旧唐书》

解释:不尊重他人,别人自然也不会尊重你。

忠臣不顺时而取宠,烈士不惜死而偷生。

——《旧唐书》

解释:忠臣不会迎合世俗,哗众取宠;烈士不会害怕死亡而苟且偷生。

运筹千里,勇冠三军。

——《旧唐书》

解释:在千里疆场上谋划征战,身先士卒英勇杀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旧唐书》

解释:指不要忘记从前的事情,可以为以后的事情做借鉴。

敌未灭,何以家为?

——《宋史》

解释:敌人还没有被消灭,凭什么成家。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

解释:摇动大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史》

解释:指君子之间讲的是情义、道义,小人之间则是为了利益而为伍。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宋史》

解释:得到人才的方法,在于了解人;而了解一个人,在于知道他是否名实相符。

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

——《宋史》

解释:指慷慨激昂地献出生命比较容易,沉着镇静地为正义而牺牲则比较困难。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

——《旧五代史》

解释:善于处理事理尚且不能完全成功,善于修身的人尚且不能没有过失。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

解释:天子难道生来就是做天子的吗,不过是因为兵强马壮才使他成了天子的罢。

习见善则安于为 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

——《新五代史》

解释:经常见到善良的人或事,就对行善的事情感到快乐。 经常见到邪恶的人或事,就对作恶的事情感到快乐。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新五代史》

解释:豹子死后留下珍贵的毛皮,人死后留下美名于后世。

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

——《新五代史》

解释:吃了人家的饭,就要尽心竭力地报效人家。

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

——《明史》

解释:自己都不信任自己,怎么能取信于别人呢?

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

——《明史》

解释:一时的恩宠与利禄总会完结,一时的蒙骗是难以改变公正的历史记述的。

所谓敬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

——《明史》

解释:对上天表示恭敬,不仅是指态度上恭顺守礼,还应该具备实际内容。

枉己者不能直人,忘亲者不能忠君。

——《明史》

解释:自己行为不端的人就难以要求别人行为端正,不孝顺父母的人亦不能忠于君主。

所谓敬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

——《明史》

解释:对上天表示恭敬,不仅是指态度上恭顺守礼,还应该具备实际内容。

时不可再,机不可失

——《隋书》

解释: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

解释: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忠诚和孝顺才是最首要的。

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 乐好恶之情。

——《隋书》

解释:天气有阴晴风雨黑白,人有喜怒哀乐好恶。

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于父。

——《隋书》

解释:了解臣子的莫过于君主,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

知文德武功,盖因时而并用。

——《隋书》

解释:文德与武功,应随着时世的变化而并用。

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波之鳞,宕流则枯。

——《宋书》

解释:能够容纳车辆的大兽,离开大山就会葬命,能够横渡波涛的大鳞.离开水流就会枯死。

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于朝,则饰智风起。

——《宋书》

解释:在民间选择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国君就能修身立业;在朝廷选择士人,巧饰才智的风气就会兴起。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

——《宋书》

解释:只有经过狂风的考验,才知道哪种草是强劲的;只有在动荡的年代,才能发现谁是忠臣。

罚慎其滥,惠戒其偏。罚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

——《宋书》

解释:惩罚要谨慎不要滥罚,奖励(给恩惠)要警惕偏心,不公正;惩罚太滥,会造成不把罚当成回事,奖励(给恩惠)偏心,不公正还不如不奖励(给恩惠)。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元史》

解释: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以我之镇静,御彼之猖狂。

——《元史》

解释:用我的镇静自守来对付敌人的猖狂。

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

——《元史》

解释: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撼动,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样无所不至,如雷电一样迅速,鹰鹘一样矫捷。

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

——《元史》

解释:一次规模宏大的打猎后,就可以知道谁是善射之人;在一次集体争论之后,就可以知道谁是有真知灼见的人。

用人之道,又当以心术为本也。

——《元史》

解释:用人应以心术为本。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魏书》

解释:单个人的力量脆弱,容易受挫折;集体的力量强大,不容易被打垮。

夫尚俭者开福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魏书》

解释:崇尚俭朴,就是奠定幸福的基础;喜好奢侈,就是滑向贫困的先兆。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 一隅独未照。

——《魏书》

解释:白亮的太阳照耀天地,唯独江南的一块地方照不到。

迷而知反,得道不远。

——《魏书》

解释:指有错及时改正,其实离正确就不远了。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魏书》

解释: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

——《周书》

解释:以一个人的言论来选择人,那么人们都学会掩饰自己的言语;以一个人的行动来选取人,那么人们都会竭力于做实事。

立非常之事,必俟非常之人。

——《周书》

解释:办不同寻常的事,就要依靠不同寻常的人。

政之于民,过急则 刻薄,伤缓则弛慢。

——《周书》

解释:政治对于人民,操之过急就显得刻薄,失于迟缓又让人感到松懈。

兵务神速,事贵合机。

——《周书》

解释:军事行动贵在神速,办事贵在抓住时机。

帝王之道,以宽仁为大。

——《周书》

解释:帝王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有宽厚仁慈之心。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南史》

解释:军队宁可长期不使用,也不可一天不存在。

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南史》

解释:忠烈之士,宁可战死疆场,也不愿苟活都市。

理贵有中,不必过厚,礼与世迁,岂可顺而不断?

——《南史》

解释:道理贵在恰到好处,不能过分和绝对化。

人生何事须聚畜,一身之 外亦复何须。

——《南史》

解释:人生没有什么需要储蓄的,除自身之外,什么都不必须。

非臣不乱,非臣不平。

——《南史》

解释:忠臣辅助君王治理国家,因而天下没有忠臣不能平定;乱臣助纣为虐,使国家混乱无序,因而天下没有乱臣也不会混乱。

死有重于太山,贵其理全也;生有轻 于鸿毛,重其义全也。

——《北史》

解释:有的死比泰山还重,贵在其理全备;有的生比鸿毛还轻,重在其义全备。

大厦之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

——《北史》

解释:建造宫殿的木材不是一棵树的枝干就能完成的,统治者的功业也不是靠一个大臣的计策、谋略。

死有重于太山,贵其理全也;生有轻 于鸿毛,重其义全也。

——《北史》

解释:有的死比泰山还重,贵在其理全备;有的生比鸿毛还轻,重在其义全备。

人之聪明,多失于浮炫。

——《金史》

解释:人的聪明,大多失于浮华炫耀。

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金史》

解释: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接纳劝谏,用人不疑,这不能不说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啊!

教化之行,兴于学校。

——《金史》

解释:政教风化的推行,首先从学校兴起。

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梁书》

解释:沟壑可以蓄满水,而人的志向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梁书》

解释:屋子漏在上面,知道它漏了却是在下面。

爱之如父母, 仰之如日月,敬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

——《梁山》

解释:像父母一样爱戴他,像日月一样敬仰他,像对待鬼神一样敬重他,像看待雷霆一样畏惧他。

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梁书》

解释:对于富裕和显贵不得意忘形。

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

——《梁书》

解释:根据言语来选取士人,士人必将夸饰他们的言辞;根据行为来选取士人,士人必将竭力而行。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解释:大丈夫宁愿为正义而死,也不愿苟全性命。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北齐书》

解释:指如同土和土挨在一起就能垒成墙一样,人和人相互扶持就能成就事业。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北齐书》

解释: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该像防御水患一样,不忽视细微末节。

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

——《辽史》

解释:英明豁达的人的喜怒哀乐,与穷困、通达、灾祸、幸福没有关联。

不 爱其亲,岂能及物?

——《陈书》

解释:一个连父母双亲都不爱惜的人,怎么能爱惜他物呢?

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陈书》

解释:兵家认为客主的形势不同,异地作战贵在速战速决,本土作战贵在稳扎稳打。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陈书》

解释:在后面,望着眼前,那是前;而在前面望着后面的,就为后。

古者春夏二气,不决重罪。

——《陈书》

解释:古代的君王,在春夏两个季节,不处决重罪之人。

编草结庵,不违凉暑。

——《南齐书》

解释:编草搭成草屋,难避寒暑。

希世之宝,违时则贱。

——《南齐书》

解释:希世宝物,如果不合时宜也会低贱。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