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的名言
时间:2022-05-11 02:1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喵喵话娱乐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晓松奇谈的名言
1.高晓松语录 经典语录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歌词·乐观·励志·忧伤一百个“我爱你”难换一句“我爱过你”,前者让人笑,但不一定真;后者让人哭,但是真情。——高晓松在美国偶尔也碰见操蛋中国人装香蕉逼,假装ABC不会说中文,这点上我继承了痛恨装逼必须雷劈的传统,令其露出左上臂,一颗牛痘表示此货来自大陆。
——高晓松生活不光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你杀气太重,难成盖世英雄。
——高晓松美国的整套制度,不是大家洗脑统一思想,认为民主好、自由好、平等好,而是大家来博弈,其实民主、自由和平等这三样东西是矛盾的,平等就会限制自由,民主肯定是会破坏平等。——高晓松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于是又是疯狂,有时迷惘,有时唱。
——高晓松爱情·歌词·心灵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高晓松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
——高晓松人生·励志·心灵·心情关于爱与等待,誓言和时光,如今生活水落石出,真好。——高晓松岁月长,衣衫薄,各位,来日方长。
——高晓松以一天盛开的疯狂,用一生埋葬。——高晓松相信爱的年纪,没能唱给你的歌曲,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高晓松歌词一曲未终已被弃于四季,一梦未醒已委身尘土,毫无防备。——高晓松最熟悉你我的街,已是人去夕阳的斜。
——高晓松你举着一支花等着有人带你去流浪。——高晓松歌词我发现人不能多年在同一座城市待着,疑似认识的人太多,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周围熟人千丝万缕导致不敢放开吹牛逼的痛苦。
——高晓松如丧,我们终于老的可以谈谈未来了。——高晓松在我的兴趣爱好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高晓松青春之丧,来于你无欲之韶华,逝于你无望之山岗,昨日已靡,前路迢迢,一曲未终已被弃于四季,一梦未醒已委身于尘土,毫不防备。——高晓松。
2.浅谈一下高晓松《晓说》《晓松奇谈》的感想
第一点,适时变通,定存主见。
不记得在哪儿看见高晓松当年是被浙大保送打算去读 ,高考就都没打算读书 。他爸妈问他怎么不复习,他说不用复习啊,不都稳送浙大了吗,按西方的教育方式,子女有独立选择的权利啊。爸妈就和他说了想让他去清华的想法,给了两个选择1.选浙大从此以后生活像西方人一样 爹娘不管 自己挣钱 2.读清华 爹娘养着。
高晓松多么桀骜啊,他能让父母管着吗。对啊,他是选了清华,还不读着读着就去搞乐队,读着读着就去泡泡妞吗。
第二,家世雄厚,心却漂泊。爷爷高景德是清华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工程学家;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就这样一个人,一辈子吃穿不愁,他为啥还要整出那么多事儿。无非三个字 ,漂泊感。
漂泊感是什么,是一种不愿扎根,想要流浪,渴望自由 ,接触不同的心。而媒体把他说成是浮躁,我是不能接受的。
他的《如丧》中说的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永远心有远方,所以心一直在漂泊。
第三,他言谈放纵,热爱自嘲,但是绝对善良内心柔软。
可是今日娱乐圈里的他,想必也不是本意的他。下面引用他的话。想起当年当日 有柔软的心和狰狞的表情 现下 表里正好换了个 还好有这些文字 记录下心如何变得狰狞 表情如何愈发平静 人如何变老 变成年轻的自己看见就想死的那幅模样
高晓松的矛盾,和绝大多数文艺青年一样,骨子里自卑和自傲不停碰撞 。一面深切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一面却又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在他人眼中表达出来就是一个难以捉摸比较扯淡的性格。
3.晓松奇谈开场歌的歌词~就是那个诗与远方的那个~要词
出自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作曲:高晓松
作词:高晓松
演唱:许巍
歌词:
妈妈坐在门前,哼着花儿与少年
虽已时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幽暗的时光,那些坚持与慌张
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她坐在我对面,低头说珍重再见
虽已时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欢笑的时光,那些誓言与梦想
在分手的街边,她紧抱住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我独自渐行渐远,膝下多了个少年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扩展资料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单曲于2016年3月18日发行。该曲同时也是《晓松奇谈》主题曲。
2013年,高晓松创作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他写这首歌的契机来源自他妈妈曾说过的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轻易,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于2016年3月18日正式发布。4月6日,亚洲新歌榜3月榜单发布,该曲摘得月榜季军 。5月4日,亚洲新歌榜4月榜单发布,该曲摘得月榜第十位。
《晓松奇谈》由爱奇艺视频网站旗下高晓松工作室打造,固定由高晓松主持人。《晓松奇谈》每期节目有不同的主题,主持人高晓松开谈天文地理,海外见闻,中西野史,并在节目中设置资料片段。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4.高晓松为什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句话其实是高晓松的母亲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告诉他们的一句话,其实我倒是他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来看待“苟且”活着的人,或许在高母,在高晓松自己看来,他们自己也是苟且,这里的苟且可能代表的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遇到的各种无奈,各种屈从,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为自己内心选择所服务的外在条件的资源所付出的心血,这样的事情生存在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
而诗和远方也并不代表你要写出精彩绝伦的诗词和开车走到你从没有去过的远距离的地方,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这世界上的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的真正的“爱,喜悦,和平”,诗代表的是人生之诗,代表的是人生的诗意,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情趣和对生活的思考和注解;而远方则是你内心中一直没有到达过的那片净土和向往,可以是你心中的一个梦,可以是一个人,甚至可以是你没有吃过的一种美食。 我觉得高晓松说这句话这句话主要突出的是“不止”,他没有否定任何人的苟且,但是他也强调了我们不能忘记的诗意和远方。
至于有人说的这句话不过是高晓松自己的marketing slogan,这也无可厚非,我倒是更倾向认为这是高晓松一直在追求的状态,无论他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没有走的足够远,至少他是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的。
5.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晓松奇谈哪一期
题目: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 作者:高晓松 妈妈领着年幼的我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仰着头讲每幅画的意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面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我们猜那些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从那些静止的物件开始讲述无比生动的历史。
那些颓败但深蕴的历史告诉了我和妹妹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恒。 从小妈妈告诉我们的许多话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
在我和妹妹长大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分别走遍了世界,但都没买过一尺房子,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诗与远方才是我们的家园。
高晓松:家里四代清华,以上北大为耻,高谈阔论,终为狂妄买单
恃才傲物,是我国古代文人才子的通病,如果在当代找一个人作为恃才傲物的最佳代表,那么高晓松无疑是最适合的。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两种傲,一种是属于现实世界的北京人的傲,另一种则是精神世界的知识分子的傲,而高晓松刚好兼具了这两种傲,所以高晓松身上永远张扬着那个年代北京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傲气。
当然,傲气来源于底气,高晓松倚仗着老天赏赐的才华、饱览群书的经历和高谈阔论的能力,两番登上人生巅峰,但同时也由于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性格,又两番跌入谷底。
一、“花花公子最单纯”,趁我青春正茂,我要把生活踹上几脚!
高晓松出身书香门第,家里四代都是清华人,也许这就是高晓松“狂妄”的根源!但是高晓松狂妄的资本却不仅仅是他的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清华,却又表现出“不过如此”的劲,这才是高晓松敢于狂妄的根本。
高晓松说,那个年代的学生,特别讨厌被人说学习刻苦,所以在高考前,他会在自己学校图书馆关灯的情况下,骑自行车到另一个学校的图书馆学习,而在和同伴说起学习的时候,又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那个时间我早回家睡觉了,傻子才去学习呢!
通过自己的努力,高晓松以高出录取线60多分的成绩考入清华。而进入清华,才是高晓松狂妄人生的开始。
刚上大一,高晓松就和一群热爱音乐的朋友组起了乐队,不顾家人反对,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最终为了自己热爱的音乐毅然从清华退学……
当然,高晓松一生最高的荣誉、最好的创作也全部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组乐队结识了一生的挚友老狼,去厦门没钱买车票认识了一个女生,写下了《同桌的你》,因为一个“不知道陈世美是谁”的上铺同学,写下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年仅二十几岁,高晓松就获得了最佳作词、最佳作曲、最佳制作人,开了个人作品演唱会。
但同时,这时的高晓松也将狂妄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受中央台采访,高晓松和老狼简直瘫在椅子上,后来的选秀教母龙丹妮和湖南卫视台柱子汪涵去高晓松家里采访,高晓松连睡衣都懒得换。
用高晓松的话说,那时就是看生活不顺眼,就是不想惯着它,趁我还年轻,就是要把生活踹上几脚!
二、六个月的牢狱生活,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2011年,高晓松因酒驾入狱,他也成为了酒驾入狱的第一个名人。狂妄了二十年的高晓松终于为自己一直以来的狂妄付出了代价。
但是高晓松本人并不认为他入狱是一件坏事,甚至他还主动申请了最高级别的惩罚。在出狱后,高晓松非但没有避讳这一段经历,还直言:入狱的这六个月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在监狱里的高晓松并没有闲着,更没有颓废,他每天上午看《大英百科全书》,下午做翻译,还会教不认字的狱友学习。
如果不是在监狱,高晓松每天不是忙着发布会,就是各种研讨会,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原本看《大英百科全书》和做翻译是他打算60岁退休后再去做的,刚好这段时间给了他这个契机。
在监狱的这半年时间,是让高晓松放松下来的时间,更是让他的灵魂接受洗礼和净化的时间。
2011年11月8日,长达半年之后,高晓松的个人社交平台终于更新:
11月8日,立冬,期满,归184天,最长的半年,大家都好吗?外面蹉跎吗!
“蹉跎”一词,既是高晓松对以往浑浑噩噩生活的概括,也包含着自己想要摒弃以往的信念,经历了人生的最谷底,高晓松迎接着新生!
三、摇身成为文化偶像,获得万千追捧,企图用高谈阔论混淆视听
出狱后的高晓松再次迎来人生巅峰,加盟阿里,入主《奇葩说》,开办《晓说》《晓松奇谈》。
在节目里,高晓松彻底解放自我,释放了自己四十余年的知识储备。他侃侃而谈,无论是中国人文历史,还是世界局势,时事问题,高晓松毕竟出身书香门第,他的才学和见解在很多时候确实让人佩服不已。
但是渐渐地,高晓松似乎又有点忘乎所以,无论是奇葩说中关于选手的个人规划还是他自己的国籍归属,大到美日国际问题,高晓松都越来越飘了。
《奇葩说》中,清华博士毕业生前来求职,高晓松全程冷嘲热讽,甚至对梁植全盘否定:“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的,在这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高晓松不是第一次提到,在他自己的节目中,高晓松也炮轰过当今的名校:“这不是清华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我们的几年都已经成了职业培训所了。几乎就已经没有什么理想去教你。尤其是名校,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应该胸怀天下,名校应该纵横四海。”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义正言辞,但显然过于理想主义,现实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整个社会都在越来越现实,问题需要改,但不是靠空喊就能够解决的。
其次,高晓松的国籍归属问题一直是个迷,尽管他不止一次强调自己是中国籍,但是网友也屡次发现破绽。
更让网友们难以接受的是,高晓松真的越来越放纵了,在个人问题上,怎么说都可以,但是上升到国家,高晓松明显忘形了。
说到日本,高晓松大赞日本国民素质,甚至企图混淆历史。
总之,高晓松企图用自己的高谈阔论为日本美国洗白,其结果自然是受到人民和历史的唾弃。
四、静思己过!
2021年,中国历史研究院官微发文,直批高晓松“奇谈谬论,虚无历史,只能被即使埋葬”。
高晓松优酷节目视频也陆续被下架,沉寂了几日,高晓松把微博名改为“晓松_”,个人签名改成了“静思”二字。
按照高晓松的性格,应该是意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所以“静思”后面应该是“己过”,但是高晓松骨子里的狂妄和自负不允许他这么直白的认错,所以才会写下了这个签名。
希望一生狂妄的高晓松真的明白了自己的“过”,也能真的改“过”吧!
- 上一篇:nba球星的名言英文
- 下一篇:师说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