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他人名言警句
时间:2022-03-31 04: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问道华夏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不尊重他人名言警句
1. 形容不尊重别人的名言警句有那些
1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2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3 人之所以犯错,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麽都懂.
4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5 尊重生命,完全尊重生命。
6 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7 要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8 尊重别人的人不应该谈自己。
9 重他人,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开端。
10 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11 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
2. 不尊重别人的名人名言
1、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席勒
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卢梭
3、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苏霍姆林斯基
4、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汤因比
5、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伊·谢·科恩
6、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而斯华馁
7、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蒙田
8、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陈家琪
9、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10、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罗素
3. 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后面是什么名言警句
1、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罗素
2、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3、当自己抱怨别人没有尊重自己的时候,先思考自己是否有先自尊。
4、一种天性的粗暴,使得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倾向、气性或地位。这是一个村鄙野夫的真实标志,他毫不注意什么事情可以使得相处的人温和,使他尊敬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洛克
5、其实多数人尊重的还是成功,而非有梦想。设想遇见一位失败了的李安,你会怎样看待他。
6、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伊·谢·科恩
7、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4. 尊重别人的名言警句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约翰·洛克
要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箴言
尊老爱幼是人之美德。 ——箴言
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希望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尊重自己。
——谚语【西班牙】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斯特 那夫人
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黑格尔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巴尔扎克
孟子骂杨朱、墨子“无君无父”,庄子说:王位就是一种罪恶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虽然都曾经四处讲学、弘道,但因时移世易,依然未能改变儒门淡泊的局面,杨、墨两家后来居上,成为显学。
杨朱学派跟墨家学派都曾经红极一时。孟子评价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但由于政治主张和学术见解的不同,孟子在为“礼崩乐坏”的现实而操心天下的同时,对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也进行了坚决反击和批评,他抨击两家学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认为,只考虑“为我”、“贵己”,就是眼里没有君上;墨子反对等级差别,不受血缘远近的约束,就是眼里没有血脉亲缘,没有父母。眼里没有君上,没有血脉亲缘的人,就是禽兽。
比儒家还红,比墨家还倒霉的杨朱学派,到底讲的啥?
杨朱,字子居,略晚于墨子,早于孟子、庄子,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在战国时代独树一帜,不仅与儒家相抗衡,也跟同样反儒的墨家针锋相对。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连年战乱,侯王们视天下苍生为草芥,“厚生而致使臣民轻死”,儒家的“仁义”之说,早已沦为空谈。杨朱对于假借仁义之名而行不义之实的行为,极为反感,愤而提出“贵己”之说,主张人人“利己”个个“贵生”是有针对性的,其最终还是为了“天下之治”。
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散落在诸子典籍中的杨朱思想片段,终于获得学者们的广泛赞誉。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认为,将杨朱学说以“简单的利己主义”概括是浅薄的,杨朱“不利天下,不取天下”真正的含义是:“夫人人不损一毫,则无尧舜,人人不利天下,则无桀纣;无桀纣,则无当时之乱;无尧舜,则无将来之弊矣。故曰天下治也。杨子为我说如此,以哲学论,亦可谓甚深微妙;或以自私自利目之,则浅之乎测杨子矣。”
易中天先生则说杨朱的学说其实就是“人权宣言”。
杨朱是个人价值和私有财产保护的先驱。杨朱的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人人贵己而不侵、损他人”的社会,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个人主义和私有财产保护的先驱。西汉史学家刘向的《说苑·政理》说,杨朱曾与梁王论“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杨朱以尧舜自诩,称 “得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的贤人。他是个理论家,更是个实践家,他热衷于政治活动。就连批评他的韩非也认为杨朱与墨翟一样,都是治世之才。
杨朱认为能治理好自身就能治理好天下。他的名言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
杨朱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他既强调“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又强调“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而不是偏执于“一毛不拔”。杨朱认为,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互不侵犯,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了。
杨朱的学说是用来治理天下的,若纯粹出于自私,也不可能成为显学。批评杨朱的人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来概括杨朱的思想主张,其实是以偏概全的断章取义,杨朱“一毛不拔”的“贵己”思想,跟后面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是一个整体。杨朱认为,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互不侵犯,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了。
杨朱认为建立新的社会,其基本原则是“为我”而不“侵物”,即“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在杨朱的主张中,“为我”和不“侵物”两个都是核心,不可偏废,人人都不应该拔一毛而去利天下,人人也不应该贪天下大利而去拔一毛。何况“世固非一毛之所济”,别说拔一毛,就是摩顶放踵利天下,又能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吗?
庄子虽然批评杨朱停留在术的层面,但是对于“君位”的看法却跟孟子相反,他赞成杨朱的“贵己”思想,反对儒家的等级制度,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国之财任其索用,一国之人任其役使。因此,君主成了普天之下追求的目标,君位就成了一切贪奢和罪恶的象征。
曾经盛极一时的杨朱学派为什么会沉寂?
墨家讲“兼爱”,杨朱讲“为我”“贵己”,当然跟墨家势同水火,杨朱学派的学说遭到了墨家、法家的批评,就连道家后学庄子也不待见他,庄子借“老聃”之言,批评杨朱,说他的道法离“明王之治”还差得很远,只停留在“术”的层面。
杨朱反对“法先王”,动摇了儒家道统。批评杨朱最激烈的当然还是儒家,因为杨朱散布个人主义,反对法先王,这是动摇儒家根基的“叛逆”之道。而这恰是道家的一贯主张,老子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司马谈在他的《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的评价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史记》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时,老子告诫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庄子·天运》则说“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在庄子眼里,“先王之法”不过是圣人留下的脚印,而脚印不能当鞋穿。
儒家自孟子以来,经过韩愈、二程、朱熹等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儒家的传道系统,认为孔子的学说是上接尧、舜、汤、文武周公,而开儒家之道统,因此“法先王”也就成了儒家的传统。只要是反对法先王的,一律视为旁门左道,杨朱认为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法,一味地舍弃当今的人而去赞誉古代的先王,就像是赞誉枯槁的死人骨头一样。这样的观点,当然要遭到儒家的贬斥。
孟子为何没有直接批评老子,而是拿杨朱开刀?朱熹认为“杨朱之学出于老子……孟子辟杨朱,便是辟庄老了。”
从“显学”到沉寂,既是皇权的打压,也是主流的贬斥
司马迁说:“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但是,“缺焉”的何止“六艺”,杨朱学派,墨家学派从此一缺就是两千年。
继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汉武帝又独尊儒术,本就与儒家分庭抗礼的杨朱学派,自然让后世学者望而止步,加之程朱理学推崇孟子,元代之后成为国家主流意识,程颢程颐、朱熹反对的,当然要坚决发对,就连唐代之前名声胜过孟子的大儒荀子都被打入另册,何况“旁门左道”的杨朱?因此,自宋元之后,杨朱彻底凉凉,销声匿迹于历史的烟尘中。
纵览杨朱思想,并非批评者所讲的那么自私,那么颓废,事实上,任何学说若不能赢得统治者的欢迎,都不可能成为显学。
批评杨朱的人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来概括杨朱的思想主张,其实是以偏概全的断章取义,杨朱“一毛不拔”的“贵己”思想,跟后面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是一个整体。杨朱认为,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互不侵犯,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了。