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典悦读左传名言故事(《左传》名言名句)

时间:2022-05-11 08: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大众日报 | 评论: 次 | 点击:

儿童精典悦读左传名言故事(《左传》名言名句)

1.《左传》名言名句

左传的名言名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2.左传中的名句及典故

左传中的名句汇总如下 1、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左传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3、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左传 4、天能盖地,地能容小——左传 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8、吉凶由人——左传 9、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左传 10、修已而不责人。——左传 11、通过重重危难去寻求不朽,是一件——左传 12、宽猛相济,恩威并重——左传 13、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左传 14、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15、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16、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17、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左传 18、惩恶而劝善——左传 19、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3.左传十句经典名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干的坏事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译】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我听说过用忠直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权威可以防止怨恨的。

6.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就不好再摆动。

(故,“尾大不掉”长被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7.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译】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找茬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9.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0.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译】下棋的时候拿着棋子,摇摆不定,不知该如何下才好,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4.亲子阅读的名言名句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1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1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1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2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2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30、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3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5.左传中的名言

哀乐哀乐,皆丧心也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四者来,宠禄过也

不以一眚掩大德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好学而不贰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人谁而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惩恶而劝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吉凶由人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天能盖地,地能容小

修已而不责人

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

6.《左传》写的名言还有哪些

《左传》写的名言还有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译文]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儿童精典悦读左传名言故事

《国学成语故事》番外篇(1):《左传》成语集锦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首先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本期《国学成语故事》主要选择几个在《左传》中出现的成语,进行简单回顾和解读,因为这些成语在《左传》大多一笔带过,构不成一个精彩故事,但如今依然常用,所以特地做成一期成语集锦。

需要一提的是,《左传》中还有部分成语如“天经地义”“假途灭虢”等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故事也非常精彩,但由于时间紧张等因素,只好沧海遗珠,以待来哲了。

从今天起,笔者将以七个“番外篇”的形式,捡拾春秋中的部分精彩章节,请朋友们阅读。此后我们将告别春秋,进入列强纷争的战国时代,后续将更曲折而精彩,欢迎继续关注和支持。

1.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仆倒。谓不义的事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出处: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传》

2.量力而行:

指根据自己的力量、情况而行事。

出处: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左传•隐公十一年传》

3.数典忘祖:

比喻忘本或对祖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而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其后襄之二路,金戚钺,秬鬯,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奉之以土田,抚之以彝器,旌之以车服,明之以文章,子孙不忘,所谓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左传•昭公十五年传》

4.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族,家族,宗族。不是同一家族的人,必定不同一条心。

出处: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

——《左传•成公四年传》

5.政出多门:

指中央政权软弱,国家权力分散,不能集中。

出处: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若欲得志于鲁,请止行父而杀之,我毙蔑也而事晋,蔑有贰矣。鲁不贰,小国必睦。不然,归必叛矣。”

——《左传成公•十六年传》

6.勠力同心

勠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出处: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左传•成公十三年传》

7.小心翼翼:

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原指恭敬谨慎,后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

出处: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诗经•大雅•大明》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只取诬焉。天道不谄,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说,乃止。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传》

8.食言而肥:

食言:把话吃下去。肥:肥胖。比喻说话不算数。

出处: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传》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