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名言

时间:2022-05-10 23:1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紫牛新闻 | 评论: 次 | 点击:

媒介名言

1.关于表达新闻媒体重要性的名人名言

这麽多啊!我只有名人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耻:羞耻,耻辱。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2.怎样正确利用电视 网络等媒体的名言

正确利用科技,就是对人类负责。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马克思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 克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 德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____杰弗逊

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____歌德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莎士比亚

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约翰· 洛克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_____莎士比亚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恩格斯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德国哲学家 叔本华.

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德国诗人歌德

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英】

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朗费罗【美】

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布莱希特【德】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苏格拉底【古希腊】

3.传媒、计算机励志名言

A:经典励志格言警句 - 中国古代的文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中国的乐府古辞“长歌” 2勤奋,荒于嬉。 - 韩国“进入学习解决方案”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不能买一寸光阴。

- “增广贤文” 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干· 5志不强有力的智力未达到。

- “墨子·修身” 6绿色,是取自以蓝色的蓝色和绿色,冰,水向谁和在水中冷。 - “荀子·劝学” 7智当存款崇高。

- 另一种诫外生书“ 8丈夫普遍万里犹太人。 - 曹植“礼物白麻镖” “有志者事竟成。

- “韩庚传记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王越“ 12岁寒,然后松柏凋也。

-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这样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 “孟子·告子下 14锲而的住宅中,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但没有赢得坚,丹厂也同时赢得了红。 - “吕氏春秋郑廉” 增加了16个真诚的山。

- “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17后顾之忧劳动可以兴国,易宇的破坏。 - “新历史的五代·凌秩序的传记” 19 LUMAN人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东西送给犹他州的最后一颗钉子。 - 陆游“病”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是不充分的,愚蠢的。 - 曲苑逋俱“ 22的努力,深刻的笔触下跌了巨大的橡树。

- 曹休南道彭山县上广受赞誉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鹤林玉露” 第24行,不怕千里;千万的东西往往不害怕。

- “格言相关的双向做的事” 26世界上的事情经常在沉睡而击败奢侈。 - 陆游 27填写的山,水入海。

- “荀子·儒效率。 28个非圣贤孰能无过。

- “俗遗产培训规则” 29煎至刚刚勇。钢,健康的头脑。

- “真正的纪律训练·复杂的伤害” 30谁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去的国家的危机,如根据突然死亡。 - 曹植“白马章 31上升和下降的世界,匹夫有责。

- 顾 32丈夫不报国,年底的小市民。 - 陈恭尹“射虎拍摄的石头” 33危机陈杰,世界混乱的共识中粮。

- 鲍鱼闪耀“代表从蓟北门行” 34苟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成为。 - 林则徐“去荣登程口占显示家庭 36真实的,真诚之至也,不精,不诚恳,不接触。

- “庄子·渔父” 37行为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潍县,但德国人在送达。

- 刘备 38骄傲的时间不长,想不垂直,音乐不能是极志不满。 - 魏遮嗯 39引以为傲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宠物及加连威老道。

- 诸葛亮 可节省40生命为志。 - 朱熹 41古老的立场,那些伟大的事情,不仅超世之才,总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经典励志格言警句 - 中国现代返回 人生的旅途中,在不远的将来,也很暗。但是,不要怕,不怕人前的唯一道路。

- 鲁迅 2生活就像是爬山,并找到一种方法,但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恐慌活力。 - 席慕容 3名男子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点一个蜡烛热量分光光度法有限的生命,为您展现亮丽,给人以温暖。

- 萧楚女 所谓的天才,只是别人喝咖啡的努力的工作。 - 鲁迅 5人类的希望,就像一个永恒的星,乌云掩盖它的光芒。

尤其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想,这是人心所向。 - 巴金 我们的国家,为了国家的主人,应该是无处不在。

- 雷锋 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的信心之源。 - 周恩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的不休。

当我们呼吸应尽力保留给青年好的地区。 - 吴玉章 9学习的敌人是自己,一定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说,“得寸进尺”的人,“不知疲倦”,我们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 毛泽东 10的教训,从错误和挫折,聪明的,我们的情况好了很多。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以避免犯错误,但我们应该少一些。错误,纠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 毛泽东 11个分钟,一秒钟自满,这一刻停止其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活。只有接受批评,所有的糟粕排出的精神。

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可以添加新的精神食粮。

- 徐特立 1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

排序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 过 13意识心是进步的母亲,在无价值的心是堕落之源,不能有意识的头脑,无价值心不应该的。

- 邹韬奋 14在劳动力阿姨,是一切发明之母。阿姨在劳动成为一切事物的真相。

- 陶行知 15未染色的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宝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16一知半解的人,更谦卑,消息灵通的人,谁是熟练,有一定的谦虚。

- 谢谢觉哉。 17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须被推翻。

日历一览古今多少事,到一个不起眼的败由奢。 - 陈毅 :经典励志格言警句 - 国外返回 不管发生什么事,请安静和愉快地接受了勇敢地生活,勇敢,总是面带微笑。

- 卢森堡 一个人是不怕痛,恐惧的各种疾病,害怕可能发生的事情,害怕生命和死亡的危险,他也不能忍受。 - 卢梭 3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难免有起伏。

如初升的太阳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不会永远痛苦和出。重复一浮一沉为精确的磨练。

因此,浮在上面,不要有骄傲;沉下,需要更加悲观。必须坦诚,谦和的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向前迈进。

- 松下 4消耗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身体,经常使用的按键,总要发光的。 - 本杰明·富兰克林 5人生就像一。

4.形容媒体的古诗词

媒体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媒体的名言

媒体名言 媒体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媒体的名言28条

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媒体是奥运会的最终裁判,我们一定要努力让每一个记者满意。 媒体名言前国际奥委会主席 萨马兰奇

谢谢各位粉丝、各位媒体和各位亲朋好友的关心,爱与分享,祝愿各位生活甜甜蜜蜜!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女单选手 谢杏芳

新闻媒体和文艺作品逐步放开对社会种种罪恶的揭露和鞭鞑,开始扭转日益败坏的社会风气。《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 胡绩伟

当我面对一群人,或是大众传播媒体谈话时,我总是假想自己是和一个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巴伯

5.请你通过书刊、报纸、网络等媒介搜集三条古今劝学的格言和三个勤

(1)劝学格言如下:

①习惯是一种顽强而伟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

②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

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2)勤奋苦读典例如下:

①被清华大学的学生尊称为“馒头神”的张立勇,29岁,原籍江西,1993年因家庭困难,停学离家,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食堂做临时工。1999年起,先后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托福成绩630分。张师傅说,做任何事,只要自己去付出,只要在理想面前持之以恒,只要相信在你不能坚持的时候还能坚持,你就一定会成功的,一定会达到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目标。

②王亚南,中国经济学家。历任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的一条腿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③由成语“韦编三绝”引出的孔子在晚年苦读《易经》的故事。

(3)结合自己的实际分析。

6.形容“媒体”的古诗词有哪些

1、《勤学》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宋代:汪洙

2、《书院》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

3、《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明代:王守仁

4、《读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宋代:陆游

5、《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唐代:李贺

媒介名言

移动传播背景下“媒介”概念的演变与厘定

编者按:“媒介”的概念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本源问题,对其内涵的厘清可以加深对学科发展史及其知识的理解。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蔡月亮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8期刊文,追溯了“媒介”概念的词源,指出“媒介”被主体所使用进行信息生产与传播从而得以成为“媒体”;从“媒体”到“自媒体”概念的演变体现了主体的“把控”与“确认”;而“个体”真正成为“主体”,则是“自媒体化”这一命题的内在要义。

移动传播背景下“媒介”概念的演变与厘定

蔡月亮

当下,对移动传播的探讨多立足于实务层面的经验总结和发展思路探究,但移动传播之所以有别于互联网的早期业态,是在于移动性、个人化,即移动传播技术形塑了受众的主体性,实现了对媒介“把控”和“确认”的自媒体化,对个体的交往和社会实践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应该说,对“自媒体化”的讨论建立在“自媒体”概念的厘定上,而厘定“自媒体”又必须建立在对“媒体”概念的厘定上,而媒体、媒介以及传播等概念又互相纠缠,这让媒体概念的厘定存在相当的难度。媒体与媒介原属同一词源(Media),传播又因涉及“介质”而与媒介发生了历史关联并影响至今,大众传播、大众媒介、大众媒体相互指称,混合使用即表明了这一点。本文尝试按照媒体→自媒体→自媒体化的“顺序”,从新闻传播学学科视角对相关概念进行厘定,以期对学界关于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一定的思考。

词源探讨:媒介与媒体

在西方语境下,“媒介”与“媒体”共有Media。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一书中追溯了“Media”(媒介、媒体)一词的词义演变:

Medium源自拉丁文medium——意指中间。从16世纪末起,这个词在英文中被广泛使用,最迟从17世纪初起,具有“中介机构”或“中间物”的意涵。……在18世纪,有一个与报纸有关的传统用法:“通过你们好打听消息的出版物的媒介(medium)(1795)。……将报纸视为广告宣传的一种媒介(medium),在20世纪初期变得很普遍。20世纪中叶,media(媒体)——从19世纪中叶以来,这个复数名词被普遍使用——的意涵也许主要就是据此而来”。Media被广泛地使用,开始于广播与新闻报纸在传播通讯(Communications)上日渐重要;那时,一些普遍的词汇随之出现:Mass、media(大众媒体)、media people(媒体人)、media agencies(媒体机构)、media studies(媒体研究)。……可以这么说,自从1950年代以来,media急速受到欢迎,经常被作为单数名词来使用。

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中“媒介(medium/media)”词条注释如下:

“一般来说,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性公共机构(agency)。”具体点说,媒介就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广义上讲的说话、写作、姿势、表情、服饰、表演与舞蹈等,都可以被视为传播的媒介。每一种媒介都能通过一条信道或各种信道传送符码。这一术语的这种用法正在淡化,如今它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有时它用来指涉传播方式(比如是用“引述媒介还是广播媒介”),但更常用于指涉这些方式成为现实的技术形式(比如收音机、电视机、报纸、书籍、照片、影片与唱片)。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讯息,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语的。……就媒介这个词语而言,有一种日趋强烈而不受欢迎的趋势,即在技术意味上它被用于单数形式。

应该看到,无论威廉斯的“Media(媒介、媒体)”,还是费斯克的“媒介(medium/media)”,都没有对“媒介”与“媒体”进行“区分”,甚至都没有表现出一丝区分的“兴致”。

事实上,威廉斯与费斯克的解释中,都强调了大众媒体的兴起对media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由medium发展到media即是大众报刊兴起导致的必然结果。

与媒体概念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传播”。“传播”概念的形成“有着自己的发展史”,“涵义”也并非“一成不变”。然而,在“传播”概念的发展史上,大众传媒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克琳娜·库蕾认为,作为“一种现代概念”,“交流”(传播)一词虽出现于14世纪,但意指“聚会的方式”,16世纪才演变为“被传达的信息”,20世纪其内涵得到公认并被广为运用,该概念如此重要的部分原因在于“诸如广播及电视的所谓‘大众’传播方式在质与量上的飞跃发展”。威廉斯认为,自15世纪以来,传播一词“使普及于大众”的现代的普遍意涵即已存在;到了17世纪末期,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引申意涵——“传播媒介、通讯工具”,但在道路、运河与铁路蓬勃发展的这一时期,“传播”通常是“一个普遍的抽象名词”,指向“通讯设施”;20世纪,“随着其它传递讯息与维系社会联系的工具不断发展”,传播也可以用来指涉新闻、广播、报纸等媒介,以及报纸、广播里的资讯与观念。尽管库蕾、威廉斯的考察视角各有不同,得出结论也稍有不同,但还是抓住了现代“传播”概念的两个核心:一是信息的传递;二是以通信工具、传播媒介为手段。换句话说,现代“传播”主要指以通信工具、传播媒介为手段的“虚拟信息”的传递。

上述库蕾与威廉斯有关现代“传播”概念两个核心之一即是“信息的传递”。费斯克在对大众传播作“一般理解”[即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与广告,有时包括书籍出版(特别是通俗小说)和音乐(流行音乐行业)]的基础上,将“大众传播”进一步界定为在现代化的印刷、银幕、音像和广播等媒介中,通过公司化的财务、产业化的生产、国家化的管制、高科技、私人消费化的产品等形式,向某种未知的受众提供休闲式娱乐和信息的过程与产品。可以说,费斯克对大众传播的一般理解主要指向具体的从事信息生产的媒介,人们的媒介消费是由信息传达出的意义;对大众传播的进一步界定则将大众传播指向通过大众媒介为某种未知受众提供休闲式娱乐和信息的过程与产品的媒介组织,受众是非定向的大众,采用的媒介是大众媒介,提供的是意义的消费(娱乐与信息都是意义消费)。至此,在现代“传播”的语境下可以对“媒体”的概念作出大致的厘定,“媒体”是传播主体用以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媒介。

主体的“把控”与“确认”:从媒体到自媒体

毋庸置疑,媒体当然是媒介,媒体必须表现为具体的媒介样态,然而,媒介却未必是媒体,只有能够被主体(个人或组织)用于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媒介才是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样态,大众传媒“重构”了传播与媒介的定义,将传播与媒介“推进”到大众媒体(大众传播、大众传媒)阶段——组织化、产业化、技术化、面向非定向大众的专事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阶段。这意味着“媒体(media)”的“出现”,也预示着人类进入了媒体传播阶段。此后,人们不仅阅听大众传媒,也希望自己被大众传媒关注。不仅希望被看到、被听到,还希望被更多的人、被更远方的人知晓,更希翼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掌控形塑自身媒体形象的权力。由此,从网络传播出现的“自媒体”被称为“自媒体”而非“自媒介”的原因也就容易理解了。从根本上说,媒体意味着传播主体对传播的“把控”,对自身主体地位的“确认”。在此语境下,所谓“自媒体”是指各种主体(个人或群体,尤指社会单子个体)自我呈现的基于移动传播技术的媒介。这个粗疏的界定并不严密,但它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单子个体在媒介自我呈现中的主体地位,个体借助移动传播符合“媒体”的“本义”,也即移动传播让普通的社会单子个体成为主体。

应该看到,传播学界对“媒介”的界定存在一个宽泛的“传统”。如麦克卢汉不仅将口语词、书面词、广播、电视和电影之类的媒介称为“媒介”,还将道路、服装、住宅、轮子、自行车、飞机、汽车、武器和自动化之类的工具也称为“媒介”。上文所论媒介与媒体的同源与互指反映的也是“媒介”的“宽泛”性,当下“物的传播观念”的兴起则进一步推波助澜,确立了“物”(如城市传播学中的城市,媒介考古学中的各种物质技术)作为媒介的合理性。然而,如果自媒体意味着传播主体对传播的“把控”,意味着主体“自控”信息的发布与自我的呈现,很显然,并非所有媒介都能称为媒体。在这个意义上,当下颇为流行的VR技术很难称为“媒体”,尽管个体通过VR技术可以获得全新的“体验”,但个体却很难通过VR技术发布信息与呈现自我。又如以谷歌眼镜为例,可穿戴设备尽管拓展了“看”的广度与深度,并实现了数字存储,但如果仅是为主体提供自媒体传播的“质料”,无法直接成为主体自我呈现的“管道”,那么谷歌眼镜只能是一种媒介技术,而非自媒体。当然,在自我呈现层面VR、谷歌眼镜以及可穿戴设备有所不足,这并不意味着上述移动传播技术是“失败”的,事实上,它们既是具身的,也是智能的,为自媒体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质料”。

“个体”成为“主体”:自媒体化与主体呈现

根据前文论述,自媒体的本意是主体可以“自控”信息发布与自我呈现的媒体,“自媒体化”则意指移动传播时代为普通社会个体提供信息发布与自我呈现的“平台”已经成为各种媒体(或媒介)的普遍而必要的做法。当前的社交媒体如风靡海外的Tik-Tok(抖音)与微信——不仅证明了自媒体的重要性,也意味着移动传播自媒体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来说,“社交媒体”的成功在于其以“社交”之名为个体(当然是在申请账号后)提供了媒介自我呈现的可能性。在当前社交媒体的研究中,很多讨论的重点均立足于社交对人的重要性。社交的构成内容无疑是多样的,但毫无疑问的是,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自我认同与媒介呈现的机会,个体通过多个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体”。

当前传统的大众传媒与网络时代的门户网站也积极响应了“自媒体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及其网站与“传统”门户网站(搜狐、网易、雅虎等等)积极开发、设置面向移动传播用户的技术与界面,为移动传播用户的信息发布与自我呈现提供了便利,借此连接受众和强化使用黏性。即使非社交类的网络平台也积极开发、提供个体信息发布与自我呈现的技术,试图以此提升平台的“人气”、“流量”和“效益”,如在各类视频平台提供的“弹幕”技术。“弹幕”为同时在线的视频观看用户提供了意见发布和交流互动的可能。尽管这是一种文字符码式的,尽管它因流动性而“转瞬即逝”,但它无疑为“被动”的观看者提供了一种主动“介入”、相互讨论的机制。通过由观看“位置”切入“我的存在”成为“我”实现“存在”的“路径”之一,这提供了一条由“我”从传统阅听的“隐性存在”到自媒体阅听“显性存在”的可能。

可以说,“自媒体化”意味着移动传播背景下,媒体(或媒介,甚至软件)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为普通大众提供自我呈现的平台或管道,必须有助于普通大众找回久已失落的存在感,让普通社会单子个体成为主体,将自我呈现出去,这才是真正的传播的“落地”。“自媒体化”是移动传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反映出移动传播技术发展的普遍的合乎逻辑的趋向,也因此上述特征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这一特征也形塑了移动传播,最终让移动传播成为普通大众呈现自我的媒介传播样态,“个体”也藉此成为“主体”。

(载《传媒观察》2021年08月号,原文约6500字,标题为:“个体”何以成为“主体” 移动传播背景下“媒介”概念的演变与厘定。此为节选,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移动传播‘空间形变’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蔡月亮,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来源:紫牛新闻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